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青云玉【完结】>第10章 重逢

  文景二十四年,岑州大捷,南蛮节节败退,最终归顺于大齐,战乱平息。

  镇国大将军班师回朝,首先受封者,当属是数次将南蛮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纪国公之子陈以容。

  世人皆道他勇冠三军,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将领,在回京之路中,更深受百姓爱戴。

  “赏!必须重重当赏!”

  文景帝独坐于龙椅之上,翻阅五载军情战报,尽数与陈以容相关,令他拍案而喝彩,眉眼中尽是欣喜。

  朗朗乾坤,月升于春秋逢时,这陈小将军似那翰墨澎湃下勾勒的游龙,惊醒行云泛泛,果真不负他期许,一朝扬名天下。

  太子在那盘龙玉柱下拱手俯身,敬听龙吟许久,闻听此话,心中窃喜。

  这些年文景帝年事渐高,对他也愈发看中,时常委以重任,朝臣亦多加揣测,这陛下或是要许太子亲政,故而私下里多有攀附之心。

  文景帝笑颜逐开,将目光转至下方伫立许久的太子,问道:“临儿,以容是你的伴读,你二人情谊深厚,也最了解他的品行。依你之见,此次应封赏他些什么?”

  太子早已心中有数,他唇瓣轻启,坚定回应:“金银珠宝、娇妻美妾,这些自然不是以容想要的,他出征五载,数次立下赫赫战功,无非是想要早日还我大齐安定,想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得以安居乐业。”

  太子略微停顿一下,又抬眸静窥文景帝神色,见人神色如常,方才敢扬声继续说道:

  “故而依儿臣愚见,这样的武将之才,理应予以重任。但他尚且年少,更为国公之子,若父皇对他多有忌惮,或可封其为正四品忠武将军,以忠为警醒、以武为赞赏。”

  “这官职倒是不高,便是再往上一升他也是担得,可你所言也确实在理。”文景帝稍有迟疑,“但是,若到时天下百姓非议,说朕有失偏颇可如何是好?”

  “儿臣想过了。”太子拱手凛然道,“父皇或可为他破例开建将军府,并御赐亲笔匾额,以示皇恩浩荡!”

  若论富贵或权势,陈以容日后可承袭国公之位,本就是赏无可赏。

  可萧嘉临记得当年陈以容辞行之前,于东宫同他所言的那番话。他那时义无反顾的出征南下,就是想要功成名就。他如今做到了,五年时间里声名赫赫、扬名立万,便应在此事上助他一臂之力。

  至于他为何不为陈以容谋求更高的官职?

  这世间人心险恶,若有人因他年方十九便居高位而心生嫉妒,日后恐会加以诋毁,未免得不偿失。

  忠武将军之职虽说不高,却足以成为他日后的攀云梯,他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也指日可待。

  “既如此,便照你说的办。”

  文景帝不再多思,太子这些年所行所言,皆有明君风范,属实为他信任。

  伏案执笔,铺开圣旨卷轴,沾墨挥狼毫,字字小楷而落。这是一道亲笔圣旨,一道关于封赏的圣旨。

  “明日早朝,朕将予他封赏。至于这府邸之事,便交由你亲督工部,务必尽快完成。”

  “是,儿臣遵旨!”太子俯身叩首,再难掩欣喜。

  三日后,万事俱备,大军归京。文景帝当朝封陈以容为忠武将军,并赏赐将军府邸,一时间天地昭昭,众目俱瞻。

  早朝散后,昔日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纷纷向陈以容抱拳道贺,他们对人心生敬佩多年,祝福之言满是真诚。

  “多谢诸位将士。”

  皇城门口,一身着流云银纹戎衣的少年郎伫立于人群中,他青丝高束、剑眉星目,是那样的卓尔不群。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岁,又得陛下赏识,众人皆道他前途无量。

  可陈以容此刻实在是有几分焦急。

  他终于回京了,终于可以去见那朝思暮想的人,这五年未见,也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闻听人如今已被陛下封为宣辰王,去岁开府,如今人已在皇宫之外、京城之内,日后相见也算方便。想到这里,陈以容唇边不经意扬起欣喜的笑容。

  “陈将军自从得知回京起便这般高兴,想必是因为可以见到那位心上人了吧?”

  一将士见他这副思春般的模样,不由加以调侃,也引来旁侧几人的哄笑。

  “是啊!我们陈小将军在岑州之时,就没少往京城送信,如今终于回来,可以得偿所愿了吧!”

  “就是啊,什么时候完婚,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我们兄弟几个可是好奇极了,得是怎样的绝色佳人,让你这般魂牵梦萦!”

  听人这般玩笑,在战场上冷酷无情的忠武将军也不由羞红了脸颊,他视线瞟移,慌忙看向别处,口中拘谨道:“这都是哪里的话!我、我还小呢,成亲才不急!倒是你们比我年长,应先请我喝喜酒才是!”

  陈以容这话说得心虚。

  他的心上人,哪里是什么绝代佳人,那可是个丰神如玉的男子!而且若他真说出口,怕是得吓他们一跳!毕竟那可是陛下的五皇子、如今的宣辰王殿下啊。

  哎,就是不知,人如今对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思,应该没有移情别恋,喜欢上别的大家闺秀吧?

  “陈将军。”

  就在他满面愁容之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女声。陈以容连忙回头,看到那昔日端懿太后身边的近身宫婢。

  想起端懿太后,陈以容难免心中悲痛,当年出征在外,竟连她老人家最后一面也未曾见到,当真是不孝。

  但他仍迅速将情绪收敛,试探性的呼唤人一声:“浅香姑姑?”

  浅香恭敬的向他行礼,她这些年在宣辰王府掌管大小事宜,许是因年岁渐长,如今也愈发老成持重。

  她垂下眼帘,低声道:“陈将军,宣辰王殿下有请。”

  陈以容霎时心跳砰然,勉强克制住难掩的雀跃,目光流转,一眼就瞧见不远处停驻的那辆雕刻金纹的马车。

  来不及同人道别,他步履飞快向那马车走去,掀起丝绸帘幕之时,手亦在细微颤抖。

  “你回来了。”

  萧嘉淮看到来者,笑和春风,向人伸出手掌。

  陈以容有一瞬的恍惚,彷佛二人仍是幼年时,萧嘉淮在寿安宫中等待他的到来,再向他伸手,二人并肩而行。

  他又迅速回过神来,稍有踌躇间未敢搭上萧嘉淮的手,只是借助车框之力,钻进人的马车间,低头不敢同他视线。

  “回、回来了。”

  紧张,太紧张了,五年未见,他的殿下长得更加俊美,只看一眼就控制不住脸红心跳。陈以容在心中暗骂自己不争气,也懊悔方才没能握上人的手。

  如果现在主动握回去,殿下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失礼啊?真的是,怎么错过了这么好一个机会!陈以容啊陈以容,你瞧瞧你做得这都是什么事呀!

  陈以容在这边悔恨着,萧嘉淮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手掌心,也颇感落寞。

  他的阿容,怎么如今回来,连手都不愿与他牵了?生疏到这等地步可如何是好啊?

  马车缓行于街巷,车内氤氲着清幽香气,二人各怀心事,皆是沉默不言。

  最后还是萧嘉淮打破了这份沉寂,他向人解释道:“你如今荣耀归京,又被父皇嘉赏,若我站在宫门口等你,恐有人会将你弹劾非议。所以方才,我没在宫门口等你,你可会怪我?”

  陈以容闻听此话,连忙摇头:“怎么会啊!你如今已是亲王,这等事情自然是不妥。殿下思虑周全,臣感激不尽。”

  他说完这话就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什么话?说得这么客套!明明道一句‘你说得对,还是淮哥哥对我好’就可以打破僵局,怎么非得胡言乱语!

  完了,他的殿下一定会心中难过,这可怎么是好!

  果不其然,萧嘉淮眉心微乎其微的蹙了一下,舒展之时,眼底划过一丝忧郁。

  陈以容将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焦急万分,又连声询问道:“殿下,你这些年,过得好吗?身体怎么样?前些年听闻你信中说自己大病一场,如今可是好全了?还有,可否还有人为难过你?”

  萧嘉淮听他这一连串的关切,心情稍有好转。

  看啊,人的心中还是有自己的,连自己生病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都记得,还如此关切自己的处境。许是方才因许久不见,所有稍有生疏了吧?

  萧嘉淮这般想着,便伸掌强硬般将人放在旁侧的手握住,一句一句回复着:“我过得很好,身体也好全了。这些年,得皇祖母和父皇的庇护,又被封了亲王之位,自然无人再为难我。”

  陈以容感受着人掌心的温度,瞬间耳根近乎滴血,他偏过头去不敢与人对视,心如小鹿乱撞般跳得极快。

  他深吸一口气,稳住紧张的心情,又低声问道:“那太子殿下呢,他待你一如往常吗?你与他如今关系可还好,你可还想帮于他?还有,太子殿下如今在朝中地位可还安稳?”

  萧嘉淮听到此言,身形微颤,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涩。

  太子、太子!怎么人如今在他身边,还在想着太子如何?以前他是太子的伴读,偶尔提及也就罢了,可他现在是威名显赫的忠武将军,二人好不容易重逢,他怎么还敢‘太子太子’的不离口?

  阿容,你就这般关心太子是吗?什么时候,你的心里、眼里,都只有我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