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换不幻>第35章 第一百零一种可能

代善今年已有六十一岁,十五岁时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沙场,在天命元年,三十三岁时就被加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名列四大贝勒之首,序称大贝勒。代善父子领满洲两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大明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

代善能有如此成就可见其聪慧过人,想到多尔衮刚刚才把鳌拜给擒杀,如今又用调虎离山之计将豪格和其带领的大军骗过山海关去,只让多铎和阿济格带领四万亲军跟他回来,这不是摆明了要和吴三桂演一出逼宫的好戏,只是此事看破不能说破,若是说破了我代善一家留不下一个活口。

这代善又转念一想”当年太祖努尔哈赤皇帝本欲将皇位传于我,已当着众人说过,在他百年之后,将幼子和福晋都全权交给我,这个皇太极也窥于皇位,暗中策划让太祖皇帝的其他妃子去太祖面前告我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有染。导致太祖勃然大怒,让我与太祖皇帝父子之间产生了极深的隔阂,致使我太子之位被废,才让皇太极得了便宜登上这九五之尊的皇位,我当年虽失去太子之位,倒也就算了,只是可怜了阿巴亥,这阿巴亥可是多尔衮的母亲,太祖皇帝因为此事在归天之时竟让阿巴亥一同陪葬。

我与皇太极本来就有这深仇大恨,但他在世时是皇帝,我奈何不了他,他死了,又有他儿子豪格和多尔衮争做这大清皇帝,我当时心中本想支持多尔衮登上皇位,无奈我与多尔衮的力量加起来也只是与豪格一派旗鼓相当,只得便宜了那小福临来做这皇帝。

今日这形势看来,大清皇位多尔衮是势在必得,当初有心栽花却成了今日的无心插柳,我何不在今日就立下一个拥立之功,好为我代善这一脉弄来一个永世的富贵。只是在这里的都是明白之人,此事不能做得太过明显”。

想到这里,代善主意已定。

孝庄此刻也是心如明镜一般,孝庄幼时称作大玉儿,自幼与多尔衮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多尔衮大孝庄一岁,两人本已终身暗许,却被皇太极捷足先登纳为侧妃。

此事还得从清太祖天命十年说起,天命十年多尔衮随努尔哈赤出征,大玉儿日夜祷告,静候多尔衮凯旋。

大玉儿祖父莽古思来盛京探望儿孙,筵席中大玉儿哥哥吴克善无意中提起喇嘛的预言:说大玉儿有富贵之相,未来必将母仪天下。吴克善无心话语引起皇太极的注意,让他兴起娶大玉儿的念头,因为他不能将当皇帝的机会让给其他人;再加上大玉儿天生貌美,皇太极渐倾心于大玉儿。

此时皇太极妃子孝端怀孕,这妃子孝端就是大玉儿的姑姑,他提议皇太极迎娶新妃,皇太极指名要大玉儿。孝端还不知大玉儿与多尔衮情愫暗生,欣然同意并向父亲莽古思提议,父亲莽古思当场同意。

孝端就代皇太极向大玉儿提亲,大玉儿坚持不肯嫁给皇太极,孝端此刻才知大玉儿已与多尔衮互许终身。

孝端陷入两难之中,因为大玉儿是皇太极亲口要的人,再加上皇太极对多尔衮心存芥蒂,大玉儿若不答应亲事,恐会引起皇太极不满,不利于多尔衮、多铎兄弟。

正当大玉儿婚事陷入僵局之时,战场竟传来多尔衮的死讯。多铎抱着多尔衮的金盔星夜归来,向皇太极报告了多尔衮的死讯。

得知多尔衮战死沙场,大玉儿近乎崩溃,几度寻死。但在孝端的劝说下,大玉儿决定嫁给皇太极,好保全多铎性命、为多尔衮报仇。

为探求多尔衮死因,大玉儿偷听皇太极与阿敏谈话,才知多尔衮是被阿敏陷害而死。

大玉儿施以巧计,媚惑皇太极,要皇太极弄死阿敏为多尔衮报仇。

而多铎得知了大玉儿要嫁给皇太极,当面愤怒指责大玉儿无情无义,多铎却不知道大玉儿如此做,是为了救他这多尔衮唯一的兄弟,也是为了给多尔衮报仇。

多尔衮其实并未战死只是身负重伤,回京后多尔衮得知他心心念念的大玉儿要嫁给皇太极后几近崩溃。

大玉儿得知多尔衮死里逃生,急得想悔婚逃回多尔衮身边。孝端后告诫大玉儿:她若与多尔衮私奔,恐将引来灭族之祸,她和她心爱的多尔衮也将被杀;大玉儿只得狠下心来,放下与多尔衮的那段感情,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与大玉儿婚礼那天,凭着一口气,多尔衮出席了大玉儿对亲友敬茶的仪式。

大婚仪式中,多尔衮忍不住心中悲痛,狂吐鲜血。

此情此景,大玉儿只能焦急于心,而多尔衮冷言相对,对大玉儿直言:错爱了她,错爱了她,错爱了她!气急攻心的多尔衮不愿修养病体,后来有人告诉了多尔衮是阿敏在战场之时要是陷他于死地,而大玉儿是为了保全多铎并替他多尔衮复仇,才嫁给皇太极。

这孝庄本来就对多尔衮一往情深,当初嫁给皇太极是有太多不得已的苦衷,后来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孝庄和多尔衮秘密之间就有了往来。

当初的孝庄敢于不顾一切的和多尔衮私奔,是因为当时还年少心中只有爱情,现今做了太后,顺治皇帝还在年幼,这大权基本就握在了孝庄手中,这权利是世间最让人上瘾的东西。如今要让她放弃手中的权利再与多尔衮私奔,孝庄是万万不舍得的。

这孝庄能在皇太极的后宫的争夺之中斗败他姑姑孝端和他亲妹妹海兰珠,可见孝庄也是心思缜密机智过人,此刻他又是如何看不出眼前这一出其实是吴三桂和多尔衮合演的一出好戏。

想到这里孝庄原先心中的恐惧就消散而去,他知道什么吴三桂要帅兵攻打皇宫这些都是假的,这吴三桂只是他多尔衮的一颗棋子而已,多尔衮的目的不就是要大清的皇位,这一切都在多尔衮的掌控之中。就凭我与多尔衮的交情,他必定不会让任何人欺负我。

只是如今若是多尔衮坐上了皇位,我这个太后怕也是要做不成了,好不容易熬到太后的位置,这权利还没有好好的摆弄摆弄就要不属于我的,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如果我能够从如今的太后再做回多尔衮的皇后这岂不是能双喜临门,喜的是我心上的人儿多尔衮终于能坐上了这至高无上的大清皇位。 我再嫁给我心上的人儿从此双宿双栖,不用再像往日那般偷偷摸摸的,能够和他光明正大的在一起慢慢变老,这岂不是天下最浪漫最幸福的事吗。

想到这里,孝庄主意已经拿定。

崇政殿内,众人又回到了之前各自的位置之上,众人心中已没有之前那般恐惧了。只是此刻众人心中都有了各自的盘算。

此刻三贝勒突然发话到“太后、皇上,诸位贝勒刚才这吴三桂说的很清楚了,要我们在这众亲王当中重新选出一个来做这大清的皇上。我们若不答应,他就要血洗我们大清皇宫。我阿拜倒也不是怕死之人,只是如今我太祖好不容易才创下的这份基业,不能就这样毁于我们手中,我建议还是按照吴三桂的要求,我们从新推选出一个人来做我们大清皇帝好了。”

多尔衮见阿拜如此说,即刻将其话打断说到“三贝勒,此言差矣,如今我大清又不是没有皇上,我大清如今的皇上也是我们众贝勒选出来的,他吴三桂算老几,我们堂堂大清皇室的事情凭什么要听他的。反正我是不服,我这就发信号给多铎,让他带兵来与吴三桂决一死战,大不了大家来一个玉石俱焚。”

代善见多尔衮发怒,心中暗骂道“你这个多尔衮是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啊,这演技不去演戏可惜了。”

但他也只得陪着多尔衮把戏演下去,就接着说到“十四弟不要这么冲动,我们何必用我们的玉器去碰吴三桂的瓷器,如今太祖皇帝留下血脉都在这盛京城内,如真的和吴三桂撕破了脸,只怕我们太祖留下的子孙一个也剩不下了,到时候就算我们战死也无颜去见太祖啊。”说罢不由得用手去擦了擦没有泪水的眼睛。

孝庄也接话到“摄政王,本宫看来如今是形势不由人啊,我身为太后,作为顺治皇帝的额娘,就为我的小福临做主了把,为了我们大清能够再延续万年,我同意在众多亲王里面重选一位出来做我们大清的皇帝。”

众人听孝庄率先表态,也都跟着表态愿意重新选一个人出来做皇帝,只是多尔衮不跟着众人表态而已。

三贝勒阿拜见众人都同意在众亲王中选一人来做这大清的皇上,马上就抢先说到“本王提议,由大贝勒代善来做我们大清的新皇帝。代善是太祖皇帝的大贝勒,当年跟随太祖皇帝建立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曾经做过大清的太子,论资历论战功论德望,我想在场之人没有能超过大贝勒的把。”说完还得意的看向众人。

这代善听到三贝勒提议让自己来做这皇帝,不由得冷汗就从背上冒出,心里暗骂到“你这个该死的老三,是嫌我活到现在已经活到六十岁,已经活够了是不是?不知道你这小子是看出来了还是没有看出来,如今是多尔衮在与吴三桂演戏。你就把我往火坑里推吧。”

这三贝勒阿拜,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里面算是资质最为平庸的,当然是没有看出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多尔衮策划的,他自认为他与代善年纪相近,两人自幼之间就比较要好,此刻要在众人之间推举一位出来做皇帝,自然就想到要推举这代善了。

多尔衮听有人推举大贝勒代善,也不说话,依旧刚才那副神态。

只是这代善是坐不住了急忙说到“老三,你休要胡说八道,在坐的那位没有跟随太祖皇帝去建功立业过,我只是年纪比众位兄弟年长些,论功劳并不是最大的。我们大清不讲汉人那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套,我们大清的皇位是有能者居之,当初太祖皇帝将我太子之位废除,就说明我配不上这大清的帝位,如我做了大清的皇帝,这太祖皇帝的遗训你们又置之何处。若众位贝勒还认我这大贝勒,就跟我一起推举十四弟多尔衮做我们大清的新皇帝。”说罢就要给多尔衮跪下行君臣大礼。

多尔衮见状立刻上前扶住代善不让行此大礼,对众人说道“诸位亲王,小王担当不起大贝勒的厚爱,都快来劝劝大贝勒吧。”说罢坚持不让代善跪下行礼。

接着又对众人说到“我多尔衮,认人不淑,错信了吴三桂,才引狼入室导致诸位陷入险境。我多尔衮对不起太祖皇帝,对不起诸位皇兄,对不住大清,今日我就豁出命去,和吴三桂决一死,也绝不会做出不忠不孝之事。”

说罢就要往宫殿外面走去,众人只得上去死死的拉着。

孝庄见状也即刻说到“摄政王,本宫也认为推举你做我们大清的皇帝最合适不过,如今你正值年富力强之际,这摄政期间,朝中事务也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由你做我们大清皇帝定能带领我们大清成为这片大地之上最强大的帝国。”

说罢又接着幽怨的说到“只是你来做了这大清的新皇帝,如今的大清皇帝又置于何地,如是处理不当,只怕后人有所误会,毁了你的清誉,那反而害了摄政王的一世忠孝之名。”说罢不由得从眼里流出泪来。

众人见孝庄如此说也都感到为难,只是此刻代善已看清孝庄的心思,读懂了孝庄的话里有话,代善又岂不知道多尔衮与孝庄的过往,心中想到,我既然都已想好要成全多尔衮这一世霸业,那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把。

代善就接着说到“太后如此考虑也是为十四弟着想,这天下悠悠之口也不得不顾啊,本王就斗胆建议,福临如今正值年幼,十四弟登上大位后立福临为太子,大家看此议如何。”

众人听后也都觉得如此甚好,孝庄见众人都表示赞同,接着有哭诉到“大贝勒此议倒是很好,只是十四哥做了新皇帝,我儿子却做了他的太子,我这太后又怎么办才好,要不就让我这就随太宗皇帝去了把,好从此以圆十四哥的一世美名。”

说罢就当着众人用头撞龙椅的扶手,众人即刻上去制止。

此刻代善心中是千匹草泥马奔过,心中骂道“你这个大玉儿也是好不知足,本王给你儿子争来一个太子之位已经不错了,你还想怎么样,你现在这么做不就是还想嫁给多尔衮吗,你自己不说,却要让人别来说,这大殿之内能猜出你心思的也就我和多尔衮了,这多尔衮肯定是决计不会提出的,看来这劝小寡妇嫁给小叔子的恶名只有我来背了,希望以后你二位看在我敢为了你们的奸情背负骂名的份上,能善待我家的子孙就是。”

想到此代善对众人说到“诸位且不用着急,本王倒也有一个办法,十四弟本就与大玉儿青梅竹马,此事在也众人皆知的,十四弟不如就迎娶了大玉儿,然后再封福临为太子,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此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这后面他们结婚了封福临为太子倒是名正言顺了,只是前面这小叔子取嫂子,这有怎么能名正言顺。

代善见众人面面相觑也只得硬着头皮找起理由来“我们满人没有汉人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这继婚本也常有,我们满人家里哥哥死了嫂子嫁给弟弟,这兄死妻嫂的事情也是常见,十四弟与大玉儿本就是青梅竹马天做一对的天作之合又有何不可的。”

说罢众人都觉得代善说得有理,只是多尔衮不做表态,孝庄见多尔衮不表态就更是闹得凶起来“你们不要拉着我,就让我去找我的皇太极把,反正我在这世上也没有人牵挂,就让我去了把。”

代善见孝庄闹得更凶,想到戏陪你们二位演到现在够了把,急忙走到多尔衮跟前,拉起多尔衮的手说到“十四弟,你就看在大清不能亡的份上,去劝劝大玉儿把。”说着就把多尔衮拉倒大玉儿身旁。

此刻多尔衮也是脑袋里面一圈圈的黑线,当初将如何夺得这皇位可能会发生的一百种可能都算计过一遍,就连最坏的打算都想到过,如众人不同意顺治让出皇帝之位来给他多尔衮,他多尔衮就只得痛下杀手,杀出一个血流成河。

如今出现了这一百零一种可能,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多尔衮对大玉儿又何尝不是一往情深呢,只是现在要他当着中众人在此紧要关头说出要娶他大玉儿,这话是怎么也不好开口。

大玉儿见多尔衮来到他的身边,倒是就不闹了,只是自顾自的留着眼泪。

这多尔衮见既然代善当着众人说让他取大玉儿,也就不管不顾的鼓起勇气说到“既然今日大皇兄当着诸位兄弟提议,由我继承大统,立福临为太子,诸位亲王也都是太祖皇帝子孙,既然诸位亲王都一致同意我多尔衮继承大统,那我多尔衮就勉为其难成全了大家一片心意,来做我们大清的皇帝。如今强敌在外,我们要一致对外,同时为了我们大清子民认同福临的太子之位,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取大玉儿为妻,并封他为我们大清皇后。此事众人皆无异议把。”

说罢将目光扫向众人。

代善立刻带头行大礼说到“皇上万岁,皇上英明”众人也都跟着说到“皇上万岁,皇上英明”

代善即刻命人在皇宫之中举办多尔衮的皇帝登基大典和迎娶大玉儿的立后大典。

满洲盛京皇宫众人忙活了一宿,终于将大事敲定,一夜之间多尔衮就名正言顺的登上大清皇帝帝位,还顺理成章的册封了大玉儿为皇后。

后人对此有诗为证,上寿觞为合卺尊,永福宫里烂盈门.新皇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