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千里驹传奇>第6章

  “当啷!”孟尝君手中的酒碗跌落青砖,滴溜溜打了几个圈,缓缓停下,落下一片酒渍,几滴残酒余存碗中,青晃晃、颤巍巍。鲁仲连拾起酒碗,往案上一搁,望向冯驩,“齐王逃了?”

  冯驩点点头:“探子回报,临淄守将达子已被擢升为上将军,调集国中剩余二十万大军,出城迎击;临淄百姓大多逃亡,齐王怕也呆不长久了。”

  “达子一介武夫,岂是乐毅对手!”孟尝君咬着牙,一拳砸在案桌上,“临淄二十万人马,都是不满二十岁的娃娃,天杀的田地,要断送我大齐根基啊!”

  鲁仲连眉头紧蹙,每逢紧要关头,他总是出奇的冷静:“乐毅仁厚,不会杀降。临淄若失,齐王只有三条路——即墨、莒城、薛邑。君上以为如何?”孟尝君点点头:“这小子无论如何不会落下面子来薛邑投奔于我;即墨背靠大海,孤城一座,田地决不会往即墨等死;只有莒城临近楚国,且有淖齿十万大军在侧,是条活路。”

  “君上说得是!”鲁仲连端起大碗,起身道,“有田单在,即墨未必死地;有淖齿在,莒城未必活路——仲连还需往莒城一行,先干为敬!”说完,仰起脖子汩汩满饮;饮罢,大碗重重甩出,一拱手,转身大步离去。

  鲁仲连走后,孟尝君独坐院中,不久,冯驩归来,细声道:“鲁仲连没有东行莒城,而是连夜北上往临淄去了。”孟尝君一凛,眉头渐渐锁紧:“他是想——”

  “非常之时,岂能在乎区区虚名,千里驹真乃高义之士也!”一向寡言的冯驩破天荒夸赞了一句,旋又肃然侍立。孟尝君愕然。

  鲁仲连跨着乐毅送的燕山驹,打马飞驰。他本想东去莒城,莒城令貂勃是稷下老友,战事一开,定会设法保境自守;当务之急,是不能让乐毅再一口吞了达子的二十万大军!

  “三国联军已出聊城,东渡济水!”一路上,齐国逃亡百姓带来了最重要的军情,鲁仲连不敢耽搁,在祝柯东五十里被齐军斥候截住,径直前往达子中军。

  “先生!”黑脸壮汉达子顾不得礼节,摘下青铜头盔,一把抓住鲁仲连的手,“达子莽夫一个,不懂军事,此战关系大齐兴亡,二十万娃娃性命,先生教我!”鲁仲连没有半句废话:“三国联军正在济水,此战之要,在于谁能抢占祝柯要塞!占住祝柯要塞,便能背靠泰山据城死守。联军远道而来利害不一,只要拖住三个月,必退!”

  “好!”达子二话不说大手一摆,唤来中军司马喝道,“三万骑兵随我先行,步兵随后掩护,全军轻装急进,务必抢在联军之前进驻祝柯要塞!”中军司马应声而去。达子将上将军令箭交给副将,戴上头盔,冲鲁仲连一拱手:“达子自当身先士卒,决死一战,先生保重了!”

  鲁仲连心头一阵感慨,由此男儿,齐国岂会沦亡!鲁仲连没有离开大军,这是他第一次与青铜铁器战马战车结伴同行。放眼望去,是一张张稚嫩的面庞与尚未长结实的身躯。他们手持长矛、身披甲胄,可能还没明白什么是五国联军,就被征来驱往冰冷的战场。

  “都是孩子啊!”鲁仲连没来由的一声长叹,达子的三万骑兵已经远去,剩下的十几万娃娃军,能与乐毅的二十万辽东虎狼之师对捍么?他苦笑,他不愿去想答案。战国之世,人丁便是国力,此战若败,齐国不但抽不出壮丁继续抗战,连耕夫都会短缺!

  鲁仲连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不论你名望多高、不论你学识多深,在这铁血洪流中,都只是毫不起眼的微末;所谓剑手,在刀剑甲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一伸手,碰到腰间短剑,想起远在老越国群山间的小妹——心头唯一的温存,悄然泛起。

  飘飞的思绪被一片嘈杂声打断,一队队带血的骑士从西边冲来,撞入步兵前军,引起混乱。副将大声呵斥着,更多的骑兵败军从前方涌来,不少战马尚未勒定,尸体便从马背上“扑通!”跌落,血从那一道道长长的伤口汩汩流出,染红大片土地,凝成绛红色的土块。那些没有经历过战火鲜血洗礼的孩子们被吓懵了,一个个站在原地,哆嗦着不敢上前。鲁仲连扶下一员重伤的骑兵百夫长,沉声问道:“骑兵怎么了?达子将军呢?”

  百夫长吐着血沫,一把抓住鲁仲连手臂:“我们中了埋伏,联军早就占了祝柯,达子将军、上将军他死战,断后,让兄弟们突围,被燕军剁成三段……”话未完,头一扭,气绝。

  “嗡!”鲁仲连一阵晕眩,将将撑住身子,放下百夫长的身躯,深深一躬。身旁,混乱不止,面对千万人,素来沉稳多谋的鲁仲连头一次感到了茫然无措。他冷笑,乐毅赫赫兵家,岂会放过祝柯要塞;主将战死,这儿的十几万大军,便成了乐毅的口中肉!

  “快!回师退守临淄!”副将声嘶力竭的发出一声大吼,十七万人就像决堤的洪水,“哗!”朝东卷去。鲁仲连不是神,他只能随波逐流,他甚至不如那个敢于下达退兵命令的副将!这些孩子们还没来得及上战场见血光,便做了逃兵。

  奔出二十里,大地开始颤动。鲁仲连回身望去,夕阳的余晖下,一道赤色大潮从地平线那端滚来,伴着震天的喊杀声,三国骑兵到了!棕红色燕国骑兵居中,红色赵国骑兵在北,黑色秦国骑兵在南,构成一道数里长的半弧,披着霞光横扫向东!

  “齐军投降!燕军不杀降!”终于,十万骑兵包围了惊惶失措的齐军,三国骑士纷纷亮出马刀,一个个神情肃然,只要齐军稍加抵抗,便是灭顶之灾!

  “若此刻独身前去找乐毅谈判,他能放过这十七万孩子么?”鲁仲连扪心自问,济西之战后,联军长驱直入秋毫无犯,乐毅说不杀,就不会杀;去了,若齐国果真灭亡,自己必定成为齐人千古唾骂的卖国罪人;去不去,齐军都会放下武器,去又何用!

  千里驹第一次直面战争,第一次选择沉默。

  “当啷!”不知是谁第一个扔了手中兵器——齐军,降了!

  乐毅没有失信,命令卡住南北两端的秦赵两军骑兵空开一个缺口,任由十七万赤手空拳的齐国少年垂头丧气的离开战场。鲁仲连底下头,并没有被认出,随着人流,竟苦笑起来——自己一番庸谋,害死了达子、也没能挡住联军,却间接保住了齐国的将来;头一次上战场,便灰溜溜的被放生,人生大起大落、成败曲折,真是前所未有的痛快!

  望着燕军骑兵一队队奔向临淄,鲁仲连心头没有丝毫悲愤,很多时候,你的敌人才是最了解你的人——燕国朝局绝非铁板一块,单是这“仁义”二字,便是乐毅最大的命门!暮色下,鲁仲连翻身上马,两腿一夹燕山驹,拔马向南,望莒城去,落下淡淡一句:“乐毅,你我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四章 国有万民 诛我暴君

  

  薛邑,孟尝君见冯驩匆匆走来,惨然一笑:“齐军又败了?”冯驩面无表情,奏报:“达子战死,乐毅将十七万齐军缴械放还,赵军回师取河间,秦军不取一城一地,已退回河内。齐王不战而逃,临淄已落入燕军之手,乐毅下令封存齐国王宫府库,大军兵分五路,分略齐地。”

  “乐毅好大胃口!”对这些消息孟尝君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问了一句,“齐王在何处了?”

  “齐王携王宫数万口,绕道巨野泽,被卫国拒之门外。”冯驩没有半点隐瞒,“昨日齐王车驾过薛邑而不入,往东投莒城去了。”孟尝君不禁骂道:“鸟!淖齿楚军有何动向?”

  冯驩道:“大军原地不动,淖齿亲率一万骑兵,前往护卫齐王。”孟尝君盯着冯驩:“貂勃是个人物,有楚军做后援,莒城可保。他们会如何处置齐王?”冯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莒城令貂勃是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治理莒城十年,养富了一方百姓,也养肥了自己。当得知鲁仲连来到的消息时,貂勃硕大的身躯“怦!”从椅子上弹起,一路小跑,冲到屋外,与来者撞了个满怀,抬眼一看,鲁仲连正笑嘻嘻的望着自己。

  “哦呀仲连,当年稷下学宫一别,你愈瘦,我愈胖也!”貂勃拍拍胸口,“吧嗒吧嗒”眨着小眼睛。在稷下时,鲁仲连最爱捉弄这个胖子,貂勃也不生气,遂成知交。此刻鲁仲连却无心玩笑,肃然道:“肥子,今日不开玩笑,我给你带来一个人。”

  貂勃小眼一亮,往鲁仲连身后望去,大叫一声“上将军!”,“扑通”拜倒:“千里驹请来上将军,救莒城数十万军民于危难,请受肥子一拜!”鲁仲连转向田轸,哈哈大笑:“人说十个肥子九个坏,这个肥子却是真性真情!”

  乐毅进入临淄的同一天,鲁仲连找到了田轸,说服这位老将军披挂出山,助貂勃固守莒城。田轸上前扶起貂勃,道:“田轸只有一句:貂大夫治民,老将打仗,莒城不倒,大齐便不亡!”这时斥候带来消息,楚军铁骑一万,护送齐王车驾已在莒城十里外!

  “齐王来了!”一时间,两人面面相觑,竟是半晌无语,都把目光投向了鲁仲连。鲁仲连深知二人的心思:齐王一来,莒城难免鸡飞狗跳,更别说安守抗敌;但要是不让齐王进城,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二位不必担心,我看楚军此举,大有深意。”鲁仲连应付着,“我去楚军走一趟,见见这个淖齿,或许能憋出一条计策来。”

  齐王车驾、楚国援军、从临淄逃亡而来的数十万军民,一时间竟全部挤在了莒城四野。楚军大帐外,淖齿全副铠甲、大步迎上,拱手道:“当初先生来寿郢,淖齿未曾拜会,深以为憾也!”鲁仲连大笑:“我在齐国便问得上国柱威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啊!”一句马屁让淖齿甚是开怀,将鲁仲连引入大帐,笑道:“千里驹来此,所为何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