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177章 开学

  宋知时安排好张秀芝她们,回头就告诉了顾淮。

  谁料顾淮竟然很隆重地跟他道了声谢。

  “你谢我做什么?我听说你跟秀芝姐是青梅竹马?”宋知时警惕心“骤起”。

  “你吃这横醋干嘛?”顾淮轻笑。

  宋知时故意冷哼了一声,他现在当然知道顾淮跟张秀芝没什么,两个人之间是清白的,但却并不影响借此拿捏一下对方。

  顾淮接着说:“村子里的人,有个营生不容易。每天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收成还全得看天。咱们中国,还是农民多,要想改善他们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顾淮的一番感慨让宋知时突然想到,前世在他死后,顾淮在国家政策下开启了挖掘煤矿的奋斗之路。他手底下的矿工基本都是农民出身,他给每一位矿工都买了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可以获得高额的赔偿金,而且从不拖欠工资。

  如此种种让顾淮的名声在当地格外好,后面政府还给他颁发了一个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荣誉奖。

  顾淮是农民的孩子,这或许就是他想法的萌芽吧。

  想到后世国家对农民的种种补贴,农业经济的各种发展,宋知时安慰顾淮:“经济会慢慢发展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首舞开学比较晚,宋知时本想着去学校帮帮忙什么的,结果却迎来了一位新客人。

  又一年不见,眼前的少年大变了模样,如果说之前的他还有几分童稚气,那现在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棱角分明的青年,他的眼镜不戴了,所以少了几分姐夫凌家先的书卷气,反倒是多了几分莽气。

  经过长途跋涉,青年风尘仆仆。他见宋知时迟迟不说话,犹豫着鼓起勇气喊一声“知时哥。”

  宋知时从惊讶转为高兴:“你可算是来了,我还真怕你不过来呢,快进来说话。”

  凌家华点了点头,他拍去身上的尘土,努力擦掉鞋子上的泥巴,这才小心谨慎地抱着行李跨过了门槛。

  宋知时这才又注意到他手上的大包小包,赶紧上手去接。

  “我自己来就好。”凌家华一边说着一边往后退了退,宋知时犟不过他,最后还是没能帮忙。

  宋知时收了手,忍不住笑道:“你现在跟我这么客气,是生分了还是长大了?还有,怎么变黑了那么多?”

  凌家华往另一边觑了一眼,不知道看见了什么,便垂下头小声道:“嗯,我晒的。”

  顾淮原本是在屋内的,见宋知时迟迟不进来,这才走到门口,看见青年他眉眼冷了一下,很快恢复了自然。

  凌家华顺势他打了声招呼:“顾大哥。”

  顾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宋知时带着凌家华朝着后院走去,边走边跟他念叨:“是二姐跟你说了我家的地址吗?你一个人能找到这里也很不容易,怎么过来的?怎么不打电话叫我去接你?房间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不过肯定是不如你老家的大,你就将就住一下,反正马上开学了。接下来几天你吃住都跟着我们就行……”

  宋知时迟迟得不到回应,他一转身,却发现凌家华正亦步亦趋地跟在自己身后。

  他是又无奈又哭笑不得:“那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凌家华先是摇头又是点头,最后才用细若蚊蝇般的声音问:“他也住这里吗?”

  宋知时当然知道他问的是谁,看着凌家华腼腆的姿态又不忍心怼他。

  “嗯?你说顾哥?他是房子的主人,当然住在这里。你去收拾一下,早点休息吧。奔波了一天肯定累坏了,晚点我会把晚餐放在你门口。”想了想宋知时又加了一句:“你的房间离我们比较远,很安静,边上那个是书房,你可以去看书,当然如果你想出去玩,也可以来前院找我们。”

  说完宋知时便出了后院。他不是傻子,几次三番下来,自然也察觉到了凌家华对自己的不同寻常。可他仍觉得奇怪,两人的相处时间并不多吧,怎么就……?

  以前宋知时总觉得对方是小孩子,加上自己已经活了两辈子,又是亲戚关系,有义务把人引导到正道上。但现在对方都上大学了,应该懂点事了。

  接着宋知时又开始复盘刚刚的对话,自己这话说得够清楚够委婉的了吧,希望既不会伤害到年轻人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对方听懂吧。

  接下来几天相安无事,凌家华先宋知时几天开学了,是顾淮把人送过去的。

  紧接着宋知时也去学校报道了。

  首都舞蹈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今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首都舞蹈学院,算得上是一所新生的学校。它既没有清北浓重的历史,也没有清北漂亮的校园,但宋知时仍然兴奋,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学校。

  作为高分考入首舞,同时担任总政歌舞团首席的学生,宋知时被系主任指定作为新生代表发表讲话。

  三年前他陪着顾淮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看着他站在大礼堂里演讲,一步一步走到毕业,今天终于轮到自己了。

  宋知时拿着提前准备好的信纸,昂首挺胸阔步走向舞台。

  他常年在舞台上表演,即便面对底下上百名学子,也丝毫不怯场,简单看了两眼注意点,就能直接脱稿而出:“诸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舞蹈学院芭蕾舞系77级新生宋知时,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聊聊……”

  宋知时从自己自小苦练芭蕾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自身经历,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演讲讲得十分生动。

  后台十几个老师聚集在那里,听得津津有味。

  其中有一人说道:“这个学生好,终于不再是那些假大空的话了。”

  另有一人附和:“这才是真正懂舞蹈,有童子功的学生。”

  其他老师纷纷赞同,大家都是经历过十年运动的,那些标语大字报,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红小兵,早就惹得她们的不满了。前面几个新生,讲话也都大差不差,并不能引起众人的共鸣,也就唯有这个姓宋的学生,说出了她们的心声。

  前面的演讲还在继续。

  “现在我以首舞为荣,希望将来有一天,首舞能以我为荣!”

  随着宋知时最后一句话落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晚些,宋知时去宿舍过夜,听说因为大部分的宿舍和教学楼还被机关单位霸占着,所以学校宿舍不够。于是他灵机一动,趁机提出把自己的宿舍让给更需要更有困难的学生,结果还被学校老师表扬了。

  于是不出一天的功夫,首舞新生代表宋知时的一系列传闻就在学校传开了。

  1978年4月1号,首舞正式开学。

  宋知时的大学生活就在这样的流言蜚语中正式开始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话说宋知时回去以后,把宿舍的事情告诉了顾淮,他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得意,觉得既方便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所以以后我可以继续住家里了。”

  顾淮说:“缺宿舍这事儿我也略有耳闻,首都除了运动期间一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两个学校,其他学校都缺宿舍。”

  都缺宿舍?

  宋知时脑子里灵光乍现:“我们学校尚且宿舍不够,那首航呢?”

  顾淮当然知道他要问什么,便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首航当然也是。”

  首都航空大学就是凌家华所在的学校。

  宋知时微微诧异:“那凌家华他……”

  “不过我们系有教授认识他们学校的老师,我告诉他凌家华是贫困县来的,已经帮他解决了住宿问题。”言下之意就是凌家华不会再来了。

  顾淮自然而然地说着,仿佛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

  宋知时挑眉:“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

  宋知时他们这一届,乃至于下面几届的学生,都堪称历史求学史上的一大奇观,主要是因为学生跟学生之间年龄差距极大,据说最大的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且各行各业的学生都有,还有夫妻同学、叔侄同学、师生同学,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都有。

  但是首舞与其他学校不同,他们招收的学生,只要是舞蹈专业的,年龄限制不能超过25岁,宋知时今年刚好满25岁,也就是说,如果他这两次高考都没考上,明年就只能换专业上首舞了。

  首都舞蹈学院虽然叫舞蹈学院,除了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以外,还设有音乐剧系、创意学院(含编导系、现代舞系、艺术设计系)、人文学院(含舞蹈学系、艺术传播系、艺术理论部)、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等。

  因为年龄和专业的限制,今年首舞的招生状况,可想而知有多惨烈。

  所以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根苗,成为了所有老师的宝贝。

  加上学习舞蹈的人本就气质绝佳,首舞在这一片区域可算是出了名。虽不是慕少艾的年纪,但是对于美的向往是历久弥新的。隔壁几个院校都在偷偷讨论首舞有多少年轻好看的姑娘。

  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到首舞的学生放学,校园外总是人山人海,堪称京城一大奇景,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何止是女同志,我听说就连男同志都好看得跟电影明星似的,怎么样,大家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这不好吧,哪有上门去看人家的。”

  “怎么不能了?”

  这时,教室外走进来一个人。来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字,便问在场的人:“你们刚刚在说什么?什么首舞?”

  被怼得男生自以为找到了救星,赶紧攀上去:“还能有什么,在说首舞的姑娘有多美,就连那小伙都比咱们学校的强不知道多少倍。

  来人沉默了一会儿,对方还以为他心动了,赶紧趁热打铁:“家华,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反应过来的凌家华这才冷淡道:“不去。”

  论好看,当然没人比得上知时哥。

  凌家华身边一位姑娘听到他这般回答,心中暗自窃喜,她朝着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几人朗声道:“你们看,人跟人之间总还是不一样的。你们也应该多向凌同学学习学习,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凌家华闻言奇异地看了她一眼。

  让宋知时没想到的是,刚一开学,他就接到了一个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