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81章 破阵曲(十二)

  燕祁回来的这几日,刘元乔干脆连太阳也不晒了,安安静静待在营帐之中,若非每日都有士卒去往侧帐送膳,恐怕大家都快要忘记,侧帐中还住着一位承平侯。

  今日会有宾客来临,燕祁亲自视察了营中的各处角落,路过侧帐时,恰见送膳的士兵提着食盒从帐中出来。

  燕祁叫住了他,“你过来。”

  “是,王汗。”

  燕祁右手将食盒的盖子掀开,每开启一点,她的眉头就皱上一分,“一点都未动?”

  “禀王汗,君侯说,太多了用不完,日后少送些。”

  燕祁合上食盖,挥手让人退下,“人走到哪儿了?”

  “啊?”巴彦犹豫了一会儿,摸不准燕祁问的是今夜的宾客,还是左谷罕,亦或是春芜。

  “本王问,春芜走到哪儿了?”

  “哦,康城。”巴彦说。

  春芜的速度已经很快,恐无法再快,便只能等了,燕祁思忖片刻,又问,“军中传谣言的那人捉到没有?”

  “亏得君侯火眼,一下子就发觉那名百长的不对之处,臣事后顺着查下去,他果真是被人收买的,如今幕后之人皆已按军法处置。”

  燕祁静静地看着侧帐入口处的帷幕,帷幕纹丝不动,她暗叹一口气,“走吧。”

  脚步声渐渐远去,刘元乔在榻上翻了个身。

  方才燕祁同巴彦说的话她都听到了,她也知道燕祁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但是,她心中仍旧非常不痛快。

  曾经她在心中设想过,若燕祁回来,八成是会提出将她送回王庭的,到时她就可以冷笑着对燕祁说,“别,回了王庭,王汗看不见吾,便又要怀疑吾暗通大魏,同大魏一起背弃盟约,吾觉得吾还是待在王汗眼皮子底下的好”,到时燕祁听了这番嘲讽,脸色想必会十分好看。

  这样令人期待的场景,刘元乔在脑中上演了无数遍,她甚至将说话时的轻重缓急,冷笑时嘴角勾起的弧度都计划地一清二楚,可到头来,燕祁压根没按照她所想的戏本子走。

  将春芜接来,也亏他想得出来。

  日偏苍山,辕门外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马蹄声很快被军中的号角声淹没。

  号角声轻快而短促,刘元乔从未听过这样的号角,被好奇心勾得差点走出营帐,可在接近帷幕的时候,她猛然想到自己还在被软禁。

  燕祁只是撤走了围帐的士兵,并未正式下达过解除软禁的命令,她便不能当“软禁”的命令不复存在,哪怕她知道,此刻即便走出营帐,也没有人会拦着。

  从号角的节奏推测,是喜事,既是喜事,那没什么好瞧的。

  刘元乔咬了咬唇,回到案几后坐着。

  不多时,号角声停止,刘元乔在外头嘈杂的交谈声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人的声音。

  那是魏语,标准的魏语。

  除了她和燕祁,军中竟出现了第三个会说标准魏语的人。

  刘元乔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她猛地从案几后起身,伏在她脚边的八两被她的动作一惊,几乎炸毛。

  刘元乔在八两背上拍了两下,以示安抚,随后急忙走到帷幕旁,用小指轻轻将帷幕挑开一条及其细微的缝,透过这条缝,她看见了一群身着大魏衣衫的人,而后,她又在这群人中捕捉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太子刘遂!

  刘元乔大惊失色。

  竟是太子阿兄,他怎么会来这里?他不应该在朔谷郡吗?

  刘元乔紧张地握紧拳头,心中全然没有乍见故人亲友的欢喜,她在担心一件事,担心刘遂会不会将她认出来。

  刘遂同关陇王,同丞相他们都不一样,刘遂对她和刘元嘉,远比其他人要熟悉。

  她倒不是担心刘遂会当众揭穿她,事关图勒与大魏的盟约,刘遂会有分寸,可待他回到大魏之后会发生什么,她猜不到,只是觉得此事越多的人知道,对荥阳就越不利。

  短暂的几息之内,刘元乔已经在思考起怎样才能够避免同刘遂碰面,但转念一想,若推脱不见,会不会引起燕祁的怀疑,一时之间,她陷入了两难之地。

  巴彦奉燕祁的令出辕门迎接大魏来的使臣,去之前,燕祁交代他说,此番来的至少也是朔谷郡长史以上的人物,待见到使臣,双方自报家门后,果不其然,为首的正是朔谷郡的卢长史。

  卢长史此番前来带的人不多,除了随身的几名护卫,便只有一名长吏,姓王。

  巴彦匆匆瞧了那王长吏一眼,此人气度不凡,看上去倒比卢长史更像长史,巴彦只觉得奇特,却并未如何,便将注意力全都放在卢长史身上,“卢长史远道而来,不胜欢迎,王汗已在帐中等候多时,请随臣入内吧。”

  “劳烦左大将亲出辕门迎接,请!”

  卢长史同巴彦并排步入辕门,进入军营,路上二人就塞北风光有一茬没一茬地聊天,突然,卢长史话锋一转,问道,“听闻君侯在营中,不知今日能否有幸相见?”

  巴彦灵敏地感觉到他身后王长吏一闪而过的紧张,以及期待。

  “这是自然,君侯若见到大魏来的亲朋,必定十分欢喜。”巴彦将卢长史一行人引入中帐,今日的宴会,就设在中帐。

  刘元乔正为刘遂到访之事心烦,忽听得帐外有士卒禀报说,“请君侯安,大魏使臣到访,王汗请君侯前往中帐相见。”

  看来这一遭是逃不过去了。

  刘元乔定了心神,回到,“稍等片刻,容吾更衣。”

  刘元乔着了一身鸦青色直裾,长发用家常的玉簪束起,外头又罩了一件披风,随士卒去了中帐。

  中帐之中,燕祁正同卢长史推杯换盏,帷幕陡然被掀起,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朝入口看来。

  刘元乔的目光径直落在刘遂身上,发现刘遂竟坐在燕祁下首左侧第二位的位置,心下一顿,想着莫非还有比刘遂地位更高的人来此?

  这不可能啊,在大魏若比刘遂地位更高,那边只有她那位伯父了。

  刘元乔往右侧第一位看去,看见了一张陌生的脸,这人脸上带着笑,朝她微微点头。

  刘元乔收回自己的目光,走上前对燕祁见礼,“王汗。”

  从始至终,她并未看燕祁一眼。

  燕祁顿了顿,抬起左手,“请坐。”

  刘元乔依言坐至左侧第一位的案几后,紧邻着刘遂的位置。

  方一坐下,帐中除了燕祁以外的人尽皆起身,“请君侯安。”

  刘元乔下意识朝右避开了刘遂的礼,“平……平身”。

  她的这个动作将燕祁的目光吸引到刘遂的身上,燕祁若有所思地看着王长吏,刘元乔顿觉不好。

  她看了位次的安排便晓得此番刘遂怕是隐藏了自己原本的身份来的,可她下意识的动作差点暴露了刘遂。

  刘元乔斟了一杯酒,朝燕祁遥遥一拜,“恭贺王汗,一贺王汗战胜之喜,二贺王汗平安归来,三贺大魏与图勒盟约永固。”

  言罢,将酒樽中的酒一饮而尽。

  燕祁将酒饮尽,正准备说些什么,就见刘元乔坐了回去,笑意盈盈地看着对面的卢长史,“吾前岁在长安的元日宴上同长史有过一面之缘,不知长史可还记得?”

  卢长史笑了笑,“自是记得,臣还记得当时在场的还有关陇王世子,君侯向臣二人打听那一年北边的阳关杏产得如何,可还未等臣回答,君侯便被匆匆寻来的莱阳公主给拉走了。”

  “莱阳公主?”刘元乔翻遍记忆,却寻不出宗室中这么一号人物。

  “君侯恐有所不知,”一旁的王长吏开口解释道,“君侯入图勒后,陛下便降诏晋封豫昌郡主为莱阳公主,赐盐邑,领实封一千户。”

  刘元乔垂眸,“不知吾家中父母小妹可好。”

  “臣不久前因公路过荥阳,王上王妃同翁主一切安好。”王长史在“翁主”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刘元乔半抬着头,四目相对间,有些东西已经明了。

  刘元乔心中惊疑不定。

  刘遂竟然知道了!

  燕祁坐在上首冷眼旁观刘元乔同大魏使臣叙旧,等他们续完旧,她才举起酒樽,“说来遗憾,今日太子殿下未能前来,还请卢长史替本王代一杯谢酒,本王谢太子殿下及时出兵,解本王阳夏之围。”

  卢长史起身颔首,“王汗言重,我大魏与图勒乃姻亲,王汗被困,我大魏理应相助,太子殿下遵盟约行事,只盼君侯在图勒一切安好。”

  “君侯是我图勒的贵人,本王自是会善待。”燕祁的眼线落在刘元乔身上,发现她颇有些魂不守舍。

  “君侯怎么了?可是还未从惊吓中缓和过来?”燕祁关切地问,随即自我检讨起来,“是本王之过,不知君侯会千里寻来前线,未曾安排好军中事宜,竟让手下的士兵听信了北图勒的离间之语,冒犯了君侯。”

  刘元乔一惊,急忙解释自己的反常,“王汗言重了,吾只是与故国故人重逢,喜不自胜。”

  不知燕祁是信还是没信,总归这个话题是揭过去了,接下来又是一巡无关痛痒的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燕祁命人取来一方木盒,呈至卢长史面前。

  “王汗这是?”卢长史疑惑地问。

  “太子殿下助本王夺取阳夏,本王不能不表示感谢,此为平州的堪舆图。”

  燕祁语出惊人,这一出令卢长史始料未及,就连刘遂也倍感意外。

  刘遂一开始按兵不动,是想利用北图勒的流言逼出燕祁,证实他确为假死,见燕祁不为所动后,又出兵相助燕祁,是为破除流言,他只盼燕祁能保住刘元乔,却不曾想,燕祁竟愿意让出平州。

  “王汗当真愿意让出平州?”饶是卢长史见多识广,此刻也不免有些激动起来。

  “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