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74章 华佗投效

尤其是自己现在已经年迈,满身的医术也没有传承下去的人,这让他心里非常着急,所以郑宝的每句话都说进了他的心坎子里,让他颇为心动。

最终经过一番慎重的衡量,华佗决定答应,于是他郑重的说道:“故所愿尔,不敢请也,多谢司空大人收留!”

“好,今得天下,胜得十万精兵!”郑宝大喜过望,他终于得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人,自己以后也不用担心家人和自己的身体了。

可以说,这两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自从得到张仲景后,他手底下的戏志才、郭嘉和周瑜等人身体都已经被调理了过来,自然状态下活到六七十岁不成问题。

有了华佗就有了麻沸散,以后哪怕是动手术也有很大的把握了,一个内,一个外,双重保险。

当即他吩咐手下的人给华佗安排和张仲景一样的待遇,并且从那些寒门子弟中精心挑选一些人出来,作为他的徒弟,来传承的医术。

……

本来郑宝还想趁着袁术和刘表、吕布、曹操等人交战的间隙,出兵夺回庐江郡和九江郡,但都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

因为这些年来扬州用兵过于极端,几乎年年用兵,老百姓的潜力都被压榨殆尽,如果再继续发起进攻,很有可能会导致军心动荡,民不聊生,所以无奈之下,郑宝也只得选择休养生息,坐山观虎斗。

总之,现在的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比郑宝记忆中的历史上要乱多了。

现如今,曹操反而没有发育起来,恐怕历史上着名的官渡之战也不会再有了。而北边的袁绍竟然和幽州的公孙瓒相安无事,袁绍现在已经吞并了整个并州,坐拥冀州和并州两州之地,为北方第一大诸侯。

可以说的上是郑宝的心腹大患,毕竟他手底下门生故吏无数,郑宝这样寒门出身的人,在人才数量的上,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郑宝整日也开始处理公务,了解民生民情,闲暇的时间则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日子,真是美好。

时间很快的便来到了大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六月,蔡文姬又为郑宝生了一个女儿,因为前两个都是儿子,所以郑宝对这个女儿非常喜爱。

只是蔡文姬的眼里满是遗憾,本来想着可以为自己的丈夫生一个儿子,却没想到生了女儿,好在丈夫也非常欢喜,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这让她不安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

一家人的关系也愈发和谐,郑父郑母整天笑的合不拢嘴,他们没想到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这样有出息,他们老郑家看来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糜贞和蔡文姬两人的关系也情同姐妹,她们两人常常一起做绣工,对双方的子女也都视若己出。

最后经过众人的商议,郑宝决定给他的长女起名为郑芷,芷者,高尚、聪慧、文雅也,意含冰清玉洁,淡雅清爽,国色天香。

……

而在这短短的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天下的局势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刘表已经和袁术战至之白热化状态,双方胶着在一起,互不相让。

而郑宝也没有闲下来,其中他和众人商议决定从长沙出兵,进攻荆州南部的桂阳郡、零陵郡,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向西进攻武陵郡,收复整个荆州南部地区,把扬州和交州连成一片,这样一来就可以互相照应,减少防御阵线。

可以说荆州南部三郡的战略意义是最为关键的,倒是人口和地盘放在其次。

这次他不准备亲自征讨,毕竟荆州南部的敌人力量过于弱小,只要大军一到,估计就会开门投降,所以他准备把这个锻炼的机会交给郭嘉。

郭嘉娶了自己的妹妹郑月,两个人又生下一子郭奕,所以说郑宝和郭嘉的关系是最为亲近的,他放心的人也只有郭嘉。

不过现在郭嘉正在徐州担任刺史,所以他一纸调令,让周瑜升迁为徐州刺史,负责镇守北边。郭嘉迁为荆州刺史,负责此次出征的所有事宜。

当然也只是两个人对调了一下,手底下的将领都没有变换,毕竟他们对当地已经非常熟悉,如果现在变动,很可能会导致战斗力下降,所以郑宝将领不做调整。

同时他也命令鲁肃准备好后勤供应的粮草和器械,足够五万大军出征使用。同时从南昌大营中精心挑选出5万兵马,开始日夜操点。准备等郭嘉过来之后,直接就将兵马交付于他。

跟随鲁肃处理政务的陆逊,今年也差不多有15岁大了,他准备让陆逊跟随在郭嘉的后面,在这次出征中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到最后可以成长为文武全才,自己可不能埋没了他的天赋。

大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八月,扬州的粮草也已经筹措齐全,兵马已经训练有素,朝廷委任郭嘉荆州刺史,并黄忠、太史慈、张绣、张济、李异、谢旌六将,统兵五万,又令韩骥率领五千丹阳精兵护卫郭嘉安全,又令驻扎在鄱阳湖的周泰率领五千水军,由荆州刺史郭嘉统一调度,合计兵马六万,攻打荆州南部三郡。

这次出征,原跟随周瑜驻守长沙的张节、李玉二人率军六千人,在庐江郡驻守,朱桓、贺齐二人各率军五千人,分别驻守丹阳郡和长沙郡,这些人马暂时不做调动,用来防备荆州人马,但统一指挥权已经移交给郭嘉。

郑宝对于此次郭嘉率军出征可谓抱着极大的希望,并且给予了自己最大力度上的帮助。他希望自己的妹夫在这一战中可以显露出自己的威名,到时候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自己减轻不少负担。

如果自己的亲戚和姻亲有才能的话,郑宝是绝对不吝惜任用的,毕竟在古代这个时代都讲究血缘和姻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