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89章 冰一下肯定更好喝

  一个带着几分暴发户气质的年轻男人走了过来,他有些盛气凌人地说道,“哎,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祝泽堂一阵蹙眉,这人不像是来说事的,倒像是来找事的,“你要说什么事?”

  简智宏指了指米糕,恩赐般地说道,“把你们的米糕方子卖给我,我出三两银子,怎么样?”

  祝泽堂眉头蹙得更深了,“你是来抢劫的吗?”

  简智宏强词夺理道,“你这小子,怎么说话的,我刚才不是出三两银子了吗?就你们这一天几钱几钱地卖,多久才能赚三两银子,别不知好歹。”

  祝泽堂冷冷道,“我就算几钱几钱地卖,赚三两银子也要不了几天,你一下把我的方子买去,我还怎么赚钱?”

  简智宏用手指着祝泽堂,威胁道,“我警告你,别犯轴,否则惹恼了我,我一文都不给。”

  祝泽堂语气急了起来,“你这是打算明抢了?”

  简智宏在顾及着什么,没有真像强盗那样抢,“别说得那么难听,我们是在买卖。”

  祝泽堂大声道,“还有没有王法了,这叫买卖?这叫强买强卖!”

  简智宏摆出很凶的样子,“你别嚷嚷,你知道我是谁吗?小心我让你吃饱了兜着走。”

  祝泽堂昂起脖子,“你谁啊?那么厉害?”

  见这里有人闹事,路过的人都停下来看热闹,见大家都看着他,简智宏得意地说道,“我是县令大人的大侄子,在这县城我可以横着走。”

  围观群众一听这话,都不由后退了一步,县令大人就是这一县的土皇帝,没有人敢招惹的。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县令大人的大侄子也是不能随便招惹的。

  “我当是谁,原来是县令大人的大侄子。”祝泽堂冷嗤一声,“县令大人的大侄子了不起吗?大侄子就可以仗着县令大人的势出来强买强卖吗?就可以目无法纪吗?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简智宏指着祝泽堂,那手都要戳中后者的眉心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跟谁说话?”

  祝泽堂并不怕,“我知道,跟县令大人的大侄子么,你想抢我的米糕方子,我都知道。”

  简智宏却不敢应这话,“我可没有抢,我拿钱给你买。”

  “三两银子不就是抢吗?”祝泽堂反问,“我告诉你,我不卖,你给我三十两我都不卖。”

  简智宏怒道,“你再说一遍。”

  祝泽堂一字一句,“三十两我都不卖!”

  简智宏瞪着祝泽堂,“你再说一遍你不卖?”

  祝泽堂硬气道,“我就是不卖。”

  “行。”简智宏气急败坏道,“今天我放话在这里了,谁要敢买他的米糕,就是跟我作对,要是被我知道,我一定会追到你们家里去。”

  吼完,留下两个狗腿子看着,一拂袖,气冲冲地离开了。

  县城里的人谁敢惹县令大人的家人,后面,一直到太阳落山,都没人敢再买米糕。

  祝泽堂一拳头重重砸在小推车上,小推车里的东西都弹跳了一下,“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祝二万没想到做生意一点儿不容易,暗地里有人抢,明着还有人抢,生存下去简直太难了,“泽堂,我们回家吧?”

  现在只能回家了,“回吧。”

  收拾了一下东西,兄弟俩回家去了。

  ……

  祝家村。

  回家后,祝泽堂一丢下东西就去找祝泽清,最后在坡地上找到人,“大哥,大哥……”

  祝泽清听着祝泽堂地急呼,心里惊了一下,“泽堂,怎么了?”

  祝泽堂眼睛有些红,可怜巴巴地喊,“大哥……”

  祝泽清看到小少年这个样子,连忙扔下锄头,向祝泽堂走去,“发生什么事了?”

  祝泽堂坐到田埂上,控诉开口,“县令大人的大侄子用三两银子强迫买我的米糕方子,我不卖,他就让人不准买我的米糕。”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来,我教你一个办法。”祝泽清把祝泽堂从地上拉起来,然后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听明白了吗?”

  祝泽堂笑了起来,“大哥,你好聪明。”

  “别丧着脸了。”祝泽清拍了拍祝泽堂的肩膀,“快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别耽误时间。”

  祝泽堂恢复斗志,“是,大哥。”

  祝泽清望着祝泽堂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到底还是孩子,遇到事情会忍不住哭鼻子。

  祝大郎向祝泽清走来,“泽清,你过来看看豆苗,长得有两寸高了,你看可以移植了吗?”

  “走吧。”祝泽清跟着祝大郎去看豆苗。

  祝大郎忍不住夸赞,“泽清,按照你说的办法,豆子一颗都没被鸟儿吃,你这办法真不错。”

  “那就好。”祝泽清又道,“以后有啥种植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问我。”

  祝大郎点点头,“好。”

  土里的豆苗已经长出四张叶子了,“大伯,可以移植了。”

  祝大郎有些紧张,粮食在他们眼里就是命,“我没有移植过,你示范给我看看,行吗?”

  “行。”祝泽清把边缘两棵豆苗连根拔出来,然后走去旁边的玉米地,把豆苗栽到边边上,“大伯,跟栽玉米是一样的。”

  “看到玉米,祝泽清忽然想起高粱。”他问,“大伯,咱们家没有高粱吗?”

  祝大郎糊里糊涂的,“高粱是啥?”

  祝泽清四下看了看,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刚才口误,是蜀黍。”蜀黍就是高粱。

  “哦,你说蜀黍啊,那个容易长虫,家里没种。”

  这倒是真的,蜀黍容易长蚜虫和黏虫,一旦开始长,就会蔓延成一大片,以现在的水平,根本没得救。

  高粱是易种易活的农作物,没种的话有点儿可惜。

  “大伯,需要我跟你一起移栽吗?”

  “不用,你回去吧,休息一下,天天都那么累。”

  祝泽清笑了笑,“其实没事,男人不累有点儿,累的就是家里人了。”

  “这话不假。”

  祝泽清返回家里,清洗了一下自己,然后去了河边。

  简君杰忙了一天,刚刚坐到木墩上,“泽清,你来了。”

  祝泽清把手里的水筒递个他,“喝点儿吧。”

  “听你这语气,跟让我喝酒似的。”

  “家里买不起酒,冲了点儿饮子给你喝。”

  “谢谢。”

  祝泽清随后把剩下的三筒分别递给龙璿华,詹恩景,孙海贵,“解解渴。”

  简君杰惊呼,“泽清,你这什么饮子,这么好喝?”

  “枸橼雪碧水。”

  “要是冰一下肯定更好喝。”

  “你倒是识货,不过现在没冰,你将就喝吧。”

  一个水筒大概装两斤水,四人尝了一口之后就没完了,一下全给喝了。

  龙璿华意犹未尽,“泽清,还有吗?”

  “家里还有。”

  “那算了,明日再帮我带一筒怎么样?”

  “明日我把原料拿过来,大家想喝的自己冲。”

  “行行行,泽清,你最仗义了。”

  “我不仗义,这东西我买的时候花了钱的,给你们喝的话,得算到成本里头。”

  “没问题,我赞同。”

  “我也赞同。”

  孙海贵给祝泽清招手,“泽清,你过来看支架,已经安装好了。”

  支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两个长边各支起一个等边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就是固定水车转轮的地方。

  因为祝泽清要求可以调节高度,三角形顶点的位置还需要设计三个卡槽,如果水位高就往上调,如果低就往下调,平时就放中间的位置。

  这是非常重要的部位,用的是大腿粗的黑檀木,这种木头比水重,能减少浮力的影响,不过底下有石头围成的正方形方框,也可以保护支架。

  看了支架,祝泽清往做转轮的位置走去,这一部分非常难做。

  首先需要将大腿粗的木头烘烤弯成圆形,然后定型,稍微不注意树木裂开了纹路,这棵树就不能要了。

  做这一步的都是老师傅,目前为止弯好了一根,这一根就花了一天时间,还要弯七根,想想就知道多困难了。

  剩下的,转轮中间的支撑,以及运水的水槽,这种比较简单的活,交给一般的师傅和学徒来做,学徒就是那些师傅的帮手,工钱十分低。

  孙海贵道,泽清,“咱们去看看水渠安装的路线吧。”

  运水的水渠是由一个个两边没封口的水槽拼接形成的,并且是架在半空的。

  水渠不用说也是选择最近的路线,祝泽清已经规划好了,“走,我带你去。”

  水渠途径两个村,之后才到祝家村。

  祝家村周围有五个村,都是受益对象,要是水渠再往远处搭建,受益的村落更多。

  祝泽清带着孙海贵从树林走,这里是公共区域,随便占,没人说什么。

  两人来到第一个村,这里是竹林,不占用农田,不需要说什么,两人往第二个村走去。

  正转身,村长快步走了过来,“泽清,你这水渠既然从我们村过,不如给我们也匀匀水?”

  祝泽清道,“可以,不过分给了你们村,以后这一截水渠,你们村就要看护好,出了什么问题,及时维修,能办到吗?”

  村长连声答应,“这是自然,放心,我们一定会看护好的。”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