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好友【完结】>第138章 真影2

  彼其之子,美无度。

  荀靖之不知道柏中水的模样,但崔琬知道柏中水的模样。

  周鸾吐血那天,周紫麟满城寻找荀靖之,泽晋听说之后,要去阻拦周紫麟,又不便冒犯宵禁,最后泽晋给母亲心爱的柏中水传了一张纸条,让他去拦住周紫麟,权当给自己赔罪。

  柏中水接到消息后果真去拦周紫麟了,他在路上遇见了匆匆赶往通觉寺的崔琬。宵禁废弛,崔琬住在东长干,那时正带着家仆往西长干走,一个小仆猛跑了几步,跑到他的马车前面,拦住了他的马车,问他是不是“崔琬崔大人”。

  崔琬见有人拦车,暂时让人停了轿,撩帘问那小仆有什么事。那小仆年纪虽小,口齿却清晰,说他家主人是长公主殿下幕府中的谘议,姓柏,看见崔琬冒着宵禁出行,乘坐的车轿又非同一般,所以猜他是在找高平郡王的崔大人,而他家主人受了永平翁主的托付,也要去找高平郡王,初到建业,不太认路,希望和崔琬同行。

  柏谘议也乘车,崔琬只见到了他家的小仆,没看见他的脸。他听见柏谘议有永平翁主的授意,也没说什么,等了柏谘议的车片刻,和柏谘议隔着各自的车帷互通姓名,知道了柏谘议字中水,随后就和柏中水一道去了通觉寺。在通觉寺,柏中水成功拦下了周紫麟,并且给了周紫麟一耳光——这一耳光打懵了周紫麟,看傻了崔琬。

  到了通觉寺,崔琬顾不上等柏中水,先下了车,下了车后就往通觉寺走。柏中水跟在他身后进了通觉寺。

  崔琬看周紫麟和高平郡王一前一后僵持着,劝周紫麟回去,周紫麟不领他的情。

  柏中水发现高平郡王身体不适,向通觉寺的女尼点头致礼,让女尼先带郡王去寺中休息。

  高平郡王转身往寺中走,刚走没多远,周紫麟就要去拦他。

  柏中水走过去,挡在了周紫麟身前。

  周紫麟看也不看他一眼,撞开他的肩膀,就要往前走。周家家仆跟着往前走,诸家家仆动起了手。

  崔琬叫了一声:“周紫麟。”

  柏中水也叫了周紫麟一声,“周大人,”他问周紫麟:“这路你非过不可吗?”

  周紫麟回头瞥了柏中水一眼,说:“无名之辈,滚开。”

  柏中水踱了两步,再次站在了周紫麟前面,说:“我算无名之辈,郡王不算无名之辈。”

  “你乖乖让开,别逼我动手。”

  崔琬往周紫麟身边走了几步,说:“周兄,到此为止了,该停了。”

  周紫麟痛斥他:“出事的不是你弟弟,你当然能做好人!”

  “怎么办呢。”柏中水看向周紫麟身后的崔琬,说:“崔大人,你说话不管用。”

  崔琬看清了柏中水的长相,好像见了鬼,一时忘了说话。

  周紫麟这就要继续往前走。

  随后响起的“啪”的一声,惊呆了所有人。家仆们停止了混战。

  柏中水干净利落地给了周紫麟一个耳光。

  周紫麟被打得偏过了头。

  柏中水面色不悦,打完周紫麟,微微抬着下巴看着周紫麟,眼神淡漠,带着几分不屑——他的神情让人觉得他打的不是录公的外孙周紫麟,而是什么脏东西。柏中水扫了众人一眼,问所有站在自己身前的人:“谁还想过去?”

  没人敢过去。

  通觉寺中安静得吓人。

  崔琬久久处在震惊之中,既为柏中水的相貌震惊,也为那一耳光所震撼。

  崔琬在出门前,让人去请了录公。录公终于来了,录公的到来打破了一片死寂。

  一片死寂。

  没人敢提起周紫麟被人打了一耳光。

  周紫麟的脸颊上浮起了一片红痕。

  柏中水见录公来了,向着录公走过去。他穿了一领熨帖合身的碧色缎子圆领袍,灯影摇晃,照在他的衣服上时,一抹烛光下的亮眼碧色恍若流动。他走路很稳,周身的气度逼得录公——陛下的老师、当朝太傅——险些后退。他走过去后,向录公行礼,只行点头之礼。

  “卢大人,安好。”他抬起头时,只用“大人”称呼录公,道:“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①

  录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只说:“是、是。”

  “您的外孙今日僭越了礼仪。”

  “大人海涵,我会好好教导他。”

  周紫麟大喊一声,向前猛走几步:“你!!”

  “我,”柏中水微微回头,看了周紫麟一眼,轻蔑地笑了一下,说:“我要走了。”他走过录公身边时,对录公说了一句:“卢大人,记得管教您的外孙。”

  周紫麟要去抓柏中水,录公说:“胡闹!”让人摁住了自己的外孙。

  崔琬看得浑身直冒冷汗。

  柏中水……他险些以为自己遇到了鬼魂,不,是遇到了江北画皮鬼。荀靖之和荀彰之长得很像,因为他们是亲兄弟。柏中水和一个崔琬认识的人长得很像……像到崔琬以为自己见鬼了。

  可是柏中水的行事作风不像他。

  柏中水的骨子里带着懒得掩饰的强势之感,行事乖张,并且无所顾忌。他令崔琬想起酝酿着雷雨或风雪的阴云……简傲在其中,难以测度。

  崔琬在第二天去拜访卢仲容,意外发现永平翁主竟然也在卢家。

  永平翁主在夫家小住。

  还有一个人也在卢家——柏中水来了卢家,按陛下的意思向永平翁主赔罪。

  永平翁主没让柏中水进屋,柏中水换了一件素色圆领袍,在檐下站着,隔着纱屏和屋中的永平翁主对话。

  永平翁主对柏中水说:“昨夜多谢你。”

  柏中水说:“翁主客气了。您说我是您母亲养的狗,狗不就是要咬人么。”

  卢仲容和崔琬站在院子里,卢仲容听柏中水阴阳怪气地回完话,知道自己的妻子听完这话一定生气。这位柏大人颇有性格。

  崔琬在院中观察柏中水,一眨不眨望着他的侧脸。

  永平翁主说:“你少在我母亲那里说一些我的闲话,你也少吃些苦头。”

  “翁主尊贵,我怎么敢呢。”

  “呵呵。”永平翁主冷笑了两声,说:“你行礼退下吧,我原谅你了。”

  柏中水恭敬地行了礼,行完礼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问:“翁主什么时候回江北?翁主原不原谅我,我并不介意——柏某人只是个凡人罢了,做不到让人人都喜欢。不过,我不希望翁主和殿下因为我伤了和气,这不值得。”

  “我和母亲之间,不需要你做什么,你也做不了什么。你要记得自己的身份。”

  柏中水再次行礼,行完礼离开了檐下。他在院中见到卢仲容和崔琬,向他们二人各自颔首示意。

  卢仲容点头还了礼,没说什么。

  崔琬忽然说:“柏大人,昨夜相见匆忙。柏大人有时间时,不妨去寒舍坐坐。寒舍有杏花正开,某略备薄酒,请柏大人赏花。”

  柏中水说:“多谢崔大人相邀,我一定去。”

  崔琬看着柏中水,仔细观察他的脸。柏中水长得很好看,此时是白天,崔琬看得真真切切,柏中水左眼眼尾靠下处有一颗小痣。

  柏中水发现崔琬在看他,问崔琬:“崔大人,我好看吗?”

  崔琬毫不在意,笑了笑,说:“彼其之子,美无度。”②

  柏中水也笑了笑,眼里却没有笑意,他说:“崔大人文采过人。”说完走了。

  柏中水。崔琬打听了几天,听说自己堂弟家的一个仆人曾在故王侍郎家中当差,而故王侍郎是柏中水的舅舅。崔琬特意去了堂弟家一趟,向那个仆人问柏中水的事情,特意问柏中水认不认识第五岐——

  那仆人说,柏中水一定听说过第五岐:柏中水小时候发过水痘,脸上破了相,那一阵恰好就住在舅舅家,柏中水听表姐说魏国公家的第五岐生得俊美,因此恨上了第五岐,每次进佛寺,都要求佛祖让第五岐倒霉,也发水痘。

  崔琬听了觉得好笑,觉得那故事里显出的简傲之态,很合乎柏中水留给他的印象。柏中水憎恨第五岐,可是他长得和第五岐几乎一模一样。

  几天后,柏中水拜访了崔琬,在杏花的影子里,崔琬有意提起高平郡王,柏中水捏坏了崔琬的金泥折扇,让崔琬亲自领教了他的好妒。

  崔家的花园里堆石成山,种了一片杏树。杏是红杏,结胭脂色杏子,开颜色淡粉的花。柏中水和崔琬在树下饮酒,他的肌肤白皙,颜色与杏花相似。《说文》曰:美而长者曰艳。柏中水当得起一个“艳”字。

  崔琬和卢仲容说高平郡王生得好看,柏中水朝崔琬借过他的扇子,展扇之后挑了一下眉,问崔琬:“大人说我美无度,不知道郡王比不比得过我呢?”说完合上了扇子,把扇骨折断的扇子还给了崔琬,不诚心地道歉说:“抱歉,崔大人,我下手没轻重,把你的扇子玩坏了。”

  崔琬说:“一把扇子罢了。”他对柏中水说:“柏大人,你不该和郡王比。郡王是天家子孙,你该和北地高门子弟相比。柏大人,你见过第五岐第五公子吗?”

  柏中水面色不变,回崔琬说:“崔大人想听我怎么说?夸第五岐,还是说他的不好。我知道他是魏国公的外孙。活人不与死人比,我听说他死了,可我活着。我不与他比,这是我对逝者的尊重。”

  “柏大人可曾见过第五公子?”

  “不曾。不过我听说过:京洛两都,扶风第五。”

  “不曾见过?”

  “看来崔大人见过第五岐。崔大人听过江北画皮鬼的故事么?这故事是影射我的,江北有人说我是心思歹毒的画皮之鬼,我看着像鬼吗,呵呵。我纳闷人们为什么要这么说,现在崔大人非要向我问第五岐,那么,难道是因为我和第五岐长得很像吗?”柏中水笑了一下,崔琬却没由来地觉得背后一凉。

  柏中水说:“崔大人,你邀我看杏花,这花开得很好,我以一个奇闻故事向你还礼吧:崔大人,我以前不长这样,面目普通,平平无奇。你提起的第五岐,我自年少时就听说过,我嫉妒他,所以我天天去佛前烧香,对佛祖说:请佛陀保佑我,让我胜过他。说来也神奇,乾佑末年那场浩劫后,我家举家南渡,我在路上受了伤,昏昏沉沉睡了半个月,一觉醒来,再照镜子时,愕然发现自己变了样子。崔大人,或许人诚心发愿,是有效的。如果崔大人也要诚心发愿,崔大人要求什么呢?”

  崔琬不动声色,说:“家宅平安。”

  “崔大人心系家人。”

  崔琬随后旁敲侧击,问了柏中水一些柏家旧事,柏中水对答如流。崔琬问过堂弟家的家仆,那家仆说柏中水小名“大车”,崔琬问及此事,柏中水说自己的小名的确叫大车,取自《王风》“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③——他的父母最初相见于一场让路,乘车的父亲为乘车的母亲让了车路,二人隔帷问礼,而洛阳的晚风微微吹起了车帷,母亲自此心动。

  崔琬和柏中水交谈后,暗暗心惊,他和第五岐并不相像。柏中水有自己的独特脾性,他对柏家的事情也十分熟悉,他确实很像是柏家的子弟——他是柏家在南渡后为数不多的幸存的子弟。

  可是柏中水长得和第五岐很像。他讲的脸的故事,到底只是一个故事,还是一段事实……

  崔琬不明白。他想不明白柏中水的故事,也有些看不透柏中水这个人。

  又过了几天,崔琬和妙娘去看望高平郡王,高平郡王问崔琬,夜中谁和他同去了通觉寺,崔琬下意识隐去了柏中水的存在。他不想让高平郡王知道柏中水的存在——这对高平郡王没有好处。

  作者有话说:

  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

  ②彼其之子,美无度。——《魏风·汾沮洳》

  ③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