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178章 特训

  “五一晚会?”

  “没错,这是我们学院在运动后举办的第一个活动。我知道你在总政有过多次比赛和登台表演的经验,这次活动就交给你来策划了。”

  系主任是知道宋知时的,她本人跟翟秋煜、尹朗月都认识,经两人之口知道了宋知时的舞蹈水平,所以想对他摸个底。

  宋知时硬着头皮想推脱:“可是这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不,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平时得上课,接受更专业的舞蹈知识培训,还有周末,这又不是上班,哪还能加班,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是课后了。

  系主任笑侃道:“宋同学,你就别推辞了,我知道你能行,这次的节目策划舍你其谁啊!”

  最后宋知时还是被迫接了这个难度很高的任务。

  宋知时确实参加过不少演出,但是当导演做策划又不一样了。正当为难之际,他回了趟教室,不少同学看见他立马就围了上来。

  宋知时班里只有15个人,五男十女,男女比例特别不协调,而他是班长。

  听说学校要排练五一的节目,大伙儿七嘴八舌地就讨论开了。

  “五一竟然有晚会!””

  “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所以我们到底表演什么呢?”

  宋知时没想到自己的眼里的苦差事,倒成了很多同学翘首以盼的盛事,也是,他们大多都是外地考到首舞,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过上台演出的机会,不像自己已经工作了许多年。

  于是他便提议道:“现在原创肯定是来不及了,看看有什么比较好的舞剧,咱们班这个节目肯定逃不了,大伙儿辛苦选一下顺便帮我做好节目的报名和筛选工作。”

  宋知时话音一落,全班反倒是寂静了。大家都知道宋知时的身份,谁也不敢做这个出头鸟,根本不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

  其实目前大热的舞剧宋知时都表演过,他对这个选节目反倒没那么激动,见大家都不说话,他只能鼓励性地说:“没关系,大家踊跃发言。”

  还是没人说话,宋知时有些头疼,他用目光逡巡一圈,最后放在一个跃跃欲试的小同学身上,满脸期待地看着他说:“钟越,你来说说看吧!”

  既然都被点到了名字,钟越也不再忸怩,直接走到了最前面,目光直视宋知时:“班长,要不咱们班出《天鹅湖》吧。”

  此话一出,宋知时愣了愣,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怎么说?”

  要知道在前些年,《天鹅湖》可是不能登上正式舞台的,就连练习也只能私下偷偷的。但他也知道钟越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在大家灼热的目光下,钟越也没有胆怯:“二十年前,咱们学校的大师姐宁潇成功表演《天鹅湖》,成为我们国家首位白天鹅。”

  宋知时也知道宁潇,而且他比钟越知道得更多,想得也更多。

  宁潇现在是他们首舞的名誉校友,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团长之一(就是周矜白对象所在的那个舞团)。母校重新开放的第一个五一晚会,她出席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现在大学生毕业都会包分配,但中芭无疑是他们这个专业最好的去处。如果能给宁潇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宋知时暗忖片刻还是同意了:“行,咱们先报上去,到时候同不同意全看老师安排。不过以防万一,咱们最好再报一个节目上去。”

  这次宋知时没让他们想,自己自作主张地就做好了决定。

  “现在想想怎么让大家积极踊跃地主动报名这个五一晚会?”

  张蕾蕾是班里年纪仅次于宋知时的大姐大,闻言吐槽道:“你可以去广播站说一下嘛,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人过来报名了。”

  现在跟后世可不一样,对于可以登台演出的机会,所有人都特别起劲。

  宋知时一拍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干,大家都动起来!”

  好在他也确实出名,广播站里把消息下达以后,很快便有来投节目的。

  节目经过重重选拔被送到了宋知时手里。

  宋知时一看,乐了,他们学校还真是卧虎藏龙,能演什么的都有。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宋知时忙碌且充实。

  偶有的闲暇,他就用来写信。他把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一一记录下来,寄给远方的二姐、虞兰疏还有远在商阳的朱芳婕。

  值得一提的是,虞兰疏现在虽然也在首都读书,但两人并不在一个区,无奈只能用书信沟通,两人就此成了笔友。

  虞兰疏在信里描绘了他们学校的风景和新遇见的同学,还说自己担任了班委,特别忙碌。

  现在的他已不复当年在省立文工团时的腼腆无措了,整个人成熟开朗了不少。想来是跟父母平反有关,宋知时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只是还有一件事,宋知时仍旧放心不下。就是当年虞兰疏一个人上京的事情,自己走后在团里发生了什么,很多次宋知时都想问他,但是话到嘴边,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相比较其他同学,宋知时的大学生活过得相当滋润,毕竟他吃住都在家里,有顾淮照料着,周末还可以上姐姐家打打牙祭,而且他还是带薪上学,总政歌舞团舞蹈团首席的工资可不低。

  而其他的同学还苦兮兮地拿着十几块的助学金,住着条件简陋又拥挤的宿舍,吃着粗茶淡饭。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来上大学已经非常幸福了,大家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根本没人在乎条件是否艰苦,宋知时也很少在班里听人抱怨过。

  大家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学习、练功,一刻不停地吸收着知识。

  因着这些,宋知时的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在跟顾淮商量过后,他决定私下拿一些工资补贴给家里实在困难的同学。不过对外,他却是宣称这是国家和学校一起给的补助。

  倒也不是宋知时圣父心,做好事不留名,而是他实在是不想把简单的同学关系复杂化。

  《天鹅湖》的节目报上去以后,所有人都惴惴不安地等着,没想到竟然通过了,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宋知时另外申报的节目,竟然也通过了。

  说起来《天鹅湖》这个舞剧跟宋知时还有一段渊源。

  小时候,宋奶奶第一次表演这个舞的时候,他就被深深吸引,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芭蕾。后来在文工团选拔现场,他丝毫没有思考地选择了《天鹅湖》,不过当时选择的是公主奥杰塔这个角色,后来他自然也被选上了。

  宋知时想,或许这就是奶奶在天上保佑着他吧,那么他第一次策划活动,又是否能一路顺畅呢?

  让宋知时最担心的事情最终都没有发生,这个时代的人集体荣誉感非常重。让她们抛下大部队享受个人休息根本不可能。所以一到周末和课外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能前往练功房集合。

  而且跟他之前在煤矿文工团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哪怕没有足够的登台经验,基本功也是非常扎实的,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一个命令下去,就能如臂指使。

  排练进入后期,校方领导经过多方讨论,允许学生携带家属进来参加五一晚会,主要是这一届学生实在是太少了,礼堂都坐不满,确实不太好看。不过要使用校方指定的门票,但是因为很多外地学生的家属不在,礼堂还是坐不满,所以每人可以携带至多三名家属。

  此消息一出,哀嚎声一片,他们都是没有家长在本地的学生,家长也不可能为了看孩子一个演出就跑那么远的。

  宋知时倒是盘算了起来,三个名额的话,顾淮肯定要来,大姐也要来,至于剩下那个……

  兰疏?不,不行,他们学校也有五一晚会,而且不比自己学校的差,他肯定要去帮忙的。

  那剩下的人里面,好像也就只有……爷爷了吧?

  宋知时把门票揣在手里,心思却不由地飘远了。

  周末,宋知时久违地去了宋知意那一趟。

  四个孩子看见小舅舅,都兴奋地不行,一个个追在宋知时屁股后面要抱抱。

  宋知时谁也不敢抱,生怕偏袒了一个,让一个吃醋了。

  自从宋清荣生病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提过宋知时跳舞的事情,大伙儿不约而同地避开了这个话题。

  可是躲避不能解决问题,躲避也不代表这个问题不存在,譬如眼下——

  宋知时并没有上来就直接指出邀请的事情,反倒是提了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

  宋清荣也许久没跟孙子像这样好好谈心了,他并不想破坏现下的好氛围。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原是早就想问的,一直忙着,便耽搁了。”

  宋清荣有些怅惘:“顾淮生父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多,但对方确实有一定的权势,可以确定是在首都当官的,我侧面了解过他,对方参加过许多次战役,放以前那肯定是战功赫赫。可前些年你也知道,恐怕被打压流放甚至坐牢,他若是活着肯定也有五十多岁了,你们想找到他难如登天啊。”

  “原来是这样。”

  见孙子有些沮丧,宋清荣又开始心疼了,他刚想安慰一下对方,结果下一秒恨不得自抽嘴巴。

  “爷爷,你愿意跟大姐一起去我们学校的五一晚会嘛,那天我会有演出。”

  宋清荣哽着一口气:“我不去,我身子不爽,要歇着。”

  “诶,那行吧。”宋知时也利落地应了,说不失落是假的,只能算意料之中。

  所以果然还是不行吗?

  宋知时出了门,便把门票递给了宋知意:“姐,你把这个转交给许叔,记得叫他一起来。”

  宋知意高兴道:“得嘞,一定转达。”

  等人走后,宋知意悠哉悠哉地走进去:“爷爷,偷听什么呢?”

  宋清荣理不直气也壮道:“我是偷听吗?我这是正大光明地听。”

  果然是老小孩,宋知意心里笑了一下,脸上却没表现出来:“爷爷,现在也没外人在,咱们爷孙俩说句交心话,其实你心里已经不怪弟弟了是吗?”

  宋清荣继续装聋作哑地看着早报,只是微微颤动的手指彰显着他不平静的内心。

  宋知意轻轻一笑,对付爷爷,她现在也是有办法了。

  “您要是不去,我就让许叔一起去了,不然缺一个家属,知时心里得多伤心啊。”

  “谁说我不去了,放那儿!”

  什么放那儿,不言而喻,那自然是门票啦。

  “咳咳咳,找个机会把百川也给接来,把整个家交给许劲松,我不放心。”宋清荣没有威严道。

  现在这个家里他是越来越没权了,如今也就他那个老伙计肯听自己的话了,得赶紧把人召来,哪怕吵架自己也有个帮手。

  宋知意哪知道自家爷爷想那么多啊,当下便满意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