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22章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下)

却说邓艾在蜀兵全部撤离后,设宴与陈泰庆贺,大赏三军。陈泰上表称赞邓艾的功绩,司马昭派遣使者拿着符节,加封邓艾官职,赐予印绶,并封其子邓忠为亭侯。此时,魏主曹髦将正元三年改为甘露元年。司马昭自封为天下兵马大都督,出入时常常命令三千铁甲骁将前后簇拥,作为护卫;任何事务,都不上奏朝廷,而是直接在相府裁决处理;从此,他常怀篡逆之心。他有一个心腹名叫贾充,字公闾,是故建威将军贾逵之子,担任司马昭府下的长史。贾充对司马昭说:“现在主公手握大权,四方人心必然不稳,我们应该暗中访察,然后慢慢图谋大事。”司马昭说:“我正想如此。你可以为我向东巡查,就以慰劳出征的军士为名,打探消息。”贾充领命,直接到淮南,面见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诸葛诞是琅琊南阳人,即诸葛武侯的族弟;过去曾在魏国任职,因为诸葛武侯在蜀国为相,所以未能得到重用;后来诸葛武侯去世,诸葛诞在魏国历任重职,被封为高平侯,总摄两淮军马。当天,贾充托名慰劳军队,到淮南面见诸葛诞。诸葛诞设宴款待他。酒至半酣之时,贾充用言语挑拨诸葛诞说:“近来洛阳的众多贤士,都认为主上懦弱无能,不够称职。司马大将军辅助魏国三代,功德遍及天下,可以接受禅让,代替魏统。不知您意下如何?”诸葛诞大怒道:“你是贾豫州之子,世代享受魏国的俸禄,怎么敢说出这种乱臣贼子的话!”贾充道歉说:“我是把别人的话告诉您罢了。”诸葛诞说:“朝廷有难,我当以死报效。”贾充无言以对。第二天,贾充辞别诸葛诞回到洛阳,见到司马昭详细述说此事。司马昭大怒道:“鼠辈怎敢如此!”贾充说:“诸葛诞在淮南深受人心归附,久后必然成为祸患,应该尽快除掉他。”

于是,诸葛诞秘密地给扬州刺史乐綝发了封信。同时,他也接到了朝廷的诏书,要他出任司空。诸葛诞得到诏书后,已经猜到是贾充告的密。于是,他捉住了送诏书的使者,严刑拷问。使者说:“乐綝将军知道这件事。”诸葛诞问:“他怎么知道的?”使者回答:“司马将军已经派人送了封密信给乐綝了。”

听到这个消息,诸葛诞非常生气,他命令手下斩了使者。然后,他带领一千名部下,杀向扬州城。当他们到达南门时,发现城门已经关闭,吊桥也升了起来。诸葛诞在城下高声叫门,但城上没有任何回应。

诸葛诞大怒,说:“乐綝这个家伙,怎么敢如此无礼!”于是,他命令将士攻城。很快,十多个骁勇的骑兵下马渡过护城河,飞身上城,杀散了守城的士兵,打开了城门。

诸葛诞率兵入城,乘风放火,一直杀到乐綝的家。乐綝慌忙上楼躲避,但很快被诸葛诞找到。诸葛诞提剑上楼,大声喝道:“你父亲乐进,当年受过魏国的深厚恩惠,但他没有报恩,反而要顺从司马昭吗!”乐綝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诸葛诞杀了。

之后,诸葛诞写了一份奏表,列数了司马昭的罪行,派人送到洛阳呈给皇帝。同时,他也聚集了两淮地区的十余万屯田户口和扬州新投降的四万多名士兵,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准备发动进攻。此外,他还命令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到吴国作为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支援。他的目标是集结所有力量,讨伐司马昭。

东吴的孙綝专权,吴主孙亮无奈。诸葛诞在魏国感受到司马昭的威胁,决定反叛,并向东吴寻求援助。东吴的诸葛靓作为人质前往石头城,向孙綝请求出兵相助。孙綝同意,派遣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合后,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分三队进军。

司马昭得知诸葛诞反叛的消息后大怒,打算亲自讨伐。贾充劝他奏请太后和魏主曹髦一同出征,以确保无虞。司马昭欣然同意,次日他请魏主曹髦起程。曹髦对司马昭说:“大将军都督天下军马,任从调遣,何必朕自行也?”但司马昭回答说:“不然。昔日武祖纵横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凡遇大敌,必须自行。陛下正宜追配先君,扫清故孽。何自畏也?”曹髦畏惧司马昭的威权,只得随行出征。

司马昭下诏尽起两都之兵二十六万,命镇南将军王基为正先锋,安东将军陈骞为副先锋,监军石苞为左军,兖州刺史州泰为右军,保护车驾,浩浩荡荡,杀奔淮南而来。

此时,东吴先锋朱异与魏军对阵,然而初次交锋,朱异与唐咨皆大败而归。诸葛诞在寿春城中得知消息,明白东吴军队已经遭受重创。然而,他明白此刻不是轻敌的时候,因为魏军的司马昭同样是一员猛将。

诸葛诞集合了本部的精锐部队,与文钦父子三人一同出征。他们的军队人数众多,气势汹汹。两军对峙,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和肃杀的气氛。

魏军中,司马昭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长枪,眼神坚定。他看着对面的东吴军队,心中早已有了定计。他深知东吴士兵擅长水战,但在陆战上可能稍逊一筹,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个弱点,发动猛攻。

战斗打响了,魏军如潮水般涌向吴军。诸葛诞与文钦指挥着部队奋力抵抗,但吴军仍然节节败退。在这关键时刻,文鸯、文虎两子挺身而出,他们率领亲兵队冲入敌阵,左冲右突,杀得魏军措手不及。

然而,魏军并未因此退缩。司马昭看准时机,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射向吴军。吴军顿时死伤惨重,文鸯、文虎也不幸中箭负伤。

诸葛诞眼见形势不妙,立即下令全军撤退。他们退回了寿春城中,重新整顿军队,加固城防。而司马昭也没有贸然追击,他明白此刻的吴军已经有了防备,不易攻破。两军在寿春城下形成对峙之势,战事暂时进入了僵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