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727章 官兵考试

  师爷叫上一些捕快维持秩序,“排队排队,一个个报名。”

  在师爷等人费力的安排下,三个队伍终于歪歪扭扭地排起来了。

  兵房书吏两人一组给大家报名。

  报名的时候需要看文牒,确保是本县清白的人家,毕竟是做官兵,以后手里会有一部分权利,若是品格不端,百姓就要受苦了。

  一人看身份文牒,依然记录,有条不紊。

  师爷不遗余力地拿着喇叭说道,“大家听着,今日报名,明日来参加考试,不要错过时间。”

  有人应道,“知道了,师爷。”

  报名报了一日,总共报了九百九十七人,人数有些庞大。

  师爷把名单呈给祝泽清,“大人,这是招募官兵的报名名单,你过过目。”

  祝泽清把名单拿到手里,快速浏览了一下。

  考试的试卷他准备了五百份,没想到有近一千人报名,他把江一宁找来,“一宁,要麻烦你了。”

  江一宁一点儿不介意,“小意思,说吧,帮什么忙?”

  祝泽清道,“我这里还需要印刷五百份试卷,今天你作坊里的工人要加加时间了。”

  江一宁扫了眼祝泽清手里的名单,“没事,只要多给钱,大家非常乐意。”

  祝泽清道,“那你拿上一套试卷去赶紧印起来吧,一会儿吃了晚饭,我们过去一起帮着印。”

  “好。”江一宁骑上马,赶去了印刷作坊。

  ……

  印刷作坊。

  独特的印刷时发出的声音回荡在作坊里,一盏明亮的灯挂在屋顶之上,犹如白昼。

  屋子里两个印刷机同时干活儿,五六个人一起忙碌,井井有条的。

  祝泽清和江一宁一前一后走进工作间。

  “见过大人,见过东家。”

  祝泽清道,“大家免礼,都干活儿吧,不用管我们。”

  “是,大人。”工人们赶紧重新开始干活儿,才印三百张试卷,还有七百张,不抓紧的话,天亮都完不成。

  江一宁道,“加工一个时辰一钱银子,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

  果然,钱就是最大的动力,一听给这么多钱,工人们瞬间像打了鸡血似的,干劲十足。

  祝泽清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一个个活字放在印刷盒子里,刷上油墨,试卷空白的位置用帐篷布遮住,然后把放着白纸盖子往下一盖,再狠狠一压。

  把盖子掀开,纸上就印上了字,拿出来用旁边的炉子一烤,油墨很快就干了。

  炉子上盖着铁细网,不用担心把纸烧了。

  效率还是挺高的,祝泽清站在那里看了一个时辰,就印好了两百张试卷。

  大管事安有方道,“大人,东家,要不你们先回去吧,这里有我们,你们放心,一定把事情办好。”

  祝泽清不放心,“不管我们,你们印刷就是,我看你们印刷好,一会儿还要把试卷拿回县衙。”

  “对了,提醒一句,题目不能泄露出去,否则等待你们的绝对是几年的牢狱之灾。”

  众人心中一凛,安有方连忙道,“我们知道,一个字都没说。”

  安有方端来凳子给两人坐,然后认认真真去监工了。

  印刷了两个时辰,江一宁去小吃街买了一些夜宵回来,“大家吃点儿,吃了继续干。”

  这样的小事特别暖人心,工人们洗了洗手,走过来狼吞虎咽地把东西吃了,然后又继续干活儿。

  终于赶在午夜之前把一千张试卷印了出来。

  祝泽清和江一宁拿着试卷返回了县衙。

  ……

  一千人考试,祝泽清征用了一下县城里的酒楼和酒肆,只需要征用一上午,各房书吏都派出去做了监考官。

  祝泽清监考安排在县衙食堂里考试的这些人。

  食堂里可以坐三百人。

  一共两张试卷,一张十道题,一张考文学素养、思想品德,一张考律法,遇到常见的纠纷如何处理。

  做官兵不能全靠蛮力,还得考脑子,处理问题。

  两张试卷一起发给大家,“考试时间为一上午,午时四刻交卷,不要交头接耳,否则一经发现,两人一起赶出考场。”

  试卷发给大家之后,祝泽清把沙漏摆了出来,“里面的沙漏完就是一个时辰,两次差不多就是你们的交卷时间,大家注意。”

  “好了,接下来正式开始考试,大家答题。”

  祝泽清敲了一下铜锣,宣布考试开始。

  与此同时,其他考场的考试也开始了,县城里几十年没出现过考试这样的场景了,氛围还挺紧张的。

  看着沙漏,祝泽清忍不住想跟县城弄几个大钟,方便大家看时间,不用总是去猜测。

  等县城的路铺完了再说吧。

  ……

  冯御和曾奔都参与了监考,有两人在的考场,参考者动都不敢动,紧张极了。

  韦老向祝泽清说了他想来官学上课的想法,祝泽清自己不会拒绝。

  他来的话,县城孩子们上学就有保障了。

  只是让祝泽清有些发愁的是,好些人家想送孩子读书,但又没有学费,学费他不可能免除……

  他在想能不能想想办法,弄个勤工俭学什么的,让想读书的孩子来干活儿,赚学费。

  这个计划祝泽清还在想,暂时没想到合适的。

  此时祝泽清坐在监考位置上,单手撑着下巴,又在想这个问题。

  学费也不贵,一学期也就是一年,十五两银子就行了,他当初上学,十五两银子也够学一年了。

  报名交学费需要五两银子,官学准备上课的书籍,不送的练习册可以抄写,官学送白纸,吃饭的话,五文就可以吃一顿,只需要准备笔墨砚,所以上学之前准备六两银子就可以了。

  开学时间是二月初一,距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主要有事情干,一切来得及。

  只是干什么呢?

  还有一个多月多年了,过年需要什么?

  过年需要的东西有很多,但适合孩子们生产的东西只有——灯笼、缕花、幡胜、五色纸钱。

  “缕花”是将绸布和彩纸剪成花朵形状,过年时插在头上。

  “幡胜”是一种用金银箔纸绢剪裁制作的装饰品,形似幡旗,有一词“旗开得胜”,所以又名幡胜。

  祝泽清想法逐渐成型,就让孩子们做这些卖,卖的钱除了成本全给他们,让他们读书。

  有了主意,祝泽清心里轻松了起来。

  ……

  街道上。

  “看看,看看,我们县城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都有考试了。”

  “嘿嘿,以前我都只是听说考试,没想到现在我竟然看到了。”

  “太难得了,我们阳翟县竟然都有考试了。”

  百姓们站在街道上,看着酒肆茶馆里的考场,一阵议论纷纷。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就到了午时四刻。

  “交卷了,交卷了。”祝泽清取过铜锤敲了敲铜锣,宣布考试结束。

  书吏们赶紧去收试卷。

  各方收试卷几乎是同时进行,考试结束后一刻钟内,试卷全部汇总。

  标准答案祝泽清已经告知大家,众人赶紧吃饭,吃了饭之后,立即前来厅堂批改试卷。

  官府里人挺多的,一起批改两千张试卷并不太难,何况有些试卷看一看就知道结果了,根本不用改,可以缩减一些时间。

  一个时辰,试卷全部批改了出来,挑选了前两百名进入下午的考试。

  祝泽清让师爷去官府大门口宣布考试结果。

  师爷左手拿名录,右手拿喇叭,站在大门口,宣布,“只有两百人入选下一场考试,接下来本师爷把名字和籍贯念出来,念到名字的,请站到我的左侧边来。”

  喇叭把师爷的声音送到大家耳朵里,场面逐渐安静了下来。

  “第一个,梁家村梁山。”

  “我。”梁山兴高采烈地举起手,然后向师爷走了。

  师爷确认了一下他的身份,然后让他去旁边等着参加下一场考试。

  “第二个,朱家村朱冬。”

  “我。”朱冬挤过人群走到梁山的旁边,一脸的自豪和笑意。

  其他人都羡慕地看着他们,只有过了这一关,才有机会进入下一关,多么希望自己也能通过。

  师爷一个一个念,把两百人筛选了出来,“其他人都没有通过,回家去吧。”

  没考过没办法,大家只好遗憾离去,不过有些人就是来碰运气的,没通过也没什么。

  师爷叫上通过的两百人进入了县衙内,“接下来是武考,跟衙役们对打,点到即止,留下一半的人。”

  这话让这些人心里一紧,衙役们身手都特别好,他们哪里打得过?

  县衙里有一个校场,早上的时候,凌黎会跟衙役们在校场上过招,场地宽阔,可容纳五百人。

  这里已经用厚厚的草垫子垫了起来,二十名衙役换上了骑装等着大家了。

  看到孔武有力、英姿飒爽的衙役们,一众考生不由咽了咽口水,感觉更打不过了。

  师爷拿着喇叭,看着名录,把前面二十人点出来,“你们一人对一人,打了之后,县尊会给你们打分,一会儿打完就通知结果。”

  考生们紧张起来,咽了咽口水朝衙役们走去。

  凌封锦敲铜锣,“开始!”

  考生们大吼一声,向衙役们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