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33章 解危北海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管亥将军投靠了我扬州军,便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会无条件的相信支持他的行动!”郑宝郑重的说道。

管亥听了十分感动,他连连表示自己的忠心,并且把自己唯一的儿子管承也留在了扬州军营之中,说一定会效忠于郑宝,绝对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其实现在管亥也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资本,他手底下的精锐将士已经被扬州军擒获,手底下的老弱病残已经没有战斗力,所以他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只能乖乖的听命于郑宝。

害怕管亥压制不住局面,郑宝又让管亥挑选了三百部众归其指挥。管亥率领人马返回到了北海城外的黄巾大营,此刻黄巾军已经吵翻了天,很多人认为管亥已经被扬州军斩杀,所以他们不如四散而逃,赶紧逃命。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管亥回来了,并且还带着三百兵马,这让他们的内心有了一丝惊喜。

管亥把自己要投降的消息一说,很多人纷纷附和,他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毕竟现在军中剩下不了多少粮食,如果还继续顽抗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命丧黄泉。

等到他们商议好之后,便派人把扬州大军请了过来,郑宝听了之后也连忙率军赶到,管亥率领所有黄巾军将士投降扬州军。

这把郑宝可高兴坏了,要知道这里的黄巾军起码有十几万之众,就算精挑细选出来一些精锐,也估计有两三万之多,不过想要继续训练这些兵马还得需要一些时日,他们现在打起仗来犹如一群乌合之众,不然自己也不会如此轻而易举的便战胜了。

城中驻守的北海太守孔融听闻喜讯,连忙下来邀请郑宝前去赴宴,郑宝也没有拒绝,能和历史上的鼎鼎有名的人物交谈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他让戏志才率领众人开始清点黄巾军,并且把其中的精锐青壮挑拣出来,另外组成一支队伍。

“这次还要多谢扬州刺史能够及时率军救援,这才解了我北海之危,孔融不胜感激。”这段时间把他可愁坏了,现在他才有心思安定下来。

“孔太守言重了,你我皆为朝廷命官,相互帮助乃是应有之理,不必如此客气。”正保也没有托大,毕竟作为当时大儒,孔融的名声比他可强的太多了。

两个人又是一番亲切的交谈,紧接着孔融问道:“我见城外围困的黄巾军全部都已经卸下武器,投靠将军,难道是想要把他们收为己用吗?”

“当然如此,现在我军实力不足,还是要吸纳一些青壮的。”

“那郑刺史可一定要再三小心了,这些黄巾都是不稳定的因素,长年累月他们打家劫舍,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啊!”孔融语重心长的说道。

郑宝明白孔融的好意,他也说道:“这些黄巾军大多数都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穷苦百姓,他们为了生存才不得已做起了这种事,等以后我一定让他们改邪归正!”

孔融看见郑宝已经下定决心,也不便劝阻,于是双方交谈的气氛又融洽了起来。

在和北海太守孔融的交流之中,他也了解到了目前青州黄巾的形势。黄巾渠帅徐和、司马俱各自拥兵五万,在北海郡祸乱;黄巾渠帅张饶拥兵二十余万,在青州境内流窜,前段时间还攻破了兖州,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

这让青州各郡人心惶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围剿这些黄巾余孽,郑宝在心底暗暗记下了这些黄巾势力的名字,这次他要将这些人际网打尽,把曹操以后的垫脚石变成自己的铺路石!

……

清点管亥所部的黄巾军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因为人数过于庞大,幸好有北海太守孔融的支持,才让他们的粮草和物资得到充分的准备,要不然很有可能因为断粮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清点,这次俘虏的黄巾人口在一十四万七余人,其中没有残疾、可以参军、略通军阵的也青壮就有四万三千余人。

郑宝首先清点出三千人马,把把他们全部都补充到自己这次带来的大军中,恢复到原先的人数。

然后再从其中挑选出两万人马,先交由管亥、管承父子统率。

剩下来的一十二万余黄巾老弱病残,他则准备把他们安排一路送往扬州,人口可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有了人,就不愁兵马源源不断。

管亥、管承两人听了自然是非常感动,他们没想到自己在投降之后还能掌管军权,连连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辜负刺史大人的期望,一定会誓死效忠。

郑宝主要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可以更好的收复黄巾人心,第二是为了给剩余的黄巾残部做个榜样,让他们能够更快速的投降,不会有后顾之虑。

在经过一番仔细的打算后,郑宝决定继续攻打盘踞在高密、夷安二县的黄巾渠帅徐和、司马俱二部,彻底清扫盘踞在北海郡的黄巾,扩充自己的实力。

管亥听了连忙主动请缨,希望自己可以担任先锋,遇水搭桥,遇山开路。

郑宝自然不会拒绝管亥的请求,经过刚刚的整编,虽然管亥的人马减少了不少,但是却把其中最年轻力强的、战场厮杀最为猛烈的黄巾部众留了下来,也算是一队精锐。

……

高密

驻扎在这里的黄巾渠帅司马俱有些忧虑,管亥攻打昌安城的消息他也知晓,这都是缺粮闹的,自己最近也粮食短缺,心里愁的发慌。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管亥竟然被朝廷军打败,这就让他更有了忧虑意识,要不要赶紧率军逃往其他地方,要知道他的部下虽然说有五万之多,但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真正能打仗的也不过一万多人。

到时候再洗卷几个县,手底下的人口说不定还可以增加到十万人,那时候声势更加壮大。不过他不准备再增加人口,而是准备把用不上的老弱病残全部抛弃,毕竟现在粮食最为短缺,他可不愿意养这些无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