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725章 货源

  师爷眼尖地看到了韦宗礼,“韦小少爷,你怎么也来了?”

  韦宗礼挺了挺胸膛,“我是来给人报名的,可以代替报名吧?”

  师爷客气地笑道,“可以,韦小少爷这边请。”

  韦宗礼跟师爷去了前面,插了一个队,把托付他报名的夫子名字给报了上去。

  在礼房书吏书写的时候,他顺道看了看,都已经报了十来个了,太快了。

  韦宗礼皱了皱眉道,“师爷,这么多人报名,可是官学只要十几二十个夫子,怎么筛选?或者有什么标准?”

  师爷摆摆手,压低声音道,“县令大人自有主意,我只是奉命办事,并不知晓。”

  韦宗礼想了想,算了,不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师爷,你去忙吧,我走了。”

  师爷送人出门,“韦小少爷,慢走。”

  江一宁抱着手臂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前怕没人,现在是怕人太多。”

  “还是泽清聪明,什么都难不倒他。”江一宁勾起一丝笑意,自豪地走进县衙去了。

  傍晚十分,礼房书吏把报名册给祝泽清看,“大人,这是今天报名的所有人,你看看。”

  祝泽清今天一天都在等着看报名结果,情况出乎意料地好,有三四十个人,“这下不用愁没有夫子了。”

  然后他又发了一则通告,这是一则招生通告。

  先介绍了一下师资力量,冯御就是官学的招牌,他重点介绍了一下。

  然后说前来上学的好处,但凡来阳翟县官学上学的学生,均可受名师教导,可免费领取一本练习册,二十张白纸,免费住一月,可以看到墙内张贴的今年科考前三甲试卷,名额只有一千,先报名先入学。

  这则招生通告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练习册是什么东西?”

  “好像是京城那边一个有名的练习做题的书册,据说做了这个练习册,成绩突飞勐进。”

  “我想看前三甲试卷,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我要去阳翟县上学。”

  大家议论纷纷的同时,祝泽清收到了几个县城的谴责信。

  信的核心思想就是:你怎么能利诱学生去你阳翟县读书,学生都走了,我们县城怎么办?

  祝泽清淡定回信:我只要一千个学生,而且本来有五六百就是我们阳翟县的学生,算起来我不过要了三四百学生,一点儿不过分。

  众县令:怎么可以这么光明正大抢人?

  韦宗礼一下子收到了十几个同窗的信,上面只有一句话:宗礼兄,赶紧去帮我报名,日后请你去你们县城最好的酒楼吃饭。

  韦宗礼,“……”

  把同窗的名字一个个写到纸上,然后他又去了县衙。

  这次的县衙更热闹了,比之前夫子报名多了十来倍,把县衙的前院儿都给站满了。

  韦宗礼这次没有遇到师爷,规规矩矩地站在队伍后面等着。

  等他报名的时候,前面已经报了一百五十六个了。

  韦宗礼忽然觉得有些自豪,“我们阳翟县从今往后崛起了!”

  ……

  夜晚,回到房间,江一宁给祝泽清按摩肩膀,“今天报名了多少学生?”

  “有四百一十二个。”祝泽清在准备给夫子考试的试卷,太迂腐的、太固守的、太死板的不要,当然,首先不要的是品德不好的,

  江一宁盯着祝泽清的纸看了一会儿,“还没上学就要考试了?”

  祝泽清道,“这是给夫子们考试的,一会儿我写好之后,还要麻烦你拿去帮我印刷一下。”

  江一宁弯腰仔细地看了看,“印刷多少份?”

  祝泽清想了想道,“两百份,要是不够,十九来补也行。”

  江一宁玩笑道,“你就不怕不够两百?”

  祝泽清拿第二张来继续出试卷,一共要考三张试卷,什么都涉及到了,内容非常全面,“不会的,相信我。”

  江一宁轻轻给泽清按摩着肩膀,“我相信你的判断。”他又说道,“对了,明日是韦老的夫人的生辰宴,寿礼我已经准备好了,你要不要看看?”

  祝泽清摸了摸江一宁的手,“不用,我相信你,你明日跟我一同出席,封锦和子星也要去,到时候我们一起。”

  江一宁点点头,“好。”

  ……

  韦府。

  韦府作为阳翟县的第一大户,韦老又是最有头有脸的人,几乎全县城的大户乡绅都去韦府拜寿了。

  祝泽清四人晌午的时候来到韦府大门口。

  大门口这里,韦大和韦二在那里迎接客人,韦宗礼也在,小少爷眼光活泼,让人挺有好感的。

  韦宗礼看到四人,连忙跑过来,越过了他爹和二叔,态度热情不已,“县尊,县丞大人,两位夫郎,里面请。”

  祝泽清颔了颔首,在韦宗礼的带领下,往宅子里走去。

  韦大和韦二在几人路过的时候,赶紧行礼,“多谢大人百忙中还来参加寿宴,有怠慢之处请海涵,里面请。”

  韦宗礼又凑上来,“爹,二叔,我带县尊他们去屋里,你继续招唿客人。”

  韦大,“……”

  在韦宗礼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正堂,“爷爷,奶奶,县尊大人他们来了。”

  韦老和韦老夫人,以及韦家的重要亲戚都在这里,满屋的人,但在左下手,还有两个位置空着。

  韦老和韦老夫人,以及众人起身迎接,“祝大人,凌大人,两位请坐,两位夫郎请内院儿坐。”

  江一宁和江子星被韦老的嫡双儿孙子亲自带去了后院儿,表达出了绝对的重视。

  祝泽清和凌封锦坐到了空位上,丫鬟端来好茶,请两人喝。

  “祝大人,阳翟县在你的治理下越来越好了,我等都感觉到了焕然一新。”

  “之前县城里哪里能看到一点儿绿色,现在不一样了,几千棵树苗种在县城里,可谓生机勃勃啊。”

  “不仅是树苗,还有商户商队,五六月的时候多凋敝,县城里几乎没人,再看现在,街道上可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家不停地恭维着两人,祝泽清和凌封锦得体地保持着微笑,时不时说一句,氛围倒也不错。

  管家进来,“大人,可以入席了。”

  韦老起身招唿道,“祝大人,凌大人,这边请,咱们吃饭了。”

  祝泽清和凌封锦入主席,江一宁和江子星入双儿那一桌的主桌,都是贵客待遇。

  韦老举杯,“我们一起敬祝大人一杯,感谢他把我们的县城治理得这么好,大家现在能坐在这里吃饭,也全是祝大人的功劳……”

  要是祝泽清没来,这些大户早就搬走了。

  祝泽清朗声道,“大家一起喝,希望以后阳翟县能越来越好。”

  “敬祝大人。”

  声音在院子里回荡,酒香四溢。

  午饭吃得很顺利,没出什么幺蛾子,吃过饭,三三两两的客人就向主人告辞离去了。

  祝泽清几人也离开了,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们做,实在没时间逗留。

  从韦府离开,一阵冷风吹来,几人裹了裹衣服,一个念头浮现出来:冬天要来了。

  ……

  韦宗礼参加了奶奶的寿宴之后,第二日便赶去了隔壁县城的书院。

  范林走过来勾住韦宗礼的肩膀,“宗礼,你可算回来了,大家都等你呢。”

  韦宗礼把手里的东西给范林提着,“你们不是等我,是等我的结果吧?”

  范林笑着催促道,“那你赶紧说,怎么样了?”

  韦宗礼用手背拍了拍范林的胸膛,自信地说道,“我办事你们还不放心,当然是都给办成了。”

  范林松了口气,“宗礼,有夫子去报名吗?报名的夫子如何?”

  韦宗礼道,“怎么没有,我去替夫子报名的时候,都有好几十个了,我再去替我们报名的时候,一下子就报了几百个学生。”

  范林微微张大嘴,“这么夸张?”

  韦宗礼强调道,“就是这么夸张,以后你去阳翟县看看就知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范林关心地问,“宗礼,那官学如何?”

  韦宗礼回想了一下县城的官学,现在还看不出好不好,“官学还在修建,但是我去看了看,绝对比我们现在的书院要好,你们放心。”

  “那就好。”范林抚了抚胸膛,他也去报名了,要是官学不好,岂不就舍本逐末了?

  旁边一同窗关心问,“宗礼,我们听说你被绑架了,是真是假?”

  “真的,是县尊亲自带人来救的我,特别厉害。”韦宗礼说这话的似乎,眼神里满是崇拜。

  同窗很显然不信,“他?县尊不是书生吗?他跟去跟亡命之徒搏斗?”

  韦宗礼想着当时的情形,还挺刺激的,“搏斗倒是没有,他有很厉害的暗器,一下一个,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同窗感兴趣地问,“你看到了吗?”

  韦宗礼摇摇头,“天太黑了,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你们别问了,那是县尊的东西,不会给你们的。”

  同窗道,“我们又不要,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这时,一道声音从一侧传来,“宗礼,你过来一下。”

  范林拍了拍韦宗礼的肩膀,“夫子叫你了,应该是问你报名的情况,快去吧。”

  “帮我把行李拿回寝舍一下,我去去就回。”韦宗礼说完之后,快步向夫子走去了。

  夫子带着韦宗礼回了他居住的院子,“坐下慢慢说。”

  韦宗礼看出夫子的意思了,开解道,“夫子,其实你不用想那么多,去报名的人起码一两百,人往高处走,很正常。”

  夫子顾虑重重,“此事你跟旁人说起没有?”

  韦宗礼左右看了看,小声道,“没有,放心夫子,我谁也没说,二十这日是沐休,你悄悄去考试,没有人知道的。”

  “此事夫子就多谢你了,还请保密。”自己万一没有考上,岂不是贻笑大方?

  韦宗礼道,“夫子放心,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

  夫子稍稍放心,“你舟车劳顿,去休息吧。”

  “多谢夫子关心,我走了。”韦宗礼小跑着离开了。

  夫子摸了摸山羊胡,把书拿过来看,这个阳翟县的县令行事如此独具一格,不知道考试要考什么内容?

  ……

  下午,江子星带着江一宁来到一个店铺大门口,“一宁,一会儿不要惊讶。”

  江一宁抬头看着被红布遮着的招牌,看了一会儿,他反应过来了,“是古董羹铺子准备好了,是不是?”

  江子星笑着拍拍江一宁的肩膀,“聪明,就是,去推门看看吧。”

  江一宁抱着好奇上前去推门——

  店铺里的装修风格跟京城的古董羹铺子特别相似,只是这个只有一层。

  大堂特别宽阔,以棕色的颜色为主色调,分外大气,摆放了三十五张桌子,桌子正方形,凳子是那种宽板凳,八个人坐一桌,也有圆桌子,满足十二个人坐一桌,看各自的需求选择桌子。

  左右靠边的位置各放了一个大气的木架子,木架子上以后放小吃、饮料、甜品等物。

  木架前是一张长长的桌子,桌上放各种调料,都已经安排好了。

  江子星跟在江一宁的后面走进铺子,“铺子准备好了,但是大厨、伙计、食材原料还没有确定,实在是忙不过来。”

  江一宁道,“你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剩下的交给我吧。”

  江子星不忍心,“一起吧,你天天忙也不轻松。”

  江一宁对江子星露出一个笑容,“也行。”

  两人从古董羹铺子出来,去了集市,准备看看食材,把货源给确定下来。

  铺子是赁的,空着一天就亏本一天,尽早开张才是。

  集市里已经没有多少新鲜蔬菜了,多是一些腌制、风干的菜,除此之外就是豆腐、魔芋、豆芽,这三种菜不分季节,天天都有卖。

  江一宁和江子星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儿,来到卖羊肉的小摊前。

  “大哥,你是天天在这里卖羊肉吗?”江一宁问。

  小摊主长得人高马大,特别热情,“是啊,我家有个牧羊场,羊很多,你要的话,我可以杀好给你送家里。”

  江一宁试探问,“如果我每天要十五只羊,全年不断,你能供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