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好友【完结】>第27章 隐机2

  (在山上)不饮酒

  三月,山桃花开花。从隐机观向下望去,堂庭山下如同笼着一层粉色的云霞。山中寒冰解冻,寒水自冷石上流过,潺潺有声。

  天下道门可以细分为诸多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师承,擅长解读的道经也不相同。堂庭山隐机观擅长解《老》《庄》二经,观名“隐机”即出自《庄子》“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隐机观的“隐机”二字,既有仰慕南郭子綦凭机时达到的坐忘境界之意,也隐含在时机得当时归隐之意。

  每年三月,从堂庭山下最南端的那棵山桃树开花之日算起,到山北华胥峰上唯一一株老山桃树的花全部凋谢为止,隐机观会一直开观,借赏花之机,或与同道中人清谈切磋,或与儒佛二教众人互相论道。

  奉玄和隐微药师在山桃花初开时回了堂庭山。山桃初开,观中还没有论道之人前来。奉玄和师姐进观时,清凉山人正在自己的扫叶台扫地,听见奉玄叫“师父”,感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徒,为师想你啊!”

  奉玄看见师父,浑身的疲惫瞬间消去了一半。以往扫叶台的地都是奉玄扫的,奉玄微笑着说:“师父想我,也想我扫地。”

  “哈哈哈,”清凉山人摸了摸胡子,笑道:“许多个三秋不曾相见,山上当然落了许多叶子,还得麻烦爱徒啦。”

  隐微药师说:“师伯,奉玄受了伤,不能扫地。你让虚白师兄扫吧。”

  隐微药师不会说由自己来替奉玄扫,她的师父雪岩药师经常说:“男人的事让男人去做,何必替他们受累,把他们都惯懒了。”奉玄做不了,那就让虚白散人做——虚白散人是奉玄的亲师兄。堂庭山上的修士都不爱收徒,隐微药师的师父雪岩药师只有隐微药师这一个徒弟,清凉山人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虚白散人比小徒弟奉玄大了十多岁。

  虚白散人因为仰慕清凉山人的琴术,在十七岁时拜入了清凉山人门下,取《庄子》“虚室生白”中的虚白二字作为道名,舍身入道后,不修剑术,只修心法,平生似乎只有斫木制琴、调弦抚琴这两个爱好。

  清凉山人年逾六十,因为善于养生,看起来不过刚刚五十岁,他答隐微药师:“虚白要是在山上,我也不亲自扫地啦。他得了块桐木,说那木头的声音适合弹《酒狂》,下山饮酒去了。”

  堂庭山道门有四戒一规:不妄杀、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遇事容止有度。清凉山人当了隐机观观主后,和自己的师弟师妹们商量着在本观道规“不饮酒”之前加了“在山上”三个小字——在山上不可饮酒,要是下山饮酒,他不会过多管教,只是有一件事要记得:饮酒归饮酒,不可以狂饮烂醉。

  清凉山人问:“奉玄受了伤?”

  奉玄说:“让师父担心了,不算严重。”

  “严不严重倒是无妨,下山嘛,难免受伤。受伤之后,最要紧的是好好保养。有命就能保养。”清凉山人看向隐微药师,道:“隐微师侄不必对你师弟的伤过意不去,人命各有定数,他的命是他的命,和你无关。我只要你带他下山,他回不回得来、想不想回来,都要看他自己。”

  隐微药师说:“师伯,奉玄是我带下山的,不论如何,我都要把他完好地带回来。”隐微药师已经把奉玄带了回来,奉玄和他的师父见了面,她却还没见过自己的师父,所以她说:“我好久不见我师父,先去找我师父了。”

  “去吧。”

  “师姐再见。”

  “伤口疼的时候来找师姐和你师姑,别自己扛着。沐浴时叫人帮你,别让伤口碰水。”隐微药师叮嘱了奉玄几句,这才去了更高处的交光台。

  “奉玄,”清凉山人叫了奉玄一声,“想必下山一日,能抵你在山上十日。如果你回山时有诸多困惑,那正是应该重读道经的时候。你在山上时,心太静了,不知何谓‘心乱’,不知‘乱’是什么,就学不会止乱。你雪岩师姑知道你们这几天就会回来,让你蕉鹿师叔常备着热水,去吧,你去温室沐浴后,只用去殿里上三柱香,然后就好好休息。从今往后三个月里,地都由为师来扫,你安心读经,如果取走过别人的性命,就加上抄经忏罪,把身体先养好。”

  奉玄行了礼,道:“多谢师父。”

  清凉山人扶起奉玄,“爱徒啊,要你忏罪,不是师父要罚你,你要做得心甘情愿。你要记得,武器在你的手中时,不是你的武器去杀人,而是你杀人。刀剑之道,就是心道,剑上沾血,就是心上沾血。无论如何,杀人都是一种罪过,忏罪是为了牢记尊生贵生之道。‘生’是天地的大德,当你的剑不得已而用于杀人时,纵使得胜也不应当满意,若是满意,就是乐于杀人。”

  “徒儿谨记师父的教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徒儿会认真忏罪抄经。”

  “大道寡言,为师不该说太多。你也累了。去吧。”

  奉玄和师父告别,回了自己的住处。

  堂庭山上有十二台,清凉山人住在扫叶台,奉玄在十五岁之前也住在扫叶台,扫叶台得名自台上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那大树经常落叶,除了天气恶劣的日子,奉玄每天都要清扫扫叶台的地面;十五岁之后,奉玄搬到了扫叶台左侧的松风台,于是要清扫扫叶台和松风台两个地方的地面——奉玄要扫地,他的师兄虚白散人也不能闲着,虚白散人喜欢研究木头,清凉山人就让他每天都去劈柴,如果他在山上,那道观里用的柴肯定都是他劈的。

  风声白日回幽梦,云气长年到隐居①。松风台上没有种松树,然而台下有一片松林,台上不见松树,风起之时,却能听到松涛之声,故名“松风”。松风台屋中的家具很少,干净得如雪洞一般,寝室之外,除了屏风,只有一榻一几、两个凳子、一张清供案和一张书案。

  奉玄推门进屋,卷起竹帘,带着松声的山风吹进屋中。春日的山风不大,将垂下的薄帷吹得飘飘摆摆,渐渐吹散了香炉中余下的清随香的香气。他看见书案上放了一封信,信是师兄虚白散人留下的,虚白散人在信上说,奉玄的琵琶和古琴已经保养过,被子也已经晒过——被子是雪岩药师让虚白散人晒的。

  他已经回了堂庭山,这是让他安心的地方。

  奉玄去沐浴后,换了衣服,回松风台重新焚了香,他焚的是濯月香,这是长久离山后回山的修士用的香。洗风濯尘,清如月华,濯月香燃起,奉玄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心底唯一不能彻底放下之事,与他手中的佛珠的主人有关。

  佛子将这枚佛珠给奉玄时曾说:“我会找你要回来。”

  他说:“一定。”

  奉玄希望将佛珠还给他的佛子友人。

  韦衡说佛子杀了自己的父亲,奉玄不信。

  作者有话说:

  ①风声白日回幽梦,云气长年到隐居。——张昱《松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