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李子树下的小夫郎>第3章 不卖哥儿

自从发生那日的时候,柳小雪就不上山了,一来是他阿爹阿姆已经在给他想看亲事了,若再遇着那样的事,他的清白就不好说了,又不是每个人都像那天遇见的那个汉子一般,那汉子是个心地好的,可多的是像王栓子那样爱作践姑娘、哥儿的人渣,二来他确实也长记性了,记着后头可能还有野兽,那日的野猪可将他吓得够呛。

可他这整日闷在家里,就愈加烦闷了,他并不爱跟姑娘们凑堆,村里的哥儿又少的可怜,且基本上都要跟着家里忙地里的活路,要么就砍柴挑水,没有他这么闲的,无人陪他做耍,他便只能在炕上跟着阿姆绣帕子,他阿爹阿姆疼爱他,不舍得让他下田干活,厨房里的事又有他大嫂二嫂了,他永远也只能忙着这些不要紧的活路,图个消遣了。

因此,他阿姆在纳鞋底,他在绣帕子,有时他两个嫂嫂也来绣上两条,炕烧的暖和,将窗打开透气也不冷了,手里做着活路,听他嫂嫂同阿姆说些家长里短的,气氛倒也算和睦。

转眼又到了三月中,这时候春笋真是好时节呢,左右家中闲着无事,他两个嫂嫂看他在家里呆的烦闷,便带着他到山上去挖春笋,看着他蹦蹦跳跳的跑着上山,他两个嫂嫂眼中都不约而同闪过了些许笑意。

柳父柳姆生他的时候,他大哥都快到娶亲的年龄了,所以当他两个嫂嫂前后脚嫁进他们家的时候,柳小雪也才四五岁,又不认生,那样爱笑,白白糯糯,正是最可人疼的时候。

那头两年他们又还没有自个的孩子,这小哥儿又着实喜人,自然将他当成自个的孩子来疼,后来他们又前后脚接连生下了几个男孩,到了上山爬树、下河摸鱼整天带着一身脏兮兮回家的年纪,每天洗衣裳都觉得头疼,就又愈发喜爱小哥儿了,文文静静,生得又那样好看,说话轻声细语的,有时还爱同他们撒个娇,不像自己生的那几个皮猴,整日里只会在地上打滚撒泼,看着都烦,哪还有精力去搭理他们。

看他一个人在家中憋得烦闷,想着都还是个孩子,倒是个爱玩的,但村子里有些个不正经的人,却也不放心让他一个还没成亲的小哥儿老往外面跑,刚好也是春笋的时节了,不如由他们带着,出来也好耍一耍,不至于在家憋闷坏了。

在山里忙活了两日,柳小雪着实是疯跑够了,回到家里就躺在炕上不肯动了,可听着他两个嫂嫂说,明日把那些笋拿到镇上去卖了,顺便去看看在镇上私塾教书的他三哥,还有他的几个侄子,又倔强的爬起来,表示自己也要去,他的帕子攒的不少了,正好拿到镇上去卖,还想着多买些新的零嘴,正好家中吃的剩下不多了。

第二日天刚微微亮,柳小雪就捂着自己还睁不开的眼睛,提着绣品篮子,跟两个嫂嫂往村头那边走去了。村头有牛车,一个人花三个铜板那好就能做到镇上,村子里有些想要去赶集的人大多都这个点走,去晚了是不等人的,索性今日他们运气好,赶上了快出发的时候,柳大嫂眼尖,隔着远远的瞅着赶牛的阿方叔,挥着鞭子好像要出发似的,便喊了他一声,都是同个村子的,更何况走这一趟,每个人都是三个铜板,哪有不应的。

等到他们齐齐挤着坐下的时候,那牛才缓缓的动起来,柳二嫂看柳小雪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整个人都蔫蔫儿的,抓着他的脸好一阵揉搓,等他终于清醒一点,才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小饼给他吃了。

车上人头攒动,这个时候去赶集的多是村里的妇人,不免说些家长里短,柳小雪无心参与,但话不知怎的就说到他身上了。

“雪哥儿啊,年前就听你阿姆说,给你相看着人家呢,怎么一直没动静啊?”田大娘开口道。

柳小雪嘴里还塞着饼,脑子都还昏着呢,闻言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没相上也没什么,这相看也得看缘分,不过你也不用愁,你生的这样标致,我看着都喜欢呢,好孩子,大娘,给你果子吃。”田大娘是个和善的,长得有点胖,但看着就是个面善的人,看柳小雪眼睛还没睁开,嘴里干嚼着饼,忙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几个李子出来,其实这玩意不稀罕,后山长的都是,但这会子给他算是心意,柳小雪自然不会拒绝,笑眯眯的说“谢谢大娘。”

他生的好,笑起来又甜又软,看着就乖,是家里长辈都会喜欢的那种类型。

“怎么就没相上呢,怕不是看不上吧,前段时间我看着好几个镇上的人家提着东西去,都叫你家赶回来了呢,哎哟,不是我说呀,这生得再标致,嫁到镇上去这也算是顶顶的好命了,雪哥儿你可不小了,往后再这么拖,年纪上来了,别说镇上的,就是村里的都不一定愿意娶了。”这阴阳怪气说话的是王全子的媳妇儿,她说话向来自是刻薄的,因此村里大多数人都不乐意同她打交道,但面上会问个好。

柳大嫂脸瞬间冷了下来,闻言反击“婶子,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这相不相得上,那看的是缘分,总不能来一个不管什么人,都接下吧,我们家还不缺那几个钱,急着把哥儿给卖了,自然是要相看一个顶好的人家,纵然相不上又不是养不起。”

王全子的媳妇儿一听到柳大嫂说卖人,脸瞬间就涨红了,同车的人也都沉默了。

这王全子的媳妇叫张翠花,其实大伙不乐意同她打交道,除了她说话刻薄阴阳怪气以外,还有一个便是她为了钱将她的闺女卖到了镇上一大户人家,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做小妾,也就是去年的事,她女儿差点就投了河了叫人绑着送到镇上去的。村里虽也有些家境贫苦些的,但也没有说要卖儿卖女的,更何况这张翠花家中原本就不贫苦,有十亩田,后来又靠着卖了闺女的钱,又买了十亩,还给她儿子相看了一门亲事,一下成了村里的富户了。

如今的朝廷也算有所作为,所以不能说日子过得有多好,但温饱总是没问题的,以前的老人说吃不上饭了,一家都会饿死,那是没法子了,才卖儿卖女,可如今张翠花家中原本便过得不错,却为了钱将自己的女儿给卖了,因此村里人都是在背后议论她的,说她黑心肝。可知,纵然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心中亦有寡义廉耻,毕竟不说要有多大的功德,做个人总是没错的。张翠花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俨然是不算人的。

“柳大家的,你这话什么意思啊,说谁卖人呢,不过是好心劝诫你家哥儿,你竟这样血口喷人,你们这样宝贝有什么用?不还是个哥儿,说的这样好听,哼,怕不是没人要。”

柳二嫂也趁机反讽“哎哟,婶子,好好的说这话急什么,哪就是口喷人了,这不是在说着我们家雪哥儿的事儿吗?不曾说着你呀,再说我们家的哥儿,那自然是宝贝的,纵然是没人要,我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大不了以后给他招个好看又贴心的入赘也成,我们阿爹说了,柳家的哥儿纵然嫁不出了,也不将就嫁,这就不劳烦婶子你费心了。”

柳小雪在旁边看热闹,甚至还打了一个哈哈(我们老家叫打马哈,就是起床了还困,经常会做的一个动作,不知道翻译是什么意思,将就理解),全然没有自己正站在漩涡中心的认知,毕竟他两个嫂子的战斗力在村里还难逢敌手呢,可惜没有瓜子。

“呸,谁为你们家费心了,说的哪个要管你们家事儿似的,我也不过是好心,多说两句罢了。”

“既如此,那就谢谢婶子的好心,麻烦收一收吧,我们用不上。”柳大嫂补刀。

“你……”张翠花气急,脸都涨成了猪肝色,却见无一人帮腔自己,都是在看她的笑话,顿时便什么也不说了。

车里其他的几个妇人见状,才忙着说些别的带过这个话题。

柳二嫂还回过头来摸了摸他的头,是在安慰他,不必放心上,他笑着给他二嫂塞了个李子,其实他压根没觉得难过,只是可惜刚才没有瓜子,等会儿到了镇上一定得多买一些。回头他嫂子说话的方式,他也得学着点,往后总要嫁人的不是,总不能一遇到这种事儿就跑回娘家,把他嫂子带过去吧,虽然他很想,但他哥应该也不愿意吧。

要不说读书还是有些好处的呢,至少骂人都显得文雅了一些,柳家在全村都勉强温饱的时候,咬咬牙把五个儿子都送去了私塾读书,还教出了一个秀才,虽然他大哥和二哥如今在家里帮衬着他阿爹下地的事情,他不止一次偷看到她的两个哥哥教他嫂嫂们写字,一开始他嫂嫂们同人发生了争执,言语间也脸红脖子粗的,如今说话都学会了话里带着刀子了,定是哥哥们从书里教的。

柳小雪暗自埋怨,怎么哥哥们都只教他识字,像这些有意思的话,怎么从不教给他?倒是偏心。

他如何知这些都是夫妻房间里的乐趣,如何能教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