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34章 北海黄巾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时,却没想到前方烟尘滚滚,竟然是朝廷军的人马赶到这让他大惊失色,连忙关闭城门,严防死守。

他心里暗骂斥候死哪里去了,到现在才发现敌军的踪迹,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黄巾军的斥候根本就不专业,早就已经被郑宝的兵马所清理。

先锋管亥、管承父子两人率黄巾旧部两万,引兵交战。司马俱和管亥同为北海的黄巾军统帅,所以他对管亥的武力值非常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所以吓得闭门不出。

随后,郑宝率领四万大军赶来,两军合为一处,共计六万余人马。浩浩荡荡,旌旗蔽空,城上司马俱看了胆颤心惊。

郑宝并没有下命攻城,而是围三缺一,并把众人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管承提议道:“司马俱五万大军皆是一些老弱病残之辈,根本不足为惧,末将愿为攻城先锋!”

一旁的管亥看见郑宝微皱眉头,稍加思索便明白了郑宝的用意,于是他主动请缨说道:“司马俱和我同为青州黄巾,两个人也打过不少交道,他的实力不足为惧,但是若要强攻,定会损兵折将不少,不如我一人前去说服他,让他兵不血刃,开门投降。”

管承十分着急,他也担心父亲的安危,因为黄巾军可是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的。不过当他看到父亲制止的眼神时,他说出的话也弊回了口中。

“此番前去,危险极大,我实在是放心不下管将军啊!”郑宝皱着的眉头也缓缓松开了,不过又有些担心的说道。

“末将愿去,前往一试!”管亥坚定的说道。

“既然将军心已决,那我也不便阻拦,若能成功回来,便是大功一件!”正保最终同意,毕竟如果能够兵不血刃收编这些人马,那也是他极为乐意看到的事情。

……

看着在大厅里坐着的管亥,司马俱也惊疑不定,他以为是管亥攻打北海不成,所以来吞并自己的实力,但没想到管亥竟然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被击溃并且收编,现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扬州刺史手下的兵马。

而且这位传说中的扬州刺史竟然能这么放心的把兵马仍然交给管亥统领,这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要知道他现在的处境也十分不妙,自己手底下的大军只剩下半个月的粮草了,如果再想不到其他办法,恐怕就要产生哗变。同时自己的周围也只剩下徐和这一支黄巾军,并且两个人曾经因为粮草和地盘的事情闹得还有些不愉快,处于僵持状态。

自己被围困攻打,恐怕徐和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来救援自己,而是率领人马赶紧撤出北海军,让自己来吸引朝廷兵的注意。

并且自己投降以后,也一定可以像管亥那样,拥有自己的部曲,做个牙门将也不错。

不过这是他的底线,当然先要狠狠的要价,他谨慎的说道:“现在我部精锐数万,又占据城池之利,扬州军远道而来,必人困马乏,所以着急的是你们,而不是我。”

“自家人知自家事,我之前的情况也和你一样,现在刺史大人承诺,只要你率部投降,就可以拥有自己的部曲,和我一样为裨将,并且其他的老弱病残也可以迁往扬州,也不用为其他的事情而发愁。”管亥也是苦口婆心的说道。

司马俱并没有答话,他正在认真考量。说实话,这个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他们黄巾军人人喊打,基本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所以他们才一直在各地流窜,基本上也只是攻占几个县城。

最终在管亥的劝解之下,司马俱终于选择投降,他们两人一起到城外扬州军大营之中请降。

郑宝听闻大喜过望,连忙亲自出来迎接他们两个,这让两人都受宠若惊。

“我知道这些黄巾军都是活不下的贫苦老百姓,现在河北河南、关东关西均有大旱,各地豪强巧取豪夺,所以才导致民不聊生,现在司马将军能过来投奔于我,实在是苍天之幸。”郑宝诚恳的说道。

“此亦为吾之大幸也!”司马俱说道,看着郑宝诚恳的样子,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看来就算选择投降,也会优待自己。

事后通过统计,司马俱手下共有人马五万四千余人,最终郑宝挑选出来八千人马交由司马俱统帅,剩下的四万六千余老弱病残由水军统帅凌统负责运送至扬州安顿下来。

郑宝为了统一管理,把这些黄巾军全部命名为青州军,同时也派出了大量的扬州军骨干前往其中负责指挥教导,让他们遵守军纪。

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收编训练了青州军,时间便很快的来到了十一月份中旬,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南方的士兵冷的瑟瑟发抖,好在负责后勤的鲁肃已经运来了棉衣棉裤,这才让扬州军的战斗力以至于不会下降的太厉害。

……

夷安县的徐和准备率领人马撤出北海郡,他可不像司马俱那样担忧,没粮食了就吃人肉,没衣穿了就抢劫老百姓,他加入黄巾军可不是为了拯救天下的老百姓,而是让自己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的本性就是流寇,只要有他存在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就会受到戗害。

所以当他听到司马俱投降之后,就连夜整顿人马,向东逃窜。毕竟现在西面有扬州的人马,南面有臧霸的徐州军,他也只能向东逃窜。

但是作为流寇一般的黄巾军有许多老弱病残,他们每日行进的速度也不过二三十里,郑宝在整编司马俱率领的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派太史慈和黄忠两个人率领两万兵马吊在徐和的身后,当然还要再加上徐荣率领的一千骑兵。

太史慈和黄忠率领的两万人马可是扬州军出身,他们的行军速度要远远高于徐和军,徐和虽然有心要摆脱扬州军的追击,但是由于大部队有着老弱病残的拖累,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