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303章 

  风沙过后,紫墨色的天空干净如匹缎, 玉盘似的明月当头, 而至诸天星子皆为黯然。篝火旁, 有一只蜥蜴慢悠悠爬过,被谢叙的脚步声惊走,姜夏盘腿坐在枯萎的胡杨树下闭目养神,但时不时会睁开眼,垂眸看着自己右手掌。

  一次两次不经意, 数次之后,谢叙忍不住抄到后头吓他:“嘿!看什么呢?不就是握了手吗,至于跟个小媳妇儿一样?都使剑,也不见姬哥哥有这样的怪癖。”

  “你说什么!”

  姜夏手中的浣花剑应声出鞘, 谢叙瘪着嘴避开寒光, 却并不慌张, 同生共死之后,胆气明显壮了, 调头便往篝火旁赶, 一路吵吵嚷嚷:“嘿,姬哥哥,把你右手心给我瞅瞅, 看能否瞧出花来。”

  姬洛拾起胡杨枝,故意板着脸,欲往谢叙探出的手上轻轻敲打:“这会子有气力了?我们可还没走出大漠,胡闹什么!”

  哪知这小子滑头, 一缩一躲,枝条轻轻落在了恼羞成怒而来的姜夏腿边,两人对视一眼,姬洛率先开口:“江屿寒?”

  姜夏默然,没有否认。

  齐妗圆场,把分好的馕饼一人塞了半块:“小女子名为齐妗,今日之事,多谢两位大侠援手搭救。”

  谢叙帮着解围:“齐姑娘安康,在下姓谢,单名一个叙字,你们亦可称呼我怀迟,至于他……”他觑了一眼姬洛,却不知该如何介绍,先前情势紧急,他几次叫出真名姓,却不好再以“骆济”掩饰。

  “姬洛。”姬洛替他答了。

  场面似乎静得更加诡异,打谢叙自我介绍始,齐妗目光闪烁,便有些心不在焉,而出身吴郡的“江屿寒”,更是没有半点喜怒,要知道那虽是寒门子弟,却也依傍了吴兴老四姓,颇有些剑傲人更傲的味道,而姬洛现如今在江南,可还挂着“污名”。

  只是因为方才的出手相救?

  姜夏终于从失神中回魂,酸上两句,遮掩方才的不合理:“我还以为我救的是刀谷的宁老爷子,没想到是你,早知道就不拼命了。”

  姬洛本对他身份存疑,忽听得如此坦然的自述,倒是有几分失措:“救我的是你?”

  “哼!”

  姜夏端着架子冷笑一声,倒不是刻意扮演江屿寒的骄矜,这世上本就没有此人,所有的名头不过是狡兔三窟的捏造,就算有,也都是他自己。他心里隐隐有些期待,想看姬洛惊愕万分的失态,又想看他俯首低头的致谢。

  可这两样他都没有等到。

  姬洛只是用食指托着下巴抿唇一笑,忽地调侃道:“在下虽没生得一副掷果盈车的看杀之貌,却也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公子,怀迟你看,这才是糟践人的至高水平,变着法骂我是个老头子。”

  谢叙发愁:“姬哥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得出来。”

  “你叫他甚么?”

  “哪里不对吗?”

  哪里都不对!

  笑不出来的是姜夏,这个称呼,从别人口中唤出,真是十分刺耳。他下意识去看姬洛的反应,可后者目光沉如死水,一丝光也不露,叫他忽生出怯意,再也读不出他的想法。刀谷那一夜如同巨大转折,在姬洛反客为主之后,他彻底失去了主控权。

  “玩笑归玩笑,姬洛在此谢过江兄弟救命之恩。”姬洛敛容,忽然直身,顿首行了个大礼。

  姜夏僵立在原处,只觉和他隔着越不过的鸿沟,过了许久,才从怀中抽出一本皱巴巴的书册:“这是百厄刀谱。”

  姬洛挑眉。

  “那个疯子没有伤我,我走时多留了个心眼,找到了他练刀的地方。东西得手后,我听说了斩家堡的事,江南立场,不便出头,何况这谱子邪门,处置不当,必有祸患,便一直等到‘金刀燕子’撤走,想当面跟她谈谈,可惜却跟丢了,只能先一步去了望都关。在那儿我遇到了前来拜祭的刀客,听他们说宁老爷子没死,这才赶至刀谷,没想到却撞上了这等大事,还差点丢了性命。”说着,他拉开袖子,手臂上还有那日卫洗以刀伤人留下的疤。

  谢叙探头去瞧,姬洛却一眼没看,反而心里长舒一口气,比先前绝处逢生还要欣然,其实,他也在怕,只是未曾表露——

  他怕眼前之人所带来的熟悉感,来自故人或者曾经的对手,宁可自欺欺人的安慰,这不过是因为一见如故。

  见他的反应,姜夏算不得开心或是失落,他拿出刀谱取信时便有信心瞒天过海——姬洛千算万算也算不到,世上根本没有江屿寒,那个时候去斩家堡的,只是一辆空马车,被杀的护卫是与郭益合谋,在郭滢开闸门之后,他追着卫洗而来,将好填补了空缺,完成移花接木。

  眼下,除了自己,所有参与者都死了,死无对证,任凭姬洛怎么猜,也不会猜出真相,而像他那样的人,没有绝对的证据和缜密的推敲,是不会平白因为感觉而下定论。

  姜夏也松了一口气:“姬洛!”

  “什么?”被叫到的人微微一笑。

  “没什么……谢不必了,你也救了我一命,不是吗?”姜夏没有受他的礼,而是往旁边走了两步,望着天边的月亮,轻声说,“这样,就足够了。”

  齐妗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片刻,随后把手头馕饼一掰,圆场说:“在这茫茫大漠中,生死都不过眨眼之事,又何须恩怨情仇?既是有缘,不若暂忘前尘,只做个逆旅同行的路人如何?”

  “这个好,就这么说定!”谢叙拍手捧场,并帮着往每人手里分了一只水囊,最后高举引月,大笑道:“以水代酒,敬诸位!”

  “敬生死!”

  “敬来日!”

  姜夏提着水囊,朝姬洛抬手示意:“来日方长。”

  ————

  日间的黄沙上,鸡蛋落地都能蒸熟,可入夜后,却冷得不像话,谢叙贴着篝火,仍旧觉得寒气顺着手脚往五脏六腑钻。他一挪再挪,最后只一个翻身,便扑到火堆里,还是守夜的姬洛,把他拎了回来。

  热得心烦躁,冷又不能寐,小公子哪里吃过这般苦,干脆一屁股坐起身,披衣来回活动手脚。

  他这一起,其他人也跟着坐回火堆旁。

  姜夏是没睡意,齐妗是睡不着,她也冷,但几个男人都把自己的外衣脱给了她御寒,在这样万般皆难的情况下,不好再得寸进尺,只能闭着眼睛装睡,若不是谢叙先破了功,她兴许能一直装到天亮。

  “都来陪我,那可却之不恭。”姬洛斜靠在老树根上,两手托着后脑勺,睨了他仨人一眼。

  谢叙哀怨地搓手:“冷。”

  姜夏不咸不淡来了一句:“再过三个时辰,你会恨不得连身上的亵裤都扒掉。”

  “你!”

  谢叙哪料到他突然不正经,顿时面红耳赤跟点着了一样,径自窝在一旁蜷缩,跟个迷途的小羊羔似的。从前他谢小少爷可是说遍江左无人逞其上风,如今被人一句杀得落荒而逃,实在是令他又气又笑。

  姬洛提点:“口舌之能的诀窍在于不要脸。”

  “听见了吗,不要脸!”谢叙恍然大悟,趁机反驳。姜夏飞了个白眼,不与他争论,他便自个开心去了。

  只有听他们浑话又不好插嘴的齐妗在旁观望,倒是对谢叙刮目相看,说他有世家子的娇气,虽有抱怨,却从没真正沮丧和绝望,若谈起出路,他反而是第一个应和并深信的;若说他爱和人辩论,可赢不自喜,输不记仇,倒不像功利在心,反倒很是大度。

  齐妗思索之时,谢叙已经自说自话,又嚷嚷开了:“姬哥哥,反正歇不下,不若讲个故事勉励一番,好叫人心振奋,明日便走出这沙漠!”

  齐妗忍不住想笑:他还喊冷,分明便是颗炽热的太阳。

  “我先来!我先说个牛山下涕的故事。”姜夏抢先开口。

  谢叙一见他过分积极,便知绝没好事,不由警惕起来,要阻他开口:“《晏子春秋》我九岁便能倒背如流,齐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的故事,还需你说?何况,我叫姬哥哥说故事是想激励人心,还不需你在此强调人生苦短。”

  姜夏与他争锋:“未曾想谢家的公子读书,也如此肤浅。诚然,景公出游牛山,因感念人终有一死而涕泗横流,可别忘了,从旁行者附庸下涕,而独笑的晏子是如何劝谏的!”

  “这我怎可能忘!”谢叙不服,便一口气把对谈谏言背了出来,“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注)”

  姜夏冷冷一笑:“这不就对了,若太公、桓公、庄公、灵公皆不死,这齐国王位,又哪里轮得到他吕杵臼!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何需畏死,要怕,只怕活着的时候不能尽兴,不能把想做的事做完。”说着,他抬头,以余光悄悄扫了姬洛一眼。

  “你说得对,我还有许多事想做而未做,不能被困在这里!”虽然和人不对盘,但谢叙不得不承认,姜夏这一番话确实说得人血脉贲张,便也坦然承认,随即转头对姬洛喊道:“姬哥哥,我们绝不会被困在这里!”

  姬洛欣然一笑,姜夏忽地调转机锋对他:“你呢,你可有想做而未竟之事?”

  “有!”姬洛慢悠悠地答,字里行间却充斥着杀伐之气,“杀一人,而救万人。”

  “非杀不可?”

  “非杀不可。”

  两人都相继沉默下来,齐妗只听不言,而谢叙本话多,则忍不住插嘴:“你们为何又谈及杀人?怪渗人的。”

  姬洛把手头掰下的枯枝抛进了火堆里:“杀人可不一定是手起刀落,强者每一言行,都有可能在杀人,老天是公平的,既要有所得,必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至于代价落在谁的头上,就不好说了。”

  “弱肉强食,自有天道循环,何需你我俗人争执?”姜夏佯作听不懂他言下之意,转而道。

  眼瞅着氛围不大对劲儿,谢叙同齐妗对视一眼,忙圆道:“所以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老子曰: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注2)。我等升斗小民,妄议什么天道,顺应自然,悦心悦己便好。姬哥哥,换你说故事了。”

  姬洛略一思忖,再开口时,并无方才的机锋相对:“既然身在大漠,我便说个大漠的故事,这还是我在江陵时从一旧友口中听来。说道是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戊己校尉耿伯宗驻守金蒲城,来年三月,左鹿蠡王挥军攻打车师,西域都护曾遣将驰援,可惜半途全军皆殁,车师覆灭后,匈奴单于又转而攻打金蒲,耿伯宗下令死守,以神箭两破大军。(注3)”

  “五月,引兵至疏勒,匈奴再度卷土重来,此次境况更为惨烈,城池被围,水源自上游被截断,将士一度只能饮马粪汁解渴。”

  谢叙捂脸惊呼,表情似有些扭曲:“我的老天爷,别说马粪汁了,便是马奶我也喝不下,一股膻味!”说着,他还左顾右盼,把几人随身的水囊都点了一遍,拿手指盘算一省再省能够几日之需。

  姬洛笑着朝他扬了一把沙,这才打断他的絮叨:“你可知后来如何?”

  “如何?”

  谢叙翘首以盼,便是齐妗,也竖耳倾听。

  “前有李广利引刀刺山出泉,后有耿伯宗整衣拜井水涌,可见上苍眷顾慷慨而知义节之人,既然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心念不衰,未尝会至穷尽之时。”姬洛就着手中剑鞘一弹,拔剑引月,顿生豪情,“更不必说后来疏勒粮草断绝,数月只能食皮甲弓弩。耿伯宗以二十六人之数,生生抗住了两万雄兵!”

  姜夏闻言,垂下双睫,轻声一叹:“和那样万古流芳的功业相比,这点苦痛又算什么。”他的声音还不至小如蚊讷,谢叙离得近些,听了去,却不甚在意,只当他感叹当下困境,有感而发。

  这会子,谢叙却不痴呓了,只憧憬着:“襄阳陷落,彭超掠地,伯父发兵三阿救田将军时,想必也是这般勇武无匹。”

  齐妗朝他颔首:“有谢家在,晋国当可安保无恙。”

  谢叙露出和善的笑容,眉头却无法展平:“话虽如此,可敌我之间,差距仍在。秦国强兵,江南依然时时如履薄冰。”

  说着,他顿了顿,觉得不该如此怨天尤人,虽然敌强我弱,但已退无可退,祖宗基业不能毁于一旦,那战便是,何需自己千里外茫然无措。随后,他眼眸中生出光彩:“姬哥哥这故事讲得好,把我给说精神了,比那个谁好多了!”

  姜夏嗤笑一声。

  谢叙瘪了瘪嘴角,假意没听见,旋即端正姿势要听下一个故事,哪想,姬洛忽然又把话接了回来:“在下有一问,若是有朝一日,必然要做一件注定会败的事,诸位会如何选?”

  谢叙苦着脸,连忙摆手:“怎么又说起丧气话,可不可以不回答,我拒绝回答。”

  与谢叙不同,一直话少的齐妗仔细思索了一番后,反问道:“尚未尝试,怎知注定会败?我始终坚信,未达最后一刻,凡事未必能有定论,纵使退一步说,若真是把握不过半,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世上的路不止一条吧。”

  那姑娘抱着双膝坐在沙地上,本是只瑟瑟发抖的羊羔,可眼睛里却露出如狼一般的精光。

  至于姜夏,他沉默许久,才接口道:“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注4)”

  谢叙虽然觉得这句话从他的嘴里吐出来,有种莫名的古怪,但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龃龉便抨击他人,遂避过了他的回答不作评价,转而问提问者:“姬哥哥,你怎地不说?”

  姬洛微微一笑。

  姜夏却快口替他答了:“他和我的答案一样。”说完,他抬头去寻那树下的人,这才发现姬洛亦在看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注:引用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2:引用自《老子》

  注3:关于耿恭守孤城的故事,参考《后汉书》及《资治通鉴》

  注4:引用自《离骚》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黑心羊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