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02章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下)

话说孔明带着队伍在卤城这边晒着小麦,突然召集各路将领,笑嘻嘻地说:“今儿晚上,敌军铁定要来攻城。我掐指一算,这城东西两边的麦田里,可都是伏兵的好地方啊!谁有胆量去秀一波操作?”姜维、魏延、马忠、马岱四位大侠立刻跳出来说:“我们哥几个愿往!”孔明一听乐得不行,就安排姜维、魏延各自带两千兵马,埋伏在东南西北两边;马岱、马忠也是各自领两千人马,藏在西南、东北两边,只等炮声一响,四面八方一起杀出。

另一边,司马懿带着大军直捣卤城,天色已黑,他跟众将说:“白天进攻,城里肯定早有准备,咱现在趁夜黑风高攻打最好。这城矮沟浅,容易攻破。”于是他们就在城外安营扎寨。等到一更时分,郭淮也带着兵马来汇合了。两队人马合并,战鼓一敲,把卤城围得那叫一个严实。城墙上万箭齐发,石头如雨般落下,魏兵都不敢轻易上前。突然间,魏军中炮声连连,大家吓得魂飞魄散,还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蜀兵。郭淮派人去麦田搜查,发现四角火光冲天,喊声震耳欲聋,四路蜀兵从四面八方杀过来,卤城四门大开,城内兵马也冲出来,内外夹击,一顿狂揍,魏兵死伤无数。司马懿带着残兵败将拼死突出重围,占据了一个山头,而郭淮也带着败兵逃到山后驻扎。

郭淮找到司马懿,忧心忡忡地说:“咱们跟蜀兵僵持这么久,还没想出退敌之策;现在又挨了一顿胖揍,损失三千多人。如果不早早想办法,日后恐怕难以脱身啊。”司马懿问:“那你说咋整?”郭淮出主意:“可以发个紧急文书调雍、凉两地的人马来共同剿灭蜀军。我愿意率军偷袭剑阁,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让他们粮草断绝,军队陷入混乱,那时再乘机攻击,就能一举消灭敌人了。”司马懿采纳了这个建议,立即发出檄文星夜兼程赶往雍、凉调集兵马。

而孔明在卤城与魏军对峙多日,见对方迟迟不出战,便召来姜维、马岱入城接受新指令:“目前魏兵守在险要之处不与我军交战,一是估计我们麦子快没了,粮食短缺;二是可能派兵去偷袭剑阁,断我们的粮道。你们俩各带一万精兵先去守住关键位置,魏兵看到我们早有防备,自然会退去。”于是二人领命带兵出发。

长史杨仪闪亮登场,冲进孔明的工作室,汇报说:“Yo,丞相!之前您下令每一百天大兵换防一次,现在时间到了,汉中的兄弟们已经走出川口,交接手续都办好了,就等新兵来接班了。目前咱这儿还有八万兵力,其中四万人该去享受假期了。”孔明淡定回应:“既然有令,那就麻溜执行吧!”蜀军听罢,纷纷打包行李准备出发。突然收到消息,孙礼带着雍、凉的二十万大军杀过来助攻,司马懿亲自率队攻打卤城,蜀军瞬间感觉压力山大,纷纷表示:“我去,这剧情反转太快了吧?!”

杨仪再次向孔明请示:“老魏家的军队来势汹汹,丞相您看是不是可以让这批要换防的兄弟先留下抵挡一阵子,等新兵到位后再替换?”孔明却摇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带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信誉二字;既然先前已有命令,怎能出尔反尔呢?而且,那些盼着回家的蜀兵都已经跟家人约好饭局了,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正眼巴巴等着呢,就算我此刻遇到大麻烦,也不能耽误他们回家团聚啊!”于是孔明果断传令:该走的兄弟,即刻启程!蜀兵们一听,感动得眼泪掉下来,纷纷高呼:“丞相对我们这么够意思,我们决定不走了,豁出去一条命,也要大战魏军,报答丞相大恩大德!”

孔明摆摆手说:“你们这群傻孩子,听话赶紧回家,别在这儿瞎凑热闹。”但蜀兵们都坚决要求参战,不愿离开。孔明看着他们热血沸腾的样子,只好点头同意:“那行吧,你们要是真想打,就出城安营扎寨,等魏军一到,别让他们喘口气,立刻猛攻,这就是传说中的‘以逸待劳’战术。”蜀兵们欢呼雀跃,拿起家伙事儿,开心地出城列阵等待。

另一边,西凉的援军一路狂奔,人困马乏,刚打算歇歇脚,就被蜀军一窝蜂冲进来,蜀兵个个英勇无比,锐不可当,雍、凉兵完全招架不住,只能败退。孔明带领蜀军乘胜追击,直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斗结束后,孔明进城犒赏三军,却突然接到永安李严发来的紧急密函,打开一看,内容大致是:“嘿,听说东吴和魏国在洛阳勾搭上了,魏国让东吴来打咱们蜀国,还好吴国还没动手。我现在得到消息,希望丞相您能早做打算。”

孔明看完信,眉头紧锁,赶紧召集将领们开会:“如果东吴真的对咱们下手,咱们得火速回去支援。”随即下令,让祁山大本营的所有蜀军撤退回西川:“司马懿知道我们驻扎在此,肯定不敢轻易追赶。”于是王平、张嶷、吴班、吴懿等人马分成两路,慢慢悠悠地退回西川。张合见蜀兵撤退,担心其中有诈,没敢追击,而是去找司马懿商量:“蜀兵这突然退兵,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司马懿稳如老狗:“孔明诡计多端,咱们不能轻举妄动,不如坚守阵地,等他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大将魏平忍不住跳出来说:“蜀兵都撤了,正是追击的好时机,都督你却按兵不动,怕蜀军像怕老虎一样,这让我们天下英雄情何以堪?”然而司马懿依旧坚持己见,坚决不从。

却说孔明哥得知祁山的兄弟们已闪人,马上召集杨仪、马忠这俩小机灵鬼,私底下传授了一波战术大招,让他们带上一万弓箭小分队,直奔剑阁木门道两侧,来个埋伏大作战;要是魏兵敢追过来,听到咱的炮响,就立马滚下木头石头,先断他们后路,然后两边一起万箭齐发。两人领着兵马就这么华丽丽地出发了。

接着,孔明哥又叫上了魏延和关兴这对好基友,带着部队殿后。城头上插满旌旗,城内乱堆柴草,还时不时放点烟火特效,营造出全军出击的假象,实际上大部队都已经悄咪咪地去了木门道。

而在魏营这边,巡逻的小弟向司马懿汇报:“蜀军主力已经撤退,但城里具体还有多少兵马不清楚。”司马懿亲自去探查,发现城上插旗,城中冒烟,笑着说:“这是玩的空城计啊!”派人一打听,果然是座空城,司马懿乐了:“孔明撤退了,谁敢去追呢?”先锋张合激动地说:“我愿去追击!”司马懿拦住他:“老兄你性子急躁,这次不太适合你去。”张合倔强反驳:“当初出关的时候,你让我当先锋;现在立功的机会来了,怎么就不让我上了呢?”司马懿耐心解释:“蜀军撤退,险要的地方肯定有埋伏,必须小心谨慎才能追击。”张合拍胸脯保证:“这个我懂,你就别担心啦!”司马懿无奈:“既然你坚持要去,可别后悔哦。”

最后,张合带着五千精兵火速追击,跑出去三十多里地,突然背后一声怒吼,树林里窜出一支军队,带头的大将横刀立马,大喊:“你们这些家伙想往哪儿跑?”张合回头一看,哎呀我去,这不是魏延嘛!张合瞬间炸毛,调转马头准备开干。打了没几个回合,魏延假装败走,张合紧追不舍。就这样追追逃逃,正要转过山坡时,又是一声怒吼,另一支军队出现,领头大将是关兴,同样横刀立马,大喊:“张合,你给我站住!”于是,张合再次接招对战。又是十来个回合后,关兴也“败走”,张合继续穷追不舍。

眼看天色渐晚,张合一路狂追到了木门道口,结果魏延突然杀了个回马枪,高声大骂:“张合,你个追星族,今天我就跟你正面刚一波!”张合气得不行,提枪就要决战。然而没打多久,魏延再次“败退”。张合乘胜追击,不料又被关兴抄了后路,堵住了去路。张合此时已经暴怒值mAx,再次挥枪迎战,但战斗还没进行到十个回合,魏延又一次“败逃”。

在夜色昏黑之际,只听“砰”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四溅,大石块、树枝如同瀑布般滚落,把张合的退路给堵了个严严实实。这时,张合才惊觉:“糟糕,中计了!”当他想掉头撤退时,才发现背后的路已经被木头石头堵得死死的,前面只有一段狭窄空地,两旁都是峭壁,真是进退维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梆梆梆”梆子声响彻山谷,紧接着两边万箭齐发,宛如流星雨一般,可怜的张合和他的百余位部将就这样被射成了刺猬,全部壮烈牺牲在木门道中。

后世有人为此事赋诗一首:“万箭齐飞似繁星,木门道上显英勇。如今剑阁行人过,犹记当年孔明名。”

话说张合已经凉凉,魏国小兵们追击而来,一看这路堵得死死的,立马明白张合是中了孔明大大的计。众小兵吓得调转马头,比博尔特还快地逃跑。突然,山顶上传来一声大喊:“嗨!我是诸葛丞相!”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孔明站在火光里,摆出超模pose说:“我本来想射个猎物,结果误打误撞射到了一只傻狍子(指张合)。你们都悠着点撤,顺便告诉仲达:早晚我会让他变成我的粉丝哒!”魏兵回去一五一十地向司马懿汇报,司马懿听得悲伤逆流成河,仰天长叹:“张隽乂的牺牲,都是我的锅啊!”于是带着兵马回洛阳疗伤去了。魏国老大听说张合挂了,眼泪汪汪,吩咐人把他的遗体好好安葬。

再来说孔明大大在汉中潇洒了一圈,正准备回成都找后主喝下午茶。这时,都护李严同学为了刷存在感,给后主发微信语音:“boss,军粮我都备好了,马上送到孔明大大那里去,不知道为啥他突然要撤退。”后主一听,立刻派尚书费祎去找孔明问个究竟。费祎见到孔明,传达了后主的疑惑。孔明一脸震惊:“李严那个家伙谎报军情,说我因为东吴要攻打我们才撤军的。”费祎愣住:“可李严却跟皇上说军粮充足,你无故撤军,皇上这才让我来问问。”孔明一听,气得原地爆炸:“这家伙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耽误国家大事!”孔明打算拉黑李严,费祎劝道:“丞相想想先帝托孤的情谊,饶他一命吧。”孔明勉强答应。费祎回去给后主发了个详细的工作汇报,后主看完暴跳如雷,差点没把手机砸了,下令让武士把李严拖出去斩首示众。关键时刻,参军蒋琬跳出来说情:“李严可是先帝亲自托孤的人,能不能网开一面?”后主想了想,决定给他个机会,把他降职为民,送去梓潼郡过退休生活。孔明回到成都后,提拔了李严的儿子李丰当长史,自己则忙着屯粮练兵、升级装备、关爱士兵,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准备好再次出征。四川人民和将士们都对孔明感恩戴德。时间就像抖音上的短视频,刷刷就过去了三年,建兴十二年春二月,孔明走进会议室对后主说:“陛下,臣已筹备妥当,现在可以去讨伐魏国了。这次不把魏国搞定,恢复中原,我就直播吃键盘!”后主惊讶地说:“现在咱们三国鼎立,吴魏两国都没动静,丞相何不安享一下岁月静好?”孔明认真回应:“臣受先帝重托,连做梦都在策划怎么打魏国。我必须全力以赴,为陛下收复失地,重建汉室江山。”话音未落,一个叫谯周的同事站出来说:“丞相,您可别冲动啊!”全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欲知谯周有何高论,请听下回分解,且看“武侯拼命只为国,太史掐指又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