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投桃报李

  “王爷, ”见元安直指利弊,甚至搬出地方官吏与地方乡绅争利,私自抬高息钱等话时,元静云神情越发凝重, 想要伸手去拉对方, 却又有些不合时宜,看着九王爷越来越亮的眸子, 神情也越发严肃起来。

  她知道在宫廷之中, 谈论敏感的政治议题是极为危险的, 一不小心就可能招致祸患。尤其是九王爷特意筹办诗会, 又单独问他们两个布衣书生, 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其他的事, 现下元安风头正劲。若是他这番话被人故意散播出去,怕是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人的替死鬼, 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元安的话, 试图阻止他继续谈论这些敏感话题。

  穆向文对元静云的打断显得有些不满,他向其询问,元静云避而不谈便罢了,竟然还敢在他面前擅自开口。他冷冷地看着元静云, 语气带着几分压抑:“本王何时允你开口了?”

  元静云连忙拜倒在地,低头道:“王爷恕罪!草民只是越听越心惊,担忧王爷!情急之下,这才坏了规矩!”

  “哦?”穆向文戏谑的看了一眼元静云, 又看了一眼被打断话头愣在原地的元安:“当真是忧心本王?”

  元静云再次开口解释道:“王爷,善战者求之于势, 而不求与人, 元安兄这般针砭时弊虽在理, 草民却恐其言将王爷引入歧途啊!”

  “呵,”穆向文淡淡一笑道:“你且说说元安是如何将本王引入歧途的。”

  身边的元安被元静云这般说教,亦是脸色涨的通红,颇为不服,眉头紧皱着看向元静云道:“静云,你何出此言!”

  元静云踌躇了一下,还是继续解释道:“王爷,您且耐心听我一言,您身居高位,乃是天潢贵胄,言论举止都备受关注。元安兄近来因您,多受世人关注,若是他这番言论落到旁人耳里,还以为是您授意,此其一;圣人颁布政令,是为民生,不看眼前之功,只观后世之效,如今‘新政’刚出,您便允学子在诗社之中公开讨论政治议题,尤其是对‘新政’的批评,难道不怕引起他人的误解和猜测,甚至视您为异端,认为您不顾朝廷大局,甚至对您有所觊觎,此其二。”

  “虽然元安兄的此番言论是为民生社稷,但官场如战场,若是他人借机撺掇,岂不是还会引起圣人的反感,明白人知道王爷是为了社稷着想,可是,这话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可能就是给您带来无尽麻烦和隐患了。草民实在是担心,所以忍不住打断了元安兄的发言,还请王爷恕罪。”

  房内沉寂半响,突然想起穆向文的鼓掌声:“好一张利嘴。”

  “元静云,你是个聪明人,也有胆识。”穆向文缓缓站起,神色严肃地说道:“本王不怪你打断本王的发言,但,更要懂得分寸。”

  “王爷所言甚是,草民自知错了。”元静云低下头,表现出悔过之态。心里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九王爷听懂了自己话中之意。自己这番劝诫虽是为了将元安拉出这盘棋局,但确也是肺腑之言,现下皇帝刚下政令,自己的儿子就跳出来反对,哪怕是借他人之口,也不免损了面子,你指出的错处越多,皇帝反而疑心更重。

  九王爷望向元安,微笑道:“元安,你年少气盛,志向远大,这份才情实在令人钦佩。若是将来步入官场,更需学会谨言慎行,不要轻易让人揣测你的真实意图。”

  “多谢王爷教诲。”元安谦虚地回应道,他虽然年轻,但心思也算通透,听了元静云一番话,心中也有所领悟。

  “元静云,你既然知错,本王就不再计较了。”九王爷的神情稍缓,语气中带着些许宽容,“你说的倒也在理,现下正是政令刚出,局势复杂,本王确应更加小心谨慎,免得被人趁机攻击。”

  “王爷明鉴。”元静云再次起身拜谢。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穆向文示意两人离开,然后他独自留在雅室内,细细思量刚才发生的一切。

  见元静云和元安两人退出内室,尚荣这才在身边开口道:“王爷,您为何?”

  “若使天下学子口诛笔伐‘新政’虽能表明本王立场,拉拢大半反对‘新政’的老臣,但此举若惹恼了父皇,便得不偿失了。”穆向文皱眉看着元静云两人离去的方向,呐呐自语道:“此子,倒是个机灵的小家伙。”

  尚荣看着九王爷微微有些懊悔的神情,心中不由得一阵好笑。九王爷虽然在官场上才智高绝,但有时候也会为难于选择。不过,他对九王爷的忠诚从未动摇过,这是他对九王爷最大的敬意。

  “王爷,那关于‘新政’的针砭……”尚荣试探地问道。

  “嗯,”穆向文沉思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凝重,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了一封奏折,将诗社上众人的表现和观点,以及对“新政”的看法进行了详细记录。

  “尚荣,替本王整理成书册,待回京都,本王再私下上奏直禀父皇,或许效果更佳。”穆向文沉声说道。

  “这次诗社筹备良久,王爷为何因此子三言两语便放弃了?属下不解。”尚荣近日操办诗社之事费了不少心血,现下心血付诸东流,总归遗憾。

  “现下‘新政’乃大势所趋,诗社学子指出的错漏之处,方才初现端倪,此时本王若执意逆流而上,就算功成得了天下学子造势,逼父皇不得不取消‘新政’,却难免惹父皇心中不快。父皇虽不能因此事怪罪本王,但事后呢?”穆向文看向尚荣,见尚荣恍然大悟,继续道:“待‘新政’错漏之处曝于人前,本王再上奏解决之法,比之如何?”

  尚荣应声道:“王爷明鉴。”

  在诗社外,清风徐来,江水潺潺。诗社所在的江岸边,种满了婆娑的柳树,绿草如茵,一派宁静的景象。微风拂过,柳枝轻摆,发出沙沙的声音,似是在倾听着众人的言语。

  江面上,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上的渔人悠闲地垂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江水泛起涟漪,映照着天边的云彩,宛如一幅水墨画。

  江对岸的酒楼上,酒楼的窗户半掩着,透出几丝淡淡的酒香。围坐一桌的吕公著等人,听着小厮探听的消息众人却轰然炸开了锅,与酒楼外宁静祥和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

  叶昭愤怒地拍案而起,怒声质问:“九王爷等人妄议朝政,莫非是图谋不轨?”

  方德元则满脸惊讶,颤声说道:“怎么可能,九王爷性子虽与皇帝不合,但却万万不敢行逆贼之事。”

  另一位随吕公著一同承办‘新政’的官员则脸色犹豫,似乎在权衡利弊,担忧地说:“不管九王爷目的如何,我们得小心行事,以免陷入祸端。”

  吕公著沉默不语,眉头紧锁,似乎在思量着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仿佛一场暗流涌动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却不知这场风波方才已被元静云三言两语所化解。

  元静云和元安沿着江岸并肩而行,脸上严肃而又矜持。他们走在江岸边,沉浸在江风的拂拭中,却心中仍略带压抑。两人静静走了一段路程,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只留下江水的低声潺潺,这才停下步子。

  “静云兄,你刚才的表现真是太冷静了。”元安叹了口气,看着远处的江水,神情有些烦躁:“若非静云阻拦,愚兄差点就忍不住说出那些不该说的话了。”

  元静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元安兄,你才华横溢,他日定然榜上有名,但你性格刚直,若能保持冷静,控制好言语,避免冲动,定会走得更稳。”

  “是的,你说得对。”元安点头苦笑道,“我刚才也有些冲动了。”

  “兄弟间无需计较这些,相互提携,相互帮助,本就是应该的。”元静云坦然说道。

  “愚兄,又欠你一次。”元安恳切道。

  “元安兄每日替静云讲习经文要义,静云不过投桃报李,只要元安兄不嫌静云聒噪便好。”元静云朗声笑道。

  “若静云有心科举,愚兄可替你与管事打点,往后让你负责内院事务,夫子授课时也方便在室外旁听,算愚兄尽一份心意。”元安郑重地说道。

  “如此,甚好。”元静云感激地看着元安,清风徐来,江水潺潺,江面宁静与激荡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在这个纷扰的世间,以诚待人仍能成就一片宁静的港湾。

  远处,翠蝶踏着江边的青石小径,急匆匆地来到元静云身旁,目光中满是焦急和担忧,欠身道:“终于寻到小郎。”她看着元静云,额上的汗珠闪烁,可见她赶得匆忙。

  元静云温和地安慰道:“翠蝶姑娘,有何急事,你慢慢说。”

  翠蝶有些喘着气,语气着急:“是老爷请郎君过府一叙,说有要事相商,请您去牧府一趟。”

  听到牧府的邀请,元静云心中稍感惊讶,明知牧文光平日谨慎,这番突然之请必有重要原因。她却并未惊慌失措,反而思虑周密,随即恭谨道:“既是牧老爷有事相商,静云即刻赴约,多谢翠蝶姑娘传达。”

  她转身对元安拱手道:“那静云便先行一步。”

  元安点了点头,表现出对元静云的尊重。江水潺潺,微风拂面,元静云与翠蝶匆匆走过青石小径,身影逐渐消失在宁静与激荡的江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