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翻译们的迷乱情史>第23章 翻译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孔文龙已经回来了2个月了。有个叫严有才的同学听说孔文龙回来了,马上到孔家来看他。严有才是他们高中班上的“怪人”,独来独往,还土里土气的,同学们都不待见他。只有孔文龙和他关系还挺好,因为孔文龙的性格中也有古怪独行的一面。

上大学时,就有一个怪癖的同学,和孔文龙关系不错,有一阵子因为学习压力大闹自杀,吓得大家都不敢进那个宿舍睡觉,只有孔文龙敢陪着他住。还有孔文龙在大学的第三个女朋友韦丽丽,因为和前男友分手犯了轻微精神病,虽然很漂亮仍然没男生愿意接近,也只有孔文龙和她好上了。

严有才相貌平平,而且个子太低了,在班上没人瞧得上他,大家还经常开玩笑取笑他。严有才就孔文龙这么一个朋友,成绩也远没有他好,一直是孔文龙的小弟,到大学后仍然是跟着孔文龙前后跑的。有一年孔文龙开学晚,还带着严有才在西京的各大学宿舍推销洗衣服用的小夹子给女生,不为赚钱,只是为了和女生互动,趁机找个女朋友而已。

在男女关系上,严有才可是彻头彻尾的小白,他对孔文龙挑逗女生的口才和能力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大四那年,严妈妈担心儿子在交朋友上无能,还再三请求孔文龙帮忙给严有才介绍女朋友。

严有才的穿着打扮还是当年上学时的那个土土的穷酸样,但精神气质已经截然不同了。严有才一见到孔文龙,自然先问了他的金融案子。孔文龙告诉了严有才自己的一切情况,严有才说:“我是那天在大街上遇到了李大手,才知道你回来了,也没事了。你也真不够意思,都回来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来找我,白白地浪费了2个月时间。”

孔文龙不解地问:“什么叫浪费了2个月时间?”严有才马上掏出一沓钱甩着在桌子上,豪迈地说:“这是我今天一天挣的钱。”孔文龙数了,一共400元。严有才又说:“你要是一回来就来找我,现在已经挣了好几千元钱了。跟着我干吧,一年买车,二年买房。”这哪里是当年在班上默默无闻、经常受人嘲笑和捉弄的严有才?俨然是一副事业有成的成功者的派头。

孔文龙疑惑地问严有才说:“你现在是干什么那么赚钱?”严有才说:“我现在办了停薪留职,在鼓楼大街当翻译卖画。”严有才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分到东郊的一个老国企,在车间当技术员,那也是个半死不活的厂子。后来他办了停薪留职,仗着自己英语不错就在街上给外国人当导游挣个翻译钱,当然就是黑导游,可当时旅游市场不健全,压根就没有人管。

有一天,严有才带着外宾去鼓楼旅游,被人叫到一个叫“文化斋”的画廊,外宾居然买了一张国画,出来时画廊老板给了他百分之四十的画钱作为回扣报酬。本来就是鬼机灵的严有才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因为他在街上找外宾做翻译,一天也就是挣个跑腿费,当时每天也不会超过100多元。

可卖画就不一样了,如果外宾买了上千元,他就收入400元以上。关键是导游一天只能带一两个外宾,可卖画可以卖好几次,算下来收入差距就很大了。从此,严有才就“改邪归正”,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鼓楼大街的卖画行业。

严有才说:“我现在当翻译卖画,一年挣五万,能买一辆面包车‘昌河’。”(这可是当时最火爆的家用汽车,能拉人、能拉货。)两年就是十万,能在西京市买一套两居室。”当时西京的房价就是这样,主要是压根就没有什么人买房子。

孔文龙被震撼住了,如果是真的,他满大街找活、没日没夜画图的收入,会被严有才笑掉大牙的。孔文龙坐不住了,马上就让严有才带他去画廊看看。当晚,严有才就把卖画的行业的来龙去脉给孔文龙仔仔细细地介绍了一遍。

............

原来在鼓楼大街有个国画院,是三秦省国画院的一个下属分部,有几个老师和一些学生常年在此作画。那是一个明代的进士府,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老院子。有一天有个叫汪远方的管理人员在聊天时说:“门口天天过老外,要是能叫进来买张国画就好了”。

汪远方是小画院的行政人员,管理着后勤上的事。当时在大厅里画画的学生们回答说:“老外又不懂国画,咋可能会买?何况他们怎么会自己进来?”汪远方说:“要是有人会说英语,能叫他们进来就好了。”

说来也巧,当时正好有个叫郭大成的人来画院找画家要画,应该是为了给人送礼。郭大成会说法语,当时会法语的人如同麟毛凤角,西京市接待外宾的旅行社经常请他去客串法语翻译。郭大成听到了汪远方的话,就笑着说:“我就是翻译,把外宾叫进来就是一句话的事。”

汪远方到底是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他马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太好了,只要你能把外宾带来,如果买了画,我们就给你提成。”郭大成说:“好,你等着,我郭大成说到做到。”当时大厅里有好多人,主要是画院的学生们在画画,大家听了这些对话都以为是玩笑,谁也没把它当回事,也包括汪远方本人。

谁知道当天晚上,郭大成还真带来了两个老外,都是法国人。他们进来参观了老院子都非常震撼。法国人本来就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们看到大厅满墙挂着中国画,立刻兴致勃勃。

他们来到后厅,正好还有几个学生们在画国画,马上就围观上去。其中一个人还非常有礼貌的问能不能拍照?当得到明确回答可以拍照以后,他就左一张右一张地照了起来。

随后,另外一个外宾小声地问郭大成:“能不能买这里的画?”郭大成回答说:“当然可以。”外宾就选了大厅上挂的一幅山水画问价钱。汪远方当晚也在,听说郭大成果真带来了外宾,马上跑到前厅来看。

汪远方看外宾问价钱,就把郭大成叫到一旁商量起来。最后两人决定在这张画本身要给作者150元的基础上,按四倍报价,即600元人民币。如果外宾买了,付给画家150元(画家已经自负了20元装裱费),翻译郭大成拿40%,即240元,画廊留下210元。汪远方大概知道,当时旅行社的翻译带外宾买东西后,商店都要给40%的回扣,这是普遍的行规。

这个法国人听清楚了价格,毫不犹豫地掏出600元钱买了第一张轴画,接着另外一个法国人也买了一张镜芯(装在镜框里面的画心)人物120元,共计720元。画廊共收入247元,郭大成拿了288元。

当郭大成送走了两个千恩万谢的外宾后,小画院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当时的画院犹如一个清水衙门,画家们的收入少的可怜。当老师的还能靠给大人物送画、靠办画展成名——那可是一条独木桥,路太窄了。学生们就更难了,他们几乎不能自己创作,只会临摹名家的作品,然后把画送到很多地方去贱卖,基本上连吃饭都成问题。

今天画院居然把学生的画卖给了外国人,这可是他们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有时候本地人也会来买画,但都是朋友推荐来的,他们最多买一、二张字画送人,价格给的都很低,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今天却是画院的第一笔涉外生意,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的胜利,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崭新职业——“卖画翻译”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