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花间一壶酒【完结】>第三十四章 天子

  为了防止窥伺的人发现旺财还活着, 花九后来把旺财搬到了内屋,顺便把那只待产的母狗也跟着搬了进来,单独隔了半间房间出来, 细心照料。在外人看来, 花九只是养了一只待下崽的母狗,并不知里面还有一只受伤的旺财。

  两个婆子初八回来, 瞧见满院的狗子,不禁捏着鼻子问霍桐儿:“东家, 您这是打哪里弄了这些狗子回来啊?”

  霍桐儿轻笑道:“本是夫君想吃的, 可买回来又不忍心了,便全部养着。”说着, 她斜眼瞥了花九一眼, “夫君, 你还想吃么?”

  “不吃!哪儿还敢吃呀。”花九顺势揪了揪自己的耳朵,“娘子的教训, 我都记下啦。”

  霍桐儿得意地扬了扬眉:“这还差不多。”说完, 她看向两个婆子, 吩咐, “我跟夫君会在临淮再待上一阵子,这几个月,工钱照旧, 平日你们也不必过来照看院子。”

  两个婆子不好意思地相互看了一眼,齐声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霍桐儿只是摇头笑笑,两个婆子也没有再留下的理由,便说自家还有些事, 便先走了。霍桐儿点头应允,待两人离开后, 亲手关上了房门。

  花九刚把院子里的狗粪收拾干净,洗干净手后,上前牵了霍桐儿的手,便往前厅去了,一边走,一边道:“那老丈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有些事也该办了。”

  “看你以后还敢什么人都救回来!”霍桐儿掐了她一把,语声却比方才大了几分,“到时候这些狗子让他从中选上三条带走,我可是仁至义尽了!让你没个轻重,把人家的狗给弄死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九的声音也大了几分,“你想,我若帮上了知府大人,他日娘子在临淮也好办事不是?我可是记得的,你说临淮繁华,想在这里开酒楼呢。”

  霍桐儿叹了一声:“你呀!往后不准再给我惹事。”

  “是是是!”花九赶紧哈腰,“娘子且坐,我给娘子端菜来,一起用午膳。”

  “嗯。”霍桐儿给她递了个眼色,指了指屋顶,无声唇语“走了”。

  花九耳朵动了动,也无声唇语“另一个也走了”。

  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下头,这几日关顾她们小院的人不少,这听墙角的人也不少。两人总是这般不动声色地说闲话,想必知府大人那边应当是听懂了。

  旺财已死,本来这老头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可花九将他接回了家,对知府与陈骊而言,都是不妙的大事。哪想到这花九竟是为了自家娘子他日在临淮发展着想,所以才卖了知府大人一个人情。狗不是衙役打死的,是她花九哄骗老人弄死的,老人气恼花九,也在大街上与花九起过争执,花九便救他回来,给他请大夫治病休养,待他好了,再赔他三只狗子。如此赔罪,已算是尽心尽力,总比这老头死在牢里,还要麻烦人清理尸体好。

  这些话,说一次不信,那便多来几遍,说得多了,总有人相信。

  比如知府大人。

  “大人,明日还要不要盯着?”

  “盯!盯到那老头离开临淮,便盯着那老头回到辰州,看他是否规规矩矩?”

  “可是那院子里的狗子……”

  衙役是苦不堪言。他们悄悄窥伺时,里面的人没觉察,但是狗子总是嗅觉灵敏,动不动就冲着他们藏身的地方狂吠。为了让那些狗子闭嘴,他们每次去都得带上肉干,这买肉干也要银两,这都一连掏了好几日的腰包了,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知府大人岂会不懂他的意思,可他就是不想掏这笔钱:“怎的?连几只狗子都对付不得?”

  “……”衙役只得闭嘴。看样子知府大人是不会出这笔钱的,那往后的日子,他们也不必盯这般紧,反正每日就照现下的回复便是。

  摸鱼谁不会呢?

  这边知府大人忽悠了,陈骊那边却是左右为难。自那日登门拜访后,霍桐儿并没有回访的音讯,陈骊若是再去登门,未免太过殷勤。可是,每次探子带回来的话都是那几句,那花九这般处置老头与狗子,也合情合理。

  如此合理,陈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偏生又说不上来。

  还是得亲自会一会这两人,他自忖识人无数,只需几个来回,便能摸清楚这两人到底是演的,还是真的。

  只是,得找个什么理由呢?

  临淮接连晴好了数日,花九趁着天气好,便外出置办好了牛车与干粮,还雇了个老实可靠的车夫。

  临行时,老人牵着三只大黄狗,擦着眼泪上了牛车。霍桐儿把收拾好的行囊递给了老人,里面藏了五两银子,足够老人回到家乡安稳过上两年。两人没有多说什么,老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两位恩公都是好人,既然应承了他,自然会继续帮他寻找孙女的下落。他只要好好活着,等候孙女回家便好。

  “走吧。”

  花九挥了挥手,目送牛车走远。霍桐儿轻轻叹息,牵了花九的手:“我们也回去吧,家里还有几只狗子要照顾。”

  说到那几只狗子,因为惊吓过度,这几日有四只没有捱过去,已经埋在了后院的花坛里。两人只是挑了三只身体稍好的,送给老人作伴,剩下的六只,一只母狗待产,一只旺财失明,还有四只或多或少身子都不好,正需要照顾。

  生命无常,哪怕只是狗子,她们两个人也觉心中酸涩。

  “会好的。”花九紧了紧她的手,是安慰,也是自我宽解。

  霍桐儿点了点头,正打算与花九一起折返,便听见有人唤她们。

  “阁下可是花九,花公子?”那人颇是面生,却是认得她。

  花九愕然:“在下正是。”

  “我家公子偶得公子一幅佳画,甚是喜欢,四处打听,方知公子来了临淮,便一路寻至临淮,想请公子作一幅百寿图,作为寿礼送给自家祖母。”小厮说明来意后,重重地对着花九一拜,“还请花公子莫要推辞。”

  真是奇了,既是请人作画,怎的后面这句话竟是如此强硬。

  霍桐儿正欲详问,那小厮已从袖中摸出了定金,双手奉上:“此乃我家公子的定金,还请公子笑纳。”

  这不看还好,一看花九便变了脸色。

  霍桐儿觉察了花九的异样,花九当即转身看向她,温声道:“这位公子盛情难却,不过是举手之劳,此画我应下了。”说着,便从小厮手中接过定金。

  小厮并没有离开的意思,继续道:“我家公子说,希望花公子亲自上门作画,好一睹公子画画的容姿。”

  “今日?”

  “对,今日。”小厮稍微让了让身子,两人便瞧见了不远处的马车,“还请公子与夫人,移驾别院。”

  花九急道:“内子近日身子不适,就不去了吧。”

  霍桐儿心头疑惑更重。

  小厮不与花九商量:“我家公子向来说话一言九鼎,花公子就莫要耽搁了。”

  花九无奈叹息,看向霍桐儿时,眼底多了一抹歉意。霍桐儿不解看她,可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花九只得牵着霍桐儿上了马车。

  待小厮赶车前行时,花九将那锭金子翻转给霍桐儿瞧,只见金子底部烙了四个字“灞陵帝库”。这下霍桐儿明白今日请她们的人是谁了,普天之下,胆敢动用帝库金子的人,除了当今天子,还有何人?

  照理说,入春之后,天子才会驾幸临淮,可如今尚在正月,天子怎的就如此神神秘秘的来了?

  “妙娘,别怕。”花九覆上她的手背,将她微凉的手暖了起来。

  霍桐儿并不是怕:“我总觉得……我们卷入了一桩大案。”

  “你的意思是……陛下突然来此,事关梅来镇那个案子?”花九也想到了一起,如若是这般,天子来了也好,一旦查出什么,也好直达天听,交给天子处置。

  霍桐儿点头,认真地看着花九:“慕言,若是此事牵连众多,幕后之人是你我都无法撼动的人,你可想过退路?”

  花九蹙眉,一旦真如霍桐儿所言,哪里还有退路?如今摆在她们两个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便是一查到底。

  霍桐儿却笑了笑,捧住了花九的脸:“既无退路,我们便一条路走到底,生死同途。”

  花九满心亏欠,垂下眼来,不敢再看她。

  霍桐儿却凑入她的视线,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陛下没有登基前,我也是见过的。苏年说,他是个好皇帝,想必不会滥杀无辜。”

  花九哽咽地点了点头。

  霍桐儿捏住她的下巴,让她正视自己:“慕言,若是我遇上了那位老人家,我也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不要自责。”

  花九眼眶微红,刚欲说话,却被霍桐儿抢先一步。

  “你若觉得亏欠我,便好好想想,今晚烧什么菜与我吃。”

  花九破涕为笑:“妙娘想吃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

  “明明是我让你想,怎的又让我想?”

  “那……”

  “怎的?”

  “我一定好好想!”

  霍桐儿看她双眸重新有了光亮,顺势偎入她的怀中,圈住了花九的腰杆,悠悠道:“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好人一定有好报。”

  花九搂住了她的肩头,莞尔道:“阿娘也这样说。”想到阿娘,她又想到了阿娘养的隼儿,也该给她来信了。她在临淮待了好些日子,却迟迟没有收到来信,阿娘那边难道出什么事了?她的心弦微颤,只望能早日收到来信,好让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