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这京城之中,有些什么东西是必须要去吃的,那自然非烤鸭莫属。

  从客栈出来,苏槿便带着满眼好奇的小包子直奔龙源楼,之前早已经安排好人手在此等候。

  饱饱的美餐了一顿烤鸭之后,苏槿又带着黛玉,去了趟水云居的糕点铺子。

  按照苏槿的说法,这东西虽说不如家里边做的精巧,但是总归也要尝尝味道。

  黛玉深以为然,反倒是王嬷嬷听到价格之后有些咋舌。

  “就这么一点儿,卖这么贵。”王嬷嬷心中念叨,颇有些不敢置信。

  在她看来,江南的点心极为精巧,且价格也算得上不便宜,可跟这个比倒是真的有些吓人。

  就比如苏小姐给自家姑娘,订的两盒点心。一盒不过是上下两盘子,每盘子上面六块点心。那点心,总不过一指上下,竟是每一份要八两银子。

  王嬷嬷虽说见多识广,也知道京城豪富。可如此,这一般奢华却也让人惊讶。

  苏槿转头看向王嬷嬷,见她面有惊讶之色,浅浅一笑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东西不过是黛玉吃个玩儿,过几日再带玉儿,去吃其他好吃的。

  这家不过就是,沾着乃是皇家的名声,毕竟背后可是那一位。”

  见到王嬷嬷惊讶莫名,苏槿少不得替她解释一番。不然这京城之中有着太多的忌讳,以王嬷嬷的身份,日后定然会接触更多。

  不过此时想来,倒是需要赶紧把黛玉身边的丫鬟补齐,还有嬷嬷也要一并准备好。

  苏槿心中盘算,一边牵着黛玉的手,跟王嬷嬷闲聊。

  “怪道呢,我还在想这点心怎么这么贵!原来竟是那位的产业。”王嬷嬷面带惊讶,想要回头看那店铺的牌匾,却又不敢,口中咋舌道。

  苏槿倒不觉得,王嬷嬷的惊讶有什么过分。毕竟寻常人家的女儿月例份子,也不过二三两而已。这一盒子点心,少不得就得花上几个月的月例。

  “这也不算什么,你只且记得,上面有着特殊的云纹标的,就是那位的产业。”苏槿仔细地解释道。

  王嬷嬷赶紧点头记住,只是脸上仍旧带着些许古怪。待她们上了车,王嬷嬷这才偷偷地“噗嗤”笑了一声。

  苏槿并不觉得意外,她此时将黛玉抱在怀中。刚刚苏槿看她有些困,这会儿上了车,反倒是精神起来。眨巴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盯着王嬷嬷。

  “嬷嬷,笑什么?”黛玉盯着王嬷嬷,似乎想要知道,对方刚刚为何这般发笑。

  王嬷嬷先是脸上一红,随即像是有些尴尬地,掩饰自己的表情。

  “姑娘,没什么。”她这一会儿怎么敢跟黛玉说,自己是在心底下八卦皇帝呢?

  苏槿嚼着二人说话,眼看黛玉得不到回答,越发的奇怪一双。

  苏槿瞧着二人说话,眼看黛玉得不到回答,越发的奇怪,一双细细的烟波眉微微蹙起。

  她却是有些见不惯,小姑娘蹙起眉头的模样,在她心中,黛玉这个年纪的孩子,就该是每日里开开心心的。

  苏槿伸手摸了摸,黛玉头上的兔毛绒球,小姑娘有些懵懂地晃了晃头。

  “表姑,王嬷嬷在笑什么?”黛玉有些不解。

  “她啊。”苏槿抬起头看向王嬷嬷,见其脸上有些发红,也轻笑说道:

  “她在笑皇帝。”

  黛玉听到苏槿的回答,瞬间精神起来,扯住她的衣袖好奇地询问道:

  “表姑,表姑见过皇帝吗?为什么王嬷嬷会笑呢?”

  这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倒是惹得苏槿更加欢笑,一旁的王嬷嬷也忍不住再次笑起来。

  “我的姐儿……”王嬷嬷笑过一回,却不知该怎么回答黛玉。

  相比于王嬷嬷的踟蹰,苏槿到极为的淡定,她仔细地解释道:

  “刚刚在点心铺呢,我不是说这家店铺的主家,乃是皇家吗?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里乃是当今万岁,用来敛财的地方。”

  景帝这人,若说有什么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贪财了。

  本来庭掖之中,有些自己的产业也是正常的。左右皇家那些,所谓的皇庄之类的不胜枚举。

  可是偏偏景帝不同,他每一家店开业,都要大肆地在京中宣扬一番。

  这店铺不但开在繁华之地,更价格贵得离谱。其中虽说是有宫中之人,但实际上宫中的佳肴……知道得都清楚。

  可是京中的官员们,还是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各有攀比之风。如若是谁家的管家娘子,隔上几月不去买上一次,少不得都要被笑话。严重些的,自家夫君甚至还会,被在官场中排挤。

  “可是若是这么贵,不买就好了呀。”黛玉颇有些不解,带着迷茫地说道。

  她虽年幼,不解钱财太多,但也知道这价格,有些贵得离谱。

  当日她们乘船过荆州之时,她也曾看见过码头上叫卖之人,那鸡蛋点心不过几文钱一个。

  当时她兴致还好,便叫王嬷嬷派人,下去买了一些回来。她也曾吃了半个,只是未免有些无刻化,便将这点心散给船上众人了。

  如此相对比,这其中的价格相差太多了。

  “自然是相差多。可是照样还有人趋之若鹜。玉儿可知为何吗?”苏槿笑盈盈的,抚摸着黛玉的头顶。

  她忽然有个想法,若是自己记得没错,之前曾经有那么一块银白兔皮,倒是正好给黛玉做一件小斗篷。

  黛玉下意识的,蹭蹭苏槿的掌心,随即她双眸一亮,仰起头看着苏槿笑。

  “我知道了,因为它是皇帝开的,那些大臣实际上是在讨好皇帝。”黛玉眼神期待地看着苏槿,似乎想要询问,对方自己所言是否正确。

  苏槿微微颔首,她看着车门轻声说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玉儿,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黛玉听闻此言,双眸微闪,竟是有几分老练,她轻轻颔首,口中竟背诵道: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听到这一句,苏槿双眸异彩连连,点头赞叹道:“说得好。那玉儿可解其中三昧?”

  黛玉眨眨眼睛,目露沉思,微微点头,坐直身子,口中清脆地说道:

  “前面说的是为君主者不可轻易挑起事端,无论是尊贤者、重贵重物品以及挑拨欲望……

  后面这是说,为君之道,要让百姓不要自以为聪明,盲目追求利益,被欲望牵扯随波逐流……须知,万物所行,贵在自然。”

  小姑娘说在此处,看着苏槿目露赞叹,胸脯微微上挺,显得更有几分底气,这才继续说下去。

  “似陛下如此,却如同挑起官员、百姓之攀比之风,于日后必成患悔。”

  苏槿听到这里,将黛玉一把按在怀里,口中笑着说道:“不愧是我的玉儿,说得好。”

  小丫头被她的动作弄得有些脸红,只是实在舍不得挣脱,便只能生生享受。

  好一会儿苏槿这才停了动作,面容之上带着两分正色说道:“玉儿我知你天资聪慧,虽此时尚在稚龄,心志早已超人原意。

  但你终究还是要多谨慎为上,便如今日,若是他人面前切莫出此言。”

  苏槿轻声地教导,黛玉自然将表姑的话深记在心。

  二人又亲亲热热的,说起其他来。

  待回到苏府,给苏父和昌邑公主请过安,苏槿便直接宿在,给黛玉准备的绛云轩中。

  黛玉今日里却是遭逢各种事由,虽说已然有过休息,可到底还是年纪幼小,一沾床便熟睡了。

  苏槿从浴室中出来,便瞧见小丫头已然睡得小脸发红。她眼中含笑叫丫鬟行动小心轻声,自己收拾好便也早早睡去,第二日还有不少事情要忙。

  第二日待黛玉醒来,已然是天光大亮。她睁开眼,便瞧见外边被雪色映照着,一片发白的窗户。

  小姑娘坐起身眨眨眼睛,还有些迷茫,但很快便清醒过来。

  王嬷嬷这会儿,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眼瞧着黛玉坐起,笑着将淘好的帕子,替对方擦拭。

  等小丫头穿完衣服,此时黛玉已然完全清醒过来。

  苏槿走进房间,便看见对方显得极为活泼,双脚一荡一荡地坐在绣墩上。

  “表姑。咱们要给表叔祖、表叔祖母去问安吗?”黛玉看见苏槿轻声地询问道。

  “这是自然,等一会子咱们就过去。今日里有两件要事,一来是给你准备好身边人,这二来么,自然就是先跟你说一下,恐怕今日贾家会来人,舍不得你要见上一面。”

  苏槿口中轻声说道,她就怕自己说到,要见贾家人会让玉儿吓到。

  结果未曾想,此言一出,真的让黛玉瞬间脸色一白,一双大大的眼眸瞬间波光粼粼。

  “好……”黛玉看着苏槿乖巧地点头。只是不管是小丫头僵硬的身子,和已然泛红的双眸,还有那隐隐抽泣的鼻音,都宣告着黛玉的排斥。

  苏槿看着这样的黛玉,无奈轻叹一声,将其从绣墩上抱起,抚摸着她的后脖颈。

  “玉儿,乖,莫要多想,不是要让你去贾家。只是贾家来人,若是咱们一直不让见,反倒是容易落入口舌。”

  小姑娘的心思,苏槿哪里不知道,这也是她太过心急,想要赶紧解决贾家。

  结果一时未曾说明白,竟是让这丫头以为要送她去贾家。

  黛玉伸着手抱住苏槿的脖子,把头埋在她的肩膀上,带着鼻音的呢喃:

  “表姑……玉儿,知道玉儿不该任性,可是……玉儿想留在苏家,想留在表叔祖、表叔祖母和表姑身边。

  玉儿会很乖的,不要像爹爹一样把玉儿送走。”

  黛玉说道后边,已然隐约之间有哭腔出现,苏槿也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迅速地湿了一片。

  这让她也有些眼眶发热,一旁看着一切的王嬷嬷,此时,直接扭过头轻轻抽泣起来。

  王嬷嬷努力地擦擦眼眶,将眼泪逼了回去,她跪在苏槿面前说道:

  “大小姐,您想个法儿,把我们家姑娘留在您身边。

  那贾家的三等下人,都敢作践我们家姑娘,若是真的把姑娘送过去,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这一句话本不该王嬷嬷,作为一个奴仆说出,只是她身为黛玉的乳母,实在是母子连心。

  当日子扬州往京城来之前,王嬷嬷也曾大着胆子,央告着林嬷嬷求见林如海细说此事。

  只可惜后来,林如海下定决心,此事这才无有回转余地。

  她能够被选为黛玉的乳母,本身也是不凡,自是有些见识。且后宅之中,男子多性格粗大不知内幕。

  后来在船上与那两个嬷嬷起了纷争,王嬷嬷便心知,这贾家不堪为伍。自家姑娘若是去到贾家,不一定会发生什么。

  也这才有了,王嬷嬷撺掇黛玉拒绝贾家,前往苏家之事。

  待到苏家之后,王嬷嬷眼瞧苏家众人行事,心知这才是黛玉日后的依靠。

  她昨日里辗转反侧,所想的便是要如何,将黛玉留在苏家长久。

  如若是可以能够待在生父身边,对黛玉自是最好,可如今林如海一意孤行,担忧所谓丧妇长女之言。

  王嬷嬷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苏家是最好的选择。

  苏槿看着对方轻叹一口气,口中吩咐道:“嬷嬷快起来吧,我如今抱着玉儿,不好拉扯你。

  玉儿乃是我苏家的血脉,自然应该有我苏家之人善养,贾家若是想要见黛玉,接过去待上一日半刻也就罢了。”

  此言一出,却是让王嬷嬷心头安定,当下里口中念着佛爷,给苏槿磕头。

  这一番折腾下来,黛玉也止了泪痕。只是,少不得又得重新收拾,苏槿这一边也得重新换衣服,等到她们来到饭厅之时,早有二人等候。

  “却是我们来晚了。”苏槿手中牵着黛玉,轻笑着行礼道。

  昌邑公主并不在意她,一瞧见黛玉两眼放光,连忙招手哄道:“玉儿快来我这边。”

  苏怀民看着黛玉乖乖巧巧,依偎在妻子怀中的模样,也是心头暖意,微笑着说道:

  “玉儿,我已经写信给你父亲说,你留在苏家这里,至于贾家那里便不必去了。

  信件待到午时便要送出,你要是打算给如海写信,便随着一起寄出就好。”

  看着小娃娃的眼神一亮,苏怀民便心中明白,黛玉这是已然意动,当下他微微颔首。

  “你既然想要,那我等会儿便让人吩咐下去,收到你的信后再寄出就行。”

  听闻能够给父亲写信,黛玉双眸闪闪发亮,从昌邑公主怀中退出,乖巧地给苏怀民行礼道歉。

  一时之间,饭厅之中欢声笑语。待吃过早饭,苏怀民便直接前往户部。如今不向往日,户部事情繁忙他不得闲。

  而苏槿则和昌邑公主,带着黛玉回到昌邑公主的院子。

  今日里未曾跟着伺候的刘嬷嬷,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待到几人坐定之后,刘嬷嬷便带着十几个人走进房间。

  “按照主子的吩咐,表小姐身边之人定额,一律按照大小姐的来。”刘嬷嬷指着,面前众人笑着说道。

  苏槿身边的丫鬟仆妇皆有定律,四名一等大丫鬟,四名二等丫鬟,八名三等丫鬟,外加乳母加教养嬷嬷。

  因着黛玉带了一位王嬷嬷和雪雁,因此占了乳母和二等丫鬟的位份。

  这会儿需要补齐的,便是四个一等丫鬟、三个二等丫鬟等等。

  至于其他的那些,负责跑腿送信的小丫鬟,以及粗使婆子们则不算在内。

  绛云轩位置极好也极大,足足五间正房,两间耳房,加上两侧各有三间侧房,还有四间倒座房。

  如今补上这些人,院子里才有点人气。

  黛玉一直乖巧的,待在昌邑公主怀中,此时见到众人给自己行礼,一时也有些激动。

  从昨日一直悬着的心,这会儿终于落下。她心知已然给自己配了丫鬟,便不会轻易再将自己送走。

  余下之事,便剩下丫鬟们自述名姓特长之类,不一而足。

  等一切完毕,王嬷嬷这才带着几个丫头,先回绛云轩安排。

  至于日后,哪个丫头进前,哪个丫头靠后皆是后话。

  昌邑公主刚和黛玉说笑两句,便看见苏总管进来,手中还捧着一只拜帖匣子。

  看着眼前的这只匣子,昌邑公主挑眉看向苏槿。

  苏槿清甜一笑,望向苏总管,口中慢悠悠地说道:“可是贾家的?”

  苏总管听闻自家小姐问话,赶紧躬身回答道:“小姐神机妙算,的确是如此。”

  苏槿微微颔首,将帖子拿出大红的拜帖上,落款写着两个字:贾琏。

  苏槿点点头,站起身将拜帖送到母亲面前。

  “看来那一套天枢归我了。”

  昌邑公主不客气的,白了女儿一眼,口中啐道:“罢罢罢,拿去拿去,偏你就惦记着我这点东西。”

  她一边说着,口中吩咐偷笑的刘嬷嬷,将东西取出来。

  苏槿看向黛玉偷偷地眨眨眼,随即便吩咐刘嬷嬷,将东西送到黛玉的绛云轩。

  昌邑公主听闻此言,脸色好上不少,笑着指挥刘嬷嬷,将自己幼年所用凤尾梧桐五弦琴也一起送去,给黛玉弹着玩。

  待话说完,便瞧见一名青年男子走进房中。他看到苏槿先是一愣,目露惊艳,随即便赶紧低头,极为得谨慎,眼神不敢四处观瞧。

  苏槿上下打量对方,不得不说,这贾家之人倒是长得一副好皮囊。

  “晚辈贾琏参见公主娘娘,公主娘娘千岁千千岁。”贾琏不知苏槿心中所想,此时他满心谨慎。

  不敢多瞧一眼,不敢多走一步。

  今日里他来到此处,一来乃是老太太逼着自己过来,非要尝试接走黛玉。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是为了感谢,昌邑公主和苏槿救下凤姐儿。

  按照贾琏的本心,他自然是以给苏家道谢为主,在他看来,即便是两个贾家,都未必比得上半个苏家。

  若是真的为黛玉着想,如今正应该让黛玉留在苏家,而非着急的接回贾家才是。

  加上昨日晚间,贾母偏袒二房,使得贾琏心头沉怨。

  如今更不愿意听从对方所言,左右自己大概率也接不走,索性便压根不想提这件事情。

  未曾想如此,却是歪打正着,使得昌邑公主觉得,贾琏倒有几分,原来荣国公在时的风采,对其言语之间更加缓和。

  他虽未曾见过黛玉,可是却也一眼便知晓,此时被昌邑公主如珠似宝揽在怀中的,就是黛玉。

  按理来说,二人乃是姑表亲,因此黛玉也乖巧地给贾琏行礼。

  贾琏自然是做了哥哥的样子,取出一枚荷包,交给黛玉身边的雪雁。

  看到贾琏不提接自己去贾家,小姑娘这会儿也松懈下来,听着贾琏说昨日的凶险,脸上也带着浓浓的关怀。

  后来带听得凤姐儿昨日,一直昏迷不醒,今日丑时才刚刚苏醒,眼神之中也隐隐带着担忧。

  “正所谓大恩不言谢,日后但凡苏家需要我贾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贾琏口中说着,当下里躬身到底。

  昌邑公主自然是连番客套,待在一旁的黛玉,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家表祖母,同时暗暗记下其中的套路。

  待到临走之时,贾琏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轻轻放到桌前,他解释道:“这封信,乃是我岳丈亲笔所写,是给苏大人的。”

  将信交给昌邑公主,贾琏也不再耽搁,他此时却是归心似箭,担忧自己刚刚醒来的妻子。

  而昌邑公主自然也不会挽留对方,当下贾琏稍作停留之后,便匆匆离去。

  送走贾琏,苏槿和昌邑公主重新坐下,黛玉此时眨巴着大大的眼睛,颇有些许的好奇。

  苏槿笑着揉揉黛玉的脸颊,并不打算回答小姑娘的疑问。

  “玉儿,如今你该回到院中去,看看那些丫头们在做什么。”苏槿这会儿,却是有心和母亲好好商量其他之事,因此便叫黛玉先回到降云轩中。

  那些丫鬟如今已经到了绛云轩中,自然需要黛玉,这个主子安排才是。

  小姑娘乖巧点头,口中说道:“玉儿知道了,表祖母和表姑有要事相谈,玉儿是小孩子不能听。

  可是玉儿今年已经六岁,不是个小孩子了,玉儿这就回绛云轩给爹爹写信。”

  她口中说着给二人乖巧行礼,随即便蹦蹦跳跳地往绛云轩去,许是知道自己不会被送走,黛玉此时像是换了个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写到黛玉包子,作者都想嚎两嗓子,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