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风月一场>第64章 桃安城

  夏来秋去,春往冬至。

  茫茫人海中,要找寻一个人的时候,才知这天地之广。

  杨烨先向北去,又往南来,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依旧寻不到段山雪的半点音讯。

  转眼又要到年关,这日傍晚,杨烨拄着一根细木杆,饥寒交迫的走到一座城门前,城楼上刻着桃安城三个大字。

  城门内外不断的有百姓进进出出,小贩从城里到城外都有,叫卖声不断,看上去安乐兴盛。

  城门边坐着两个官差模样的人,正嘻嘻哈哈的说笑着,应该是守城门的衙差。

  杨烨把怀里的画像小心的掏出来,展开,拿到那两个衙差面前,“请问二位差爷,”他略微弯着腰,谨慎的问:“你们见过这个人没有?”边说,他边在自己的左脸上比划着,“他左脸上还有道疤。”

  那两个官差斜着眼睛睨了杨烨一眼,见杨烨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以为杨烨是讨饭的流民,直接挥手打掉了杨烨手里的画像,“去去去,到别处要饭去!”

  “诶别,”杨烨赶忙把画像捡起来,心疼的小声咕哝,“别摔坏我的画。”

  还好,没摔破,他轻轻拂了拂画像上沾到的尘土,抱宝贝一般抱在怀里,没再看那两个衙差,拄着木杆进城了。

  正是日暮时分,斜阳西照,城中人声鼎沸,楼阁鳞次栉比,一派欣荣之相。

  这是座大城,看来得在这多留些日子。杨烨略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衫,打算一会儿去酒楼客栈之类的地方找个营生做。

  寻找段山雪的这两年来,他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遇到大些的城镇,找人会久一点,他就找个地方打打杂,赚口饭吃,顺便赚点上路的盘缠,之所以选择酒楼客栈,是因为这些地方人来人往,更方便他寻人。

  但他四处流窜,走街串巷的寻人,即便赚得几个钱也不济事,常常露宿街头忍饥挨饿,和流民乞丐也差不多了,实在没钱,又饿的忍不住时,便只能乞讨,讨口水喝,或者讨块干粮充饥。

  趁着天还没黑,杨烨拿着手里的画像,如同之前的每一次那样,在街上边走边问路人,请问你见过这个人吗,他左脸上还有个疤。

  好心的人会仔细的看看画像,然后遗憾的告诉他没见过。不耐烦的人连看也不看就推开他,当他是要饭的一样驱赶嗤骂。

  天黑了,今天还是一无所获。杨烨把画像卷起来,贴着胸口揣进怀里,准备去街对面的那家酒馆碰碰运气,因为不是哪家店都会招杂役,还有些人见他这幅破落样子就会把他轰出去。

  这酒馆不小,楼上楼下两层,这个时辰正是人最多的时候,跑堂的忙来忙去,脚不沾地。

  门口的伙计见杨烨走进来倒是没赶人,只上下打量着杨烨,不确定的问:“您是,找人还是吃饭?”

  杨烨连忙答:“我是想讨个营生,请问你们掌柜的招杂役吗?”

  “哦,”伙计明白了,把杨烨拉到一边,指了指大堂后边,“柜台里的就是我们吴掌柜,你去问问吧。”

  吴掌柜看上去刚过不惑之年,身量不高,微胖,唇上的两缕小胡子有点滑稽,显得整个人憨态可掬。

  杨烨走到柜台前,先拱手作揖,“打扰您了,请问您这还招不招杂役?”

  吴掌柜放下手里的算盘打量杨烨,见这人高个直身,虽然形容落魄,但眉眼炯炯,举止有礼,不像寻常乞丐,便问:“你会做什么?”

  “跑堂或者在后头干杂活,都行。”杨烨见有希望,忙不迭的说:“我什么都能干,真的,”说到这他有些窘迫,低了点声音,“只要有饭吃,有个栖身的地方,随便给点工钱就行。”

  吴掌柜点点头,没接这个话,而是问杨烨,“你是外地来的?”

  杨烨如实道:“是,今天刚进城,来寻人的。”

  吴掌柜可能天生就是笑面,始终笑眯眯的,“寻人?寻什么人?”

  杨烨立刻拿出怀里的画像,在吴掌柜面前展开,“这个人,请问您见过吗?他左脸上还有道疤。”

  吴掌柜微歪着头,细细的瞧着画中人,“没见过,”他摇摇头,很肯定的说:“这么出众的人,见过一定有印象。”

  杨烨轻轻点点头,又把画像卷起来收回了怀里。

  吴掌柜注意到杨烨对画像十分爱惜,略一思虑便对杨烨道:“我这后头最近正好人手不够,你就到后头帮忙打杂吧。”

  杨烨高兴的连连道谢,“谢谢吴掌柜,谢谢。”

  吴掌柜笑呵呵的摆摆手,目光落到杨烨的衣衫上又啧啧的直摇头,“我叫人给你找身干净衣裳,你换换吧。”

  杨烨拽着到处破洞的旧袄,窘蹙的涨红了脸,“谢谢。”

  酒馆的生意很好,杨烨在后头打杂也忙的不可开交,洗菜洗盘碗各种跑腿,一天下来不比扛米袋轻松。

  不过吴掌柜人很好,按照正常雇杂役那样给杨烨工钱,还让杨烨又画了一幅画像,张贴在酒馆门口,帮他寻人。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杨烨已经在桃安城两个多月,这里依旧没有段山雪的消息,他思量着,是该离开这里,到别处去寻了。

  离开桃安城的前一天,杨烨跟吴掌柜辞了工,准备在城里到处再走走看看。

  桃安城确实很大,杨烨游走在街头巷尾,拿着画像到处问,从城南到城北,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时分。

  城北这里比较偏远一些,人家分散,也没什么建筑,远远的,杨烨就看到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树林。

  等走近了他才发现,这是片巨大的桃花林,林中还有一条约摸七八尺宽的河,哗啦啦的流着,密密匝匝的桃树分布在河两岸,过阵子开花的时候一定极美。

  杨烨隐隐的有些激动,这两年来,大江南北他也走过不少地方,河边有桃花的不少,但他就是觉得,这里很像段山雪的家乡。

  段山雪曾经说过,春天的时候,河边的桃花铺天盖地,绵延数里,宛如人间仙境。

  杨烨在桃花林里走来走去,幸亏这个时节树还光秃秃的,要是桃花盛放的时候,这么没头没脑的乱转肯定要迷路。

  很快天色就暗下去了,杨烨鼓动着一颗心,急急的赶回城中。

  路途着实有些远,杨烨一路跑跑歇歇的,等赶到酒馆的时候,伙计们已经准备打烊了。

  吴掌柜正和往常一样,在柜台里噼里啪啦的打算盘,听到伙计们和杨烨打招呼便抬起头,“呦,又回来啦?”他见杨烨跑的呼呼的喘气,就笑着问:“有什么急事?”

  杨烨缓了口气,先向吴掌柜拱了拱手,然后就指着北边的方向问:“请问吴掌柜,城北那条河有名字吗?”

  “当然有啊,”吴掌柜笑眯眯的,“叫明河。”

  杨烨简直欣喜欲狂,没想到他居然找到了段山雪的家乡!

  杨烨两手趴在柜台上,急切的问:“吴掌柜,请问您知不知道这城中有户姓段的木匠,叫段青山,年纪约摸和您差不多。”

  吴掌柜立即点头,“哪能不知道,头些年我家的床柜都是请他打的,手艺可精细着呢!”

  这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杨烨激动道:“那他现在在哪,家住哪里?”

  “你找他?”吴掌柜有点惊讶,但更多的是遗憾,“那你是找不到喽,”吴掌柜唉声叹气的摇头,“八年前人就没啦。”

  杨烨呆怔住,“没了?怎,怎么没了?”

  吴掌柜又叹了口气,把手边的算盘推到旁边,“这事说来可就太教人难过喽,”他从柜台里走出来,就近坐到桌边,叫伙计拿了一小坛酒,又招手让杨烨过去,“来坐吧,反正今晚打烊早,咱们喝点酒说说话。”

  杨烨有些迟疑,吴掌柜拍了下大腿,“哎呦,又不收你酒钱,过来坐嘛!”

  杨烨想着这吴掌柜平日里待人就很是和善,既然此刻吴掌柜有兴致,他也不再推辞,点点头便坐了过去,“谢谢吴掌柜。”

  伙计给端来了一碟小豆干,吴掌柜先喝了两口酒,然后就颇为感慨的开口了,“说起段青山啊,当年这桃安城里不知有多少人都羡慕他呢!”他吃了口小豆干,悠悠的回忆道:“从前城东有户姓周的人家,那周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学究,他的女儿可太美了,满桃安城里都找不出更美的来!当初向周家提亲的人那把门槛都踢平了,可不料想啊,周家却把女儿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就是那段青山。”

  杨烨饮了一小口酒,点了点头,这段过往段山雪曾对他说过,本是为报恩,却促成了一段良缘。

  “成亲后段青山的手艺越发精细了,连外城都有人请他去给打家具,两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夫妻俩的感情也好的让人羡慕,大家都当这夫妻俩是神仙眷侣呢。”吴掌柜喝了口酒,又长长的叹息一声,“可惜世事无常啊,算起来约摸是十三四年前的事了,这夫妻俩唯一的儿子竟然在庙会里丢了!”

  杨烨默默听着,沉闷的喝着酒,这段往事他想起来就痛心不已,更恨那拐带小孩儿的人牙子,世上不知有多少骨肉至亲因此分离!

  吴掌柜拿起酒坛给自己和杨烨各倒满了酒,沉重的叹了口气,又继续道:“夫妻俩疯了似的找儿子,可找了几年都没找到,周家的女儿许是思子成疾,生了场大病就撒手人寰了。”

  杨烨捏着酒盅的手一颤,“竟然……”

  吴掌柜点点头,表情也很是惋惜沉痛,“那么美满的一个家,这回就剩段青山一个人了。”他拍拍着大腿连连叹气,“可能是一时想不开吧,段青山料理完妻子的后事,竟然投河殉情了,就是城北那条明河。”

  杨烨又惊又痛,万万想不到会如此悲惨!

  “怎么就……”杨烨低声喃着,却没说下去。他明白的,儿子没了,挚爱的妻子也去了,一个人行单只影,如何面对今后的万千寂寥呢。

  “哎!”吴掌柜喝的眼睛都有些泛红,又叫伙计搬来一小坛酒,“一家三口全没了,那周老先生和周老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双双病倒,不久也去世了。”

  “天……”杨烨眼眶发烫,一时都说不出别的话来,只反复叨念着,“怎么会这样。”

  吴掌柜阅人无数,悲欢离合见过太多,可提起这等悲痛的事依然为之难过,“世事无常,苦呦!”说到这,他问杨烨道:“对了,你找段青山做什么?”

  杨烨仰头将盅中酒喝下,沉声道:“实不相瞒,我寻的那人,就是段青山丢失的儿子,段山雪。”

  “什么?”吴掌柜惊讶极了,“那画中人竟然就是?”

  杨烨点点头,“山雪当年是被人牙子拐走了,几经辗转,受了不少苦,我也是在三年前才与他相识的。”

  吴掌柜怔怔的点点头,唏嘘不已,“这可真是……”他像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又忽然拍了下大腿,“你这么一说我才觉得,那画中人倒真是有几分段青山的影子!”他挺高兴,连着吃了几口小豆干,“不过应该更像他娘吧,都那么美。”

  杨烨笑了笑,情不自禁的柔声道:“嗯,山雪也说,是更像他娘的。”

  吴掌柜留意到杨烨的表情和称呼,心思转了几转,但话到嘴边,却换了个问法,“你找他多久了,怎么失散的?”

  “两年了,”杨烨酒入愁肠,忍不住对这个良善的人说出些实情,“我家人接纳不了他,他是为了我走的,我便出来找。”酒意格外催动人的情绪,杨烨低着头,有点哽咽,“他一个人也不知道漂泊到哪去了,我一定得把他找回来。”

  吴掌柜明白了,叹息着摇头,这世上的曲折悲欢当真是永远也说不尽。

  “都说皇天不负有心人,你这样千辛万苦的寻他,一定能寻到的。”吴掌柜隔着桌子拍了拍杨烨的胳膊,笑着安慰道:“将来寻到人,可得把他带回来看看,在外漂泊那么多年了,也该回到故土拜祭拜祭他的亲人。”

  “那是自然!”杨烨抹了抹眼角,给吴掌柜满上酒,然后举起自己的酒盅敬道:“多谢吴掌柜,借您吉言,我一定会寻到山雪的。”

  吴掌柜笑起来,眼睛眯着,脸上肉团团的,有几分像庙里的弥勒佛,“愿你们早日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