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737章 红薯

  翌日,祝泽清把学正、学录、典籍的人选挑出来,然后让书吏给他们写聘书,再送到他们手里去,安排好事情,他骑上黑豆去了村子里。

  麦子经过六个月的生长,麦穗已经成熟了,因为天气的原因,麦子没有变黄,反而是黄绿色的。

  祝泽清来到大雪山下,下马后,掰了一根麦穗看。

  他把麦穗里的麦子剥出来,然后咬开,是白色的,说明有粉,他不由放了心。

  村民围过来,迫不及待问,“大人,麦穗可以收割了吗?”

  祝泽清点点头,“可以收割了,你通知村长,赶紧把麦子收了,然后把地拾掇出来,灌上基肥,开春后种春小麦。”

  村民兴高采烈道,“是,大人,我们马上回去通知。”

  不一会儿,三个村的村民就结伴而来,一些拿镰刀,一些拿绳子,一些拿扁担,大大小小,全来了,一起收割。

  三个村长快步朝祝泽清走来,“见过大人。”

  祝泽清道,“不用管我,赶紧把麦子收了,快过冬了,把麦子晒干,发给大家过年。”

  三位村长恭敬地应道,“是,大人。”

  祝泽清道,“对了,收了麦子又可以收红薯土豆了,那些红薯藤可以切成一段段的堆到一起,明年可以用来喂猪……”

  村长们应道,“大人,一会儿回去我就跟大家说。”

  祝泽清道,“我会写成告示,你们到时候看告示,按照我说的做,你们明年应该就能不饿肚子了。”

  村长们直点头,“大人,我们会按照你说的做。”

  “好。”祝泽清看了一会儿,骑上黑豆,去了别的村,通知大家可以收麦子红薯土豆了。

  红薯土豆可以晚一些收,但通知就一并通知了。

  通知之后,祝泽清返回县衙,写告示,告示内容包括可以收小麦红薯土豆,以及如何处理它们的苗,以及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等等。

  写了一大张纸,然后拿去印刷作坊印刷,印好之后,张贴出去。

  这件事不久之后城里城外都知道了,然后村民全都忙碌了起来,在冬日里陷入农忙,还是第一次。

  过后不久,江一宁就在古董羹铺子的大门前贴了一张彩纸,彩纸上写着长期收购红薯和土豆,一钱一斤。

  红薯可以做粉蒸肉和红薯丸子,土豆的吃法就更多了,简直就是宝藏。

  刘家商行也响应起来,收购红薯和土豆,一斤一钱银子,他拿去别的城卖,可以大赚。

  村民看到收这么贵,都拿来卖,然后再回去买面粉,这样一来,不仅不饿肚子了,家里还可以买点儿布料做新衣服,吃点儿肉什么的。

  祝泽清的职田也可以挖红薯了,但他没空来挖,让江一宁来的。

  江一宁让庄子里的人拿上工具,跟他一起来挖红薯。

  族长带着人来到了职田,前来收红薯藤,这是他跟祝泽清说好的,把红薯藤卖给他,他拿回去做牧草储备。

  冬季到来,牧草变少,牧场都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存储牧草,不然牲畜都要被饿死。

  江一宁道,“族长,泽清跟我说,用这些红薯藤换一百担牲畜粪便,所以不用称,你们割掉拿走就是。”

  族长明白祝泽清的意思,就没推辞,“那就多谢了。”

  江一宁摆摆手,“来,一起干活儿吧。”

  族长给族人示意,让他们去割红薯藤,割完之后,再帮着把红薯挖了。

  职田这里,大伙儿也慢慢忙开了。

  刘殿杰找上祝泽清,“红薯卖给我怎么样?”

  祝泽清拒绝了他,“红薯不卖,留在食堂吃。”

  刘殿杰一阵可惜,“食堂能吃那么多?”

  祝泽清道,“县衙的食堂加上官学的食堂,我还觉得不够。”

  刘殿杰退而求其次,“那行吧,对了,官学的粮食让我供应如何?”

  祝泽清微笑,“最低价?”

  刘殿杰爽快答应,“当然,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哪儿敢卖贵的给你?”

  祝泽清满意道,“那行,到时候你来官学签一个契书,此事就算定了。”祝泽清想了想道,“要是方便的话,我还准备定一些其他东西,到时候详谈。”

  刘殿杰道,“没问题,随时恭候。”

  ……

  梁家村。

  两日时间,地里公共的麦子都收了回来,村长准备分给大家,“麦子按照家数分,照看麦田的人,这户人家就分两份,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白给的还有意见,这不是招人恨吗?

  村长看着大家伙儿,“既然没意见,那我就开始分了。”

  他们村种了七十亩麦子,一亩六百斤,总共是四万两千斤,他们村两百户人家,其中有一百户去照看了麦田,按照三百份分,一份一百四十斤。

  普通人家分一百四十斤,照看了麦田的就分两百八十斤。

  村长计算好后,就开始给大家称麦子,半日的时间把麦子全部分了下去。

  除了这里的麦子,各家各户还自己种了麦子和红薯土豆,林林总总的粮食加起来上千斤,这个冬天绝对饿不着了。

  除了梁家村,其他村子也在分粮食,热热闹闹的,像过年了似的。

  ……

  这天,县衙大门口围满了村民。

  大家都提着篮子,篮子里有些装着鸡蛋,有些装着猪肉,有些装着鸡,总之每个篮子都装得满满的。

  看到祝泽清出来,一位妇人连忙把篮子塞到他的手里,“大人,这是我的一片心意,你请收下。”

  “大人,还有我的。”

  “大人,我这还有,也是我的一片心意,大人,一定要收下。”

  场面一度拥挤了起来,祝泽清都被挤得往后退了两步。

  师爷连忙把喇叭拿出来吼了两嗓子,“冷静,大家都冷静,县令大人差点儿都被你们挤摔了。”

  喇叭的声音又大又清晰,村民立刻不挤了。

  祝泽清把篮子放回那妇人的手里,“大娘,心意我领了,东西拿回去,你们好不容易家里好点儿,拿回去自家人吃。”

  “大人,我们是特意来感谢你的,东西给你了,不影响自己家。”

  “就是啊大人,我们村里人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请大人不要嫌弃。”

  “大人为我们日夜操劳,更应该补补身体……”

  村民七嘴八舌地说着话,言语眼神都充满了感激。

  祝泽清把喇叭拿过来,“各位乡亲父老听我说,你们的心意本官明了,但是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收,请大家谅解,现在我还有些事要办,大家赶紧散去,不然就耽误时间了。”

  村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师爷这个时候出马了,“大家把东西拿回去,要真想帮大人,就听大人的话,明白了吗?”

  村民迟疑道,“那东西……”

  师爷与有荣焉道,“东西都拿回去,县令大人做这些事不是为了要你们的东西,他是真的在操心大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明白了吗?”

  一村民道,“这么一解释我们就明白了,既然大人不要东西,那我们给大人磕个头吧?”

  村民赶紧跪下,给祝泽清磕头。

  祝泽清把人扶起来,“好了,大家先回去,都回去。”

  “大人的时间宝贵,我们都别站在这里了,快走,散开。”

  “走走走,别耽误大人的正事。”

  “大人,那我们走了。”

  闹哄哄的衙门大门口随着村民的离去安静了下来,祝泽清和师爷站在门口,相视一笑,各自去忙碌了。

  ……

  江一宁把米饭盛给祝泽清,“听说今天一大群村民来感谢你?”

  祝泽清笑笑,“有,那阵仗太大了,要是把东西收了,估计食堂都放不下。”

  江一宁遗憾道,“可惜我出去了,不然我一定要看看当时的盛况。”

  祝泽清道,“一会儿我可以给你讲讲。”

  江一宁道,“好。”

  祝映丰道,“当时堂哥过来做官的时候,我们还在可惜,现在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江一宁道,“那是当然,以后县城越来越好,大家会更感谢你堂哥的。”

  “那是肯定的,现在县城变成这样,全是我堂哥的功劳,就应该感谢他。”祝映丰心里一阵激动。

  祝泽清招唿两人,“好了,快吃饭。”

  祝映丰嘿嘿笑着附和,“吃饭吃饭,吃了饭才更有力气干活儿。”

  ……

  吃过午饭,祝映丰往城外祝泽清的职田去,路上迎面碰见冯文皓。

  冯文皓主动走过来,“你还记得我吗?”

  祝映丰看到冯文皓,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记得,上次县衙带你去报名。”

  冯文皓有些自来熟地说道,“我叫冯文皓,你叫什么?”

  祝映丰道,“祝映丰。”

  “哦,你是县令大人的堂弟,我知道。”冯文皓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个县令大人把管事选出来了吗?”

  祝映丰摇头,“还没有,怎么了?”

  冯文皓对此事很上心,“我寻思着快到腊月初十了,还没有消息,就来问问。”

  祝映丰道,“就这两天了,别着急。”

  “嗯。”冯文皓看了看祝映丰,“你这是去哪儿?”

  祝映丰指了指城门的方向,“去城外。”

  冯文皓无聊透顶,不然也不会出门,这会儿听祝映丰去城外,立马来了兴趣,“我能跟你一起去吗?”

  祝映丰问,“你去干什么?”

  冯文皓看着祝映丰眨眨眼,看着挺可爱,“就想多看看,我天天被关在家里,都快发霉了,要是不耽误你办事的话,你可以带我吗?”

  祝映丰有点点不忍心拒绝,“你家里人知道吗?”

  冯文皓大大咧咧道,“他们知道我出来逛街了,不怕。”

  祝映丰犹豫不决,但最后还是同意了,“那走吧。”

  祝映丰让冯文皓骑马,他牵着马走,“你抓紧鞍环,脚踩在马镫上,身体不要乱晃,不然会摔倒。”

  冯文皓特别紧张,他是第一次骑马,刚才祝映丰问他会不会骑,他撒谎了,说会骑,现在骑上了才感觉害怕。

  祝映丰看出了冯文皓的害怕,安慰他,“你别紧张,我牵着马,不会摔着你的。”

  冯文皓忍不住说道,“我、我还是下来吧。”

  祝映丰让马停下,“确定要下来?”

  冯文皓歉意地点点头,“嗯。”

  祝映丰把人扶下来,“小心点儿。”

  “谢谢。”冯文皓觉得过意不去,都有些不敢看祝映丰了。

  “没关系,咱们走着去吧。”也不好把人半路扔下,祝映丰只好这样说。

  走到半路,祝映丰实在受不了这么慢的速度了,就问,“要不你跟我一起骑马吧?我扶着你,你就不会害怕了。”

  “那、那试试吧。”冯文皓耳朵有点儿红。

  祝映丰把冯文皓扶上马背,然后他踩着马镫做到冯文皓的身后,“你抓着鞍环,放松身体,其他交给我。”

  “嗯。”冯文皓腼腆地点点头。

  祝映丰一手扶冯文皓,一手牵马缰,往前快速行驶而去。

  冯文皓怕得眼睛都闭上了,好在没喊出来。

  “好了。”马停了下来,祝映丰下马,然后对冯文皓道。

  “这么快吗?”冯文皓先睁开一只眼睛看了看,然后再把第二只眼睛睁开。

  “前面那些人干活儿的地方就是职田。”祝映丰把冯文皓扶下马,把马拴到木桩上,然后带着冯文皓往职田走去。

  “那就是红薯吗?”冯文皓指着村民从沙土里扒拉出的紫红色果子道。

  祝映丰点点头,问,“对,你吃过吗?”

  说到吃的,冯文皓逐渐放轻松些了,“吃过,在国子监的食堂,吃的红薯粉蒸肉,特别好吃,我现在都没忘记那个味道。”

  祝映丰道,“以后你要是做了官学的管事,还能吃到。”

  冯文皓性格特别开朗,“我特别期待,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

  祝映丰看着冯文皓,“等回去,我去帮你问问。”

  “行啊,我先谢谢你了。”冯文皓对祝映丰灿烂一笑,然后继续往前走去了。

  祝映丰跟在冯文皓后面走,一直走到堆放红薯的位置。

  红薯不是很大,大多数六七两种,表面紫红光滑,看着就脆嫩多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