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61章 教化的传承(7)

今天我继续讲述我在大观星球的止观经历。

我昨天讲到“达之”的传道历程。

今天说说他又把衣钵传给了哪位啊。

达之先生是在一条河边遇到他的关门弟子的。

当时达之正要渡河,可是晚了一步,渡船刚离岸,于是他站等下一班渡船。

他看到岸边的沙地上坐着一位面容衰败的老汉,于是俩人就聊了起来。几句话下来,那位老汉被达之的话开了心窍,竟然倒头跪拜说:“先生大恩大德啊,收留我这个弟子吧。”

中国的唐诗有这样的句子“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位不知姓名的村野老汉,也许真是感悟到了达之先生的境界了吧。

达之笑眯眯看着一脸虔诚的跪在自己脚前的老汉,然后叹了口气说:“或许吧,只是老哥我的年纪太大了,就是我有心收我,也来不及了呀。”那位老汉高兴地跳起来说:“哈哈哈,我答应收我为徒了。好啊,来不及的事我自己解决。我陪我走两步。”老汉一边说一边拉着达之,往大河旁边的一个村子走去。

这是何意啊?

俩人到了村头,老汉指着村头第二户人家说:“先生可看清楚了,那家刚娶了媳妇,我这就去那家投胎,五年后我一定要来把我领走啊,我们不见不散啊。我这辈子一败涂地、一事无成、一无是处。现在好了,老天让我遇到了先生。”

老汉说完,就拔腿狂奔,一头撞在村头的一块巨石上,脑浆飞溅,当场殒命。

刚才还活灵活现的老汉,这就死了?

达之先生不禁为之叹息。达之去村里叫了人,大家一起动手掩埋了老汉,村里人也没说什么,因为早知道这个老汉是个做倒霉的衰人,现在自己寻死也是再正常不过。

话说一晃儿五年过去了。达之又去过几个邦国,跟几多名士高谈阔论,然而五年到期,达之不禁忆起老汉的临终遗言,于是前往赴约。

达之先生还真是赶回了那个河边的小村子。

达之几乎是从星球的另一面赶回来的,他从第五年的年初出发,整整走了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底时走进了那个河边的小村子。村子和五年前一样,那块让老汉殒命的巨石还立在老地方。

达之先生走到村头的第二户人家。他推开篱笆院子的吱呀作响的柴门,一个五岁的小男孩闻声飞跑了出来,一下子扑到达之的怀里。

达之跟男孩的爸妈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男孩的爸妈自然半信半疑,于是请达之先生提供能够让他们信服的证据。达之把男孩叫到身边,问到:“孩子,我认识我吗?”孩子回答:“认识,我是河边的答应做我老师的先生。”达之说:“我愿意离开父母跟我走吗?”孩子回答:“我愿意跟我走,我要做一个修行者。”

达之先生答应这对年轻的父母:他虽然带走了孩子,但是孩子成人后,他们的儿子可以随时回来探望父母。

最后,这对父母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态度坚决要跟达之先生走,于是也就同意了。

达之当着这对父母的面,给孩子起法名为“普道”,意思是普通人也能得道的意思。

然后,达之就带着孩子继续云游天下去了。

后来,达之先生就把衣钵传给“普道”了。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最初,“普道”也只是达之的弟子之一,当然也是年纪最小的弟子。但是,这个孩子道心坚固,一心向道,一心办道。因为他自己亲证了自己的轮回,能清楚忆念起前世的无奈与痛苦,所以这一世的“普道”已经不再对社会上的发生兴趣,而是一心静思永恒的道理,思虑个体的生灭之理。

达之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又是怎么把衣钵传给普道的?

某个春日的下午,晚年的达之来到一处水滨,他在湖水里把身体洗干净,又把身上脱下来的兽皮衣在湖水里洗干净。然后,他把兽皮衣铺在干燥干净的沙滩上,他赤裸着身子,以自己的手肘当作枕头,侧卧在兽皮上。他对跪在身边的普道说:“孩子啊,我有什么要对为师说的吗?”普道说:“我为老师唱首歌吧。”

普道唱了什么歌啊?

那是一首温柔地拂动心弦的歌,曲调深沉悠远而情意绵绵,歌词是:“我的父啊,在那高处,把我保护;我的父啊,在那路途,伴我行走;我的父啊,要离去了。”

普道的歌声反复唱咏了三遍,歌声终于歇了。

达之的灵魂在普道的歌声中乘鹤归去了。普道在这水之滨山之阳安葬了亦师亦父的达之。

达之离世后,我把原来附在达之心意之中的那一丝灵识,转而附在“普道”的心意之中,继续我对大观星球的修行人的止观经历。

继续说说普道的事迹吧。

普道回到了父母所在的故国,在故国大都,他创办了一所私家学校。他给学校起名为“福道塾”,意思是教授如何获得幸福的道法的学校。

经过多年的坚持办学,普道的私家学校渐渐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源,学生不但在这里领悟修身之道,也学习在社会上立足、生财、和睦家庭之法。

普道的父母帮助料理学校的杂务。

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又能修道,又能教书育人,一家人又能团聚在一起。

大都的一个小官吏把女儿嫁给了普道。

说起来,这个小官吏还是大都负责国民教育的机构中一个基层小吏。普道因为办学的一些事宜而结识了这位小吏。先是小吏的女儿看上了普道,主动来“福道塾”帮忙并对普道表示了好感。普道也觉得父母需要有人尽孝,自己也觉得这个女孩很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就合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