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公子他在劫难逃>第51章 江缙云

  2月后,晋阳官道,一道过分消瘦的身影落寞独行着。

  冷风拂面,露水未消,正是清晨伊始,一轮橙红浑圆慢慢浮上天边。

  身影抬头仰望,露出一张清减苍白的脸来。

  不是别人,正是消失多日的沈家二公子——沈砚书。

  连月奔波,兜里已无几分银钱,加之三餐不继,日夜奔逃,腹中小拖累作祟,这一切都让那张苍白的脸看起来多了几分病态。

  脚步一刻不停往前走着,已经走出很远了,回头望都望不到几分熟悉的景色,但脚步的主人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开始,沈砚书只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打胎,将身体养好。

  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考虑回不回沈家,当然沈珩已经不在了,他大概率是不回的。

  可走着走着仿佛就成了种习惯,根本停不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在沈家时,投毒事件吓坏了他,沈砚书走到哪都觉得不安全。

  他如何不知如今自己地位微如草芥,根本没人会害他,更不会煞费苦心投毒暗杀,可他还是以此为借口,走得更远些,再远些。

  不为别的,只为腹中毕竟是个生命,骨血连心,纵然再冷血也无法一夕之间拿定主意。

  而这摇摆不定中有没有萧越的原因,沈砚书并不想深想,夜晚还依旧入梦的人,若是白天还要想起,那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了。

  一路向北,走到江水上游,沈砚书终于停了下来。这时距离沈家也有几座城的距离了,小腹若是没有束腰都要明显突出一块来了。

  入夏了,烈烈的太阳下,江水湍急而澄澈。

  江水旁是块农田,正是劳作时节,皮肤黝黑庄稼汉杵着地,扎着干脆发髻的妇人们蹲在地上除着草,幼童则嬉戏着,各处找着乐子。

  男孩偏爱玩泥巴,女孩则偏爱采撷漂亮的,如绿叶,如红花。

  她们采了也不做什么,就走到江边将花抛开,任花红绿叶随着江水流。

  大约怀孕后都会激发父母的天性,即使平日不喜欢小孩的怀了孕见到小孩都会露出会心一笑。

  沈砚书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小孩,他以前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得知有了身孕后日日愁苦奔波,更没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了。

  而现在他看着身着花布衣幼童带笑活泼的脸,听着悦耳动听的声音,他想他应该是喜欢的,尤其偏爱女孩,那样天真活泼的性子,那样娴静中透着灵动的品貌,很难不让人喜欢吧!

  沈砚书控制不住摸上自己小腹,不禁设想自己腹中的孩子如果能顺利生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性子会像他吗?还是会更像萧越?

  长相呢?会如他这般平平无奇,被夸也只能勉强挂上清秀二字,还是如萧越那般容貌俊秀,名动上京。

  若是像沈钰也挺好的,不是都说孩子像舅吗?

  沈钰那人没什么可取的,也就长相上乘了。

  伤口久了总会结疤,伤痛久了也总会习惯成自然。

  经过近3个多月的沉淀疗伤,再想到萧越,沈砚书心脏终于没那么痛了。

  虽然还是会如针扎般细细密密疼上半天,却再也不会如刀戳剑割般疼了,心态也平静了很多。

  沈砚书乐观地想,即使能平静距离遗忘也就快了,总会走出来的不是吗?哪有伤口不会愈合的?

  可是眼眶为什么又开始酸涩了?

  眼泪为什么又掉下来了?

  有小孩好奇上前询问,“大哥哥,你在哭什么?”是个小女孩,长得好看,声音也软糯。

  “哥哥没哭,只是沙子进了眼睛。”沈砚书转过头,拭去了眼泪。

  “那个大哥哥你在这里干什么?等渡船吗?”

  “是。”

  沈砚书点点头,等渡船,过岸,找医馆,打胎...

  想到最后两个字,沈砚书心脏抖了抖,连带着身子也颤了颤。

  心软如他,平日连个小动物都不敢伤害,现在却要亲手杀了腹中之子,沈砚书觉得自己简直是恶魔。

  “大哥哥,你为什么浑身发抖,是冷吗?”

  沈砚书深吸一口气,定住身影,咬牙点点头,“是啊,江风好冷。”

  冷得人发颤,冷得心发疼。

  小女孩“咦”了一声,似乎是不解,明明她都被热风吹得流汗了,为什么面前的大哥哥还能冷得发颤呢?不过看着对方消瘦的身影,白得没有唇色的嘴巴,她似乎理解了。

  小女孩还要发问,渡船却远远地过来了。

  沈砚书朝她抱歉的笑笑,提步走去。

  沈砚书不敢等,怕稍微一踌躇就又会犹豫。

  已经犹豫够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沈砚书走得急,他没意识到走出几步后,面前的路已经不是直线了。

  腹中小拖累吸取了他太多营养,何况他本就身体虚弱,操劳过度。

  总之等他头晕眼花,眼前发黑,脚步踉跄,颤颤巍巍即将摔倒时,脑海中只剩了两个字——坏了。

  还好,在他即将与地面进行亲密接触时,有双温暖的大手及时接住了他。

  迎着眩目的太阳,沈砚书努力看着那人的脸,良久,在一圈一圈眩目的彩光中,他准确叫出了那人的名字,“江缙云。”

  再醒来时是在一间农舍。

  木床,木门,木桌,木椅,抬头看去一览无余皆是劣质木品。

  关不严的门扉半掩着,从床头望去正好能看到院内小灶,小灶燃着火,袅袅炊烟从火焰上的瓷罐孔内缓缓升起。

  空气中的味道不大好闻,那瓷罐里的大概是药,随着徐徐烟火气扩散着,原本清甘的空气顿时染上了一抹苦涩之意。

  头很痛,沈砚书按着抽痛的太阳穴缓缓坐起来,慢慢掀开身上的花被,两条瘦弱却线条感很好的腿垂了下来。

  他记得自己晕了,在船到达前一刻,现在之所以安安稳稳躺在床上,大约是某个好心的村民将他带回来的。

  他还记得晕过去前见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可现在那张熟悉的脸并不在,沈砚书也就只当自己看错了。

  毕竟晕倒前眼前的场景都模糊地转圈了,看错也很正常。

  大约人状态不佳时磁场也会变低,容易看到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只是他的不切实际也太天马行空了,玉云山庄离这山高水远,那人又怎么会出现呢?

  愣神片刻,一个身穿花布衣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

  看到沈砚书,她眼前一亮,“大哥哥你醒了?”

  沈砚书因为生理性头疼蹙了蹙眉,过了一会才辨认出面前女孩就是他晕倒前同他聊天的小妹妹。

  “小…”嗓子有些干,沈砚书刚吐出一个字,小女孩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冲着外面喊道:“大夫哥哥,大哥哥醒了。”

  “大夫哥哥?”沈砚书动了动嘴唇,小声念道。

  脑海闪过一张熟悉面孔,就在沈砚书质疑晕倒前看到一切都是真的时,江缙云一身黛青色,风尘仆仆从门外跑了进来。

  对,没错,是跑,认识江缙云这么久,他永远温和从容,似这般失态还是第一次。

  “沈公子,你醒了。”江缙云初进来时眉头还是微皱的,走了两步脸上就带上了笑,眉间上扬着,像是一个终于解出问题的小孩,神情不由自主放松着。

  农舍房间不大,从门口到床边不过数十步,就这么短的距离,他的眉头彻底松开了,眼睛亮亮的,里面包含着多种情绪,惊喜,兴奋,高兴,放松。

  江缙云眼睛本就柔,睁着时仿若小河流动,此刻泛着光,便如同河中倏然射进了亮光,很亮眼很好看。

  “江公子。”沈砚书干涩开口,“你怎么在这?”

  活泼的小女孩邀功似的插着嘴,“大哥哥,你晕倒前就是这位大夫哥哥抱住你的。”

  抱,这个词可有点暧昧了。

  尤其沈砚书上一段是同男子,是江缙云师兄,还不小心被江缙云撞到过。

  两人不约而同僵了僵,片刻江缙云才故作淡定开口,“沈公子不记得了?你晕倒前不是还喊了我的名字。”

  沈砚书凝眸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样。

  “江…”

  沈砚书还要说什么,却被江缙云挥手打断了,“有什么事等会再说,你身体弱,我让花姨给你炖了只药鸡,你先吃了再说。”

  小女孩应该是花姨的女儿,听到这话很有眼色地跑了出去。

  “你先休息。”江缙云颇有深意地看了他消瘦的身子一眼,若不是关系不方便,沈砚书都要怀疑他会上来替自己盖被子掖被角了。

  “我外面还有病人。”江缙云收回目光,转移着话题,“等药好了,我来看你。”

  沈砚书吃了自逃亡路上以来最温情的一顿饭,鸡汤很热,农妇的热情更热,小女孩叽叽喳喳在一旁打岔唠嗑,歪打正着让沈砚书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日暮西垂,江缙云才回了屋,小地方没有大夫,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大家自然是感恩戴德的求着。

  医者仁心,江缙云不忍离去,只能不断拖长着义诊的时间。给沈砚书的药也是热了再热,直到干得只剩半碗了,他才姗姗然带着药回了屋。

  屋内,小女孩还在陪沈砚书说话,娇俏童声高声碎碎念着,沈砚书的声音偶尔穿插其中。

  “小花。”推开门,江缙云喊了一声女孩的名字。

  “哎。”女孩脆生生地应了一声,朝江缙云跑去。

  “你先出去玩会,大夫哥哥有话要跟大哥哥说。”江缙云左手端碗,右手摸了摸小花的头。

  “好。”女孩点点头,一溜烟跑了出去。

  因着女孩一下午的碎碎念,沈砚书没时间思考江缙云为什么出现,突然的出现和萧越有没有关系,所以当两人再打照面时,他只能干巴巴地说道:“江公子,多谢你。”

  “没事,我与沈公子是朋友,帮忙也是应该的。”

  应该?

  沈砚书唇边泛起一阵苦笑,这世界上有什么是应该的?父母尚且能不顾亲情,爱人尚且能袖手旁观,一个朋友却对他说应该。

  不可避免地,沈砚书想到了萧越,不仅因为江缙云宽容的态度,还因为江缙云本身。

  他们就是通过萧越认识的,江缙云同萧越关系还那么亲密,产生联想也是正常的。

  不过,沈砚书并不会因为这个,就对江缙云疏远膈应。

  不说江缙云往日种种的细致,善解人意的性子,就凭他救了自己,也足够沈砚书感恩戴德了。

  “沈公子身体不好,还是不要多思了。”看出沈砚书走神,江缙云提醒道。

  沈砚书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心里却否定了他的提议,不是他不想如此,实在是做不到。

  江缙云看清他眼睛里的惆怅,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将药碗端到沈砚书面前,“先喝药吧。”

  沈砚书一边伸出手去接药,一边问道:“这是什么药?”

  “安胎药。”

  江缙云声音平和,仿佛春风吹皱平静湖面,温柔而惬意。

  可第二个字出来后,沈砚书却直接被那句话刺了一下,就像温柔的惬意中突然多了一分震惊,柔风中突然降下一道惊雷,将沈砚书的镇静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