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世事心尘>第8章 工作之殇8-03

#8-03

“卢维,你爸来啦。”工厂的同志小杜,是和卢维一起招聘进来的。不在一个工序。

“爸,你咋来了”卢维有点不高兴。毕竟自己是大人了。

“我和你妈来看看你。”卢维爸爸穿的很正式。胸前还戴着一个学校的徽章。一看有点学校教授的样子。车间主任和技术员一起陪着。就像接待领导视察。带着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搞得卢维很无语。单位离家有13公里。那是人工厂是工业区。化工厂,药厂,洗涤剂厂就都在附近。大哥在药厂。我在洗涤剂厂。我离大哥那里还有3公里。

“唉,四儿真不容易。骑车子跑那么远。”晚上卢维回来吃饭时。爸爸妈妈,二哥和自己。坐在饭桌前。等自己回来了才开饭。

“习惯了就不远了。正好锻炼身体。”卢维说。

“不是,你哥把那个蝴蝶牌的26自行车弄丢了。你骑那个多好。”卢维把埋怨的看着二哥。

“怎么是我丢的,那是老大骑车子放在楼道里,也不知道搬到3楼。我怀疑就是不点里偷的。”二哥说的有点愤愤不平。

“都是你惹的事儿。那人都是你的狐朋狗友。人家怎么不偷别人专偷你。”妈妈也说道。

“我干啥你们也看不起。不吃了。”二哥说的摔门而去。

“哎妈,你不要老说他。他没个干的。心里也不好受。”

“吃饭吃饭,不理他了,一会儿他自己就回来吃了。”爸爸说的,示意妈妈开始盛饭,卢维看得出这顿饭是爸爸妈妈精心给自己准备的。四菜一汤。都是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妈妈盛了饭。拿出了一个大碗。把碗里的菜拨了一些大碗里。放到了火炉边。用锅盖盖了起来。

卢维进场的三两年。正是工厂黄金时期。工厂的机器满负荷的生产。人员都3班倒。生产的产品。没有,进了库房就卖了出去。工厂开了好几条流水线,从附近乡村里请的农民,临时工,包装的包装成小袋的产品。有时人手不够。车间主任技术员。都会去流水线上工作。有时还得当做搬运工,拿到车上装卸的一箱箱的洗衣粉。不过装一箱就会有一箱的补贴。大家都喜欢去。过年过节。会发米面油。还有劳保用品。那些用不着的手套。皮靴。都被妈妈存了起来。换了吃的东西。卢维挣的钱都给了妈妈。妈妈给存的。自己只留二十几块钱。工厂有食堂。食堂里虽然做的没有饭店好。但价格便宜。

卢维的工友们都很和善,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赵和小刘。老赵叫赵新明。个子很高。戴一副眼镜。头发长长的。有一种文艺范儿。弹得一手电子钢琴。他是厂里的名人。文艺表演会的主角。多少有些脾气。和主任的关系好。上班迟到。有时有事只打声招呼。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业余时间都是去搞婚庆。据说挣的钱比上班的工资高了许多。还组织了一个乐队。

小刘叫刘胜易。文质彬彬,单位的换衣柜里。经常放的好几本书,都是世界名着。卢维也爱看书,经常借着他的书,忘记了还。他总是不直接问。拐弯抹角的提醒着。两个人时常聊聊看到的书的体会。 刘胜易和卢维。是同一个工序。3班倒,不是卢维接他的班儿,就是他接卢维的班。两个人既是好朋友。也是竞争关系,每月车间要评选各工序的排名。排名第一的有奖励。

罗伟渐渐也喜欢上了工作。特别是上夜班。上一天夜班。休息一天半。夜班啊人心静。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高低起伏。还要定期爬上爬下不到蒸馏塔里,检查各种开关。设备的状态。但大部分时间看的仪表。也可以拿出书来静静的读。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少不如意。早晨到工厂的洗澡堂泡个澡。去食堂打了饭。然后骑着车回家休息。有时不回家。就躺到工厂的值班宿舍里。时间也就这一点一点的消耗而去。上班的间歇期。工友们三五成群打的,打的牌。他们玩儿滋锅,一种赌博游戏。卢维是不参与。但是有时无聊时。也会4个人打两副牌的升级。赌注就是饭店的一碗炸酱面,一盘牛肉和一个凉菜的饭钱。工厂边的小饭店,成了他们经常的聚集地。有时还喝点小酒。日子也过得不觉得平淡无奇。但卢维心里多少有些空落落。自己的高中同学,补习以后很多都上了,考上正规大学。而自己和他们一比,自己的那个文凭。简直不值一提。

每次同学聚会。卢维会主动结账,同学们毕竟还没有工作。生活还得靠父母供养。这一点卢维多少有了一些自信。那时山地车才刚刚流行。一辆车子700多。罗伟想买了,一直没忍心买。毕竟是几个月的工资。而且那个二八大杠。自己经常修。也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自己骑的车子太旧了,有些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毕竟一个月自己挣的也不少。心里一直想买辆车子。

90年代。流行买东西送抢券。特等奖是一辆奥迪。各大超市超市外停的奥迪车。披红挂绿,红色的条幅。从3楼一直铺到了一楼地上。每到开奖日,人员如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手里拿的那彩票,看站台摇出的号码。心动不已。

住宅区经常有彩票刮奖的摊位,摊位里。放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是一个木兰摩托车。二等奖是一台洗衣机。其他小奖就是肥皂香皂而已。同事之间流传着。中奖的信息。谁家花了三块钱。就中了一台洗衣机。

有的花了1000块钱。最后只得了几十块毛巾和几块肥皂而已。传销也在那个时代流行。只要发展五层下线。就能送一部奥迪100。还有十几万现金。那时的银行利息有10%。工厂都需要钱,扩大产能,但三角债盛行。你欠的我,我欠的你。直到资金耗尽。

厂子虽然利润可观,但很多变成了应收账款。欠了别人很多债,但更多的是别的工厂欠欠的自己。经常能从商场里顶顶回来一些东西。手表,小家电啊。就变成厂里先进工作者的奖品。

卢维得了一次先进,而奖品就是两只海鸥十三钻手表。一直保存至今。

“小子可以啊,这个月的第一又让你拿了。和你师傅学的会偷奸耍滑了。”刘胜易有些愤愤不平。那不是我弄的。你可以问主任去。

上个班他们。把进料管和出料管的阀门关错了。成品储料罐当做原材料。又到了蒸馏塔里,过了一遍。早晨起来,李东升检查时。才发现了问题。报告了车间主任,主任把他们痛批了一气。也发现了师傅老李的小动作。

每天晚上夜班,质检室的工作人员,会在两次不定时的抽检查产品质量。但抽检产品的时间,慢慢的就变成了固定的那几个点。蒸馏塔的温度有严格的限制。误差控制在这二三十度之内。但车间的标准。是不能超过15度。这样做出来化工产品,才更加纯净,老李常常在质检员取料前10分钟,把温度调低,取完了也走,就把温度调高到20多度,这样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期间要深调整好多次。因为第2天交班前。还要整体从储料罐里。取出样品进行测试,样品不合格的,只能再进一次蒸馏塔,快速蒸馏。

上个班组出的问题,我们班组也没得到好处,主任组织车间开了个会,车间内通报批评。我们班组的产量第一。破了车间里的记录。主任也通过质检先配合。找到了原材料,纯度和温度的关系。原材料。每次入场前都进行化验,根据原材料的程度,定下来这次班组温度范围。产量也提高了。质量也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车间有时并不是满负荷运转。生产的产品。有时下个工序生产用不完。就停车等待开机。那时就有员工去包装车间包装。包装车间比较简陋。那是不是自动的流水线,包装工艺还是很落后。

生产出的洗衣粉,全靠人来。一袋袋的包装出去。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成本很高,那时候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极低。几台热塑机,一杆秤。几个人组成的班组,一天都能包几吨洗衣粉出去。生产任务紧时,大家都齐上阵。一箱一箱的洗衣粉就这的包装了出去。好在那时的洗衣粉是紧俏商品。国外的品牌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到中国市场,有些瑕疵,那是瑕不掩玉。

车间停工之时,厂子里就没了奖金,而奖金占工资的一部分,但去车间包装洗衣粉也没几个钱。主任就联合厂里的技术科,开发新产品。车间有个。几间空的厂房。有几台闲置的搅拌机。厂里的技术科人不多,老少各半。几年了,也没开发出什么新产品。以前的产品质量就不错。一直吃着老本。这一次党领导决定,自负盈亏,自产自销。而且还不能占工厂的劳动力。

牛研究员自告奋勇揽下了这个项目。很快开发出了新产品。牛研究员叫牛丽,已经年过半百,再过两年就退休了。第1代和第2代洗衣粉。产品就是他们研究出来。年纪大了,也就等着退休。他爱别人叫他牛研究员,慈眉善目。没说话脸上就带出了笑容。个子不高。胖胖的。脸上居然没有什么皱纹。年轻时。应该也是个美女。

和她结缘。还是和卢维新买的山地车说起。

车间分配来了一个女大学生,长得很文静,很耐看,一下就成了车间里面的焦点。没有老婆的同事,都跃跃欲试。特别是刘胜易班的组长,曹小洪强烈要求分配到他们班组里。女大学生叫程雪波。下下车间来是实习的。实习完就会调回厂部里。

曹小洪已经30多岁了。初中毕业就顶替父母上了班。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母在厂里多年,也有了一些积蓄。今年才给他买了一套农民的三间旧房子。房子在城乡结合部。附近靠着的街道。修了修,把一间修成门面房,卖起了厂里的洗衣粉。一年也能挣到钱。曹小洪长得一头自来卷,身材魁梧,每天上了班,都会洗上洗了澡,换上衣西服,西服的袖口上封着攻尔卡丹的商标。那双三接头皮鞋,啥时候都是锃亮的。那皮鞋卢维也有,那是工厂。从皮鞋厂顶的债,卖又卖不出去,当做福利。发给了员工。卢维咸汤,还需要擦鞋油。麻烦。就给了爸爸,爸爸穿了没几天。鞋底就裂了。就放到了一边,再没有穿。卢维也是纳闷。曹小红的鞋难道不是发的。但样子看的一样。除了他。其他同事也很少穿工厂发的鞋。

曹小红有一身力气。一个人轻轻的就能把200多斤的原料桶搬起来。倒入到搅拌机里。生产厂里开发的新产品。又成了主力。而且又有了。程雪波这个核动力。他们班组。产量总是排在第一。程雪波是曹小红托李东胜的关系进他们组的。按车间主任的意思,想把程雪波。留到车间办公室。做个文员。一个细皮嫩肉的女孩子。受不了车间的这苦。李东胜说了曹小洪的请求,主任也乐意,但并不看好他们之间能成。这种事情人家已经发生几次了。人家看不起他的学历。虽然他家做小卖铺赚了不少钱。

“曹班长。俩月了,摸过手没有?”老李开玩笑的说。

“滚你娘的蛋。我们是真挚的感情。没你那么下流。”曹小洪脸皮已经厚了。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能追到是他的福气。追不到无所谓。女人多的事情。他就不相信自己有钱。找不到一个对象。不过是你挑我。我又挑你。

“狗屁真挚的感情,剃头挑子一头热,烂泥扶不到墙身上去,你肚子里没有墨水,一肚子草,人家能看上你。”刘胜易边换衣服边说。

“你肚子里倒一肚子墨水。你就是个章鱼。满嘴喷粪。”曹小洪说着,对待自己柜子里的镜子。梳的梳头。又从旁边的床底。取下那个锃亮的皮鞋。刷了刷。

穿上了鞋,起身抬头一看,程雪波羞得通红的脸,快步走了过去。曹小红追了过去。更衣室的几个人一下子就跑出去,站在2楼的。走廊里,看着他俩人一前一后,除了长门。没了踪影。

“他娘的,这次这小子不会是成功了吧,走了什么狗屎运。”也李东胜车间办公室。走了出来说。

“但愿他成功,他成功了,这1000块钱的介绍费。就落到了自己袋子里”

“你想得美,介绍费又涨了一倍。”车间主任笑的说。拍了拍李东胜的肩膀。

“唉,这个傻小子。不知道欲擒故纵。看来没戏。”李东胜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