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天晋帝国>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

邯郸城内,东海王得知楚王大军,已经进驻荡阴之后,急忙召来众人商议。

军司王衍,对东海王司马越说道:“王爷,您身为联军的盟主,自晋阳起兵以来,还没有和叛军打过一次仗,这恐怕会有损,王爷您的威名啊。”

东海王司马越想想后,说道:“王军司,本王每次都是,准备大打一场,奈何叛军将领,望风而降,本王,又能如何?”

幽州刺史王浚,对东海王司马越说道:“盟主,如今邺城近在咫尺,应该出动全部兵马,攻下邺城。”

东海王司马越,却犹豫的说道:“王大人,这邺城,城高池深,又粮草充足,守军,尚有4万之多,强攻邺城,恐怕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啊。”

军司王衍劝说道:“王爷,一将功成万骨枯,死的人,都是为国捐躯的壮士。倘若王爷不打这一仗,让楚王抢了头功,那您这盟主,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

东海王司马越沉默一下,又问道:“万一,久攻不下,我们损失惨重,,,楚王在我们之后,再攻打邺城,反而攻下了,那我们,岂不是白忙了。”

王衍起身,走近东海王说道:“王爷,就算我们久攻不下,让楚王捡了便宜,可是,我们打邺城的事,必然天下皆知,王爷的威名,必然远超楚王。”

“这事,还是,再斟酌斟酌吧,攻城伤亡太大,本王,于心不忍啊。”

王衍却是继续劝说道:“王爷,这次州郡联军,集结的都是敢于赴死的义士,他们有赴死之心,王爷,又岂能畏缩,而不下达攻城的指令。”

王衍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此事,对王爷来说,根本没有损失。邺城之战,越惨烈,越能让天下人知晓。这一仗,是打给天下人看的,王爷,就不要再迟疑了。”

原来在王衍的心中,这一仗,就是一场压轴戏。

不管死多少人,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让天下人知道,这一仗,是东海王司马越打的。

王浚附声说道:“盟主,王军司说的对,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请盟主下令吧。”

东海王司马越,内心开始,倾向于强攻邺城了。

因为东海王司马越,还真不会有多大损失,这次十万州郡联军中,司马越的人,只有1万。

而这1万人,还是充当东海王司马越的近卫,所以打起来,死的都是别家的兵。

死别家的兵,却可以为东海王司马越赢得声望,这事,还需要犹豫吗?

当然需要犹豫,因为司马越是联军的盟主。

不犹豫一下,怎么显得他这个盟主,有仁爱之心呢?

“既然,王大人,王军司,都认为,本王应该强攻邺城,那本王就下令,全军出动,直取邺城。”

东海王司马越的十万州郡联军,很快就将邺城包围了。

根据哨探的情报,邺城北面守军多,东西面守军相对少,南面最为薄弱。

于是,东海王决定,北面用1万人佯攻,东面1万人,西面1万人,作为辅攻,南面则集中了5万人,作为主攻方向。

邺城内的成都王,也是及时调整了,邺城的防御力量,将主力由北边调往南边,以应对东海王的进攻。

东海王强攻邺城的消息,传到了荡阴,冯玮的军营。

冯玮本来想率大军,从南面配合东海王攻打邺城。

不想,东海王在南边,摆了五万大军,于是只能作罢。

周璃对冯玮说道:“楚王殿下,东海王在邺城南边,摆下5万大军,分明是,怕楚王殿下,去抢他的功劳。”

“周将军,本王与东海王,都是为朝廷办事,何来抢功一说?既然,邺城南边,有东海王的5万大军在攻城,那咱们就不便插手了。”

“楚王殿下说的对,末将失言了。”周璃低声说道。

“周将军,不必失望,仗,还是有的打的。濮阳,有木万年的3万叛军,我们向东,先去灭了木万年再说吧。”

“诺。”

于是冯玮领着大军,向濮阳进发。

濮阳城的木万年,得知冯玮的大军,浩浩荡荡,朝濮阳城杀过来了。

自知不是冯玮对手的木万年,赶紧召来副将耿忠。

“耿副将,本将军,自知,不是楚王对手,为了不连累三万弟兄,本将军准备,今晚上就卸甲归田,不再过问,朝廷的事。”

耿忠大吃一惊,忙问道:“木将军,纵然不是楚王的对手,也可以和众兄弟们,一起出城投降,何必独自离去。”

耿忠哪里知道,木万年和冯玮的恩恩怨怨。

如果木万年,落到冯玮手中,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

“本将,已经厌倦了朝廷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生活,只想寻一个清净处,了此残生。”

木万年说完,就将将军印信,交给了耿忠。

耿忠见木万年去意已决,也就没有继续挽留。

等到冯玮的大军,到了濮阳城下时,耿忠就下令城门大开,亲手捧着将军印信,跪在城门口。

冯玮没有想到,濮阳城的守军,活得这么通透。

不过想到,他们是木万年带过的兵,也就可以理解了。

冯玮骑着马,走近耿忠,问道:“你是何人?”

“回楚王殿下,末将是濮阳城副将耿忠。”

“耿将军,你们主将木万年呢?怎么不见他出来,迎接本王?”

耿忠缓缓回答道:“木将军,他,,他昨天晚上就走了。”

“什么?他往哪个方向走的?”

“末将不知,木将军,说是厌倦了,现在的这种生活,他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归隐田园。”

冯玮气到了,这木万年,竟然脚底抹油,跑了。

而且昨天晚上就跑了,现在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

“耿将军,你们开城投降,本王将来,一定会奏明天子,减轻你们的罪责。”

“谢楚王殿下。”

冯玮顺利进入濮阳城后,想起了邺城,还在大战,便问身后的耿忠。

“耿将军,邺城的情况,你可清楚?”

耿忠迟疑了一下,回答道:“末将,知道一些。”

“只是一些吗?你们之前,不是在邺城驻防吗?”

耿忠见冯玮不相信,于是跪下解释道:“楚王殿下,我们是降兵,成都王始终,信不过我们,所以,重要的事情,是不会让我们知道的。”

“起来吧,本王明白,,,那邺城的构造,布局,你总该知道一些吧。”

这个邺城的建筑布局,耿忠还是知道的,于是说道:“邺城,东高西低,楚王殿下,如果想强攻邺城,最好,从西门进攻。”

“所以说,还是要问对人啊,本王之前不了解,还打算从南门攻进去。”

冯玮等人进入濮阳城官衙后,冯玮便坐上了大堂正位。

又令人给耿忠搬来座椅,耿忠先是不愿意坐,在周璃的劝说下,才坐在堂下的左侧。周璃则坐在堂下右侧。

“耿将军,这濮阳城,还舒适吗?”

“楚王殿下,濮阳百姓,热情好客,贼寇匪徒不多,还算太平。”

“那就好,周将军,发布告示,安抚濮阳百姓。”

“诺。”周璃领命后,就退出了大堂。

此时耿忠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冯玮说道:“楚王殿下,有一件事,末将,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事?耿将军但说无妨。”

“成都王,还有一支援兵,正在赶来的路上。”

成都王还有援兵,冯玮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耿将军,成都王现在,困守孤城,怎么可能还有援兵?”

耿忠起身向冯玮行了个礼后说道:“末将,不敢欺瞒楚王殿下,成都王确实,还有一支援军,就是凶奴五部的大都督,刘渊统率的3万胡人铁骑,目前,应该还在常山一带活动。”

刘渊?

冯玮知道,刘渊手里,有5万凶奴骑兵。

如果他真要帮成都王,抽出个3万骑兵,完全可以做到。

“本王相信耿将军,,那刘渊,是什么时候答应,出兵援助成都王的?”

“回楚王殿下,大约半个月前。”

“刘渊率领的是3万骑兵,为什么速度这么慢,半个月了,怎么到现在,还在常山?”

耿忠摇摇头,说道:“末将也不明白,不过,木将军前几天,倒是猜测过这个原因,说可能是,刘渊想拖死成都王,让成都王,死战到底,重创攻打邺城的朝廷大军。”

冯玮对木万年的猜测,比较认同。

现在要想减少邺城大战中,两边士兵的伤亡。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成都王知道,刘渊不会来救他了。

于是冯玮决定,去一趟常山,让刘渊写下一封亲笔信,劝降成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