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青云玉【完结】>第9章 凤殒

  檀香缭绕于殿内,鎏金铃坠的飞檐,风卷疾烈烈作响。

  端懿太后心疾发作,此时已然无力回天,文景帝龙颜震怒,斥责他们是无能庸医,享天家俸禄,却医术浅薄,连太后的凤体都不能治愈。

  可他又能如何?他不通医理,只能眼睁睁瞧着自己母后日渐虚弱,直到今时今日卧床不起。

  “天德。”文景帝高声呼唤自己身旁的御前总管,“宫里的庸医不顶事,即刻派人出宫,把民间的大夫都给朕找来!”

  他一想到这群无用的御医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将他们都逐出宫外。

  “皇帝。”

  床榻之间,传来端懿太后虚弱的呼唤。

  文景帝听到人的声音,忙转过身来,他看着面前这个唇间毫无血色的太后,昔日的风华绝代全然不复存在,心中悲痛不已。

  “母后,您……”

  一代天子,此时竟也带了几分哽咽,垂首不愿看自己的母后这副模样,就连话都顿在喉间。

  “哀家无事,你也不要责怪他们。”端懿太后的双目已然浑浊,她偏头看着跪了满室的人,“哀家想同你、淮儿,还有浅香说些话,让其余人都下去吧。”

  文景帝闻听此话,心间苦涩,艰难的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其余人离去。

  “浅香,扶哀家坐起来。”端懿太后伸出苍老的手,言语间甚是缓慢。

  “是。”浅香强忍着泪水,将人自榻间扶起,又寻一软枕抵靠在她身后。

  端懿太后环视周遭,忽将视线定格在寝殿定格的那尊佛龛上,那蒲团间是她昔日虔拜留下的痕迹。

  “南边战乱三年未息,哀家日夜祈福,似也无济于事。”端懿太后叹息着,又转回目光直视文景帝,“哀家每夜合眼,都是苍山泱水内满布流民的凄凉,还有容儿在沙场无归的噩耗。皇帝阿,你当年究竟为何允许容儿南下出征?”

  “他言辞恳切,执意要去,朕也曾劝阻过。”文景帝心中有愧,却不忍在此时道明真相。

  端懿太后望着自己的儿子,唇边是自嘲般的一笑,她抬高声音厉声道:“你真当哀家老了,看不清明了吗?皇帝!你分明是因自己的私心!”

  此言一出,霎时满室安寂,文景帝与萧嘉淮皆是惊愕。

  “母后何出此言啊!”文景帝颇为震惊,此事他从未向外人道过,便是他最信赖的太子,亦是只字未提,他的母后怎会知晓?

  端懿太后颤抖的指着他,神色近乎悲愤,“你知镇国大将军此战若胜、击退了南蛮,便会更为世人赞颂,所以想要寻一方势力加以制衡。开国功勋之后的纪国公府,就是最好的选择!”

  文景帝无力般闭上双目,长叹一口气:“母后都知道,为何又要问朕?朕别无选择,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齐的江山永固!母后,陈以容是您的侄孙、是您的族亲,可他,更是朕的臣子,是我大齐的子民!”

  萧嘉淮听到这里,恍惚一切都明白了。

  衮衮诸公名又利,难辨贤臣与奸佞。

  镇国大将军若一人独大,恐国有倾覆。身为帝王,要顾虑家国安宁,也要权衡于朝堂势力。

  陈以容乃昔日开国功勋之后,若在军中有所作为,他日便足以同镇国大将军相抗。所以当年他请求随军出征时,这等天降的良机,文景帝岂能拒绝?

  帝王的无情送走了端懿太后的心头肉,更让她日夜牵挂整整三年。三年啊,她如何心安?又怎能心安!在那兵戈相向的战场上,陈以容不知几次折返于生死难料的黄泉路,那可是她陈氏一族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啊!

  多载疑云已消散,真相之钟敲响透彻,如饮鸠酒般痛彻心扉,荼毒萧嘉淮的五脏六腑。他缓慢的跪坐在地上,眼角流淌下一行清泪。

  何其悲哀!他放在心里、朝思暮想的人,原来不过就是被他父皇攥在手中的一枚棋子,都是这名为皇位棋盘之下的将与士。

  “是啊,都是你的臣子罢了。”端懿太后苦笑着,看向跪在一旁的萧嘉淮,“往事已矣,容儿归期难知。如今哀家命不久矣,怕是等不到他回来了。”

  文景帝听这等不吉利的话,心中急切道:“母后身体康健,莫要这般说。”

  “哀家的身子,自己清楚。”端懿太后面上平淡,仿佛心灰意冷,早已看透生死,“哀家唯有一愿。皇帝,待哀家走后,请善待哀家多年来养在膝下的淮儿,这件事你一定要答应哀家。”

  “朕明白。”文景帝在此时似有一丝懊悔蔓延心头,他应允道:“淮儿是贤能之人,日后或为太子的左膀右臂。朕会给他亲王殊荣,让他享拥富贵与权势。母后,请您放心。”

  端懿太后没再多言,只同他道声:“罢了,哀家乏了。皇帝啊,你朝政繁忙,快去处理公务吧。”

  文景帝虽有迟疑,但也心知人是此刻不再愿看到自己。他向人郑重叩首,此一拜,就是永别。

  文景帝走后,端懿太后强行扯出抹笑来,拉起跪在地上许久的萧嘉淮。

  “好淮儿,皇祖母还想同你说说话。”

  萧嘉淮擦拭清泪转首化作云烟,哽咽道:“皇祖母,孙儿想一直陪在您身边,孝敬您。皇祖母,您会好起来的。”

  “方才的话你都听到了,但是不要恨你的父皇。君王有君王的无奈,这是他迫不得已的抉择。只是哀家心中有怨,才会病到今日这种地步。”

  端懿太后说罢,轻拍着他的手,从枕侧的锦盒内拿出一枚玉佩。

  那玉佩,与多年前陈以容送给他的极其相似,而那一枚,他至今仍随身佩带。

  端懿太后将玉佩放进人掌间,又合上他的手,“淮儿,你记住。这枚玉佩你一定要收好,日后若遇到自己所爱之人,便送与他,这是哀家给自己未来孙媳的见面礼。”

  “不,皇祖母。”萧嘉淮泪如泉涌,挣扎着想要还给她,“您要以后亲自送给他!孙儿不要替您!”

  “好了,淮儿不要哭了。”端懿太后艰难的抬手为他擦拭脸上的泪,“你还要记住,以后哀家不在了,太子就是你唯一的倚靠。唯有你们兄弟齐心,才能保全自身,在这云诡波谲的朝堂间立足。”

  朝廷泱漭,风云莫测,怎知星宿何时移?可她只想让她的孙儿平安一生。

  “是,孙儿谨记。”萧嘉淮低垂着眼眸,强忍伤悲。

  端懿太后转首,看着那伫立旁侧、早已哭成泪人的浅香,又道:“还有浅香。待哀家走后,你便留着淮儿身边,莫要做傻事。”

  “太后娘娘!”浅香跪在地上,已然泣不成声,“奴婢……奴婢谨遵太后娘娘懿旨,日后必会效忠五殿下!”

  端懿太后闻听后,欣慰一笑,向浅香伸出了手。人会意,擦干泪痕起身将她扶下凤榻。

  她足下踉跄的、艰难的走向那尊佛像前,在二人搀扶下拜了又拜。

  上前抚摸着那尊佛像,肺腑不清,心衬暗嗤。

  人间八苦,是爱别离、怨憎会,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阴炽盛,浊雾迷人。若佛陀无上能,怎忍世间悲难,视八苦而闭目?

  终究这苍生与世道,皆掌控在帝王之手,神佛也无权干涉。

  “罢了、罢了,他一定会平安归来。哀家啊,就要去找先帝咯。”

  她忽而不再拜了,唇角含着一抹温婉的笑,缓慢合眼倒下。她似乎看到了,先帝着那明黄色龙袍,在前方向她挥手,诉说着思念与等待。

  “太后娘娘——”

  寿安宫传来悲痛欲绝的哭嚎,一时间满宫如坠死寂,又传来此起彼伏的痛哭声。

  文德二十二年三月,端懿太后崩逝,天下缟素,举国哀痛。

  她生前曾母仪天下,是贤良淑德的典范,更因善心善行,深受百姓爱戴。

  次月,为告慰端懿太后在天之灵,文景帝着封其膝下抚养的五皇子萧嘉淮为亲王,特赐封号‘宣辰’。

  而此年,江南雨连绵一月而不绝,是天在哀泣,也是黎民百姓在落泪。

  陈以容在岑州得知此噩耗,霎时如晴天霹雳,静跪于佛庙间三日未起。再出来时,目光凛冽,杀意难掩。

  他当众斥镇国大将军畏缩不前,使得战役耽搁数载。镇国大将军倍感心虚,责他年少无知,不过得几许军功,便敢挑衅主帅。

  陈以容充耳不闻,而原本属于镇国大将军的整齐雄军,亦皆愿陪他出生入死,共赴黎明曙光。

  蛰龙已惊眠,啸乱河山颤。他掘疆场尘沙,纵万里枯骨,复又笑溅血数尺,手执那如挑惊鸿的利刃,直捣敌军心肺,目视前方再无退却。

  青冢诉英魂,敌血覆剑端,此战,大齐必胜!

  【作者有话说】

  所有前情提要章节至此结束了,下一章开始,正式进入主题(谈甜甜的恋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