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20章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下)

刘备:“哎呀,我哪敢随便抢地盘啊!刘益州也是皇室亲戚,在蜀中广施恩泽多年了,别人怎么能轻易动摇他的地位呢?”

张松一听,赶紧表白:“我不是那种卖主求荣的人。现在遇到您这位明主,我当然要掏心窝子说话啦:虽然刘季玉在益州称霸,但他性格软弱,用人不当;加上北边还有个时不时想来搞事的张鲁,搞得人心惶惶。所以大家都期盼有个明智的领导者。本来我是打算投靠曹操的,结果发现那家伙太傲娇,看不起贤士,所以我才来找您。您如果先拿下西川作为根据地,再向北进攻汉中,进而收复中原,匡扶正义,名垂青史,这可是大大的功劳啊!如果您真有意攻取西川,我可以做内应,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备挠挠头:“你这份心意我非常感激,可问题是刘季玉跟我同宗,攻打他怕是要被天下人唾弃。”

张松翻了个白眼:“大哥,人生在世,就是要努力奋斗建功立业,争当先锋。现在不拿,等别人拿去了,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

刘备犹豫道:“我听说蜀道难于上青天,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辔,就算想打,也得有良策啊。”

张松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地图:“承蒙您的厚爱,我特献此图。您一看这张图就知道蜀中的道路情况了。”刘备打开一看,上面详细标注了地理路径、距离宽窄、山川险要以及府库钱粮等信息,一目了然。

张松再次强调:“主公您得抓紧机会啊!我有两个铁哥们儿,法正和孟达,他们绝对能帮上忙。等他们到了荆州,咱们可以一起商量大事。”

刘备拱手致谢:“真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日后若能成功,必有重报。”

张松摆摆手:“能遇见您这样的明主,我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儿还敢奢望回报啊!”说完就告别了。孔明让云长等人护送张松走了一段路后返回。

张松回到益州,首先去找了他的好基友法正。法正,字孝直,是右扶风郿县人,出身名门,是贤士法真的儿子。张松见到法正,痛诉曹操如何轻视人才,只适合一起共患难,不适合共享乐,并透露自己已答应把益州交给刘备。两人志趣相投,决定共同谋划。

不久,孟达也来了,孟达字子庆,跟法正是老乡。孟达一进来,看到张松和法正在密谋,便直接问:“我已经猜到你们俩的意思了,是不是打算献出益州给谁?”张松答道:“没错,我们计划这么干。你猜猜我们会献给谁?”孟达果断回答:“除了刘玄德还能有谁?”三人击掌大笑,表示英雄所见略同。

法正问张松:“你明天去见刘璋,打算怎么操作?”张松胸有成竹地说:“我推荐你们两位当使者,前往荆州与刘备接洽。”法正和孟达都点头同意。

第二天,张松跟刘璋来了一场深度对话。刘璋问:“最近工作进展如何啊?”张松回答说:“曹操那家伙就是个汉贼,他想篡位称帝,野心勃勃的,现在更是对咱们西川虎视眈眈。”刘璋一听急了:“这可怎么办?”张松微微一笑:“别怕,我有一计,保准让张鲁和曹操都不敢轻易动咱们西川的主意。”

张松接着推销他的方案:“您知道荆州那个刘皇叔刘备吧?他可是您的远房亲戚,人特仗义,待人宽厚,而且在赤壁之战后名声大噪,连曹操都对他敬畏三分,更别提张鲁了。所以,咱不如派个使者去和刘备搞好关系,把他拉拢过来当外援,这样既能防曹操又能挡张鲁。”

刘璋一拍大腿:“哎呀,我也早有此意!那你说派谁去合适呢?”张松赶紧推荐:“非法正、孟达两位不可,他们办事妥帖,能担此重任。”于是乎,刘璋就把两人喊来,写了一封亲笔信,决定派法正先去联络感情,紧接着让孟达带领五千精兵去迎接刘备入川支援。

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地商量着,突然一个满头大汗的人冲进来,扯开嗓子大喊:“主公要是听了张松的建议,咱们这四十一州郡就危险了!”张松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这位是来自西阆中巴地的大兄弟,姓黄名权,字公衡,目前在刘璋府上担任主簿一职。

刘璋纳闷了:“刘备跟我同宗,找他做外援不是挺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说?”黄权冷静分析:“刘备这个人呐,出了名的宽以待人,柔中带刚,英雄无敌;远近闻名,深得人心,手下还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智囊团,以及关、张、赵云、黄忠、魏延等猛将辅佐。如果把他请到蜀中,咱们要是拿他当下属对待,人家刘备岂能屈尊降贵?要是以上宾之礼接待,又没法在同一屋檐下共处。听我的话,西蜀就能稳如泰山;不听的话,主公您可就要面临鸡蛋碰石头的危险了。而且我怀疑张松昨天从荆州回来,肯定和刘备串通好了。所以应该先把张松咔嚓了,再断绝和刘备的关系,这样西川才能万幸啊。”

刘璋心里犯嘀咕:“那曹操和张鲁打过来怎么对付呢?”黄权又出招:“不如咱们关门闭户,加强防守,挖沟筑垒,静待时机好转。”刘璋有点焦虑:“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不是缓兵之计吗?”最终,刘璋还是没采纳黄权的建议,坚持派出法正执行原计划。这时,又有人站出来反对:“千万使不得啊!”刘璋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幕僚王累先生。

累哥拍着胸脯对刘璋说:“老兄,你要是听了张松那小子的鬼话,可就自己找麻烦了!”刘璋一听,摆摆手反驳道:“不对不对,我跟刘备老弟交朋友,主要是为了对付那个烦人的张鲁啊。”累哥急得直跺脚:“我说哥,张鲁就是个皮肤病,忍忍也就过去了;刘备可是心肌梗塞级别的大问题!这人吧,以前跟着曹操的时候就想着怎么干掉人家,后来投奔孙权又把荆州给顺走了。这种人心机这么重,哪能和咱们长期和平共处呢?你现在要是把他请来,咱西川算是完蛋了!”

刘璋一听,有点不乐意了,瞪着眼睛喝道:“别在这儿危言耸听!刘备是我亲戚,他怎么可能抢我的地盘?”说完,挥手让人把累哥他们送出去。然后一转身,马上下令让法正赶紧去荆州见刘备。

法正接了命令,二话不说直奔荆州去找刘备。到了地方,先毕恭毕敬地行礼,再掏出信来交给刘备。刘备拆开一看,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玄德宗兄将军,我是你的远房表弟刘璋。蜀道难走,快递都不送货上门,所以一直没能给你送点土特产啥的,实在不好意思。听说一家人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朋友之间都这样,何况我们还是亲戚呢?现在张鲁这家伙在我北边整天惹事,搞得我很不安生。特意派专人给您捎封信,希望您能出手帮忙。要是您能帮我搞定这个麻烦,咱们以后就是唇齿相依的好兄弟,好处少不了您的哈!字数有限,不多说了,等您亲自过来详谈。”

刘备看完信,心里乐开了花,马上设宴招待法正。酒过三巡,趁周围人都退下了,刘备悄悄对法正说:“早就听说你是个牛人,张松也常提起你的好处。今天能见到你,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法正谦虚地回应:“哎呀,我只是蜀中一个小小公务员,哪算什么英豪啊。不过我听说千里马遇见伯乐就会嘶鸣,人遇到知己甚至愿意舍命相随。张松以前跟你说的那些,你还感兴趣吗?”

刘备感慨地说:“像我这样四处漂泊的人,时不时都会感到伤感和无奈。鸟儿都知道找个树枝落脚,兔子还知道挖三个洞躲藏,更别说人了。益州那块风水宝地,我当然想拥有,但毕竟刘季玉(指刘璋)是我的亲戚,下手实在不忍心啊。”

法正一听,继续劝说:“益州那可是个超级富饶的地方,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早晚会被别人抢走。如今刘季玉不能任用贤才,这片江山迟早要落入他人之手。现在他主动拱手相让,机会难得,千万不能错过啊!你知道‘跑得快的先捉到兔子’的道理吧?将军若有意,我愿拼死相助。”

刘备拱手感谢:“这事容我再考虑一下。”(内心oS:其实我已经在考虑怎么接手这块肥肉了……)

当天宴会结束,孔明亲自护送法正回房间休息。玄德则独自一人坐着沉思发呆。这时候庞统迈着步子走过来,插话道:“有事儿该拍板却犹豫不决的,那是傻瓜行为。主公您这么精明能干,怎么也开始多疑了呢?”玄德问:“那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办?”庞统一针见血:“荆州这边东边是孙权大佬压着,北边又有曹操大魔王虎视眈眈,想在这儿混出头不容易啊。但是益州那个地方不得了,户籍人口上百万,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简直是创业者的天堂!现在又有张松、法正两位给力的内应,这简直是老天爷在助攻啊!咱还有啥好怀疑的呢?”

玄德回应说:“现在跟我们正面刚的正是曹操。他急躁,我就稳;他残暴,我就仁慈;他狡猾,我就忠诚;我就是要跟他反着来,这样才有可能成功。但如果为了短期利益就对天下人失信失义,我于心不忍。”

庞统听罢哈哈一笑,调侃道:“主公您的观点虽符合道德规范,但乱世之中打仗争地盘,哪能事事都按常理出牌呢?有时候也得灵活变通嘛。想想看,兼并弱小攻打昏庸,然后以正义名分安定下来,这可是当年商汤、周武王的老路子啊。如果等事情搞定后,再按照道义给予回报,封他们个大国,哪里违背了信义?今天你不取,明天就被别人抢去了。所以主公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玄德听完豁然开朗,感慨地说:“你说的这些金玉良言,我要刻在心里记一辈子。”于是,玄德邀请孔明一起商量西征的事宜。孔明提醒:“荆州这块宝地,必须留下重兵防守。”玄德安排道:“我和庞士元、黄忠、魏延去攻西川,军师你和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留守荆州。”孔明点头答应,就这样分工明确:孔明坐镇荆州,关羽坚守襄阳要道以及青泥隘口,张飞领着四郡兵马沿江巡逻,赵云驻扎在江陵并守护公安。玄德则任命黄忠为先锋部队,魏延作为后援,自己与刘封、关平居中调度指挥。庞统正式出任军师,率领马步兵共五万人向西进发。出发前,廖化带着一支队伍来投奔,玄德立刻派廖化协助关羽共同防御曹操。

那年冬天,玄德带着队伍朝着西川方向出发。没走多久,孟达就前来迎接,恭敬地拜见了刘备,并说刘益州特意派他带五千兵马远道而来接驾。刘备派人先进入益州通报刘璋。刘璋收到消息后,立刻下文书通知沿途各州郡,让他们准备钱粮供应。他还打算亲自出涪城去迎接刘备,马上命令手下准备好豪华车马、华丽帐篷以及闪亮的旌旗铠甲。

这时,主簿黄权站出来劝谏:“主公啊,您这一去恐怕要被刘备坑了,我吃国家饭这么多年,真心不忍心看您跳进别人的圈套里。您可千万三思而后行啊!”张松一听不乐意了,反驳道:“黄权你说这话就是拆台,破坏家族情谊,还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对主公您一点好处都没有!”

刘璋听了张松的话,瞪着眼睛对黄权说:“我的主意已定,你别再跟我唱反调!”黄权急得都快哭出来了,上前抓住刘璋的衣服苦苦哀求,结果门牙都被扯掉俩,还是被刘璋赶了出去。黄权一边大哭一边回去了。

正巧这时候又有人跳出来反对,这个人是建宁俞元的老乡李恢。他扑倒在台阶前,苦口婆心地说:“都说君王需要忠言逆耳的朋友,父亲也需要敢于直言的儿子。黄公衡的话实在是肺腑之言,您必须听从。如果让刘备进了咱们西川,那就跟请老虎进门没啥区别。”

刘璋一听更生气了:“刘备是我表哥,怎么可能害我?再说这种话的人我就要把你赶出去!”说着便让人把李恢也推出去了。张松在一旁煽风点火:“现在蜀中的文官都只顾自家小日子,武将们个个倚仗战功骄傲自满,都有二心。要是没有刘皇叔撑腰,咱会被外敌攻打,百姓也会内乱,这绝对是死路一条。”刘璋点头觉得有道理:“你说的这些确实对我很有帮助。”

第二天,刘璋骑上马出了榆桥门,没想到有个叫王累的从事用绳子把自己倒吊在城门上,一手拿着奏章,一手握着剑,声称如果不听他的劝告,他就自己割断绳子撞死在这里。刘璋看了他手上的谏章,上面写道:“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求:良药虽苦能治病,忠言虽逆却有益。想当年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话,结果在武关盟会时被秦国困住。如今主公轻易离开成都,要去涪城接刘备,怕是此行有去无回。如果您能斩了张松,断绝和刘备的约定,那么我们蜀中上下都会非常感激,您的基业也能得以保全!”

刘璋看完勃然大怒:“我与仁人相交,如同亲近芝兰,你怎么老是侮辱我呢?”王累悲愤之下,真的割断绳索,一头撞死在地上,后世有人为此作诗感叹:“倒挂城门捧谏章,舍命一死报刘璋。黄权牙齿被打落最终降了刘备,但比起矢志不渝的王累,忠诚度差远啦!”

刘璋带着三万大军前往涪城,后面跟着一千多辆装载物资礼品的大车,准备接待刘备。与此同时,刘备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垫江。他们所到之处,一方面得到了西川人民的支持供给,另一方面由于刘备军纪严明,严禁士兵骚扰百姓,所以一路秋毫无犯,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出门观看,烧香跪拜以示感谢。刘备则亲切安抚大家。

法正私下告诉庞统:“最近张松偷偷送信来,约我们在涪城见面,到时候可以找个机会对付刘璋。这个时机绝对不能错过!”庞统冷静回应:“这个计划暂时保密,等他们两个相见时,我们再伺机行动。若提前泄露,可能会节外生枝。”于是,法正决定暂时保密。

涪城距离成都大约三百六十里。刘璋赶到后派人去迎接刘备,双方军队都驻扎在涪江两岸。刘备进入涪城,与刘璋兄弟相见,相互诉说亲情,痛饮一番后各自回营休息。

璋哥开大会,对众干部们感慨:“你们知道吗?黄权、王累这些人啊,笑死人了,他们完全不懂我亲哥刘备的为人,净瞎猜疑。今天我算是看明白了,我哥真是个仁义之人。有了他做外援,我还怕啥曹操、张鲁?要不是张松这小子给力,我们差点就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了!”说完,璋哥决定给张松送点心意,不仅脱下自己那件绿色潮牌战袍,还附赠了五百两金子,让手下快马加鞭送到成都,作为给张松的礼物。

这时候,公司一众部门经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人纷纷表示担忧:“老大,您先别太高兴。刘备这个人表面柔弱,内心深藏不露,还是得多留个心眼。”璋哥笑着摆摆手:“你们想太多了!我哥怎么可能对我有二心呢?”众人见状,只能摇头叹息散会。

另一边,玄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庞统进来问:“老大,今天和刘季玉吃饭的时候看出什么端倪没?”玄德答道:“刘季玉这人确实挺实在。”庞统接着说:“虽然季玉人不错,但他的部下刘璝、张任等人都有点小情绪,这事未来发展还不一定稳定。依我的计策,不如明天咱也办个宴会,请季玉过来;咱们在墙纸后面埋伏一百名带刀斧的兄弟,你扔个杯子为暗号,就在酒席上把他拿下;然后大军直接冲进成都,兵不血刃就能稳坐江山。”

玄德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季玉是我亲戚,对我真诚相待;而且我刚到四川,还没建立起威信呢。如果这样做,老天爷都不答应,老百姓也会怨恨。你的这个计划,就算是霸道总裁也不会轻易用上的。”

庞统解释道:“其实这不是我想的,是法孝直收到了张松的秘密情报,说这事宜早不宜迟,早晚都得解决。”话音未落,法正走进来,表示:“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顺应天命。”玄德再次强调:“刘季玉是我的同宗,我不忍心对他下手。”

法正劝道:“老大你错了。如果不这么做,张鲁因为和蜀地有杀母之仇,肯定会找上门来攻打。你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前进可能建功立业,后退则毫无意义。要是犹豫不决拖得太久,反而会被别人算计。现在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出其不意夺取基业才是最佳选择。”庞统也在一旁连声附和。此刻的局面就是:老板一心向善,智囊团却极力推崇权谋之道。至于玄德最终如何抉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