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 顾期年从楚颐房中出来时,二皇子正巧开门准备出去。

  两人骤然打了个照面,二皇子微微恍惚, 整个人僵在门前看了他许久, 才表情怪异问:“这么早,你找阿颐有事?”

  顾期年目光看向他,不愿解释太多,随口道:“有点事。”

  他穿过走廊, 自顾自朝最外侧自己的客房走去, 此时的他虽然衣衫整齐, 可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依旧带着一丝才睡醒的慵懒, 因尚未梳洗,乌黑的长发随意披在身后,显得十分无害。

  二皇子看着眼前的人,仿若看到了三年前去军营历练前的纯澈少年。

  他下意识朝楚颐的房门看了一眼, 问:“有何事?若有公事与我商量就好,不必特意麻烦阿颐。”

  顾期年此时刚走到走廊中间, 闻言脚步微顿,偏头看向他:“私事而已, 二皇子也感兴趣?”

  二皇子萧成宴向来温润随和, 对旁人的事从来不会过多质疑,可联想到宣怡茶楼那日,顾期年将他推出去为楚颐挡刀时的那番话, 他事后想到总觉得别扭不对劲。

  见顾期年目光还淡淡落在脸上, 他轻轻笑笑, 温声解释道:“我不过是想着你们二人一向不和, 凡事却总不得不凑一起商量,倒是辛苦你了,若你觉得不舒服,不如今日庙会时与我同乘马车,也省的再像之前一样,与阿颐一言不合就闹得不可开交。”

  “不用了。”

  顾期年皱了皱眉,也不知他如何看出二人一向不和的,抿唇道:“你跟唐知衡好好待着就好,我不会跟楚颐闹。”

  二皇子嘴唇动了动,还想再说什么,相邻的房门“吱呀”一声被人自内打开,唐知衡打着呵欠走出门,懒懒靠在了门框上。

  他依旧是一身红衣,原本艳丽的双眼下此时有着淡淡的青影,仿佛整夜未眠的样子,连着笑意都淡了几分:“怎么这么早?”

  “昨晚听下人说,今早京中会有人过来传信,左右醒了,索性先下去坐会儿顺便等着也好。”二皇子道。

  唐知衡点点头,看了一眼一旁的顾期年,声音低了几分:“那我陪你去等。”

  等二人下楼离开,顾期年回了房间。

  梁州的庙会设于城南,距离晴波湖不过一道街的距离,几人出发时天光已经大亮,一路过去,锣鼓喧天热闹喧嚣,虽还未到小年,却已满是年节的气氛。

  楚颐支着头靠在矮桌上养神,阳光和煦地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浑身都是融融暖意。

  他看向二皇子道:“方才我听说,今日京中会传信过来,信还未到吗?”

  二皇子点了点头道:“原本离京时已定好计划行程,算日子,之前的案宗和赈灾细则皆已送回朝中,也不知父皇是否另有安排。”

  因庙会拥堵,马车实在难以通行,他们不得不挤坐在一辆马车内,车身晃动间,衣袍袖摆不时相触,倒更显得四人亲密无间。

  唐知衡笑着接道:“京中近来无大事,不过顾夫人的祭礼马上要到了,若有事也不过是楚家顾家一贯的冲突罢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明知楚顾两家一向冲突不断,当着当事人的面却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顾期年难得安静听着,表情都没有变一下。

  二皇子不由端量了他片刻,越发觉得别扭,干脆笑道:“算了,等信送来一切皆能知晓,倒是你和阿颐,怎么都一副没睡好的样子,昨晚是不是又一起出去了?”

  楚颐眼Hela皮动了动,干脆起身靠在了身后的软枕上。

  昨夜唐知衡还好,虽然张九重被顾期年无意发现,可只要与他坦诚,一碗汤圆便让阿衡消了气,倒是顾期年难哄得厉害,楚颐费尽口舌软硬皆施,熬了大半宿才终于让他亲口答应,以后跟阿衡好好相处,再不处处敌视他。

  他和唐知衡对视一眼,似是而非道:“哄人罢了。”

  二皇子有些不明所以,最终却没有再追问。

  马车又走了不远后,就到了庙会外的市集,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四人下了马车,立刻就被人群挤得险些分开。

  此时远处已开始热热闹闹的舞狮表演,各种戏曲杂耍、踩高跷、猜字谜,声音此起彼伏,随着鼓声远远传入了耳中。

  路旁的摊贩热情地吆喝着,见摊前有人,连忙热情道:“来来来,看看漂亮的同心结,梁州特产是甄巧阁巧手编织,独一无二,送心上人最好不过了……”

  顾期年目光落在期间一枚朱红的结扣上,拿起来问:“独一无二?”

  摊贩眼前一亮,连忙道:“是了是了,在梁州一向有同心结定情的说法,公子可要买一枚送心上人?”

  二皇子闻言忍不住笑道:“没想到阿年会对这种小玩意儿有兴趣,若是喜欢,不如买下好了。”

  说着示意身后的护卫拿银子。

  顾期年立刻将手中的结扣放了回去,皱眉道:“方才摊主的话你没听到吗?既然是定情用的,哪里有让你买的道理。”

  说完转身,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人群中。

  二皇子一时哭笑不得,即便没有心上人,买下也并无不可,也不知他别扭什么,无奈看向身旁的唐知衡和楚颐。

  唐知衡眼眸垂了垂,拿起那枚同心结看了一眼,很快笑盈盈道:“他还真是一向傲气较真,走吧,不然庙会那边人太多,一会儿就难以挤进去了。”

  二皇子点点头,率先朝人群走去。

  唐知衡偏头看向楚颐,将同心结放在了他的手心。

  路上拥堵不堪,一路过去,四人几次差点被来往的人群冲散,楚颐身边的江恕原本还尽责跟着,没多久就被挤得不见了人影。

  他皱眉放眼朝远处看了一眼,入眼皆是黑压压的人群,就连唐知衡和二皇子,都被人群远远隔开,被动簇拥着向前移动。

  身旁的顾期年适时将他的手拉住,带到了路边。

  “人真是多,没想到梁州庙会与京城西市相比,热闹丝毫不输。”楚颐皱眉道。

  他们站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卖丝绢刺绣的摊位,摊主是位年过三十的妇人,听言立刻笑着搭话:“两位外地来的吧?梁州一向如此,今日是年前第一次庙会,所以人多了些,有的担心与同伴走散,甚至不得不用丝带将手腕系在一起。”

  闻言楚颐朝人群中随意扫了两眼,果然见许多同行之人的腕间缠着细长的丝带布条。

  顾期年目光落在摊子上,随手指着一块柔软的丝帕问:“怎么卖?”

  摊主一听,怔了怔,连忙将帕子拿起来递给他,满脸笑意道:“这些帕子都是我自己绣的,公子可要选选花样?”

  顾期年接过去看了一眼,上面丝线修成的并蒂芙蓉清丽出尘,栩栩如生。

  摊主道:“芙蓉花多是小女子喜爱的,寓意夫妻和顺,两位公子姿容不凡,另外还有绣成的山水画、花鸟芙蓉、翠鸟图……”

  顾期年不等她说完,从荷包摸出一枚银子,随手丢在了摊子上,他转身拉过楚颐的手,将丝帕一端小心系在他的手腕上,在摊主惊异的目光中,另一端则系在自己的手上。

  “好了,”他轻轻笑了,“这样就不必担心与阿眠走散了。”

  楚颐将手微微抬高看了一眼,粉粉嫩嫩的丝帕像是藏着满满的少女心事,与一身玄衣面容清冷的他显得格格不入,却莫名让人心里软得像是化成水一般。

  他点点头,将手放下道:“那走吧。”

  见两人欲离开,摊主后知后觉将银子捡起,咽了咽口水道:“公子,要不了那么多,我找你钱。”

  “不必了。”顾期年道,“绣工很好,多谢。”

  摊主应了声谢,想了想,连忙叫住顾期年道:“对了公子,梁州不比外地,你一定要拉好那位公子哦。”

  *

  庙会不仅各种表演不断,到了将近正午时,花街游行正式开始,街上越发热闹起来,虽然腕间缠着丝帕,可楚颐的手依旧被顾期年紧紧握在手心。

  他们走了一路都未再看到二皇子和唐知衡的身影,干脆买糖人、听折子戏,自顾自随着花车一路向前,两人相貌出众,又紧紧牵着手,一路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直到日头渐渐偏移,才在一处面摊前停了下来。

  “饿不饿?”楚颐问。

  此时刚过正午,他们晨起用过早膳,又一路买了不少零食,其实本不该那么快就饿,可挤在人群中实在耗费体力,看着眼前简陋的摊位,顾期年有些嫌弃地皱了皱眉,却还是点点头道:“吃碗面休息一会儿吧。”

  两人才刚坐定要了两碗面,却立刻有个侍女模样的女子从街道对面小跑过来,对顾期年客气道:“这位公子,方才我家小姐看了你许久,觉得你十分有眼缘,公子是否方便到前面一叙?”

  楚颐顺着她的目光朝街对面懒懒看了一眼,就见一个相貌出众的年轻女子静静站着,目光时不时隔着拥挤的人群看过来,一副含羞带怯的样子。

  还未开口拒绝,顾期年已提起两人绑在一起的手腕亮给她看,道:“不方便。”

  女子愣了愣,后知后觉意识到什么,面色一红,道了声歉慌忙跑开了。

  梁州民风开放,女子们也向来大胆,楚颐和顾期年一路过来,虽两人举止亲密,可因庙会人多,落在众人眼中以为怕是走散,早已见怪不怪,除了粉衣女子,也曾招惹不少其他莺莺燕燕。

  难怪方才卖绣帕的摊主会特意好心提醒了。

  楚颐轻轻抚摸着自己的手腕道:“你还挺受女子欢迎的。”

  顾期年看向他,伸手反拉住他的手,替他轻揉着被丝帕勒痛的手腕,道:“那是那些女子们怕你,倒是方才我们随花车向前走时,街上那些阴阴柔柔的男子们,看了你简直移不开眼,是当我不存在吗?”

  眼看他脸色又沉了下来,楚颐轻笑一声,从怀中摸出一枚小小的结扣放在了他手中。

  “送你的。”他轻声道,“待会儿若还喜欢什么尽管说,我都买给你。”

  顾期年手指蜷了蜷,目光骤然亮了起来,小心拿在眼前打量许久,才抑制不住笑意道:“为何要送我这个?”

  因为你喜欢却还嘴硬不说。

  楚颐心里虽是这么想的,却知道他想听什么,淡淡道:“之前的摊主不都说了吗?梁州一向有同心结定情的说法,不送你,还能送谁?”

  正在此时,热气腾腾的面已上了桌,顾期年将同心结小心收进怀里,从筷笼中拿了双筷子小心擦拭干净,递给了楚颐。

  “那阿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或是喜欢的?只要我能做到,全都想办法给你。”

  楚颐接过筷子随意挑起一根面,随口道:“我没有什么想要的,只要你一直做你自己,我就喜欢。”

  顾期年乖乖应了一声,十分受用地拿起了筷子。

  过了正午,花车巡游一过,便是祭神仪式,等祭完神,庙会的人也渐渐少了一些,与二皇子和唐知衡分开许久,始终寻不到他们的身影。

  两人吃了几口面就没了胃口,又在市集逛了一圈,随意买了几样小玩意儿,正犹豫着继续逛下去还是干脆回马车,就见仇云和江恕匆匆沿街找来,满脸焦急之色。

  “主人!”

  江恕率先看到他们,立刻松了口气,一路小跑上前道:“方才众人走散了,属下寻了你许久不见人,还以为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现在二皇……”

  他正欲说下去,难得聪明一回,骤然止住话音,转口道,“两位公子已准备回去,听随行的兄弟说,是京中来人了,主人现在可要回去?”

  京中来人也并非什么大事,之前就听说京中会传信过来,只是跑到庙会上寻人,似乎是有些太着急了。

  楚颐淡淡问:“何时来的?”

  仇云这才走上前,接道:“听说刚到不久,我们也是方才在集市寻少主时得到的消息。”

  楚颐点点头,对顾期年道:“那我们先回去吧。”

  等他们回到马车处时,来时所乘的马车已经离开,路旁附近属下停了另外一辆车,唐知衡正靠在车外闲闲与人说着话,依旧是笑盈盈的样子,倒不像是发生了什么事。

  楚颐腕间的帕子在见到江恕他们后就被顾期年不情不愿解了下来,此时他们并肩走着,远远看到站在马车前与阿衡说话的人,背影竟十分熟悉。

  “阿颐。”唐知衡轻轻一跃跳下马车,快步朝他们走来。

  而那个原本背对着他的身影转身,楚颐才看清,那竟然是江植。

  “你怎么来了?”楚颐脸色微变,问,“京中出了何事?父母亲还有阿曦他们都可好?”

  江植面容平静,跟在唐知衡身后上前两步,连忙恭敬行了一礼道:“主人放心,一切都好,是近日多地大雪,路滑难行,公主才特意令属下过来护送主人回京。”

  “回京?”顾期年皱眉道,偏头看向身旁的楚颐。

  唐知衡点头道:“方才阿宴已收到京中传信,说皇上口谕,令我们元宵节前务必回去,此处人多说话不方便,左右稍后还要去书斋,阿宴已先行去往城中的芳菲楼,我们也赶紧过去吧。”

  此处距离京城遥远,路程少说要十几日,当初原本定的是年后出发回去,等回到京中,大概已是正月末。

  眼下马上腊月二十三,一路向北,风雪不止,途中想来会耽搁更久,也不知道皇上突然下此命令是何原因。

  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江植低声道:“没别的大事,是皇上近来身体微恙,三皇子和四皇子也皆已被召了回去。”

  以皇上眼下的身体状况,倒不至于严重到必须立太子的地步,楚颐淡淡看了他一眼,问:“朝中一切可还太平?”

  江植犹豫了一下,目光静静从顾期年脸上扫过,又看了眼他身旁的仇云,低声道:“不过一贯的矛盾,并没有大事。”

  楚颐点了点头,心里稍稍安定,抬步朝马车走去。

  三人一起坐上马车后,便快速朝城中方向驶去。

  庙会游人虽然散了,可街道上行人依旧众多,到处都是热闹非常,好在晴波湖位于城郊,马车沿着小路一路向北,没过多久就上了主街。

  马车外江恕难得再见江植,原本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松懈,叽叽喳喳不停,一会儿问江植将军公主可好,一会儿又喋喋不休说起这一路来衡州的事,末了还问他有没有在衡州停留,可有见到绫罗。

  江植始终语气淡淡,直到江恕说累了,才问身旁的仇云:“此行一路可还顺利,我家主人一切可好?”

  仇云很快道:“虽然有些小波折,不过一切还算顺利。”

  江植应了一声,道了声“多谢”,就不再说话了。

  唐知衡懒懒坐在马车里,忍不住轻笑出声:“这个江植,看来对江恕十分不放心,反倒与仇云似乎很合得来。”

  整整在市集转了半日,加上昨夜未睡好,楚颐浑身疲惫,靠在车厢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不过之前他倒是隐约听顾期年提起过,仇云对江植似乎有些不同,也难为他身为暗卫贴身伺候楚颐那么久,如今竟然会信任一个外人,还对宿敌之子的贴身护卫道谢。

  顾期年抬眸看向他,虽早已答应楚颐不再针对阿衡,却还是忍不住想炫耀:“爱屋及乌罢了,他知道楚颐喜欢谁,自然也跟着一起喜欢。”

  “爱屋及乌。”唐知衡轻声重复。

  看了二人片刻后,从怀中摸出一枚小小的护身符递给楚颐道:“这是方才祭神时,我特意为你求的,能护佑平安,记得贴身带好。”

  楚颐目光落在那枚叠得精致的符纸上,伸手接过,几乎没有犹豫地打开红绳,直接挂在了脖子上,放入衣服贴身带好。

  顾期年看楚颐如此爽快,丝毫没有避讳他的意思,一举一动皆是亲近,心里隐隐不舒服,还未开口,唐知衡又取出一枚递到了他手边。

  “还有你,这个你也贴身带好。”

  作者有话说:

  今天试试能不能直接更完,大概还有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