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58章 与民同乐

祥瑞?

朱由校不相信什么祥瑞。

他只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望向狂热的王象晋,王徵和围观的百姓,朱由校微微抬手示意百官安静,郑重说:“哪有什么祥瑞,无非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今年北直隶夏粮大丰收,全是农部教导耕种,工部兴修水利,百姓辛勤劳作。若有功,百官有功,百姓有功。

赏,通通有赏。

农部,工部每名官吏赏赐五百两纹银,王象晋,王徵,郑三俊等在地方奔波的官吏,每人五千两纹银。

参与修建水利的官吏,在当地竖碑刻名,流传千古。

新村劳作的百姓,每人赏赐十两,棉布十匹,五斤酒,十斤肉。”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唯有赏罚分明,鼓励官吏,百姓不懈努力。

闻言,百官惊愕,工农两部官吏,在场百姓喜不胜收。

皇帝嫉恶如仇,杀伐果断,百官战战兢兢。然而,皇帝对待有功之臣赏罚分明。

凡是尽心竭力为皇帝办事,若事情办成,皇帝从来不吝赏赐。

今两百纹银相当于底层小吏四五年的俸禄,而三千两纹银相当于尚书近六七年俸禄。

这种高额赏赐,百官焉能不高兴。

围观百姓亦欢喜不已,相较往年省吃俭用依然缺衣少食,今时今日,皇帝将皇庄良田分配给百姓,依照田地税收。

今年余粮足够大伙安然过一年,平常在养殖场做工,每月均有一两纹银,增加百姓日常收益。

今皇帝赏赐十两纹银,棉布十匹,五斤酒,十斤肉,够寻常百姓过一年富裕生活。

顿时,王徵,王象晋,郑三俊连同百姓齐齐跪地谢恩。

为皇帝办事,为朝廷办事,获取丰厚赏赐,更能名留青史,大家伙越发干劲十足。

朱由校搀扶王徵,王象晋,郑三俊,朗声嘱咐说:“种植高产粮食,在各省因地制宜推广高产粮食,兴修水利,铺路修桥不容有失,种植的南瓜,补种玉米,红薯,仍需要精心安排,照料。

这几种新粮在各省推广,具有跨时代意义,届时,百姓受益,朝廷亦受益,诸卿安心办事,事成功名利禄少不了诸卿的。”

王徵,王象晋,郑三俊齐齐作揖:“臣等领命,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单单土豆。

皇帝即不吝赏赐。

若陆续种植出高产的南瓜,玉米,红薯,陛下赏赐肯定越发丰厚,届时,百姓获取丰厚的粮食,百姓得到功名利禄。

旁边,百姓亦齐齐作揖谢恩,朱由校拍着何山肩膀,语重心长说:“何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土豆或是玉米,红薯,南瓜,均是高产作物,朝廷会派遣官吏协助百姓种植。

各种高产作物产量提高,丰厚百姓餐桌食物,亦让百姓无需饥肠辘辘。

故而,高产作物对百姓,对朝廷都十分重要,何老要带领村里百姓悉心照顾,事成,何老能青史留名,朕亦会重重有赏。”

闻言,何山受宠若惊,他区区乡野小农,何德何能受皇帝这般高看,感恩戴德是说:“谢陛下信任,您说的草民都晓得,土豆是好粮食,村里百姓都盼望明年继续种植呢。”

何山说村子百姓盼望来年继续种植,说明百姓瞧出种植土豆的优点,不枉自己一番良苦用心。

朱由校爽快答应,当即安排随行兵勇挖掘,高声宣布说:“今日禁军帮助百姓挖土豆,日落前收工。何山安排村内百姓杀猪宰羊,烹制食物,今晚朕与民同乐,把酒言欢。”

旋即,他迅速掏出十几份提前准备的菜单,交给刘若愚让其同御厨烹饪。

其实即后世土豆的各种烹饪方法,从土豆鸡块到土豆稀饭,烧土豆,炸土豆,土豆丝等等。

种出来土豆容易,大肆推广困难,唯有让百姓亲自品尝,通过百姓口口相传,便于迅速推广。

百姓听闻禁军帮忙,皇帝要求提前收工,百姓携带御厨杀猪宰羊,烹制美食,顿时气势旺盛。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

故而,朱由校率百官参与下田,顶着烈日挖土豆。

百姓观之,动力十足,收获又超乎预料,顷刻,皇帝带头下田成为田间百姓谈资。

半日间,数千人卖力干活,收获千亩良田,临时匆匆称重,数量竟然超过七万斤。

日落西山红霞飞,朱由校领着百官,百姓回村。

尚未靠近村庄,空气内传出浓浓香味,顷刻,所有人赶路速度更快。

走进村里,宽敞广场内摆好桌椅,长桌上摆满锦衣卫临时购买的美酒,御厨和百姓烹制美食。

桌椅旁,孩童嬉笑打闹,翘首企盼。

朱由校走上去,刘若愚恭敬汇报:“禀皇爷,按照您的吩咐,今晚是土豆宴。”

“好,很好。”

朱由校瞧着广场热闹非凡的景象,面孔喜气洋溢。

身为皇帝,他努力的目标,无论什么征战天下,什么留恋皇权,整饬吏治,最终目标之一,依然是带领百姓走上富裕生活。

百姓富,天下定。

官吏,兵勇,百姓见到朱由校前来,计划作揖行礼,朱由校声若洪钟说:“今日庆贺丰收,诸位无需拘泥,清洗结束,全部落座用餐,尝尝土豆宴。”

此言出,百官,百姓陆续落座,偶尔有孩童抢座,即刻遭来父呵斥。

观之,朱由校上前抱着名孩子坐在自己旁边,端起酒杯道:“世界是孩子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孩子的,孩子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这杯酒,敬未来。”

闻言,旁边小孩起身,端着水杯有样学样,奶声奶气说:“敬陛下。”

朱由校见状开怀大笑,俯身抱起孩子,情不自禁摸了摸小孩额头,端起酒杯和小孩碰杯。

在场所有人瞧见眼前温馨的场景,这一刻,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纷纷端起酒杯起身,齐声高喝:“敬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