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因为贾母终于放弃黛玉,还是因为贾家大房、二房分家,使得贾母实在不开身。

  自贾琏离开后三四日,竟是毫无动静,反倒是让一直悬着心的王嬷嬷,有些不自在。

  如此一来行事之间,多有两分顾忌,甚至偶尔也会顾影叹息。

  黛玉虽心思聪慧,然毕竟年幼,因此对于王嬷嬷之心事,并不知太多。

  然苏槿却看得极为透彻,只是此事终究不是她能够提点的,她心中暗自盘算。

  想来,只要等林如海的信到了,尘埃落定之下,王嬷嬷也可以放心。

  如今已然过了三四日,想必信应该已经到了扬州林府。

  苏槿所料不差。此时,林如海正坐在书房中查阅公文。

  如今黛玉离去,整座大宅之中,只剩下林如海一个主子。

  此时的林家似乎也因此慢慢沉寂下来,也是因为这样,使得林如海,越发的不愿往后宅去。

  孤影寂寥之时,他却是越发想念爱妻。好在后宅,如今有林嬷嬷负责一切,他倒不必太过担忧自己的饮食。

  林如海停下笔,一双带着些许阴郁的双眸,看向桌案上摆放着的,一对荔枝冻俏色金童玉女雕刻。

  这对金童玉女,出自南宫大师之手,巧雕天下难得。不但利用了每一丝天然的花纹,更是使得孩童的表情极为传神。

  略小一点的男孩,此时正一脸好奇抬头张望,似有什么不解之事。而他另外一旁,则是一名略大点儿的女孩儿,手中捧着书籍正在翻阅。

  林如海伸出手,手指划过男孩的头发。随即又像是觉得自己厚此薄彼,将那看书的女孩,直接拿到自己的面前轻轻抚摸。

  这一对荔枝冻所雕刻的,正是林如海的一对孩儿。

  这乃是当年他成亲之初,在林家库房之中搜寻三日,仔细挑选出来的好料子。又特地拜托了南宫大师,在黛玉和嫡子出生后分别雕刻。

  可惜如今幼子早夭,女儿也远在京城,他只能以此来慰藉思念之痛。

  林如海手中,正端着那女孩儿的雕像出神,忽听到外边有人求见。

  他赶紧将雕像放回原处,这才口中应承,便见到林嬷嬷直接推门而入。

  林嬷嬷乃是林如海母亲的贴心之人,自幼跟在林母身旁,林母去世之后,更是一心一意的辅佐林如海。

  因此林如海见到林嬷嬷,也不以主子的身份,反而起身笑道:“嬷嬷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林嬷嬷推开门走进书房,便瞧见林如海有些眼眶泛红,她心中暗叹:如此想念姐儿,还不如将姐儿留下。

  “老爷,这是京城新来的信,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被混到了内事之中,这些下人越发的不认真了。”

  林嬷嬷一边说着,将信取出送到林如海的面前。

  林如海也未曾多想接过信,看了下上面的落款倒是有些惊讶。

  “竟然是苏家长房的信,也不知道有何事。”林如海此时也有些好奇,要知道自己虽说归入苏家的族谱,但是与苏家长房却未曾见过。

  本来是打算待到年下之时,他若是有机会到京城,到时再拜见苏家长房的苏大人。

  这才可以开祠堂写族谱,也才能够真正地,入到家族之中。

  却未曾想到,自己这一会儿接到了对方的信。

  他也不曾多想便直接抽开,只是这信封之中竟又掉出一封。只需一眼,林如海便认出这正是自己女儿的笔迹。

  这是怎么回事?林如海双眉蹙起,隐约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他暂时先将黛玉的信放到一边,展开苏泽的信件。

  不过略微几行,便让林如海脸色大变,随即越发地看,待到看到最后,这才面容稍霁。

  将信看完之后,林如海并未曾多言,又取出黛玉的信。展开之后,女儿有些稚嫩的笔迹,让他心头动容。

  将信看完,林如海双手有些颤抖,他紧咬牙关,闭目不语。

  林嬷嬷见此情景,哪里还不知道,这其中定是出了什么意外。她心头雷动如鼓,却不敢打扰林如海的沉思。

  好半晌,林如海长叹一声,口中说道:“嬷嬷……还请嬷嬷替我考虑,收养过继之事吧。”

  此言一出,却是吓得林嬷嬷一跳,当日里她也曾提出这话。可是被林如海严词拒绝,怎么如今来了一封信,竟又提了出来。

  然而还未等林嬷嬷口中应承,林如海随即摇头垂着扶手说道:“不行,暂时还不可以,嬷嬷此事暂缓。”

  如此一来一回,林嬷嬷哪里不知道这信中出了大事。她此时只是看着林如海,想要对方将一切说明白。

  可是眼瞅着林如海,竟是颇有些沉默不语,不愿多谈的样子,林嬷嬷一时焦急,口中便有些催促:“我的儿,到底出了何事,可是姐儿出问题了,我且不管其他,你只告诉我!姐儿如今可好。”

  林嬷嬷一生未嫁,因此不管是林如海也好,还是黛玉,在她眼中便如亲子亲孙一样。

  如今见林如海这个样子,知晓定是黛玉那里出了变化,她忍不住心头焦急,口中便说道:“早知道,不如我这把老骨头,拼着命跟姐儿一起去京城。”

  说到此处,林嬷嬷已然眼泪纵横。

  林如海眼见着老嬷嬷这样,也顾不得其他,赶紧安抚对方。

  “嬷嬷别哭,这事儿乃是如海的错,如海识人不明啊。”林如海苦笑一声,这才将信上,所说一一言明。

  苏大人的信,并没有什么太过犀利的言辞,只是在一些细小的地方,轻轻讽刺了一下。

  而真正让林如海心思翻滚的,是黛玉的信。信中黛玉虽说一切安好,却也将在船上知识的经历,仔仔细细地告知林如海。

  “嬷嬷,我错了。”林如海苦笑着摇头看,向林嬷嬷说道:“两个三等的婆婆能说出这种话,只能说一来贾家家风不严,二来便是……”

  二来便是那贾家,早已经将林家视为砧板上的肉。

  而正是因此,林如海这才刚刚想要过继孩子,而之所以让林嬷嬷暂时停止,则是他突然又想到一个办法。

  林嬷嬷听林如海说完一切,已然是气得不行,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口中咒骂:“这起子人,简直是黑了良心烂了肺的。

  老爷这次应当看清贾家的真面目,要我说,除了咱们太太,贾家之人没有一个好的。”

  林嬷嬷也是气急,此时说话,有些僭越。林如海倒并未觉得如何,毕竟他知道,林嬷嬷一心为了林家、为了黛玉。

  如今这番气急,也是因为贾家有错在先。

  林如海少年高中,心智之高并非凡夫,他不过之前一直以贾家怀念爱妻,因此许多之事皆望而不知。

  如今一盆凉水兜头,林如海却心若明镜。他如今多有几分懊悔,若非自己轻信岳母之言,若黛玉未曾被接到苏家,恐怕自己的女儿闺誉早已经被毁。

  他虽是男子,但也清楚若要达到贾家所要的目的,究竟该怎么做。首先,自然是要将黛玉和宝玉送作堆,然后再在外边传出流言。

  如此一来待过个三五年,黛玉在京中的名声,自然也就败了。

  到时自己岳母再提想要结亲之言,想必自己也会欣然同意。而如此一来,贾家反而将黛玉牢牢抓在手中。

  本来黛玉身为三品大员的嫡女,她嫁入贾家少不得要被捧着,可若是黛玉私行有亏,恐怕反而要谨小慎微。

  以自己女儿品性之高洁,她又怎能容忍这种事情?

  林如海只觉得身上发寒,他甚至有一种即视感,若是自己再这样缅怀爱妻下去,恐怕容易天不假年。

  到时留下女儿一个人,在这样的外祖家,又以这样的身份嫁入贾家……

  不,若是自己死了,女儿还能嫁到贾家吗?

  林如海此时再也不敢相信贾母的承诺,他只相信这样的贾家,很可能会为了利益,而抛弃自己的女儿。

  不,甚至不会抛弃,恐怕真正等待女儿的是病逝。

  林如海此时心中绞痛,他一时间竟是万念俱灰,黛玉乃是妻子留在这世上最后一丝骨血,也是他和妻子唯一的纽带。

  当时要将黛玉送走,便是为了她好,谁想到自己竟是行错就差。

  差一点,把女儿送入火坑。

  “嬷嬷,还请嬷嬷替我准备好行囊,我这就请旨进京述职。”林如海当下决定,自己定然不能再这般糊涂,不管贾家也好苏家也罢。

  他要亲自入京,看上一看再确定,不然他就是将女儿带回扬州,也绝不会让女儿有半分的委屈。

  林嬷嬷一听,当时喜上眉梢,连忙点头口中说道:“既然如此,那老仆也想跟着一起,奴婢这就去收拾行囊。”

  她口中说着,赶紧行礼便往外去。林如海也不管林嬷嬷,他此时取出一封奏折,拂过上面的封皮,叹道:“本来还想找个合适的人送往京城,如今倒是省事,直接我自己来。”

  说完此言,林如海微微苦笑。

  而此时京中仍旧是一派清平乐,谁都不知道,因林如海改变主意突然进京,使得江南风云诡变。

  黛玉也不知道,自家父亲此时因自责过度,已然下定决心亲自上门考察。

  她这一会儿,正蹲在双茶巷,看着眼前的一幕发呆。

  而就在她面前不远处的草垛之中,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正与黛玉对视。

  事情还要从两天前的早上说起,那天一大早上苏家便迎来饿客。

  此饿客那是一芳龄少女,年月二八容貌自不必说,见之皆可忘俗,见到黛玉恍若饿虎扑食。

  小姑娘被突然抱在怀里,吓得一愣。只是她却心知,这人定然是与苏家有关的,因此倒没有太过的惊慌。

  毕竟只见到表姑姑,便嚷嚷自己好饿的……应该是很亲近的人吧?

  苏槿看着傅烟儿如此,忍不住揉揉额角,上前救出黛玉,抚摸着小丫头,有些乱跳的后心。

  “哪里来的泼皮破落户?竟是来苏家发疯来的。瞧你这样子,吓到了玉儿。”苏槿口中话不留情,可是表情和语气却是极为亲密。

  她替黛玉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服,这才说道:“玉儿别怕,你眼前这泼皮破落户,姓傅名唤烟儿。

  她同你一样,也是苏家的女儿,论起辈分,我却是不知该叫表姨还是表姑,你只叫她烟儿姑姑就好。”苏槿笑着解释。

  傅烟儿也知道,因自己的唐突吓到了小姑娘,当时凑近对方笑着赔礼。

  “玉儿乖,我没想到吓到了你,我就是特别喜欢你。”傅烟儿看向黛玉笑眯眯地凑近对方,伸手想要再次抱黛玉,这小姑娘没有拒绝,这才将其抱进怀中。

  黛玉这会儿不拒绝,实在是已经懒得拒绝,毕竟她如今这几日,不知被抱了多少回。

  若是往日里,还会觉得有些害羞,如今已然早已习惯。

  此时她搭在傅烟儿的肩上,带着两分好奇地盯着对方。

  不知是否是她的错觉,总觉得眼前的这位烟儿姑姑,似乎对她很是期待。

  “不是期待啊,我是真的很想见你。你不知道,你表姑姑差一点把你挂在嘴上。”傅烟儿笑嘻嘻地回答,眼见黛玉先是一愣,随即瞪大眼睛捂住嘴巴,她却是笑得不行。

  最后还是苏槿看不过去,将黛玉救了下来。

  “你怎么今日过来?而且还这一般得早。”苏槿命人摆上早饭,眼瞧着傅烟儿未曾吃早膳便跑出来,心知恐怕又是在郡王府中生气。

  傅烟儿摇摇头,口中回答道:“今儿早上被恶心到了,所以也就没吃。

  这不就来表姐你这儿,蹭吃蹭喝啊。”

  苏槿若有所思地点头,只是对方此时过来,她一时却有些纠结。

  “今日里,你便跟玉儿一起玩,我这几日有些事情要处理,你正好替我照看着玉儿。”苏槿这会儿略以思索便下决定。

  这倒不是说谎,苏槿这几日的确是忙得很。毕竟,她刚刚重生,有些事情还要提前布局才好。

  傅烟儿点点头,她极为喜欢黛玉,自然也不觉得,带着她玩会是拖累。

  当下里,便凑近小丫头笑着说道:“既这样,这几日我便住在苏家,到时咱们一起玩。”

  看着这张明艳如花的笑脸,黛玉略显迟疑地点点头,随即要看向苏槿,显然有些不安。

  “玉儿乖,就这一两日。不过你要记得,不管去哪里,身边的丫头都不能少,尤其是听雨、听涛两人。”苏槿说到此处,难得有些严肃,面容之上颇有两分不怒而威。

  黛玉赶紧点头,她知道这是自家表姑担心自己。

  听雨和听涛儿二人,乃是这一次新提拔上来的一等丫鬟。她们二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属于黛玉的暗卫。

  这些人都是往年苏家所收养的孤儿,经过训练让他们,负责守护苏家本家之人。

  当日里昌邑公主所言,黛玉所有的都和苏槿一样,可并不是件空话。

  这暗卫便是其中之一,暗卫共有四人,明明面上的两名,私底下的两名。

  听雨听涛,便是这明面上的二人。

  看见黛玉点头,苏槿这才放心不少,又转头看向傅烟儿,叮嘱对方决计不能够,让黛玉去什么危险的地方。

  傅烟儿自然是点头答应,她心中也是有数的,玉儿身体看着便很娇弱,哪里能够任由自己折腾。

  因此二人最开始的范围,就是府中的周边。京城乃天下中心自古繁华至极,傅烟儿又是自由在京城长大,性子又活泼好动,对于京城中好玩好吃的,不知知道多少。

  她每日带着黛玉走街串巷,带着小姑娘领略了不少,京城独有的风景和美食。

  而今日本来黛玉和傅烟儿,是打算去不远的双茶胡同,那里有一家油炒面据说极好。

  也不知道黛玉是因为心神放松,还是这些日子吃的燕窝微有效果,如今竟是两颊可看出微微红晕。

  虽说仍旧觉得有些瘦弱,但看起来却已不是,一副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

  二人今日性质也是极好,这有炒面味道相当的地道。只是这双茶巷略有些偏远,周围之人,大多是一些殷实的平民。

  傅烟儿在带着黛玉走街串巷游玩之时,也告诉她不少京城之中的传闻,其中有上至皇家,中有勋贵,下自然也有百姓。

  不知不觉间,黛玉对于京城,慢慢产生一丝熟悉感和归属感。

  二人正吃着东西,黛玉却敏锐地发现,似乎有人在看着自己。

  她下意识地抬头,便发现不远处,有一名衣衫褴褛的小女孩。

  瞧对方的模样,似乎比自己大不上几岁的样子。如今已是天寒地冻,可是对方却衣着褴褛,甚至只有一只脚穿着鞋。

  黛玉忍不住被她的目光所吸引,两人直直对视,这时她才发现,对方竟然眉心有一颗红痣。

  那小女孩显然是已经饿急,此时隐约之间可以看出一抹热切。

  黛玉瞬间觉得,自己碗中的油炒面不香了。她刚想说话,便听到身旁的傅烟儿轻声说道:“红儿,去再要一碗油炒面,放到隔壁桌上,让那个小女孩过来吃。

  另外你再去叫人,直接到隔壁的成衣店,给她买套衣服鞋子。不拘材料,总要厚实的才好。”

  傅烟儿轻声叹息,她不知晓眼前的女孩是何来历,但只瞧着对方这一身,便可知道家境定然不好。

  傅烟儿的丫鬟很快便准备好了一切,那油炒面也放到了隔壁桌。

  小姑娘先是有些警惕看向黛玉二人,后来似乎是实在饿得不行,来到桌旁,伸手拿起筷子。

  她似乎饿了很久,一口一口地吃着东西。只是她筷子飞舞之间,却让傅烟儿越发的注意起来。

  “这孩子莫不是被拐的吧?”傅烟儿本来不过是一时发善心,可是如今越看着女孩,越有些觉得不对。

  只看她坐姿,以及吃东西的样子,就可以看出,定然是在年幼之时受过教养的。

  这样人家的孩子若非是被拐,必然不可能,这般衣衫褴褛地出现在此处。

  再看着孩子的样貌,傅烟儿微微蹙起眉头,怎么有几分越看越眼熟。

  只是还不等她询问,对方到底遭遇何事,便听见不远处一声嘈杂。

  “那个小畜生,这个臭丫头竟然还敢跑,这一次非打断了她的腿不可。”这声音颇为粗劣,其中满满的恶意。

  那正在吃饭的小丫头听到这个声音,马上便是一个激灵,直接将筷子扔到一旁,随即便冲向不远处的稻草堆钻了进去。

  这番动作十分的熟练老辣,一时让黛玉和傅烟儿皆是愣住。

  还未等她们二人回过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便看到一名男子快步向此处冲来。

  此人看起来,年约三旬,满脸横肉显然并非善良之辈,他此时看见黛玉和傅烟儿先是一愣,双眸闪过一丝贪念。

  然而再瞧对方身上的衣着,瞬间便转开视线,脸上贪婪化为一摊笑意。

  他的眼神极为锐利,扫过旁边那一碗吃了一半的油炒面,当下里便开始四周寻找。

  可惜一无所获,加上此时傅烟儿所带的下人们,眼瞧着不对,都围了过来。

  这让壮汉有些不安,当下里赔笑着拱手抱拳说道:“两位小姐,千万别误会,咱是本分人。只是我那女儿丢了,不知小姐们可曾见到?”

  傅烟儿瞧对方眼珠咕噜乱转,便知此人说话不实,她眉头微挑,轻声说道:“你的女儿?你女儿多大了?她叫什么名字?怎么会走丢的?你又怎么会找到这儿?”

  这一连串问题,显然让大汉有些难以回答,他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似想要张嘴反驳,可是瞧见傅烟儿身后,数人不善的眼神,当下又无奈地憋了回去。

  “拐子!”黛玉突然脱口而出。

  黛玉此言一出,听在那壮汉耳中不亚于晴天霹雳,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便转身往外跑。

  “抓住他。”傅烟儿见状直接站起身,将手中碗直接砸向壮汉。

  砰的一声,正中那人的后脑,这壮汉倒是有几分厉害,被打中之后竟然还未曾昏倒,反而像是挣扎着要再跑。

  只是此时哪里还有机会,身旁跟着的仆人们,瞬间一拥而上,将其五花大绑。

  这一番变化让油炒面的老板,此时也是有些目瞪口呆。好在今日乃是傅烟儿包场,不然若是以往日人多的状态,恐怕会被这人跑了。

  黛玉瞧见那壮汉,已然被困得结结实实不能动弹,这才走近稻草堆,看着那双惊恐的眼眸说道:“别怕,已然是安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咔”……解锁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