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东宫娇妾>第83章

  次日, 宋良娣穿着素净按时前去祈福,一日接着一日,直到第七日, 平帝的病情仍是不见气色,对于这个结果,宋良娣难免有些失望, 颇有种这七日的辛苦都是无用功的感觉。

  赵良媛很看重这次的机会,一副虔诚的模样跪在蒲团上, 前两三日赵良媛都是兢兢业业,可到了第四天听说圣上的龙体并无好转,难免开始泄气,后几日便不像先时那般热情满满。

  七日过去, 赵良娣的祈福同宋良娣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轮到魏书辞这日, 天气已经进入九月,已是深秋了,清晨和晚间的风吹在身上带着些许凉意, 魏书辞在茗尘的悉心照顾下, 披了一件杏色绣兰花的薄款披风。

  说来也奇, 魏书辞祈福不过一日的时间,第二天清晨平帝起身的时候便觉得身上的沉重感和疲累感少了许多,精神头也比昨日好多了, 整个人都有气力和血色了。

  宫中得知这一消息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一则是因为她颇得太子殿下宠信并一举为太子诞下长子,二则便是此番为圣上祈福见了效果, 这不是福泽深厚又是什么?倘若她的出身再好一些, 指不定就是太子妃的人选。

  面对旁人的羡慕, 魏书辞心里却很没底,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劲,心说这平帝要是一高兴,赐她个法号让她带发修行去了可怎么办?她是想提前步入养老环节来着,可是她还从没想过要青灯古佛度活一辈子…

  “姑娘有心事?”茗尘呆呆坐着不说话,黛眉微蹙,少不得问上两句:“姑娘今儿经累了吧,想吃些什么?”

  魏书辞抬眸看茗尘一眼,想起赵良媛前几天自信满满的样子,又觉得自己会不会想的太多了,成为仙师口中的福女或许并不是要去带发修行什么的,反而会得到圣上的赏赐,再晋个位分什么的呢?

  “没什么,就是觉得眼睛和手腕有些酸痛。今晚吃些素豆腐、拌胡瓜和荠菜、茄子就成。”

  到第七日时,平帝的身体竟然奇迹般的好了大半,当即命人来传魏书辞觐见,魏书辞不敢耽搁,忙不迭地随人往长春宫去。

  外殿里,平帝坐在软榻上,郭贵妃和静嫔一左一右地坐在他的身边,郭贵妃满脸堆笑,温温柔柔,静嫔则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情绪。

  “奴妾见过圣上、贵妃娘娘、静嫔娘娘。”魏书辞恭恭敬敬地朝人行礼,待平帝示意她坐下后,这才往边上的梨木椅子上坐下了。

  “魏承徽不必拘谨,你既是煜儿的妾室、明哥儿的母亲,倒也勉强算得朕的半个儿媳,往后便同煜儿一样唤朕父皇罢。此番你替朕祈福用心了,朕便赏你黄金千两,再替煜儿晋你为良媛。”

  黄金千两,这可不是小数目。魏书辞心里虽然欢喜的紧,可这桩事她怎么想都觉得透着些奇怪,故而也不敢那这么多黄金。

  “奴妾谢陛下赏,只是圣上身体能够大好并非是奴妾的功劳,而是圣上的仁德感动了上天,圣上何不将这些金子捐给善慈庵帮助穷苦之人,如此一来还可积累更多福泽。”

  “难得你有这份心。”平帝倒是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垂眸淡淡扫视魏书辞一眼,目光中带了些赞许,同上回在宫宴上看她时鄙夷的目光全然不同,“倒也难怪太子会这般喜欢你。那便依你所言,这一千两黄金便捐给善慈庵。”

  魏书辞从长春宫离开之时,恰巧碰到正要来见平帝的陆承景,陆承景见到她很是客气的打了招呼,这一举动多少让魏书辞有些吃惊,毕竟他贵为亲王,而她现在不过是东宫后院一个小小的承徽。

  “王爷是来找圣上的?”魏书辞回他一礼,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客套的问他一句。

  “有话要同父皇说。”陆承景勾起唇角冲她笑,一双凤目里也似是也含了笑意,看着很有几分平易近人的样子。

  “劳烦魏承徽这七日尽心尽力为父皇祈福,本王理应向魏承徽道声谢的。”

  魏书辞回以一笑,微微屈身,“王爷言重了,这些都是妾身应该做的,宋良娣她们也很认真用心。”

  “嗯。”陆承景颔首,接着便将话题一转平声说道:“魏承徽穿这个颜色的衣裙很适合。”

  魏书辞意识到自己同他说的话似乎有些多了,忙将话题终止:“谢王爷夸赞。妾身还有事,这便先行一步。”

  内侍省的人说话做事向来干净利落,平帝的命令下去不过三日,晋封良媛的召令便已下来,魏书辞穿着良媛的涤衣接受了平帝和郭贵妃赏赐的珍宝。

  仪式完成后,魏书辞这才长出一口气,她对自己的定位是陆承煜继承皇位后她封个昭仪什么的便足够了,科室如今升了良媛,将来起码也要封个四妃什么的,可不是容易招仇恨嘛。

  茗尘见她面色凝重,扶额做沉思状,当即就颇为地问她道:“姑娘如今是世人眼中的福女,如今又晋了良媛,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

  魏书辞摇了摇头,低声说:“我也不知为何,心里头就是觉得不舒坦。”

  “许是这几日累着了?我去叫人烧热水,姑娘泡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晚,明日起来便不会这般觉得了。”

  “嗯。”魏书辞漫不经心地应下她的话,起身迈着小步往外走,“我先去看看明哥儿,热水和寝衣备好后来暖阁知会我一声便可。”

  茗尘道声是,往水房去了。

  是夜,城郊静心庵的一间厢房死活,烧死一名带发修行的女子,宁远侯夫人来认的时候,差点哭的晕死过去。

  虽说女儿做错了事,宁远侯作为父亲当初也说过要将她打杀了的狠话,可当女儿真的离开这个世上的时候,作为人父,他的心里又怎么可能不痛。

  宁远侯将近半百的年纪,见过不少大风大浪,彼时即便悲痛万分,眼底却也不见一滴泪,只是双眼通红、布满血丝。

  “女儿,我的女儿啊。”侯夫人哭的死去活来,久久不肯离开,最后还是宁远侯搀着她离了此处。

  这件事情传到魏书辞耳中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这让原本就有些心神不宁的魏书辞更加不安,心里总是隐隐觉得似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

  九月底,天气渐渐的冷了起来,距离寒露只不过十余日。

  前线传来战报,陆承煜和陆显成功逼退北狄骑兵,已经收复两座城池,陆显欲乘胜追击,带领大部分兵力攻打北狄要塞云中,陆承煜则从后面包抄。

  魏书辞听说战事顺利,陆承煜平安无事,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不少,看着陆景明牙牙学语的样子,魏书辞只觉得整颗心都要融化了,心里想着倘若陆承煜能一辈子将她和儿子放在心上、好好对待,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这日午后,魏书辞站在廊下对着一颗石榴树发呆,想起陆承煜曾经在她吃石榴的时候打趣她,说要像这石榴,多子多福才好,往后他要同她生上三个儿子,再生个女儿,三个哥哥宠着一个妹妹正好。

  “姑娘,进来喝杯热茶吧,你都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儿了。”茗尘端了热茶进屋,现在门框处喊人进来。

  魏书辞收回思绪,应一声好,转身回到屋里,随口问茗尘一句:“明儿便是霜降了?”

  “正是呢。”茗尘浅浅一笑,同她闲聊起来:“这几日的天气越发冷了,算起来太子殿下也出征有将近半年,上个月已经传来捷报,想必春日里便能凯旋归来。”

  陆承煜是她的夫君,更是明哥儿的父亲,魏书辞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不去关心他的安危,更何况这两年来陆承煜待她如何她看的明白,又怎会一点儿也不心动。

  “倘若我真的是有福之人,那我愿意把福气给阿煜,只有阿煜胜了,大历才可以安稳,天下百姓才能安稳,我们在宫中才会安稳。”魏书辞低声喃喃自语地说着,却没注意到明哥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到她跟前了。

  “娘,娘亲。”陆景明的声音奶声奶气的,魏书辞差点被她萌化,忙不迭地将他抱起来搂在怀里,温声哄他:“我的乖乖宝,娘亲好好抱抱你。”

  跟进来的奶娘站在一边含笑看着他们母子,心说这位魏良媛果真是有福之人,长的跟天上的仙女似的不说,头胎就给太子生了个又乖又白的大胖小子,还深得太子殿下的宠爱,这可不就是天上降下来的福女么。

  是夜,魏书辞耐心地哄陆景明睡觉,待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后,她才终于安心合上双眼,跟着缓缓入眠。

  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洛阳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下起了第一场雪,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就连远处的青山都变得银装素裹起来。魏书辞在廊下的栏杆上堆了一个小雪人,陆景明看着很喜欢,拿了不少小物件去装饰雪人。

  魏书辞看着陆景明认真却略显笨拙的动作只觉得可爱又好笑,正笑意盈盈间,就见一个神色匆忙的婆子走了进来,将太子已经同陆世子断了月余联系的事回禀了。

  “老奴也是方才才听人说的,说是南安王世子攻打云中进展不顺,如今双方正僵持着,太子殿下原是想从后方围堵北狄的援军,不知怎的突然就与世子的军队断了联系,至今仍杳无音信,不知去了何处。”

  杳无音信,不知去了何处。魏书辞的大脑不受控制似的反反复复回荡着这两句话,恍然间一时间竟然有些不能思考,站在原地呆了足有好一会儿。

  “圣上可有圣断了?”魏书辞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皱着眉沉声问那婆子。

  那婆子只摇摇头,语气里带了几分不安:“圣上已经命人去传文武百官商议此事,想必不日便会有结果。”

  “你先下去吧。”魏书辞霎时间就没了玩雪的心思,命人好生看好陆景明,她自己则跑到书房里抄经去了。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一旦陆承煜遇到危险、身处险境,她能为他做的事情十分有限,除了寄希望于上头外,她什么都不能带给他…

  握着笔的手有些微微发颤,魏书辞恨自己没用,事到如今,她只能寄希望于那些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希望他真的是那个所谓的仙师口中的福女,能够把福气分给陆承煜一些,哪怕都给他也没关系,只求他能够活着从北狄回来,平平安安地回到她和明哥儿的身边。

  宋良娣这处也得知了陆承煜行踪不明的消息,北狄地形复杂,多戈壁和沙地,一旦与外界失去联系,向来都是凶多吉少。沉住气又等了十余日,陆承煜一行人马仍是毫无消息,宋良娣渐渐的失去盼头,只当陆承煜是必死无疑,当即就开始思量起以后的事情来。

  经过上回的事情,宋家的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陆承煜愈发不待见宋家,就算此时陆承煜安然无恙,日后他即便顺利登基后也未必会重用宋家,如今他生死未卜,倒正是稳固宋家与宁王关系的大好时机。

  宋良娣如是想着,当即便书信一封命人送去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