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演义搞笑版>第218章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下)

却说司马昭犒赏完羌兵,送他们回国之后,班师回洛阳。他和哥哥司马师一起独揽朝政大权,群臣都不敢不服从。魏主曹芳每次看到司马师入朝,都吓得浑身发抖,感觉后背像针扎一样疼。有一天,曹芳设朝,看到司马师带着宝剑上殿,慌忙走下座位迎接。司马师笑着说:“哪里用得着君主迎接臣子呢,请陛下站稳了。”过了一会儿,群臣来奏事,司马师都自己处理,并不启奏魏主曹芳。退朝后,司马师神气十足地下了殿,坐车回到内宫,前面有士兵开道,后面有士兵护卫,不下数千人马。

曹芳回到后宫,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只有三个人: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张缉就是张皇后的父亲,也就是曹芳的岳父。曹芳把侍卫都赶走,和这三人来到密室商议。他拉着张缉的手哭着说:“司马师把我看得像小孩一样,把百官看得像草芥一样,早晚有一天会把国家社稷交给他!”说完大哭起来。李丰说:“陛下不要担心。

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愿意以陛下的名义,召集天下的英雄豪杰,一起来讨伐这个奸贼。”夏侯玄也说:“我叔叔夏侯霸投降了蜀国,是因为害怕司马兄弟的谋害;现在如果我们能消灭这个奸贼,我叔叔必定会回来。我是国家原来的皇亲国戚,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奸贼乱国呢?我愿意和陛下一起奉诏讨伐他。”曹芳说:“只怕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啊。”三人哭着说:“我们发誓要齐心协力消灭这个奸贼,来报答陛下!”

于是曹芳脱下龙凤汗衫,咬破指尖,写了血书,交给张缉,嘱咐说:“我的祖父武皇帝诛杀董承,就是因为机密泄露了。你们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泄露出去。”李丰说:“陛下怎么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我们不是董承之辈,司马师怎么能和武皇帝相比?陛下不要怀疑。”

三人走出东华门,来到左边,正好看见司马师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他们手里都拿着兵器。三人站在路旁,司马师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晚才退朝?”李丰说:“皇上在宫里读书,我们三个都是他的侍读,所以退得迟。”司马师问:“看的是什么书?”李丰说:“是关于夏、商、周三代的书。”司马师问:“皇上看到书中的什么内容,问了什么问题?”李丰说:“皇上看到伊尹扶商、周公摄政的故事,就问我们,如果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会怎么处理。我们都说,现在司马大将军就像伊尹、周公一样。”司马师冷笑一声,说:“你们这些家伙,把我比作伊尹、周公?你们心里其实是在说我像王莽、董卓!”李丰三人忙说:“我们都是将军您的人,怎么敢这样说呢?”司马师大怒,说:“你们这些只会说好话的人!刚才在密室里,皇上和你们一起哭,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人说:“没有这回事。”司马师一挥手,说:“你们眼睛还红着呢,还想抵赖!”夏侯玄知道事情已经泄露了,就大声骂道:“我们哭的是你威胁皇上,准备篡位!”司马师一听,大怒,命令武士把夏侯玄抓起来。夏侯玄一边挣扎一边打司马师,但最终还是被武士们抓住了。

司马师命令手下对三人进行搜查,结果在张缉的身上搜出了一件龙凤汗衫,上面还有血字。左右的人把这件汗衫呈给司马师。司马师看了之后,发现原来是密诏。密诏上写着:“司马师弟兄,共持大权,将图篡逆。所行诏制,皆非朕意。各部官兵将士,可同仗忠义,讨灭贼臣,匡扶社稷。功成之日,重加爵赏。”司马师看完后勃然大怒,说:“原来你们这些人想谋害我兄弟!真是情理难容!”于是下令将三人腰斩于市,并灭了他们的三族。三个人一直骂到死。到了东市的刑场,他们的牙齿都被打落了,但还是含糊地骂着,直到死去。

哈哈哈,这真是一出闹剧啊!司马师直接闯入后宫,把张皇后吓得花容失色。这皇后还想着内廷耳目众多,要是事情泄露了,她可就倒霉了。结果呢,司马师直接拿着剑冲进来,皇后吓得差点跳起来。司马师说他的父亲立曹芳为君,那功德比周公还大呢;他为曹芳效力,也跟伊尹差不多。现在曹芳反而恩将仇报,把他的功绩当过失,还想和小人一起害他兄弟。曹芳吓得直说“我没有这个心啊!”

司马师还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件汗衫扔到地上,问这是谁写的。曹芳一看,吓得魂都飞了,说是被人逼的。司马师说:“你诬蔑大臣造反,该当何罪?” 曹芳跪下求饶:“我有罪,求大将军饶命!” 司马师说:“起来吧,国法不能废。”然后指着张皇后说:“这是张缉的女儿,按理应该杀了她!” 曹芳哭着求情,司马师也不听,直接让人把张皇后抓出去,在东华门内用白练绞死了。

真是天道好轮回啊!当年伏后出宫门也是被杀,现在张皇后也步了她的后尘。看来这司马家的手可真是长啊,连后宫都不放过。不知道这曹家的江山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呢?真是让人拭目以待啊!

次日,司马师召集所有大臣开会,说:“现在皇帝荒淫无道,宠幸娼优,听信谗言,堵塞贤路,他的罪行比汉朝的昌邑王还要严重,不能再让他统治天下了。我打算效法伊尹、霍光,另立新君,以保住国家社稷,让天下安定。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附和说:“大将军要做伊尹、霍光那样的大事,是顺应天意、人心所向,谁敢违抗命令?”

于是,司马师就带着多位官员进入永宁宫,向太后禀告。太后问:“大将军打算立谁为新君?”

司马师说:“我觉得彭城王曹据是个聪明仁慈的人,可以成为天下之主。”

太后说:“彭城王是我叔叔,要是立他为君,那我该如何自处?我觉得高贵乡公曹髦才是更好的人选。他是文皇帝的孙子,为人温文尔雅,恭敬有礼,可以立他为新君。你们各位大臣好好商量一下。”

这时,有个人站出来说:“太后说得对。我们就立高贵乡公为新君。”众人一看,原来是司马师的宗叔司马孚。

于是,司马师就派人前往元城召高贵乡公曹髦回来;同时请太后到太极殿升座,然后召来曹芳,责备他说:“你荒淫无度,宠幸娼优,不能继承天下。现在请你交出玉玺,恢复齐王的爵位。收拾收拾,赶紧起程回封地,不是宣召不许你进朝。”

曹芳哭着拜别太后,交出了国宝玉玺,坐着王室的车走了。只有几位忠义之臣含泪相送。

后来的人作诗感叹道:“当年曹瞒辅汉时,欺负孤儿寡妇凄惶急。谁料四十余年后,孤儿寡妇欺负人。”

却说高贵乡公曹髦,字彦士,是文帝的孙子,东海定王霖的儿子。当天,司马师以太后的命令召他入京,文武百官在西掖门外设宴相迎。曹髦慌忙答礼。太尉王肃说:“主上不应该答礼。”曹髦说:“我也是一国之臣,怎么能不答礼呢?”文武百官簇拥着曹髦上了车驾进入皇宫。曹髦谦让着下了车。

太后下了诏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哪里敢坐轿子进宫呢?于是我选择步行前往太极东堂。司马师前来迎接我,我立刻下拜,但他迅速扶起了我。问候过后,他带我去见太后。太后说:“我在你年幼时看到你,就知你有帝王之相;你现在可以做天下的主了:一定要恭敬节俭、勤俭持家,广施仁政,不要辱没了先帝。”我谦虚地再三推辞。司马师命令文武百官来请我出太极殿,当天我就被立为新君,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大赦天下。我赐给司马师黄钺,他入朝可以不按规矩趋行,奏事可以不报名,可以在宫中带剑上殿。文武百官各有封赐。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细作飞报,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废主为名,起兵前来。司马师大惊。真是:汉臣曾有勤王志,魏将还兴讨贼师。我们不知如何迎敌,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