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换不幻>第34章 十四哥你终于来了

豪格带领四万铁骑在山海关杀得兴起,追击那些溃败的大顺军就像在草原之上追赶羊群,那骑在战马之上的骑兵,只要追到大顺兵身后,举起手中马刀向下一劈就可以收获一颗人头,这样的战斗对于满洲铁骑来讲就是一场屠戮游戏。

豪格见追杀这些大顺兵如此简单,再加上身边副将一再的怂恿,不由得志得意满起来,心中想到“若是我直接追进那北都城内,将北都城拿下,那我不就是大清有史以来的第一功臣了。那大清的摄政王怕是要换我豪格来做了。”

心中不由得更是得意起来。叫来身边亲随让他去给多尔衮通报,说要带兵直捣北都城。

亲随得令后骑马快速的向多尔衮大营跑去“禀报,摄政王,我军在一片石将敌军打败,如今敌兵溃败,肃亲王要大军乘胜追击,直捣北都城。”

多尔衮听后也是不置可否的说道“本王知道了。”

豪格亲随回去,将禀告多尔衮的过程说了一遍。

豪格对身边众人笑道“这多尔衮是不是怕我功劳太大了以后抢了他摄政王的位置。”

众人听后也跟着大笑。

这满洲人打仗倒是不用考虑后勤,他们是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如果实在没有抢的了还可以吃战马。如今多尔衮不反对他们追击大顺兵,那就更加没有顾虑了,豪格下令全军对敌人展开追击,直至北都城下。

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向盛京扑去,努尔哈赤还未征服满洲之前,这里原本就是大明的领土,在这白水黑土之间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支河流、每一条道路,关宁铁骑里面的老兵都是那么的熟悉,他们沿途没有经过任何一座城市,没有经过任何一个村庄,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到了盛京城外。

吴三桂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来到这盛京城,吴三桂冷漠的看着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曾经是大明皇帝做梦都想要攻下的城市,这座城市里的主人曾经带领着他的铁骑给吴三桂留下过太多苦痛的记忆,今天我吴三桂可以毁灭了这座城市,可以将这座城市里面的人全部杀光,要告诉他们我吴三桂才是这白水黑土之间的主宰者,只是毁灭了这座城市以后,这天下之大我吴三桂还能再去那里。

今天我不将这座城市毁灭不将这座城市里面的人杀光,不做这白水黑土之间的主宰者,我要选择成为这个城市里最有权势的一个人,选择和他们成为这白水黑土之间的一份子,从今往后我可能就将终老在此。

关宁铁骑刚到盛京城外,就发现有几骑快马向城外飞奔而去,吴三桂也不让人追赶,只是目送着这些快马离去。

吴三桂将大手一挥,身后的伍万关宁铁骑向这座城市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原本守卫这座城市的士兵,已经跟随多尔衮、豪格去山海关建功立业去了,如今这座城市里只有为数不多的侍卫,这些侍卫在正规军面前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关宁铁骑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城市里所有身上披甲手中握刀的人全部杀死。

在天黑之前吴三桂已经将这座城市里最辉煌的建筑群给包围了起来,这座最宏伟的建筑当然就是盛京城里的皇宫,此刻顺治小皇帝和孝庄正在这皇宫之中瑟瑟发抖。

山海关的清军大营,一骑快马直奔到多尔衮的帅帐之外,骑马之人刚滚落下马,所骑的马也口吐泡沫的倒在地上了,帅帐之外的卫兵,将骑马之人架到多尔衮面前。

来人将手伸入怀中掏出一张信函递给多尔衮,多尔衮只见纸上写着“摄政王,速回京救驾。”

多尔衮立刻紧急的召来众将,命众将即刻带上人马全力回救京都,并派出传令兵出关向北京城方向寻找豪格大军,找到豪格即可命令其率部返回盛京不得有误。

盛京皇宫被吴三桂围困的第三日,多尔衮也带着四万满洲铁骑来到盛京城外,一场大战眼看就要一触即发。

多尔衮命四万铁骑在盛京城外十里之地扎下大营后,多尔衮让阿济格选出壹仟巴牙喇随自己一路杀进了盛京皇宫之中,留下多铎在大营统帅众将士。

这巴牙喇也果真名不虚传,个个身披白色重甲勇猛无比,一路上遇到关宁铁骑的阻击,只管冲关杀将,就这么硬生生的在五万关宁铁骑之间杀出一条血路,直入皇宫之内。

多尔衮一进皇宫,径直就向永福宫跑去,来到永福宫前,不等人通报径自就推门进去,见孝庄抱着顺治坐在床榻上,即刻几步就来到孝庄之前双膝跪下叩头说到“让皇上、太后受惊了,本王罪该万死。”

孝庄见多尔衮进来知道有救了,即刻上去一把将多尔衮扶起,也不顾顺治就在身旁,一头就扎入多尔衮的怀里哭到“十四哥你终于回来了”说完就不停的在多尔衮怀里抽泣。

多尔衮用手轻抚孝庄的后背柔声的说到“玉儿,你的十四哥回来了,有你十四哥在不要怕,你可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的只要我多尔衮还活在这世间,就不允许有任何人欺负你”

孝庄在多尔衮怀中问到“十四哥,他们说是大明的吴三桂带兵来将我们盛京城给围了,你不是带上我们满洲铁骑去帮吴三桂对付大顺兵吗,他这么反过来为难我们啊”

多尔衮自责的说到“本王也没有想到这吴三桂如此狡诈,我帅大军去到山海关外,命豪格带兵与吴三桂一同对阵大顺兵,谁知道这豪格竟没有发现吴三桂临阵逃脱,带上人马来攻打我们盛京。这都怪本王用错了豪格。”

孝庄柔声的说道“十四哥你也不用过多自责,如今你回来了我相信你定能保护我母子周全。”

多尔衮柔声的说到“玉儿,我带回了四万人马,还有四万人马在豪格那里,如今豪格已入关内,我已派人去寻,如豪格尽快带回他手上的四万人马,这吴三桂我们定能将他灭于这宫墙之外。若是豪格的四万人马来不及回来,我们就算豁出性命也要保你和福临出去。你放心就是。”

孝庄说到“十四哥要不把众亲王和朝中大臣请来一起商议一下如何退敌。”

多尔衮说“请众人前来商议这商议也不是不可,只是如今这皇宫被吴三桂的人给围住了,若要杀出去请其他亲王前来,恐怕不易。”

孝庄说到“十四哥不消杀出去请他们进来,皇宫被围之前,已经有几位亲王和大臣入宫了,如今正在宫中。”

多尔衮听后点头到“如此正好,那就即刻请他们去崇政殿议事。”

崇政殿内灯火辉煌但气氛压抑,孝庄也顾不得礼仪抱着顺治小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多尔衮则座在大殿之中一把椅子之上,阿济格站在多尔衮一旁。二贝勒代善、三贝勒阿拜、九贝勒巴布泰、十三贝勒赖慕布、汉人大臣范文程等人垂头丧气的站在大殿之内。

多尔衮见众人如此惊恐,心中知道大事已成了八九分了,率先对众人说到“今日之事都是本王考虑不周造成的,本王已经向皇上和太后请罪,就请皇上降旨处罚本王。”

众人见多尔衮如此说话,都只管无奈的摇头,这此的四位亲王,除代善之外,其他三位亲王是努尔哈赤众多儿子里面最平庸的。

努尔哈赤那几个有能耐的儿子要不是战死要不就是想谋反被处死,皇太极的儿子最大的是豪格,如今豪格正带着四万铁骑在北都城外杀得正爽,皇太极其他还活着的儿子的如今最大的才17岁,手上没有任何权利也没有一兵一卒,在这里基本没有说话的份,皇太极的另外一个儿子如今的顺治皇帝福临正被孝庄抱着坐在龙椅之上,这孝庄的意见就是他们的意见。

孝庄见多尔衮当众自责连忙说到“此事也怪不得摄政王,只怪这吴三桂狡诈异常,如今局面还请摄政王主持,岂能有降罪之说。”

多尔衮说“太后皇上,既如此本王就帅兵与他们杀一个血流成河。”说着多尔衮就要往外面走。

范文程连忙走到多尔衮面前行礼说到“摄政王暂且息怒,此事我们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多尔衮问道“那你又有何计策,就快速速说来。”

范文程到“摄政王,这吴三桂突然帅大军来我盛京,只用半天时间就杀进城内,杀进城内只是把皇宫围了起来,如他真要想杀进来,摄政王还未回来之时他吴三桂就可以杀将进来。他何用等上两日,等摄政王回来再杀进来要我等性命。依微臣来看,此事与吴三桂可谈。”

多尔衮道“你如此说来也对,这吴三桂两日前就可以杀进皇宫,他为何迟迟不动手,这其中定是有周旋的余地,那既如此我们排一人去同吴三桂谈谈,看吴三桂有何道理再说。”

接着向范文程问到“范先生,你可愿意去与吴三桂谈上一谈。”

范文程听后领命到“微臣愿意前去与吴三桂一谈。”

多尔衮点头说到“范先生那就劳烦你了。”说罢命人给吴三桂传话,有使者前去相谈。

传话之人一会就回来报告“禀告摄政王,吴三桂同意排出使者相谈。”

即刻范文程便坐上一个箩筐从皇宫的城墙上吊下去到吴三桂大营。

吴三桂见来人是一个汉人沉下脸问到“来着何人,你可做得了他们的主。”

范文程答道“我乃范文程是也,能够被派来,定能做得了主。”

吴三桂听后大笑到“哦,原来你就是范文程,听说过你,你原也是我们大明臣子,只是你早已判明投清,做了汉奸,我吴三桂受封为大明平西伯,是官拜二品的宁远总兵,与一个大明的汉奸有什么好谈的,本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你范文程是我们大明子民,如今我就以大明律法处置于你,将你杖责五十大板,你且回去告诉他们我要与大清诸王一起谈。若是天明之前不谈,天明之后我就亲帅大兵将这皇宫踏为平地。”

说罢命人将范文程拖下去打了五十大板。

这范文程也是该遭此劫,这就是做汉奸的下场。范文程被人抬回去后,众人听了吴三桂打他的理由,听后也都觉得吴三桂是讲的有理,打得也有理,都只觉得这吴三桂伶牙俐齿不好对付。

这崇政殿内大家又陷入了一片沉默,过了一会孝庄首先发话到“诸位都是太祖皇帝的皇子,也都是太宗皇帝的兄弟,如今兵临城下,还请诸位亲王拿个主意才好。”

多尔衮沉吟道“我们身为太祖子孙,定不能让太祖立下的基业毁于我们之手,这吴三桂要与我们一谈,我们就和他一谈就是,只有何惧,不用等到天明,现在我们就出去和他一谈。”

众人听多尔衮如此说,也是点头赞成,命人传话给吴三桂就在大清门处于吴三桂相谈,双方都休得放冷箭。

片刻之后多尔衮带众人登上大清门之上的城楼,这盛京的皇宫当然是比不上北都城的大明皇宫,这盛京皇宫城墙高也只有不到一丈,占地也只有百亩,吴三桂此刻的关宁铁骑将这只有百亩大的宫殿围得就如同铁桶一般。

众人登上城楼放眼望去,只见身着黑甲手臂上缠有白布的关宁铁骑将这皇宫围得严严实实,一股森然的杀气直逼这宫墙之内。

吴三桂远远的见城楼之上有灯笼照亮,随后出现几个人影,就独自打马走到城楼外一射之地。

对城楼之上的喊道“来者何人,我吴三桂不与无名之辈谈。”

城楼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本人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本王同来的有大清太后,还有我大清诸位亲王”

吴三桂听后答道“好,为表诚意,本帅再上前五十步,我方双方勿射冷箭,你们就算将我射死,我身后的关宁铁骑也会替我报仇,将你们皇宫踏平把你们里面的人全部杀尽。”

城楼上多尔衮回答到“我们既然来和你谈,定是有诚意的,不会射冷箭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吴三桂听后带上左右副将骑马往前走了五十步,来到城楼之下。

多尔衮见吴三桂来到城下立定,责问到“吴三桂你当然向我借兵与你一同攻打大顺的李自成,好为你报国仇家恨,如今你为何调转枪头来与我大清为敌。”

吴三桂答道“多尔衮我当日与你借兵报仇,只是这国仇家恨是因你们满洲人而起,你们满洲地界本身我大明国土,你们也原本也是我大明臣民,是你们先造反自封为大清国,你还屡屡进攻我关内,导致我大明腹背受敌,才被他李自成的大顺兵给攻破北都城,今日来找你们报仇也是应该的,等收拾了你们,我再挥师南下去收拾李自成去。”

多尔衮说到“我大清如今有八万铁骑,对阵你这区区关宁军你觉得有胜算吗,我劝你还是率部归顺了我大清才是你明智的选择。”

吴三桂冷笑到“多尔衮你也休要小看了我关宁铁骑,对阵你们八万满洲铁骑,我实无胜算,但是我这伍万关宁铁骑在你满洲铁骑将我们杀尽之前,冲进去将你们全部杀完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

多尔衮见吴三桂说话如此不客气也就说到“吴三桂,本王是好言相劝,你又为何非要与我大清弄个两败俱伤,你不为你自己想想,你也要为你身后的兄弟想想,他们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他们若是跟你战死,谁替他们养一家老小。”

吴三桂答道“如今我吴三桂国破家亡,天地之间已再无立足之地,如今能与你们来一个玉石俱焚,也算是报答国恩,就算去到九泉之下也不会无颜面对先人,只是我身后的这些跟我多年的兄弟可惜了。”

多尔衮接着说到“吴三桂,你们汉人有一句古话,良禽择木而栖,大明天下已被大顺取而代之,吴将军也算是一世英雄,何不择良主而侍。”

吴三桂答道“哈哈,哈哈,如今天下那里来的良主可侍”

多尔衮说到“如今我大清国运正盛,求贤若渴,你舅舅祖大寿,你原来的上司蓟辽总督洪承畴,不是都归顺我大清了吗,你何不效仿他们也归顺了我大清。”

吴三桂笑道“你这笑话还真是好笑,你大清如今俸一个六岁小儿做皇帝,难道你说的良主就是那个六岁小孩吗。”

多尔衮听后大怒到“吴三桂,你休要猖狂,我大清如今的皇帝虽说年幼,也不许你在此胡说,你若要谈我们就好好的谈,你若不谈,我们开打就是。”

吴三桂也回怼到“好,既已如此,天明之时,就是我进攻之时,这将会是你们最后一次见到日出。”

吴三桂说罢,打马就要往后走去。

此刻城楼之上传来一个声音“吴将军,你且慢走,我礼亲王代善还有话要讲。”

吴三桂笑道“哦,原来是礼亲王代善,失敬失敬了,只是如今这摄政王多尔衮不愿意谈了,你出来谈,你可能做得了主。”

代善回答到“我礼亲王是和硕亲王,是太祖皇帝的二贝勒,是摄政王多尔衮的二皇兄,是顺治皇帝的二皇伯,你说我做不做得了主。如要你归降我大清你有何条件,你不妨说出来就是,如若我们谈不拢,到时候再打不迟。”

吴三桂答道“好,既然礼亲王如此爽快,我不为我自己想,我也要为我手下这伍万兄弟想一想,我就此提出三个条件,如若答应,我即可率部归顺你们大清。”

代善说到“好的,你有那三个条件,说出来就是。”

吴三桂说道“第一个条件,本帅如今被封为大明平南候,官拜二品是大明的辽东总兵如果归顺你们大清,你们大清封我的爵位和官职不得小于大明时的;第二个条件,我归顺大清之后,我带来的所有兵马还是归属于我,不得夺我兵权和人马。第三个条件,归属你们大清之后,要派兵与我一同杀到北都城,将李自成五马分尸以解我心头之恨。”

城楼上众人听了吴三桂三个条件后,一阵议论,都觉得这三个条件啥也不是,只管答应就行。

代善急忙对吴三桂说到“吴将军你所说这三个条件,我们和皇上都一致同意,只要你归顺了我们大清,大清皇上就封你为平西王,我们就此约定绝不反悔。”

吴三桂冷笑到“礼亲王,你说的皇上同意,要封我是平西王,请问你是那位皇上同意,是那位皇帝要封我为平西王,如果是只是那六岁的小孩儿皇帝同意,那你们就当我这三个条件没有提过,我们汉人有一句俗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要一个黄口小儿封我为王,我吴三桂可受不起。

你们若要我投降也不难,你们重新选出一个亲王来做大清的皇帝,我即刻就可以剃头易服诚心归顺大清。你们还是回去商量商量,天明之前给我答复,若是不然,我定踏平皇宫,不留一个活口”

吴三桂说罢打马离去。此刻代善和孝庄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