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03章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上)

话说谯周身为太史,对天文星象颇有研究;当他得知孔明又要出征时,便向后主奏报:“微臣如今负责司天台事务,凡有祸福之兆不可不报:近日有数万只鸟儿从南方飞来,纷纷投入汉水而死,这是极为不祥的预兆;此外,我又观察到天象中奎星运行至太白星附近,北方盛气凌人,不利于攻打魏国;再者,成都百姓都传说柏树夜间在哭泣。面对如此多的异常现象,丞相您应当谨慎防守,切勿轻举妄动。”孔明听罢,坚定地回应道:“我受先帝重托辅佐幼主,理当竭尽全力讨伐敌人,岂能因一些虚无缥缈的灾异迹象,就耽误国家大事呢!”

于是孔明命令相关部门在昭烈皇帝庙举行盛大的太牢祭祀仪式,他涕泪俱下,虔诚地祈祷:“我诸葛亮五次出征祁山,寸土未得,深感罪责重大!今我再次统率全军,再度出击祁山,发誓要全力以赴,消灭曹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祭拜完毕,孔明辞别后主,连夜赶往汉中,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事宜。然而却传来噩耗,关兴病逝,孔明闻讯悲痛欲绝,痛哭晕厥,半晌才苏醒过来。众将再三劝慰,孔明哀叹道:“忠诚义士,天却不赐其寿也!此次出师,又少了一员猛将啊!”后世有人为此作诗感慨:“生死轮回本常理,生命短暂如蜉蝣。但存忠孝与节操,何须羡慕长寿松。”

孔明率领蜀军共三十四万人马,兵分五路进发,任命姜维、魏延为先锋,目标直指祁山。同时命李恢提前在斜谷道口准备好粮草供应。

此时魏国正值青龙二年春二月,前一年曾有青龙自摩坡井内腾空而出,因此改元为青龙元年。近臣紧急奏报:“蜀军约三十多万,分成五路再次进攻祁山。”魏主曹睿闻此大惊失色,立刻召见司马懿询问对策。曹睿忧虑地说:“蜀军三年未曾侵犯我国边境,现在诸葛亮又率大军出祁山,该如何应对?”司马懿回答说:“微臣昨晚夜观天象,发现中原地区的旺气正强,奎星冲犯太白星,对西川不利。如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行事,这其实是自取败亡。仰仗陛下的洪福,微臣愿意前往破敌。希望带上四个人一同前往。”曹睿问:“你打算带哪四位?”司马懿答道:“夏侯渊有四个儿子:长子夏侯霸,字仲权;次子夏侯威,字季权;三子夏侯惠,字稚权;四子夏侯和,字义权。其中霸、威二人武艺精湛,骑射娴熟;惠、和二人则精于谋略。这四人都渴望为父报仇。我建议让夏侯霸、夏侯威担任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作为行军司马,共同参与军机决策,以抵挡蜀军的攻势。”曹睿又问:“他们是否和之前失误连连的夏侯楙驸马一样?”司马懿明确表示:“这四人远非夏侯楙可比。”于是曹睿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所有将士根据才能任用,各处兵马皆由他调度指挥。

司马懿领命,拜别朝廷出城而去。魏明帝曹睿还特意用手诏叮嘱道:“司马将军你抵达渭滨后,要坚守阵地,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蜀军若未能得逞,必定会假装撤退引诱我军,你切勿贸然追击。待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自行撤退,那时我们再乘虚而入,如此一来,既可轻松取胜,又能避免军队过度疲劳:这是最优策略了。”司马懿恭敬地接过诏书,当日便抵达长安,集结各路兵马共四十万,在渭滨扎下大营;同时调派五万兵马在渭水上架起九座浮桥,命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过渭水建立营地;并在大营之后的东原修筑了一座城池,以防意外情况。

正当司马懿与众将商讨战策之际,忽报郭淮、孙礼前来参见。司马懿迎入二人,行礼完毕后,郭淮进言:“如今蜀军驻扎在祁山,倘若他们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切断陇道,那将是一场大危机。”司马懿赞同道:“你说得极是。你可以去总督陇西的军马,在北原布阵,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只等蜀军粮食耗尽,那时再发动攻击最为适宜。”

郭淮、孙礼领命离去,率军在北原设下营寨。另一边,孔明再次出兵祁山,沿着左、右、中、前、后的布局,从斜谷一直布置到剑阁,连下十五个大营,分屯兵马,打算长期作战,并每日派人巡逻侦查。不久有消息传来,郭淮、孙礼已率领陇西之兵在北原安营扎寨。孔明对众将领分析道:“魏军在北原设寨,无非是担心我们通过这条路阻断陇道。我们现在佯攻北原,实则暗取渭滨。准备一百多只木筏,上面堆满稻草,挑选五千名熟练水手驾驶。我们深夜攻打北原,司马懿必会率军救援。只要他稍有败象,我们就先让后军渡河过去,接着将前军送上木筏,不过暂不上岸,而是顺水烧掉浮桥,从后方攻击他们。我自己则带领一支军队去夺取魏军前营。一旦控制住渭水以南,我们的进军就容易多了。”

诸将遵照孔明指令行动,很快就有巡哨军向司马懿报告此消息。司马懿召集众将商议:“孔明这样布置,其中定有计谋。他以攻打北原为幌子,实际上是想借水势烧毁浮桥,干扰我军后方,进而攻击我前方阵地。”于是立即下令给夏侯霸、夏侯威:“如果听到北原方向有动静,你们就立刻带兵至渭水南山之中埋伏,等蜀军到达时进行攻击。”又令张虎、乐綝带领两千弓弩手隐蔽在渭水浮桥北岸,待蜀军乘木筏顺流而来时,全力射击,阻止其靠近桥梁。此外,他还传令郭淮、孙礼:“孔明意图暗渡渭水进攻北原,你们新建的营地兵力有限,可以全部埋伏在半路上。若蜀军午后渡河,黄昏时必然来攻。你们只需假意败退,蜀军肯定会追击,这时你们用弓箭反击。我会水陆并进,若蜀军大规模来攻,看到我的指挥信号再一起出击。”安排完所有指令后,他又令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军支援前营,自己则亲自率军救援北原。

话说孔明调兵遣将,安排魏延、马岱率军渡过渭水攻打北原;吴班、吴懿则领着木筏兵去烧毁浮桥;王平和张嶷为先锋队,姜维和马忠居中,廖化与张翼殿后,兵分三路直攻渭水的旱营。这天中午时分,蜀军离开大本营,全员渡过渭水,摆开阵势,缓缓前行。

接近北原时,天色已晚,魏国的孙礼发现蜀军动向,果断放弃营地撤退。魏延识破魏军已有防备,立即下令撤退,但四面八方突然杀声震天,左边司马懿,右边郭淮,两路魏兵夹击而来。魏延和马岱奋力突围,不少蜀军士兵掉入水中,其余人马无处可逃。幸亏吴懿及时率军赶到,救下落水士兵并阻击魏军。而吴班分出一半兵力驾驶木筏沿河烧浮桥,却被岸上的张虎、乐綝用乱箭阻挡,吴班不幸中箭落水身亡,剩余蜀军跳水逃生,木筏全被魏兵夺走。

与此同时,王平和张嶷并未得知北原战况不利,直奔至渭南魏营前,却发现周围一片寂静,不见魏兵踪影。王平猜测可能是司马懿提前得到消息做好了准备,决定先观察浮桥火起后再进攻。就在这时,一骑飞驰而至,报告说:“丞相命令我军急速撤回,北原之战和浮桥之战都失利了。”王平、张嶷听闻大惊失色,急令撤军,却不想背后遭到魏兵包抄,对方鸣炮一响,一齐杀来,火光冲天。王平和张嶷率部迎战,双方混战一场,最终他们奋力突出重围,但蜀军损失惨重。

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清点败兵,折损万余人,心中十分忧虑。此时,费祎从成都赶来拜见丞相。孔明请费祎入内,并对他说:“我有一封书信,正想麻烦你送到东吴,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往?”费祎答道:“丞相有命,岂敢推辞?”孔明即刻修书交付费祎。

费祎带着书信径直来到建业,觐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所写的信件。孙权打开一看,信中大致内容是:“汉室如今不幸,纲纪紊乱,曹贼篡位逆天,祸患至今。我孔明受刘备托付之重任,怎敢不尽心竭力?现大军已在祁山集结,敌寇即将覆灭于渭水。恳请陛下念及同盟之情,派遣将领北征,共取中原,共享天下。言不尽意,望圣上详察!”孙权看过书信,欣喜万分,对费祎表示:“朕早有意兴兵,只是未得机会与孔明会合。如今既然收到此信,朕即日起亲自统帅三十万大军亲征,进驻巢门,夺取魏国新城;同时命令陆逊、诸葛瑾等在江夏、沔口屯兵,攻击襄阳;再派孙韶、张承等从广陵出兵,攻打淮阳等地:三路兵马同时进发,共图中原。”

费祎拜谢孙权,并表示:“若真能如此,中原之地不久必能收复!”孙权设宴款待费祎,在席间询问:“在丞相军中,谁将率先破敌?”费祎回答:“魏延当仁不让。”孙权听后笑着说:“此人勇猛有余,但心性不稳。一旦没有了孔明,他恐将成为祸端。孔明岂能不知?”费祎点头赞同:“陛下所说极是!臣回去后,定会将此言转告孔明。”

费祎拜别孙权,返回到祁山,见到孔明后,详细汇报了吴主孙权亲征并兵分三路进军的情况。孔明又问:“吴主还有其他什么指示吗?”费祎便把孙权关于魏延的评价告诉了孔明。孔明叹息道:“孙权真是个明智的君主!对于魏延,我不是不了解,只是珍惜他的勇猛才一直留用他。”费祎劝道:“丞相应尽早处理此事。”孔明回应说:“自有我的办法。”

费祎于是辞别孔明,返回成都去了。

孔明正在和众将领讨论进军策略,突然有人报告说有魏国的将领前来投降。孔明让人带进来询问,对方答道:“我是魏国的偏将军郑文,在司马懿麾下与秦朗共同领兵作战,但司马懿徇私偏向,提拔秦朗为前将军,却把我当作无足轻重的人对待,因此心中不平,特来投奔丞相您,希望得到您的接纳。”话音未落,又有人来报秦朗正率军在营寨外挑战,单挑郑文。孔明问郑文:“你觉得你的武艺跟秦朗相比如何?”郑文自信满满地说:“我保证一战斩他于马下。”孔明点头道:“如果你能先杀了秦朗,我就相信你。”

于是,郑文欣然上马出营,与秦朗展开激战。孔明亲自到营外观战。只见秦朗挺枪大骂:“叛贼偷了我军战马来此,快还给我!”话刚说完,便向郑文冲去。郑文挥舞大刀迎战,只一个回合,就将秦朗斩于马下,魏军见状纷纷逃散。郑文提着秦朗首级返回营地,孔明回到帐中,让郑文过来,却勃然大怒,命令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郑文惊呼:“小将并没有罪过!”

孔明冷笑道:“我认得秦朗,你刚才所杀之人并非秦朗,竟敢欺骗于我!”郑文听后连忙解释道:“此人其实是秦朗的弟弟秦明。”孔明一听笑了:“司马懿派你假意投降,想借此机会对我方不利,可怎瞒得过我?若不实话实说,定当严惩!”郑文只得坦白承认是诈降,并哭求饶命。孔明提出条件:“既然你想活命,就写一封信给司马懿,让他明晚亲自来劫营,只要你能帮助我们捉住司马懿,我不仅饶你不死,还会重用你。”郑文无奈之下只好写了书信呈交给孔明,随后被监禁起来。

樊建好奇地问孔明是如何识破郑文诈降的,孔明解释:“司马懿用人谨慎,如果秦朗真有资格晋升为前将军,他的武艺必然高强;如今郑文与他交手仅一个回合就将其斩杀,显然那不是秦朗本人,所以我断定他是诈降。”

孔明挑选了一个口齿伶俐的士兵,悄悄告诉他要如此这般行事。该士兵领命后,带着书信径直来到魏军营寨,要求面见司马懿。司马懿召其入帐,拆开书信查看完毕,问道:“你是何人?”士兵回答:“我是中原人士,流落到蜀汉,与郑文是同乡。现在孔明因郑文立功,任命他为先锋。郑文托我献书一封,约定明日晚间以举火为号,恳请都督您率领大军前来劫营,届时郑文会在内接应。”司马懿反复盘问并仔细检查书信内容,确认无误后,赐予士兵酒食,并指示:“今晚二更时分行动,我自会率全军来劫寨,若成功,必重赏于你。”士兵拜别之后回到蜀军营地向孔明汇报情况。孔明按照计划安排王平、张嶷等人做好准备,等待明日的决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