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179章 寻亲

  1965年之后,《天鹅湖》就再也没有在国内上演过,以至于班里不少年纪小的同学根本没学过。

  好在大家都很刻苦,愿意学,由宋知时和张蕾蕾分别担任男女主角,宋知时又从总政找了一位师妹担任黑天鹅,这才勉强把队伍拉起来。

  而这次《天鹅湖》可以力排众议登上五一晚会的舞台,也全是托了系主任的福。

  虽然不是公演,但是大家站在后台等待开场时依然十分紧张。

  记忆中久违的音乐声响起,宋知时已经完全投入了进去。

  宋清荣不是没看过芭蕾舞剧,相反,年少时他在国外留学,为了追求妻子,可以说是剧院的常客。

  可看孙子表演却还真是头一遭了。

  舞台上的白天鹅,圣洁、神秘却冷静克制,优雅却充满着未知与无限。王子的痛苦与深情,全都被宋知时表演得淋漓尽致。

  记忆中妻子翩然起舞的身影跟现实中舞台上的天鹅们重叠,让宋清荣不禁老泪纵横。

  或许他真的太封建了,太自私了,害了妻子也害了自己的儿子。

  如今同样的境遇又轮到了孙子身上……

  宋清荣还在暗自神伤,宋知意已经随着人群激动地鼓起掌来:“爷爷,你看知时跳得怎么样?”

  宋清荣强笑道:“你这丫头,注意仪态,别失了分寸……”

  “爷爷!”宋知意嗔怪道。

  宋清荣这才不自然地说了一句:“咳,倒是有他奶奶当年的风范。”

  宋知意和顾淮闻言,但笑不语。

  然而《天鹅湖》还只是还开胃小菜。

  接下来的节目才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代表劳动人民的民间舞《抗旱歌》,看得人热血沸腾。细腻柔美的傣族舞《山中林雀》,使人身临其境。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老歌被搬上舞台,听得人如痴如醉,激情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的岁月。

  有了之前顾家村知青的前车之鉴,宋知时在这次甄选节目的时候,务必要求原创、公开、透明,保证公平公正。

  而宋知时自己做主选择的第二个舞剧《草原儿女》也通过了这次选拔,在晚会中段进行了演绎。

  《草原儿女》首演于1974年5月,是运动期间除样板戏以外,最受欢迎的一部舞剧。

  “阳光啊阳光,多么灿烂~”

  “春天啊春天,来到了草原~”

  特木尔和斯琴兄妹分别穿着天青和红色的藏袍,从后台雀跃地步入舞池。然后伴随着歌声,在草原上翩翩起舞。

  不远处是洁白的羊群和云朵,还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他们手里挥动的小皮鞭,是反动牧主巴彦交给他们的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稍有差错便会遭到毒打。

  兄妹俩苦中作乐,他们热爱自己养大的羊群,即便雪夜严冬,饥饿疲惫侵袭着自己,他们也要互相激励,保护羊群。

  整个舞剧融合了相当多的蒙古舞动作,如揉臂、碎抖肩等,在众多芭蕾舞剧中称得上十分吸睛,算是一部不同舞种融合的典范。

  等晚会结束,宋知时已经累得像从汗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他回到后台,系主任带领众多校方领导早已等候多时。

  “宋同学,你表现得真好。”

  “节目的选择和次序的安排都很得当。”

  “谢谢老师,谢谢院长,给了我这次机会。”

  “是啊,楞是让谁来看,也看不出这竟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校园晚会啊。”

  看来连日来的努力并非没有成效,宋知时大大地松了口气。

  考虑到大家辛苦了一个月,校领导额外予了大家两天的假期。

  听说可以休息两天,所有人都乐疯了,这可真真是意外之喜了。

  而宋知时作为“大导演”,却在此刻偷偷溜走,深藏功与名。

  因为他的爱人正在不远处等着自己呢。

  五一结束的第二天,昨天还热闹的大街小巷终于冷清了不少。

  京城某招待所内,走出来了两位行色匆匆的中年女子。

  “英子姐,这四九城可真热闹啊。”

  “毕竟是首都,当然热闹。”邹英看了看手里的地图,无奈叹了口气:“行了,节也过完了,休息也休息了,咱们今天继续找,总能找到的。”

  “英子姐,我说句难听的,这四九城太大了,咱们要找一个人太难了。”

  “线索是少了点,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咱们继续打听一下,实在不行,就只能登报找了。”其实邹英并不想大张旗鼓,但奈何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登报咱们也得有那个关系了,平头老百姓的,谁理你。”

  “娟儿,你要是不想找,那你就回老家吧,我一个人去找就行!”

  “我找!我找还不行嘛!”

  两人争执一番,最后还是回归于好,踏上了新的寻人之旅。

  不久之前,许劲松却意外从老友口中得知,之前答应愿意提供信息的那位女同志于不久前离开了东北,现在人已不知所踪。

  后面的安慰,许劲松都没有听见,他只知道人海茫茫,想要从其中找到一个人,难于上青天。

  也就是说他苦苦等待多年的妻子的最后一条消息,也湮没了。

  他再也找不到妻子了。

  几夜无眠,直到今早才恍惚睡去,再醒来已经天光大亮了,许劲松透过床头的镜子看去,今日的自己似乎又苍老了几分。

  昨夜,他久违地梦见了妻子,对方还像年少时一样。这是那么多年里,他第一次梦见对方,虽然梦中妻子的面容已经模糊不清,但他就是知道,这是他的雨晴。

  或许,这意味着什么。

  许劲松失魂落魄地走到了前院。

  宋世安颠颠地从小书房里跑出来,在他身上栽了个满怀,险些把他的眼泪都砸下来。

  “许爷爷,抱——”

  许劲松半生戎马,失去妻子的音讯以后,他变得更独了。战争结束,他也曾以功勋升任高位,又因局势变动,跌落泥潭,至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辈子。直到来了宋家,接触宋家人和手里这个软软的小团子,他才开始又有了情感。

  “慢点,慢点。”

  “许爷爷,你陪我玩小车。”

  看着宋世安稚嫩的小脸,许劲松慈爱地捏了捏:“小安乖,爷爷有事要跟你妈妈说,你先自己玩一会儿好吗?”

  宋世安乖乖地点了点头,哪怕哥哥姐姐都不在家,他也要乖乖的。

  许劲松安抚完宋世安,在偏厅找到了宋知意。

  “许叔?你怎么来了?”

  “宋同志,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宋知意看他神色不对,放低声音安慰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有,就是我、我要搬走了。”

  “怎么?是住得不舒服还是觉得工资太低了?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不不不,都不是。宋同志你别多想,是我自己的原因。”许劲松尽力扯起一个笑容:“今年过年,我回了一趟老家,那里勾起了我无限的乡愁。我自小离家,已经四十个年头了,如今年纪也大了,我就想回去安度晚年。”

  “这……”宋知意当然明白落叶归根的道理,人既然要回去养老,她也不好拦着,只是这一时半会儿她上哪里去找个手艺好人品好的厨子呢?

  “你什么时候走?”

  “今天就走。”

  “这么突然?”

  毫无征兆,又毫无准备。

  “急是急了点,不过我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宋知意思考许久,还是斟酌道:“这样吧,你晚些走,我让知时送送你。”

  “真不用了,宋同志,你们一家已经对我很照顾了。小宋同志还要上学,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那让我给你买张车票总行了吧。”

  “其实车票我已经买好了。”许劲松撒了个小谎。

  那便不是临时起意了,只是为何现在才说,这不像是许叔的行事风格啊。

  最后宋知意实在是没辙了,便只好松了口。

  许劲松虽然来了宋家两年,但行李依旧少得可怜,不出一个小时就收拾得差不多了。

  宋知意把人送到巷口,自己也得去上班了。

  宋知意再度开口挽留:“许叔,您真的不考虑留下来嘛,世安真的很喜欢你,我爷爷也很喜欢你做的菜。”

  许劲松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皱起,脸上带着一丝苦涩的微笑:“宋同志,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咱们能相识一场,已经很有缘分了。”

  宋知意并未察觉到,只是惋惜道:“那我就不送您了,只是到了家,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才行。”

  许劲松道:“行了,我要走了,你快回去吧,不然上班要迟到了。”

  宋知意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走到中途,她想想还是有哪里不对,再返回去,已经不见许劲松的身影了。

  走这么快?宋知意喃喃道。

  走到巷口,宋知意迎面碰上两位妇女同志,听着口音并不像首都人。

  宋知意本想快步绕过去,却还是被拦了下来。

  对方似乎很急,拿着一张老照片就让她指认:“同志同志,请问你认不认识这个人?他叫许韶光,二三年生人。”

  “不认识。”宋知意脱口而出。

  正当两人沮丧之际,宋知意突然反应过来,又把两人喊住:“等等,你们能再给我看一下照片吗?”

  这两人正是今天一早出门的王红娟和邹英。

  邹英半信半疑地把照片递给了宋知意。

  宋知意则更加仔细地分辨起来,过了半晌,她一脸认真地问两人:“你们是他什么人?”

  王红娟一看有戏,立马想和盘托出,却被邹英一把拦下:“你又是他什么人?”

  宋知意觉得好笑:“不是你们来找我的嘛,不想说便罢了。”

  “等等——”邹英见势不妙赶紧上前把人拦下:“我可以说,但是你先告诉我,你认识他吗?”

  宋知意点了点头。

  邹英和王红娟激动地对视了一眼,这把这些年的遭遇缓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