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19章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上)

话说司马师同学左眼长了个肉瘤,时不时闹腾一下让他痛痒难耐,于是决定请眼科专家操刀割除,并用药严密封印伤口,这段时间只能乖乖在家养病。忽然有一天,他听说淮南地区告急,心想自己虽是个病人,但也是个有担当的领导,于是赶紧请来太尉王肃商量对策。王肃一听,悠悠地道:“想当年关云长威震四方,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重点是对付关羽手下的家属团,结果导致关公军心涣散。现在淮南那些将士的家属都在中原,咱们不如学学孙权,好好安抚他们,再切断他们的回家之路,保管能引发连锁反应,让淮南军队自行崩溃。”

司马师一听,连连点头,表示这个主意的确不错,但他刚割完眼瘤,实在不宜亲自出马。如果派别人去吧,他又有点不放心。这时,旁边一直默默围观的中书侍郎钟会忍不住插话:“淮南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势头正旺,要是随便派个人带兵去对付,恐怕讨不到什么便宜。万一出了岔子,咱们的大计就泡汤啦!”

司马师一听这话,顿时热血沸腾,仿佛眼瘤带来的疼痛都被这股豪情给压下去了,他一拍大腿站起来说:“这种关键时刻,必须我亲自出马才能搞定敌人!”于是留下弟弟司马昭留守洛阳,代理政务,自己坐着软轿,忍着病痛向东出发。同时部署各路兵马:命令镇东将军诸葛诞统领豫州众军,从安风津向寿春进军;征东将军胡遵带领青州部队,从谯、宋方向切断叛军的退路;又派遣荆州刺史兼监军王基,率领先锋部队先行夺取镇南要地。他自己则率大军驻扎在襄阳,召集文武百官共商战略。

光禄勋郑袤发言了:“毋丘俭虽然狡猾多谋,但缺乏决断力;文钦虽勇猛,却缺智谋。现在我们要出其不意,但也不能小看淮南的士气,最好采取深挖壕沟、高筑壁垒的策略,慢慢消耗他们的锐气,这才是像周亚夫那样的长远之计。”然而监军王基却有不同的看法:“万万不可如此保守。淮南这次反叛,并非当地军民真心想造反,都是被毋丘俭逼得没办法才参与进来。只要我们大军一到,他们肯定会立刻瓦解。”

司马师听罢,觉得王基说得有道理,于是下令全军推进到濦水沿岸,主力部队驻扎在濦桥。王基紧接着建议:“南顿这个地方特别适合屯兵,我们应该趁夜色迅速占领。晚了的话,毋丘俭可能就抢先一步了。”司马师采纳了这个意见,立即命令王基率领前部兵力奔向南顿,在城下安营扎寨。

那日在项城之中,毋丘俭收到线报,得知司马师亲自挂帅前来征讨,吓得连忙召集一众将士紧急开会。先锋葛雍眼珠子一转,拍着胸脯建议道:“那南顿的地界儿,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实乃屯兵布阵的风水宝地。若是让魏军抢先一步占了,咱们可就头疼了,所以必须迅速夺取。”

毋丘俭一听觉得有理,立马调兵遣将奔赴南顿。谁知队伍刚开拔不久,前方侦查的小马驹儿就飞奔回来报告,说南顿那边已经有魏军安营扎寨了。毋丘俭开始还不信邪,亲自跑到前线一看,嘿,果然是旌旗漫卷,营盘扎得整整齐齐。这下子毋丘俭傻眼了,回到营地琢磨半天也没想出啥好对策。正愁眉苦脸之际,又有快马来报,说是东吴的孙峻率兵渡江,直扑寿春!

毋丘俭一听这消息,顿时脸色煞白,惊呼:“哎呀妈呀,要是寿春丢了,咱这老脸往哪儿搁啊!”这一夜,毋丘俭决定暂且撤退回项城固守。

与此同时,司马师得知毋丘俭军队撤退的消息,立刻召集了一帮官员商量对策。尚书傅嘏灵光一闪,分析道:“毋丘俭之所以撤兵,八成是因为担心东吴袭击寿春。他必定会回项城分兵防守。将军您可以让一部分兵马去攻打乐嘉城,另一部分兵马去攻打项城,再有一部分直接攻向寿春,这样一来,淮南的毋丘俭军队肯定会被迫撤退。”

司马师一听,觉得傅嘏的计策可行,立即派人快马加鞭,携带檄文命令兖州刺史邓艾调动兖州兵马去攻打乐嘉城,同时自己也将率主力随后赶到乐嘉与邓艾会师,共同对敌。如此一来,打破毋丘俭的防线指日可待矣!

话说在项城那边,毋丘俭同学心里七上八下的,时不时就派个小弟去乐嘉城附近巡逻侦查,生怕敌人突然杀到。他邀请文钦老哥来营地商量对策,文钦拍着胸脯说:“老弟你放心,我和我家娃文鸯,只要五千精兵,就能稳稳拿下乐嘉城!”毋丘俭一听,顿时眉开眼笑。

于是,文钦父子俩带领五千士兵向乐嘉城挺进。前方侦察的小弟回报说:“乐嘉城西边都是魏国的兵哥哥,大概有一万多号人。远远望去,中间那帅旗飘飘,上面绣着‘帅’字,周围还围着白旄黄钺、皂盖朱幡,一看就知道那个豪华帐篷里坐的是司马师。人家虽然还在搭帐篷,但还没完全准备好。”

此时,文鸯这位18岁的青年才俊,身高八尺,全身披挂,腰间挂着钢鞭,手持长枪,骑着骏马,望着魏寨的方向发起了进攻。当天晚上,司马师的大军抵达乐嘉,刚把营地搭起来,正等着邓艾的到来。由于司马师刚刚割掉了眼皮上的肉瘤,伤口疼得厉害,只能躺在帐篷里,让几百个铁甲卫士围着他保护。

到了深夜三更,忽然营地内一阵大乱,喊叫声震天。司马师惊得差点从床上蹦起来,捂着伤口追问发生了啥事。有人报告说:“有一支军队从营地北边突破防线,直杀进来,领头的那个将领简直是无人能敌!”司马师一听,心中犹如火烧,再加上伤口剧痛,眼珠子竟然从肉瘤创口处崩了出来,血流了一地,疼得他简直要原地升仙。但他怕自己表现得痛苦会影响军心,只能强忍着,生生把被子都咬烂了。

原来,文鸯率领的部队率先杀到,如同猛虎下山般闯入魏寨,在寨子里横冲直撞,无人能挡。无论遇到谁阻挡,文鸯都是一枪一鞭解决问题,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文鸯一心想着老爸文钦能及时赶到作为外援,但一直没等到。

好几次,文鸯冲到中军核心地带,都被密集的弓箭给逼了回去。一直激战到天亮,突然听到北边鼓声震天、号角齐鸣。文鸯扭头对身边的随从说:“哎,奇怪了,我老爹不是应该在南面接应吗?怎么从北边杀出来了?这是什么操作?”说着便纵马向前查看,只见一支队伍如同狂风般席卷而来,领军的正是邓艾,他跃马扬刀,大声喊道:“反贼,哪儿跑!”文鸯一听这话,顿时怒火中烧,挥舞长枪迎战邓艾。两人激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仍旧难分胜负。就在两人酣战之际,魏兵大举进攻,前后夹击,文鸯的部下一看形势不妙,纷纷四散奔逃,只剩文鸯单枪匹马,突破魏兵的包围,向南疾驰而去。

身后,数百名魏国将领重整旗鼓,精神抖擞,策马狂追不舍。眼看就要在乐嘉桥边追上了,文鸯突然调转马头,大喝一声,径直冲入魏将的阵营之中,手中钢鞭舞动,魏将们纷纷落马,连连后退。文鸯又悠哉游哉地慢慢前行。魏将们重新聚集在一起,惊讶不已:“这小子居然还敢反过来吓唬我们这群人!兄弟们,加把劲儿,一块儿追上去!”于是,上百名魏将再度联手追赶文鸯。文鸯一听更是怒不可遏:“你们这些家伙难道都不怕死吗!”说完,挥鞭策马,再次冲入魏将群中,几鞭下去就撂倒了几人,然后他又从容不迫地调转马头,缓缓骑行。魏将们连续追击了四五次,每次都被文鸯孤身一人给击退。后世有人为此事写下诗句赞道:“长坂坡前赵子龙单骑拒曹,今日乐嘉城内,文鸯的胆识同样令人敬佩。”原来文鸯的父亲文钦因为山路曲折复杂,不小心迷失在山谷里,摸黑走了大半夜才找到出路,等天色微明的时候,文鸯已经不知去向,只见魏军大获全胜。文钦见状,没有恋战,直接选择了撤退。魏兵乘胜追击,文钦则率领残兵败将朝着寿春方向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