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翻译们的迷乱情史>第127章 地图

当时在西京市骑摩托车规定是必须配戴头盔的,孔文龙一共买了三个头盔:一个半盔,夏天他戴;一个全盔,就是像赛车手那样的护着下巴的,冬天他戴;还有一个3\/4盔,让赵红玉一年四季都戴。赵红玉抱怨说她那个头盔,夏天捂得热,冬天没包着下巴冷。

孔文龙说:“谁让你在后面坐着呢?”赵红玉说:“我倒是想坐前面,你也得让我坐啊?”孔文龙说笑嘻嘻地说:“骑摩托车的时候我在前面,你在后面,等咱们亲热的时候,你在前面,我在后面,这不就公平了吗?”赵红玉大囧,骂道:“你这个不要脸的家伙,什么事情都会往那个上面联想,去死吧你!”

有一次,他们开摩托车到老家周城去玩,快到县城十字路口了,就看见两个交警直奔他们过来了。当时骑摩托车的很多人都是非法的,有的无证驾驶,有的不戴头盔,还有的穿拖鞋。所以经常有交警组织起来查处摩托车,然后罚了钱当外快赚。

一开始只是为了安全和整顿交通秩序,后来一些交警尝到了甜头,逐渐产生了依赖,因为交警的工资确实不高,最后演化成就为只为了弄钱。尤其是遇到了外地车,即使你一切都合法,他们也能找出你的茬来罚款。

那两个周城的交警远远看到孔文龙他们都佩戴着头盔,知道就是西京的城里人,就想着上来大敲一笔,因为像周城的农村人骑摩托是不会戴头盔的。等快到面前时,他们突然发现孔文龙的车是周城牌照时,两个人都笑了,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都是自己县城的人,没办法找事了,随后干笑着离开了。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县城上能骑摩托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或者是吃政府饭的人,随便托个人就能过来说情,就不能随便处罚弄钱了。

孔文龙回头对赵红玉说:“你看到没,那两个交警本来还想找茬罚咱们,看到了周城牌照就撤了。”赵红玉说:“那咱们以后可以在周城为所欲为了。”孔文龙说:“咱们也不可能天天骑车70公里到这来呀。”

............

安顿好了家,孔文龙和赵红玉还专门跑去了赵红玉的好姐妹李海英家。李海英是赵红玉的同学,还有另外一个叫郑美萍的女生,她们三个从小学就开始做同学,一直到了高中毕业。

李海英长得端庄漂亮,一脸的正气,是个单纯、豪爽还非常讲义气的姑娘。郑美萍比较淑女,看上去温柔多情的样子,但赵红玉和李海英都嫌她太女气了,像个公主。虽然她们三人总是同进同出的形影不离,但赵红玉和李海英的关系要更亲近一点。

李海英在家热情地接待了赵红玉和孔文龙,她现在还没有男朋友,这并不是因为没人追求她,而是因为她太过于挑剔。四周亲戚、邻居给她张罗介绍的男朋友都快成一个大队了,她就是一个也看不上,不是嫌这个戴眼镜了,就是说那个两个眼睛大小不一样了,总之没有一个是没有瑕疵的。

赵红玉说李海英就是事太多了,是挑花眼了。其实李海英自己心里和明镜一样,她实在是太着迷琼瑶电影里的男主角秦汉了,一心要按照那个标准去找男朋友,那肯定不亚于缘木求鱼。李海英平时吃喝倒是比较节省的,她的钱全部用于购买新衣服和时尚杂志了。

赵红玉嘲讽李海英说:“出门时候穿得像个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可是口袋里只装了几块钱,连打车、买零嘴都不舍得。”李海英也看不上赵红玉,说她老是穿得像个叫花子,反正两个人谁都看谁不顺眼,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们亲密无间的好姐妹关系。

...............

今天在李海英家里,她再一次当着孔文龙的面毫不吝惜地夸奖赵红玉有福气,找了一个既英俊潇洒又有本事挣大钱的男朋友。赵红玉劝李海英放下身段踏踏实实地找个男朋友,李海英却说自己宁缺毋滥,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让步。

赵红玉忍不住就警告李海英说:“你这样任性下去会孤老终身的。”李海英满不在乎地说:“赵红玉,你少操闲心,赶紧把自己的婚事办了再说别人吧。”赵红玉表示最迟过年就会有结果了。

赵红玉又把和孔文龙在南门外租房子单过的事和李海英聊了,李海英敬佩她的勇敢举动,也支持她为爱情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李海英也义正言辞地警告孔文龙,说:“小孔,你可一定要好好地对待我的姐妹赵红玉,如果将来忘恩负义、始乱终弃,我都饶不了你。”赵红玉笑着说:“我们俩只有我攀了高枝抛弃孔文龙的份,根本轮不到他对不起我的机会。”

临走时,赵红玉让李海英抽空去自己的新家串门,李海英怕城中村不好找,孔文龙就自告奋勇地给李海英绘制了一张简易地图。李海英拍手夸奖孔文龙是学过美术设计的大学生,手上还真有两下子功夫。赵红玉也在旁边得意地说:“孔文龙是画设计图的,地图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

孔文龙把小家安顿好了又继续去上班,以后要自己单过了,又换了大摩托车,自己一下子就没什么钱了,可后面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钱花呢。孔文龙就决心好好卖画,争取多挣钱,早日让自己和赵红玉过上更好、更富有的小日子。

为了在和其他翻译的竞争中更加有利于自己,他决定先买一个望远镜,因为孔文龙本来就是一个近视的人,在南方几年没有看书学习让眼睛好了不少,平日里不戴眼睛也能凑合着,但现在为了比其他翻译更早地发现老外,抢先过去叫人,近视看不远就成了大问题。

孔文龙来到西京的东大街,这里有一家专门卖照相器材的商店,他们家二楼也卖望远镜等设备,孔文龙挑了一个小型的可折叠的望远镜,要180元。这对孔文龙现在来说是小意思,本来为了工作就应该投资,而且这个投资的回报也是惊人的,他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望远镜。

这个东西一折叠就能放到口袋里,特别方便,如果看到远处的人像老外,就拿出来一看,马上能看清楚是不是老外,甚至还能提前分辨出老外是哪个国家、老外的档次高不高等细节,这对下一步叫人和卖画都有重大影响。

薛豪义看到了孔文龙的宝贝,受到影响,马上也跑过去买了一个望远镜,不过他买的是单筒的,平时看的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也就比孔文龙的更加小巧方便了。

严有才看到孔文龙和薛豪义都买了望远镜,就笑他们多此一举,他说:“你们两个都是近视,还硬撑着不戴眼镜,就是为了好看,现在又买望远镜来看老外,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们应该像我这样把眼镜戴上,什么事情不对解决了吗?还花那么多钱去买望远镜,那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