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119章 雁城春(二十三)

  荥阳王刘纲已经是第二次在半夜接到乾武帝下达的入宫觐见的口谕了。

  宫门关闭落锁以后,非有要事,不会开启,乾武帝几乎没在半夜宣召臣子入宫,刘纲一人就占了两回,可见兹事体大。

  上一回夜半入宣政殿,他惊闻长子和亲的噩耗,至今心有余悸,因此范常侍大半夜出现在荥阳王府的时候,他顿生一种熟悉的,不怎么好的预感。

  荥阳王府急匆匆地接了乾武帝的口谕,荥阳王妃不放心,想要一同入宫,范常侍好心提醒,“王妃,按照规矩,夜半无召不得面圣。”

  荥阳王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吾一人入宫即可,你就在府中看顾阿乔,阿乔还在养伤,别惊醒了她。”

  当着宫中来使的面荥阳王妃无法多言,目送荥阳王上了车架。

  大魏有宵禁,除了逢年过节以及帝王特设,暮鼓以后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士兵,不会再有其他人。荥阳王的车架飞速行驶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而后停在了宣平门外,例行检查。

  荥阳王看着高耸的宫门,心中感慨,上回入宫他也是走的宣平门,只是那时有宣政殿的于常侍和一个小黄门在此等候,后来承平侯和亲,于常侍也到了年岁,被陛下送至洛阳离宫养老。刘纲知道,于常侍不是真的去养老,而是被流放了,只因那时入宫他心中忐忑,同于常侍多旁敲侧击了几句,陛下不好明面上为这个罚他,就通过处置于常侍的方式间接对他加以警示,所以此回入宫,刘纲在踏上车架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开过口。

  守门的士兵检查无误,“放行。”

  荥阳王端正衣冠,入了宫禁。

  在来之前,荥阳王对帝王宣召的原因做过许多猜测,他猜测或许是与刘元嘉和亲之事有关,又猜测或许与崇德殿变故有关,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他刚进入宣政殿,还没有来得及对陛下行礼,陛下就一脸笑意地迎上来,恭贺他双喜临门。

  荥阳王懵头转向,什么“双喜临门”?

  “陛下,臣弟不明白,请陛下明示。”

  乾武帝亲自将荥阳王引到上首的位置上,态度平易近人到令荥阳王不寒而栗,他百般推辞,“皇兄,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哎!有何使不得的,今夜朕同你说说家常话。”乾武帝亲切地说道。

  荥阳王哪里敢将乾武帝的话当真,即便他们是亲兄弟,可他是君,是天子,天子的家常话,岂会简简单单的只是家常话。

  “来,你坐,坐。”乾武帝执意邀荥阳王同坐,荥阳王推辞不过,又不能真的与帝王平起平坐,只得在乾武帝对面跪下,“臣弟谢过皇兄。”

  二人安置后,乾武帝笑呵呵地说,“朕方才贺你双喜临门,不是没有由来的。”

  荥阳王垂首,“是,臣弟恭听。”

  乾武帝左手撑在膝盖上,右肘撑在案几上,神神秘秘地解释说,“这第一喜啊,朕是贺你荥阳国后继有人啦!”

  “后继,有人?”荥阳王诧异地问道。

  乾武帝怂恿他,“是啊,你先猜猜?猜猜?”

  “猜猜?”荥阳王当真垂首假意思索起来,半晌,为难地恳求,“臣弟实在猜不出,皇兄就别为难臣弟了。”

  乾武帝意料中地点了点荥阳王,“行了,朕就知道你猜不到,朕也不卖关子了,就是元嘉啊!”

  “元……元嘉?!”荥阳王惶恐,“元嘉,怎么了?”

  “昨日琅音殿上,国师为燕祁王和元嘉卜卦,”乾武帝顿了顿,将荥阳王的神色变化都看在眼中,“结果你也瞧见了,国师说此婚不祥,图勒一向敬天奉神,对天授之意甚是信从,于是昨日宴会散后,燕祁王立刻寻了朕,说既然此婚于两方都无益处,他也就不好舔着脸继续要元嘉和亲,他请求令元嘉归家。”

  不等荥阳王发表看法,乾武帝借着又道,“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此婚又关乎两国邦交,燕祁王不愿,朕也不好再强求,免得伤了和气,不过朕知道,此番换婚,元嘉受委屈了,你放心,朕定会对元嘉做出补偿,元嘉回归大魏以后,仍旧是荥阳王世子,日后他承袭你荥阳王位,就是荥阳王,他的长子也会是荥阳世子,次子嘛,会赐予公爵,若来日元嘉有女儿,长女次女都会封公主,余下诸女就是郡主,你看如何?”

  乾武帝一番话将荥阳王说蒙了,好半天他才反应过来。

  陛下的意思是,元嘉可以回家了?不仅可以回家,连目前还没影儿的孙子孙女的爵位都定下了?

  若非知晓乾武帝的秉性,荥阳王差点喜极而泣。

  此事应当没那么简单,陛下封赏优渥,早就超出了所谓的补偿的尺度,更何况取消和亲,怎么能说是受委屈吗?

  思及此,荥阳王试探道,“陛下如此封赏,元嘉恐受之有愧。”

  “哎,”乾武帝不赞同,“受得起,你们荥阳受得起,那图勒的燕祁王愿意以砀州为聘,换娶阿乔为后,他这般诚心,朕也不能轻忽了荥阳去,荥阳先后为我大魏奉出世子和公主,朕,”乾武帝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朕和大魏百姓,都记着呢!”

  “换……换娶……阿乔?”荥阳王以为自己幻听。

  “是啊,”乾武帝眉开眼笑地恭喜荥阳王,“这就是朕想贺你的第二喜啊,阿乔啊,要去图勒当王后了!以后就是图勒的一国之母啊!”他不给荥阳王任何反应的机会,“嫁妆你放心,国库出了,朕不仅会给倍于元嘉的嫁妆,还会将她的爵位提一提,阿乔如今是莱阳公主,朕准备晋封她为‘魏长公主’,让她风风光光地嫁去图勒!”

  荥阳王听罢几乎维持不住面上的恭敬。什么意思,利用完他的儿子,又想要换他的女儿用一用?!他们说什么,荥阳就得给什么是吗?

  好在荥阳王还有理智,“陛下,臣弟惶恐,阿乔,阿乔是臣弟幺女,从小被臣弟同王妃宠坏了,恐担不起‘魏长公主’一位,更担不起两邦联姻这样大的责任啊!请皇兄三思!”

  “哎呦,朕看你对阿乔的了解还不及朕这个皇伯父啊,阿乔如今长大了,越发出落,可不是从前那个逃课惹祸的小姑娘了,你看她在崇德殿保护太子,多么临危不乱,多么当机立断啊!所以啊,她担得起!”

  荥阳王听得心里一激灵,陛下在以崇德殿的事拿捏他,拿捏阿乔,但是他不能就这么答应,“陛下,臣弟就阿乔这么一个女儿了啊,如何舍得她远嫁。”

  荥阳王也在提醒乾武帝,他的长女已经成为了他拿捏荥阳平衡朝局的牺牲品,难道如今还要他赔上另一个女儿?

  提到刘元君,就是在提醒乾武帝过去他用过的那些不甚光彩的手段,乾武帝果然变了脸,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哦?皇兄不舍得阿乔远嫁,难道就舍得元嘉回不来?”

  “臣弟不是这个意思,”荥阳王匆忙解释道,“臣弟,臣弟只是觉得此事太过突然,燕祁王明明是要娶元嘉的,如何就要改娶阿乔了?”

  “朕不是说了吗,是因为国师推算出他与元嘉的婚事不祥啊,”乾武帝又恢复了和蔼可亲的模样,苦口婆心地说,“原本朕也不想阿乔远嫁,昨日燕祁王提出换婚时,朕可是提议了说,恒山王、淮阴王、胶西王、闽川王、广陵王膝下都有待嫁女的,可是燕祁王指明要阿乔,他说阿乔与元嘉长相相似,又是同胞兄妹,也不违背他看上元嘉那张脸的初衷。”

  “这……这……”

  乾武帝幽幽叹气,“哎,你生了一双容色绝佳的好儿女,这份责任啊,也是该他们的,魏长公主不好吗?你也知道,只有朕的姊妹一辈,亦或是皇后的嫡长女才可封‘长公主’啊,朕如今越级晋封,又以国号封她,如此殊荣,自大魏建国以来是从未有过啊,荥阳王!”

  荥阳王知道,陛下的耐心告罄了。陛下不想再听他说其他的,只想要听到从他口中说出的“谢恩”二字,可他说不出。

  用女儿换儿子,他做不到。

  “臣弟叩请陛下收回成命!”一向顺从的荥阳王罕见地当面驳回乾武帝的圣意,乾武帝脸上挂不住,怒斥道,“朕金口玉言,虽未正式下诏,但此事已定,皇弟这般,岂不是让朕难做?”

  荥阳王不吭声,伏倒在地上,任凭乾武帝如何开口,他都不愿遵从。

  “抗旨是什么罪,荥阳王你不清楚?”乾武帝深吸一口气,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许是朕宣召你宣召得突然,你还未醒神,也是情有可原,来人,扶荥阳王去偏殿休息,休息好了,再来回朕!”

  这是变着法子软禁。

  荥阳王以头抢地,不愿起。

  “王上,夜深了,您赶紧去歇歇吧。”范常侍半拉半请将荥阳王请去了偏殿。

  刘元乔伤势未好,夜里睡得沉,荥阳王妃又格外嘱咐底下人不要惊扰她,因此她第二日睡醒起身后,才知道荥阳王昨夜被请进了千秋宫,至今未归。

  虽然荥阳王妃刻意在刘元乔面前掩饰自己的忧心,但她用午膳时心不在焉,刘元乔不可能看不出,“阿娘,陛下就没说召见父王所谓何事?”

  既然被瞧出来,荥阳王妃也不遮掩了,她放下筷箸,摇了摇头,“没有,范常侍什么都没说。”

  刘元乔想了想,“阿娘,不如我们去给皇后殿下请安?”

  荥阳王妃正有此意,不过,“阿乔,你伤势未愈,且在府中待着,阿娘一人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便好。”

  “也行,那阿娘小心。”

  留一个人在府中,若千秋宫里当真出了什么事,外头也有人能想办法。

  荥阳王妃以拜见皇后的名义入宫,还没挨着仪正殿的殿门,就被宣政殿的范常侍请走了。

  “王妃娘娘,王上昨夜同陛下夜谈,不小心染了风寒,如今正被陛下留在偏殿养病,太医看了,开了几副药,王上喝了已经好多了,您请放心。”

  范常侍让荥阳王妃放心,荥阳王妃反而更不放心。

  这个天又不是数九寒冬,王上身子一向很好,如何轻易便感染了风寒,何况若真是风寒,在偏殿养病岂不是会过了病气给陛下?陛下想不到,难道王上自己就不会避嫌?

  荥阳王妃深觉此事有蹊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宣政殿偏殿。

  “王妃请。”范常侍请荥阳王妃入殿,自己却不进去,“奴还要向陛下回禀,就不进了。”

  荥阳王妃满腹狐疑地进了殿。

  殿中昏暗,越往里走越令人不安,待她走到殿深处,只见荥阳王颓丧地靠在一方书架旁,紧紧地望着禁闭的窗子。

  “铛,”殿门被合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