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好友【完结】>第235章 浮幻3

  知音之人,生死之交

  赵弥看见了高平郡王,郡王的衣袖上有血。不知道是谁的血,是郡王自己的么……郡王静静趴在宛春侯的背上,身上披着一件鹤绒披风,赵弥不知道披风下会不会有更多血迹。

  赵弥朝宛春侯行礼,宛春侯背着高平郡王,因此只朝赵弥点了一下头示意。

  崔涤让身边的侍从去替宛春侯接过高平郡王,宛春侯摇了一下头。

  崔涤抬手制止了侍从的行动,立刻小声问宛春侯:“郡王不舒服?可是受伤了么?”

  宛春侯说:“郡王太累,睡着了。”

  崔涤说:“啊、啊……是我想得少了。我该让人备车,而不是牵马来。是我大意了。”崔涤说完,就去派人找马车或牛车去了。

  崔涤信了宛春侯的话,可赵弥不太信。郡王不是睡着了……赵弥以前是高平郡王身边的侍从,他知道郡王向来警觉。郡王的脸遮在披风之下,一直没有动。

  郡王怎么了……赵弥看着看着高平郡王,忽然觉得头皮发麻。背后直冒寒气。

  郡王安静得像是……死了?而宛春侯——

  疯了。

  宛春侯接受不了,所以只说郡王睡了,是不是?

  赵弥盯着宛春侯的脸看,自己的脸色瞬间白了。宛春侯一直没什么表情,他不肯让人替他背高平郡王,因为他不接受郡王死了,是不是。

  冷汗直流,赵弥顾不得禁忌和礼仪,忍不住伸手去探高平郡王的鼻息。

  他害怕……

  赵弥伸手去碰荀靖之,宛春侯或许猜到了他这是要做什么,毕竟他的脸色怪异而难看。宛春侯只说:“不要撩起披风来,会晃眼。”

  赵弥看着宛春侯,觉得宛春侯无比可怖。他背着一个死人,但他不肯承认,自欺、欺人。赵弥打了个寒颤,将手指探向了披风之下。

  赵弥收回了手,脸上一点一点恢复了血色,然后瞬间红了起来,一直红到了颈后。郡王还有呼吸,并且呼吸平稳。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立刻跪在地上向宛春侯请罪。

  郡王真的只是累了,所以毫无防备地睡着了。

  第五岐轻声说:“赵大人不信我。”

  赵弥刚才看宛春侯,只觉得他的神情里皆别有可怖意味。那些可怖意味一瞬间都消散了,赵弥如今只觉得羞耻,他恨不得变成一只蚯蚓,就这样钻进土里去。

  他压低了声音说:“下官失礼。实在不成体统……侯君恕罪!”

  也是,郡王与宛春侯有过命的交情。他们守在郡王身边时,郡王不能安睡,可宛春侯和他们不一样。

  若有松龄鹤寿,一定长共百年——郡王称宛春侯是自己的道侣,郡王从未回避过自己和宛春侯之前的情谊。

  赵弥又羞又愧,恨自己胡乱猜测宛春侯。郡王原来只是累了。

  其实他何曾见过郡王真正的疲态呢。郡王是何样的人物,一身硬骨,有什么事都挡在前面,从来不肯示弱。

  赵弥在地上跪着,宛春侯微微扬了一下下巴,示意让身侧的人去把赵弥扶起来,然后轻声对那人说:“成耜,我有一个白釉小瓶,瓶上贴着‘愈疮’两个字,在城外放着,劳烦你去帮我取回我的东西和那个瓶子,瓶子给赵大人。”

  那叫“成耜”的侍从扶起了赵弥。成耜曾在贞和三年陪宛春侯北上,两年来一直跟在宛春侯身边,赵弥见过他两三次,倒是认得他。

  成耜扶起赵弥后,朝主人行了一礼,要了一匹马走了。

  第五岐对赵弥说:“赵大人,固守江陵郡不易,几月以来,多谢你了。你受了伤,我有伤药,等侍从把药给你,你记得好好养伤。”

  赵弥说:“君侯实在有心了。不如……我先回去,叫仆婢为郡王整理床榻。我的左臂摔折了,是个伤员,帮不上别的忙,就不添乱了。”

  第五岐说:“辛苦。”

  赵弥向第五岐行叉手礼,行完礼比第五岐等人先一步回了官署。

  赵弥单手骑马,回到官署后,看见参军平藏用等人都在官署前等着,他们都在等候高平郡王回来,看见赵弥,立刻围上来问他:郡王情况如何?可受伤了吗!郎中已经在府中候着了。赵大人把手吊了起来,是受伤了?快让郎中先给赵大人处理伤口。

  一个官署的仆役扶赵弥下了马,赵弥行礼后说:“多谢各位大人好意,我的伤已经处理过了,不是大事。郡王累了,除非有崔将军等人不能处理的要事,各位大人不如先散了罢,让郡王回来好好睡一觉。其他的事情,等郡王休息够了再议,也是不迟的。各位大人近来夙夜操劳,想必也累了,也该回去好好睡上一觉。”

  诸人在官署前议论,要不要先回去。参军平藏用叹了一声,说:“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①,诸位大人,今日竟已是秋天了,桂花开了有一阵了吧,我今天早上才闻见桂花香。”

  “是开了。”

  “开了吗?”

  “嗐,谁有心看桂花。不过今天可以看了。郡王敢闭上眼睛小睡一觉,我们自然也可以松一口气了。都累了、都累了,危机已解,不如让郡王好好休息吧。”

  赵弥陪众人说了几句话,众人决定先散去了。

  几个武将先走了,平藏用的脸上挂着两个青黑色的眼圈,看众人走了,拍了拍赵弥的肩,对赵弥说:“老兄,这次是多亏你了。城西烧水鬼,竟然真的烧成了……郡王说自己不信神佛,因为神佛无情。哪是无情呢,郡王在江陵,郡王不知道,自己在江陵,就是神佛的意思了。”

  赵弥说:“参军在江陵、崔将军来江陵、侯君来江陵……都是神佛的意思。一夜解围,如梦似幻,若非神迹,分毫不得解。”

  平藏用听赵弥说完,感慨道:“赵大人不愧是郡王身边的人,你也说梦幻。我陪赵大人等郡王回来吧,我想亲自确认郡王是否安好。

  “我请郡王烧水鬼那天,去拜见郡王,发现郡王的头发白了。我呀,那时候的心就像是被冰冻住之后,狠狠摔在了地上——我竟不怕江陵出事,我只怕郡王先出事。没想到郡王和我说:‘参军,僧人和我说应生不住心,你比我先着相了。’

  “我听说郡王修道,以为郡王精通道经,没想到郡王也修佛,通晓佛理。我见郡王生出白发,郡王没说话,我却瞬间愁深如海了,郡王反而要来安慰我。我说:郡王,我是在梦中吗,您的头发白了呀。郡王说自己睡觉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尚且年少,还在山上修道,和人在座中谈论空有:‘空’‘有’不过都是法相,过尽诸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郡王对我说:‘参军,白发是“有”相,也不过还是“相”罢了,当如对待梦幻泡影,不应为此住心,我不难过。’我问:‘郡王累不累?’没想到郡王竟然还能笑出来,郡王笑了一下,答我说:‘累。不过再着急这一场,生死都可以不再顾及了。’我立刻说了水鬼的事情,劝郡王说,找到水鬼烧掉,江陵就能得救,谁都会活着。

  “郡王对我说:‘人命危脆,世间浮幻,宜修胜善愿②。这世间如梦中浮桥,活着就负起责任,如果死了,就发愿转生最高天。即使错过的人,如果都发了这样的愿,早晚会在最高天相见。’”平藏用复述着复述着,眼眶红了。

  他说:“赵大人,郡王好像的确想开了,可我真怕郡王出事。他累了。我必须得亲自看见郡王,才能放心离开。”

  赵弥说:“那参军陪我进府吧,我叫人去备上温水、收拾床榻。天色不好,这江陵的天,总爱阴沉沉的,今天就阴着吧,天色发黑好睡觉,让郡王好好睡一觉。参军等一会儿见了郡王,也放下心,回去睡上一觉,晚上我们两个轮值。”

  赵弥和平藏用说着话,官署前跑来了一匹马,骑马的人在下马石前叫了赵弥一声“赵大人”,赵弥一看,原来是宛春侯派去取香丸的侍从成耜。

  侍从成耜背上还背着一张琴。

  平藏用看着侍从成耜,说:“郎君,雅兴啊!我看你背了琴盒,郎君是来找赵大人抚琴的?人间有三种美事: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不美的是,城里现下没酒。”

  侍从成耜向平藏用行礼后说:“这位大人不要打趣我,我是一个武人,哪里会弹琴。我那会儿去取东西,看琴的人和我说天气潮湿,让我好好安置这琴,我才把琴带过来了。我是宛春侯的侍从,这琴名叫‘虎枕’,是我家侯君修缮建业的宅子的时候找到的古琴。琴没了弦,我家侯君北伐时带了琴北上,想着找人把琴修好。”

  平藏用说:“然后修好了。”

  侍从成耜答:“是,是郡王的师兄修的呢。郡王在泗州重修建春宫,郡王南下后,我家侯君有一天去了建春宫,在里面遇见了郡王修道时的师兄散人,散人是因为听说高平郡王重修了道观,特意来的,没想到遇到了侯君。我家侯君托散人修琴,散人修了琴,又赠以虎皮褥子和安神香丸。”

  平藏用说:“侯君有心,把琴带来了。行军不易,侯君竟然还带了琴来么?”

  侍从成耜说:“这是有缘故的。我们侯君曾经有一把笛子,名叫准提,后来丢了。侯君说如果自己能在荆州找回准提,当用虎枕回礼。嗐,我本来以为侯君是胡说的。准提早不知道去哪里了。”

  “我似乎听说,准提被贼军拿走了?我知道准提是一支名笛,那群塞外汉子竟也知道这笛子么?”

  “是呢,他们也知晓。我们在雍州时,侯君有一次生擒了虚连提的叔父,他倒是一条好汉,愿意慷慨赴死,只说自己有一个愿望:他说自己会吹笛,听说许朝武家子弟善吹笛,死前求听一笛,侯君敬佩他的胆魄,在夜中为他吹《大墙上蒿里行》,二人合吹第二遍,吹完之后,他折断了自己的笛子,不惧斩头之刀,大吼一声说:来生愿得第五岐之手与名笛准提!随后连眼都不眨,毫不畏惧地被斩首了。可能也就是这次,贼军们都惦记上了侯君的笛子。”

  平藏用感叹道:“第五将军和准提都有名,外族也都知晓了。虚连提那叔父比我有福,先听到了准提的笛声。”

  赵弥忽然说:“参军也听过准提的笛音。”

  “哦?”平藏用说:“我……?”

  “夜里。”

  “夜里……?哦?夜里?郡王弹琵琶的那一夜么?琵琶弦断了那次?”

  赵弥“嗯”了一声。

  平藏用说:“啊……”沉吟了一会儿,对赵弥说:“赵大人好耳力!”

  赵弥苦笑了一下,说:“我哪里听得出来,郡王听出来的。”

  平藏用问:“郡王听出来了。”

  “是。”

  “我……”平藏用说不出话来,隔了一会儿,才说:“沮渠父子该死!!我见郡王头发白了,以为郡王是听说了那群混账东西在城底下的叫骂。我不敢放郡王上城……其实上与不上,没什么区别。”

  赵弥说:“大概吧。”

  平藏用也苦笑了一下,问侍从成耜:“准提是支名笛,是在哪里丢的?难为那群人找来它。”

  侍从成耜说:“在并州被贼军拿走了。等我们进入了关西,在襄阳时,听说伪秦诈称侯君死了。侯君说,伪秦如果在荆州诈称他死了,那他的笛子就会出现在荆州。并州、荆州隔了几百几千里地,我不信侯君的话,可侯君竟然猜的没错。”

  赵弥听侍从成耜说着话,耳中似乎听见了《大墙上蒿里行》的余音——笛曲悲凉慷慨,余音久久不绝。他想起了那一夜彻夜不绝的笛声,沮渠隋彻夜吹笛,如今他已变得只剩下一颗头了。

  平藏用在夜里听不出沮渠隋彻夜吹笛,吹的是准提。赵弥也听不出来。赵弥甚至听不出笛曲是《大墙上蒿里行》。

  赵弥忽然生出了一股落泪的冲动。何谓愿心,凡事发愿,只要足够虔诚,一定能够成就。宛春侯知道准提会在荆州,郡王识得准提。郡王和宛春侯之间的情义,常人如何比得……

  他想起了那黑暗的天色,郡王的头发本来如夜色一般乌黑,然而在第二天变成了白色。人命危脆,世间浮幻,宜修胜善愿,郡王不怕死,也不怕自己的头发变了颜色。

  郡王说活着就负起责任,如果死了,就发愿转生最高天——即使错过的人,如果都发了这样的愿,早晚会在最高天相见。郡王那时想在最高天再见的人,是宛春侯吧。

  高平郡王身在荆州,准提就会出现在荆州,因为,只有高平郡王能在准提被吹响时,听出来那是准提。

  因为高平郡王是宛春侯的知音。

  知音之人,生死之交。少年相识,神仙道侣。郡王和宛春侯之间的情义,常人绝无可能比得。

  根本不可比。

  赵弥忽然觉得,宛春侯能来江陵,是神佛允诺的定数,宛春侯有愿心,不比郡王的愿心稍弱一分。他看了一眼天色,今日的天色,适宜安眠。天色晦暗不明,那神佛远在九重天上,他们到底看不看得见人间呢?

  是看得见的吧。

  日色并不晃眼,赵弥看着茫茫高天,无端想要落泪。

  作者有话说:

  ①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②《大唐西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