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众矢之的

  "黄口孺子, 好大的口气!”人群中走出一个男子,正是穆向文。他身着一袭朱色锦袍,衣袂飘逸,品貌非凡, 他的衣着考究华贵, 丝毫不掩饰他身份的尊贵。朱色锦袍上绣着精致的金线,衣袖上缀满华丽的玉扣, 头戴宝石玉冠, 身佩金鳞玉带, 手持一把玉质的折扇, 扇面绘有精美的梅花图案, 显得格外雅致, 宛如一枝高贵的兰花,尽显贵族的尊贵气息。

  他昂首扫视众人, 目光如电, 仿佛要透视每个人的内心。

  “王爷!”曾见过王爷的季元、元安和董厚灵等人先一步行礼。九王爷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众人,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起身。元安快步站直, 心中虽然稍感紧张,但仍然保持着镇定。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反应过来这位男子的身份。他们随即行礼,恭敬地向九王爷和王爷身后的尚荣等人行礼。九王爷微微颔首, 注视诸人,目光泯然一丝淡淡之笑:“诸位学子, 今日之事, 咸皆勤劳矣。”

  众人连忙谦虚地道谢。于九王爷之前, 不论普通学子或富家子弟,皆感受到一股庄严之压力,不敢稍有懈怠。安如玉虽先前狂妄张扬,然此际亦被九王爷之气势所摄,身躯稍颤,俯首不敢多言。

  “董卿之名,决非尔等所能妄议!”穆向文的声音在诗社中响起,他踏前一步,微微一笑,看着众人的动态,声音温和却宛如冬日凌冽凉风,惊得安如玉扑通跪地。而站在安如玉身旁的季元面色骤变尴尬,未料竟能在此刻遇见九王爷,遂低头默退两步,欲与安如玉拉开距离。

  “本王所筹办之诗社,本为文人雅士交流之地,不容庸人玷污。”言罢,九王爷展开折扇,昂首踏入诗社。其举止与气度皆彰显高贵威严,一步步踱入,众人自觉让出一道路径,以示敬意。

  尚荣向身后的两人使了眼色,两人便上前将安如玉架走。安如玉气急败坏地挣扎,但对于那两位跟随九王爷的亲兵来说,他根本不足为虑。

  九王爷未过多理会此小人的喧扰,静立于诗社中央,目光温和地扫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他目光所及,众人不禁心中一紧,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威严所压制,不敢有丝毫不敬之念。元静云暗道:此即古代皇权之威矣。

  “今日聚集于此,非止为交流诗文,亦望相互切磋,共提文学修养。”九王爷轻声开口,语气平和,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在九王爷面前,谁敢有半点怠慢?

  言罢,他目光扫过众人,略带深意地道:“若有人能以诗言情,将心境融入其中,亦将令本王刮目相看。”

  众人听了九王爷的话,心头一动,明白了九王爷的意图。他们明白,九王爷此番所言并非单纯评选优胜,更是希望看到有人能以真情实感,将自己的心境融入诗歌之中。

  "既为诗社,便以诗会友,勿再出现方才之事,下一位请上前。”董厚灵再次发声。

  众目聚焦方才站在安如玉身后的季元身上,“文以载道,诗以写情。学生触景生情,作诗一首,还望董司业品评,雪艳梅花风中舞,独立悬崖傲世群。浮世浪荡心不动,清芬弥漫在山谷。小人心机细如蛛,拍马损人窃荣勋。一时得意非永久,虚名何益待春风。”

  季元朗声吟诵,声音清悦动人,他自信此诗的独到之处会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倾倒,纷纷交口称赞。他也觉察到方才九王爷对安如玉溜须拍马的嫌恶,因此他有意揣摩众人的心理。

  还未被架远的安如玉听到季元这首诗,谩骂之声愈盛,竟没想到平日与自己把酒言欢的谦谦君子,竟然落井下石,还顺势踩自己上位!

  然而,尽管季元自信十足,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他所期待的效果。

  “乙等,”董厚灵的声音再度响起,宛如无情之人偶。季元呆立在原地,不由自主地说:“请董司业明示。”

  “鹦鹉学舌,终究差了一等。”董厚灵淡淡地评价着季元的诗,对季元的自负毫不认同。在董厚灵心中,自信与自负有微妙区别。自信是对自己才华和努力的清醒认知,而自负则是虚妄自大。

  季元心中懊悔不平,纵有强颜欢笑于面,然心怀挫败与不满。其本以为所作之诗当获众人一致颂扬,甚且期盼引起九王爷之注意,未料却遭董厚灵如此轻视。但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他深知此时流露气馁与不甘非智者所为,只能咬紧牙关,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若如安如玉之被驱出诗社,则更难获九王爷之垂顾嘉许。

  "文人雅士相互切磋,本是常事,季元实为轻慢,多谢先生的评点。”他强忍心中的委屈,装作轻松自如的模样,然内心怒火犹在燃烧。彼不欲在众人面前败得如此难堪,亦不欲被人当成笑柄。

  “下一个。”董厚灵微微颔首,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元安兄,轮到你了。”元静云推了推元安,众人认出这是前几日救下九王爷的学子,纷纷投来目光,更将季元挤到了人群边缘。

  元安连忙应声上前,脸上带着谦虚的微笑,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珠玉在前,让他感到压力倍增:“小弟能这诗社中,与各位文友交流切磋,实属荣幸之至。”

  其举止得体,言语温和,使在场众人对其印象愈发优良。与季元相较,元安显得更加稳重和深沉,不事张扬,却又不乏锋芒。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他拿起笔墨纸砚,思绪汹涌而出,开始挥毫写诗。一首清新脱俗的诗篇从其手中流淌而出,如泉水涌动,如山风拂面。虽未具季元之豪放张扬,然于平和中彰显独特魅力。

  “好!”九王爷赞许道:“元安文采出众,诗中意境清新,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才子。诗社之中,文以载道,才情如你者,实为珍贵。”

  见九王爷出声赞赏,众人纷纷附和,对元安的赞美不绝于口。季元面色有些难看,他内心不甘心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咬紧牙关,继续强颜欢笑。

  元静云走上前,微笑着向元安道贺:“元安兄的诗才不凡,充溢着清新自然之气,实乃难得的才情。”

  元安颇为歉疚地说道:“静云勿怪,先前是愚兄小瞧你了,不过短短一个月,你便能出口成章,当真是绝世之才!你这般,倒是更让我羞愧难当。”

  元静云谦虚地摇了摇头,笑着回应道:“元安兄过誉了,我不过误打误撞,恰巧入了董司业的眼。贤兄之诗作才是真正之精彩之作,深得九王爷的喜爱,实至名归。”

  江岸对面的酒楼上,吕公著等人围坐一桌,吕公著抿了一口酒,笑道:“今日九王爷举办诗社,众人可知其目的何在?”

  方德元起身看向远处诗社人头攒动皱眉道:“下官听闻九王爷在京都惹恼了圣人,这次如此大张旗鼓筹办诗社,莫不是修身养性,重讨圣人欢心?”

  “叶昭倒觉得,九王爷此举或许是想通过诗社来选拔文才,借此机会寻觅有才之士。”叶昭身穿一袭淡黄色的长袍,端坐于桌前,左手搭在腰间的皮鞭之上,双眼看着此刻被众人簇拥的元静云,目漏寒光。

  江岸对面的诗社内,九王爷端坐着,手执玉杯,淡然地聆听众人的议论。经过入门试,诗社内仅存约三十人左右。不同于江对岸吕公著等人的猜想,此刻诗社内所讨论的话题乃是朝廷的‘新政’。

  众人纷纷陈述对‘新政’的看法,有赞成者,亦有反对者,辩论之声此起彼伏。九王爷坐在其中,并未插言,只是静静倾听。元静云与元安并列坐于诗社右侧,几次拉住跃跃欲试的元安,直至诗社结束。

  “静云为何不许我发言?”众人散去,元安憋了一肚子的话,终于找到了宣泄之处。

  元静云将元安拉远了些,才轻声道:“‘新政’是敏感之事,朝廷虽许诗社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但言论亦需......”

  “两位郎君,王爷请二位上楼一叙。”尚荣拦着两人身前。

  元安听到王爷的邀请,顿时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与元静云交换了一个目光,知道无法拒绝。只得随尚荣登上楼阁,不时便来到一个幽静的雅室内,见九王爷坐在蒲团之上。

  “元静云,元安,你们二人在诗会上的表现都很出色,本王对你们的文才甚是欣赏。”九王爷的语气温和,目光中透着赞赏之色。

  “谢王爷夸奖。”元静云与元安异口同声道。

  “实不相瞒,本王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些特别之处。”九王爷笑了笑,又转向元静云:“元静云,你方才所作之试,既有梅花傲岸风骨,不慕权贵,为何对‘新政’一事闭口不言?”

  元静云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内心腹议:呵,难不成你的谋划我买单?哪个傻子会直言圣人决策有问题?口上却谨慎地回答道:“‘新政’乃朝廷大事,学生不敢妄加议论。”

  九王爷微微一笑,似乎对元静云的谨慎态度不甚在意,随即转向元安:“元安,你对‘新政’有何看法?”

  元安年轻气盛,哪怕元静云多番劝阻,心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坦诚:“学生认为‘新政’乃是国家兴衰之事,然这次改革却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

  九王爷听到元安的直率回答,反而显得更加欣赏。他点了点头,示意元安继续发表观点。

  元静云在一旁听着元安慷慨陈词,眉头却越皱越深,心中难免有些后悔,当初让元安顶替季元的位置是否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元安不如季元狡诈,似乎不懂如何保全自身,在复杂的官场中,这种单纯可能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元静云心中轻叹一口气,这兄弟确实是个傻的,还是读书读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