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118章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下)

韩遂为了证明清白,提议第二天在阵前找个机会跟曹操搭话,马超则趁机冲出来刺杀曹操,以示忠诚无二。两人就此达成约定。次日,韩遂带着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五员大将出阵,而马超则藏身在角落里等待时机。

韩遂派人到曹操阵营前高声喊话:“韩将军请丞相过来聊个五毛钱的天。”曹操便让曹洪领着一群小弟径直走到阵前与韩遂见面。曹洪靠近韩遂时,特意扭头对韩遂耳语:“昨晚丞相向你表达的那些诚意,你别整岔劈了哈。”说完立刻调转马头回去。这一幕被马超瞧见,瞬间怒火中烧,抄起长枪就要冲过去捅韩遂。结果被那五位将领拦住,劝解一番后各自回营。

韩遂回到营地,和五将商量:“这事儿该怎么圆回来?”杨秋这时候跳出来说:“马超这家伙仗着自己武艺高强,一直都有点骑在主公头上作威作福的意思,就算打败曹操,他也不会甘居人下。依我看,倒不如咱们悄悄投靠曹操,以后还能混个侯爷当当。”韩遂一听,有些纠结:“我和马腾可是结拜兄弟,怎么能背后捅刀子呢?”杨秋赶忙说:“事已至此,不得不变通一下。”韩遂无奈叹气:“那谁能去传递这个口信呢?”

杨秋同学主动请缨,说:“我去吧!”于是他秘密写下一封信,亲自跑去找曹操谈判投降的事。曹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答应封韩遂为西凉侯、杨秋为西凉太守,其他人都给安排个官儿当当。双方约定以放火为信号,一起对付马超。

杨秋回去跟韩遂汇报了情况,详细说明:“咱们今晚就放火,里应外合。”韩遂听后两眼放光,立即指挥士兵在中军大帐后面堆好柴火,五位将领各自挂好刀剑准备行动。韩遂计划办个饭局骗来马超,然后趁机搞事情,不过心里还在纠结怎么下手。万万没想到的是,马超早已把情报摸得一清二楚,他带着几个亲信,手持宝剑先行一步,让庞德和马岱在后方策应。

马超偷偷溜进韩遂的帐篷,发现五将正在和韩遂窃窃私语,只听到杨秋急切地说:“时间紧迫,必须马上行动!”马超瞬间怒气值爆表,拔剑冲入,大喊一声:“你们这群家伙竟敢暗算我!”众人吓得魂飞魄散。马超直接朝韩遂的脸门砍去,韩遂慌乱之中用手挡了一下,结果左手不幸被砍断。五将见状挥舞着刀剑围攻马超,但马超独自一人英勇抵抗,力敌五将,剑光所到之处,血花四溅,马玩和梁兴纷纷倒下,剩下三将自顾逃命。马超再想杀回帐篷找韩遂算账时,韩遂已经被手下救走。此时帐篷后火起,各营地兵士皆动,混战开始。

马超迅速上马,庞德和马岱也及时赶到,大家一起加入混战。正当马超领军向外突围时,却发现前方有许褚堵截,后有徐晃追赶,左边是夏侯渊,右边是曹洪,西凉军队自己人也开始内斗起来。马超在混乱中与庞德、马岱失散,只好带着一百多个骑兵在渭桥上阻击敌人。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李堪领着一支军队从桥下经过,马超立刻挺枪跃马追杀过去。李堪吓得拖着长枪逃跑,刚好于禁从马超背后射箭偷袭。马超听见背后弓弦响,敏捷地闪身躲过,这一箭却射中了前面逃跑的李堪,李堪应声落马,光荣牺牲。马超掉头回来要杀于禁,于禁拍马屁般快速溜了。马超回到桥上坚守,这时曹操大军从四面八方涌来,虎卫军打头阵,密集的箭雨向马超射去。马超用枪拨开箭矢,但箭如雨下,仍然纷纷落地。他指挥身边的骑兵来回冲击,无奈曹军包围严密,难以突破。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西北角突然杀出一队援军,正是庞德和马岱两位兄弟。他们救下马超,并把自己的坐骑让给马超,三人转身杀出一条血路,朝着西北方向的陇西临洮狂奔而去。曹操听说马超逃脱,立刻下令全体将士不分白天黑夜全力追赶,捉住马超的人赏千金、封万户侯;得到马超首级的也是同样待遇。众将领听了命令,个个都想立功,沿着马超的足迹紧追不舍。马超虽然人困马乏,但仍拼命奔跑,他的随从渐渐四散,很多步行的士兵都被俘虏。最后只剩下三十多骑兵跟着庞德、马岱一路狂奔,成功逃离险境。

曹操亲自追击马超到安定,得知马超已经远遁后,才收兵回长安。一众将领都集合完毕,韩遂因失去左手,成了光荣的独臂大侠,曹操安排他在长安养伤,并任命他为西凉侯。杨秋和侯选两位兄弟也被封为列侯,负责驻守渭口。随后曹操下令班师回许都。

这时,凉州参军杨阜,江湖人称“字义山”,直接杀到长安找曹操面谈。杨阜说:“马超那家伙勇猛得跟吕布有一拼,还深受羌族人民喜爱。您现在要是不乘胜追击彻底解决他,将来等他势力壮大了,陇上的那些郡县可就不归国家管了。求您暂时别撤军吧!”曹操回应:“我本来是想留下兵马继续收拾他来着,可中原事情太多,南方还不稳定,实在不能久留啊。你得帮我守住这一片儿。”

杨阜接下重任,并推荐韦康担任凉州刺史,两人一起屯兵冀城以防马超。临走前,杨阜再三叮嘱曹操:“长安这边必须留足够的兵力做后援。”曹操拍胸脯保证:“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众将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刚开始敌人占领潼关的时候,渭北道路空虚,丞相为啥不从河东进攻冯翊,反而坚守潼关,拖延了很久才北渡黄河,又是修营垒又是建冰城的,这是为啥?”曹操微微一笑,解释道:“刚开始敌人在潼关布防,我要是一来就奔河东,他们肯定分兵把各个渡口堵得严严实实,那河西就过不去了。所以我就先派大军在潼关前头晃悠,让敌人都南下防守,趁河西疏于防范,徐晃、朱灵他们才能成功渡河。然后我再率军北渡,用连车筑栅栏,造冰城迷惑敌人,让他们觉得咱们弱爆了,放松警惕。接着我巧妙使用离间计,养精蓄锐,最后瞅准机会一举破敌,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仗嘛,策略多着呢!”

大家又追问:“丞相您每次听说敌人增兵添丁,怎么反而喜上眉梢呢?”曹操嘿嘿一笑:“这关中地处偏远,如果敌人各自据险而守,没有个一年半载打不完;现在他们都聚在一起,虽然人多,但人心各异,容易挑拨离间,正好一锅端了,所以我高兴啊!”

一听这话,众将纷纷膜拜:“丞相神机妙算,我们望尘莫及!”曹操谦虚地说:“还是靠你们这些文臣武将共同努力的结果。”于是乎,大手一挥,给各路英雄好汉重重奖赏。夏侯渊留守长安,接收的投降士兵也分配到了各个部队。他还举荐了高陵人张既,字德容,当上了京兆尹,与自己共同镇守长安。曹操凯旋回都,献帝亲自出城迎接,还赐予曹操一堆特权,比如不用报名字行礼啦,可以穿着鞋带剑上殿啦,总之就像当年萧何那样风光。从此以后,曹操威震国内外,这消息传到汉中,吓得汉宁太守张鲁直哆嗦。

话说张鲁这位老哥,老家是沛国丰县的纯正血统。他的祖宗张陵,在西川那块儿的鹄鸣山里搞了个“道教创业项目”,编撰了一堆道书来吸引粉丝,效果杠杠的,人见人敬。后来张陵仙逝后,接力棒传到了他儿子张衡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还整了个会员制度:只要你想入伙学道,入门费就是五斗大米,所以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米贼”。接着张衡也归天了,这下子轮到张鲁接班。

在汉中地区,张鲁自封了个响亮的名号——“师君”,手下学员统一被称为“鬼卒”,队长级别的叫“祭酒”,业绩突出、管的人多的则被尊称为“治头大祭酒”,团队文化强调的是诚实守信,严禁欺诈行为。要是谁病了,他们还有专门的服务流程:设立个静心疗愈的舞台,让病人自我反省,坦白从宽;然后请“奸令祈祷大师”出场主持仪式,该大师的主要职责是写投诉信给神仙——也就是“三官手书”,一封寄给天庭老大,一封埋地下给土地公看,还有一封沉水里给龙王审阅。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如果病好了,按照合同条款,要交出五斗大米作为感谢金。除此之外,张鲁还建立了爱心驿站,里面米饭、柴火、肉食应有尽有,过路客可以按需自取,不过吃多了小心遭雷劈(其实是说会受上天惩罚)。对于境内的违法乱纪行为,先给你三次悔过机会,改了就好,死性不改才动用家法。这个地方没有公务员编制,全由祭酒们一肩挑,实行自治。就这样,张鲁硬是在汉中这片地界逍遥快活了三十年。

中央政府一看,哎呀妈呀,那么远的地儿,征伐成本太高,就顺水推舟给了张鲁一个镇南中郎将兼汉宁太守的title,让他按时交点保护费就得了。直到有一天,听说曹操把西凉那帮人揍得鼻青脸肿,威震四方,张鲁赶紧召集公司高层开会:“各位兄弟姐妹,你们瞅瞅,马腾都被灭门了,马超也刚被曹老板Ko,下一个目标指定是我们汉中了。我想给自己整个‘汉宁王’的称号,拉起队伍跟曹操正面刚一下,你们觉得靠谱不?”

阎圃这哥们儿拍着胸脯跟张鲁说:“嗨,你知道吗?汉川这片地界上的人口老多了,光户口就有十万多户,家家富得流油、粮食多到可以开超市,而且四面都是那种易守难攻的险要地段。现在马超刚吃了败仗,西凉那嘎达的好几千老乡都通过子午谷逃到咱汉中来了。我觉得吧,益州那个刘璋软弱无能,咱们不如先拿下西川那四十一个州的地盘当本钱,然后再慢慢考虑称王的事情,稳赚不赔啊!”张鲁一听,两眼放光,心想这主意靠谱,赶紧和他弟弟张卫合计起兵的事儿。

这边厢,消息灵通人士(也就是卧底)早已经把这一情况火速汇报给了益州的刘璋同学。话说这个刘璋,大名季玉,是前益州牧刘焉的儿子,也是汉朝鲁恭王那一支的后代。当年章帝在位的时候,他们家族被分封到了竟陵,从此在这里扎根。后来老爹刘焉当上了益州牧,结果兴平元年因为生了恶疮挂掉了。于是乎,益州的干部们就推举刘璋接班做了益州牧。不过呢,刘璋这人曾经干过一票狠事,就是弄死了张鲁的老妈和他的兄弟,所以这两家是有血海深仇的。为了防备张鲁,刘璋派庞羲去巴西做太守,专门对付张鲁。

这会儿庞羲探听到风声——张鲁准备发兵攻打益州,吓得他连大气都不敢喘,立马给刘璋打了个紧急电话(如果那时有电话的话)。刘璋本来就胆小如鼠,一听这消息更是吓得够呛,连忙召开高层紧急会议商量对策。这时候,人群中突然跳出一位仁兄,精神焕发地说:“老板您放宽心!虽然小弟我没什么牛逼闪闪的特异功能,但我这张嘴皮子绝对比磨过的刀还利索,只要我去说服张鲁,保管他不敢正眼看咱西川半眼。”这句话说得全场肃静,大家都瞪大眼睛想看看这位能言善辩的奇才是何方神圣。真是:只因蜀地出了个智勇双全的谋士,这才引来了荆州那边的豪杰关注。至于这位“舌战群雄”的家伙到底是谁,且待下回分解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