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114章 雁城春(十八)

  羽林卫将崇德殿附近围得水泄不通,在防范刺客的同时,也将众人困在其中。

  殿前殿后廊下悬着的宫灯尽数被点亮,羽林卫也人手持着一干火把,将崇德殿里里外外照得透亮。

  傅夫人的遗体被安置在正殿的榻上,由同昌王妃看顾,其余一干人等在乾武帝的带领下挪到了偏殿。

  宗亲群臣乌泱泱的一大堆人挤满了内殿,内殿站不下的便只能站到廊下。

  人虽多,但是殿内外都安静得很,谁都没料到好好的一个春猎大宴,竟会发生此等事,一个个抵着头缩着脖子,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躲起来,谁都不想这个时候触帝王的霉头,但是无人敢真的离开,乾武帝摆明了今夜就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谁走,谁就有嫌疑。

  偏殿的一角垂了数层帷幔,帷幔里躺着受惊晕倒的太子妃,帷幔外跪着随行的太医。

  刘元乔抽着气忍着痛让太医给她包扎好伤口,时不时关注着帷幔那边的状况。

  乾武帝等得不耐烦,朝着帷幔方向怒吼道,“到底诊出什么没有!”

  太医纷纷跪饶,“请陛下恕罪,太子妃殿下脉象有异,臣等还需斟酌一番。”

  “斟酌斟酌,斟酌了一盏茶的功夫什么都没有,朕要你们何用!”乾武帝就要起身,梁夫人急忙安抚道,“陛下息怒,太子妃向来身子不好,妾听闻身子不好的人脉象弱,太医们需要时间也属实正常,陛下再略等一会儿,不如先请太子殿下将今夜之事从头到尾先禀报一遍?”

  刘元乔的目光穿过重重帷幔落在梁夫人身上,梁夫人浸淫深宫近三十年,这番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力属实深厚,若今夜换做是她,此事此刻发现自己所设的局被打破,事情渐渐超脱了掌控,恐怕完全做不到梁夫人那般镇定自若。

  乾武帝深吸一口气,眸光幽暗不明,“太子先说说吧。”

  刘元乔情不自禁为刘遂捏了把汗。

  刘遂似乎被吓破了胆,脸色苍白十分难看,他直愣愣地跪倒在乾武帝面前,“父皇容禀,今夜在宴场,太子妃因着身子不舒服提前离开,儿臣以为她只是回营帐暂歇,可是太子妃走了不久,便有一名自称是崇德殿殿监的宫人前来请儿臣往崇德殿去一趟,那名宫人言语之间很是急迫,他说太子妃在回上林宫的路上忽然咳血,身边的婢女只得将她安置在就近的崇德殿中,儿臣今夜饮了不少酒,本就有些晕晕乎乎的,加之他言太子妃咳血,太子妃虽然身子一直不大好,但是从未咳血过,儿臣便没有发现他的异样,匆忙同他离开宴场,谁知到了崇德殿,却见太子妃被刺客挟持。”

  “那傅夫人,莱阳公主还有那个董家女公子又是怎么回事?!”

  刘元乔察觉到乾武帝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急忙起身,荥阳王夫妇担忧她的情形,想要同她一道去,被刘元乔阻止,她正了正衣冠,掀开帷幔走了出去,因着手臂上有伤,跪下时动作格外不便,稍一扯动便是一身冷汗,然而乾武帝冷眼旁观,什么也没有说。

  刘元乔心下一沉,乾武帝这是不相信他们情急之下编出的说辞,若她言语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容禀,”刘元乔哀哀戚戚地抽咽两声,全然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阿乔在宴场中待得有些闷,便想出去走走,结果遇到了也出来透气的董家阿姊,阿乔便与董阿姊一起在宴场附近散步,却忽然看见了流星划过,坠落的方向正是崇德殿方位,阿乔觉得好奇,便同董阿姊一起去崇德殿想要看一看,结果没见着流星,反而听到殿中惊呼,等阿乔同董阿姊进殿时,就见傅夫人倒在地上,刺客正冲着阿兄去,那人的目标是阿兄,阿兄便引开他,让我们带阿嫂先走,但是阿乔如何能留阿兄一人在此,于是将阿嫂托付给董家阿姊,让她带阿嫂离开。”

  这是董华妍从舅父的背后转出,“陛下,臣女护送太子妃殿下离开,谁知殿下身子实在不好,还未走出崇德殿便已经晕倒,臣女进退两难,这时听到了许多脚步声,这才壮着胆子前来求救。”

  刘遂适时膝行上前请罪,“父皇,是儿臣不察,这才连累了阿乔她们,请父皇降罪!”

  乾武帝陷入了沉默,显然他在思考,思考该不该顺应刘遂他们的话查下去。经过最开始的暴怒,他逐渐冷静下来,一冷静,就意识到此事极有可能是一个局,是一个针对太子的局。今夜他应该是被火光引来此处,然后顺势看到设局之人想让他看到的一幕,只是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火没有能够烧起来,而殿中所发生的,也不是本应该发生的,那么本来应该发生什么?

  “傅夫人,怎么也出现在此处?”乾武帝想起今日一整日都没有见到傅夫人,“夫人身边的婢女呢?怎么不见?”

  一直没说话的范常侍回禀道,“奴这就命人去碧波殿。”

  乾武帝抬手否了范常侍的话,“不,蒋丞相,你同廷尉一起去。”

  刘元乔低着头继续抽泣,时不时用帕子擦擦眼角,借着帕子的遮掩,同刘遂交换了眼色。

  乾武帝命丞相带廷尉前去傅夫人生前所居碧波殿,就是在向众人表明自己会彻查到底的态度,且他不再相信身边的人,他要亲自督察此案。

  “父皇,儿臣不知,”刘遂在蒋名仕离开后方才开口,“儿臣来时,傅夫人已然身亡,儿臣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既然刺客挟持了太子妃,那么太子兄长又是如何从刺客手中救下太子妃让董家女带走的?”同昌王悲痛过度,言语之中竟开始质问刘遂,“方才阿兄说自己今夜饮酒过多有几分醉,阿兄的功夫竟强悍至醉酒都能同刺客一争高低了吗?”

  “王弟这是何意?”刘遂反问,“莫非你怀疑孤在说谎?”

  刘元乔在心中暗暗叫了声好,同昌王问得很是时候,他越是对刘遂不依不饶,就越能坐实这场局是针对刘遂的,只要陛下意识到此事涉及储君之争,那么就一定会查下去,反正他们是清白的,不清白的是梁夫人和刘伉,只要陛下顺着查,她不信一点蛛丝马迹都查不到。夺嫡、暗通,每一点都在触犯陛下的底线,到时候即便陛下发觉他们在一些事上说了谎,他们也可以自称是事发突然为了自保。

  “父皇,儿臣并非怀疑皇兄,”同昌王辩驳道,“儿臣的母妃死得不清不楚,而皇兄是唯一可能知道真相的,儿臣连问一问都不成了吗?”

  “孤方才说了,孤进来殿中时,傅夫人已经倒在了地上,那时刺客挟持太子妃,孤要他放人,但是他要孤用自己去换,孤是答应了他,他才放了太子妃!”

  同昌王不顾梁夫人暗中递出的信号,紧咬着刘遂不放,“哦?宫中一向传闻太子与太子妃不合,臣弟不知皇兄竟然愿意用自己这储君之命去换一个病妇的命!”

  “刘伉!无论如何,她是孤的妻!”

  乾武帝被吵得头疼,“都给朕闭嘴!”

  王皇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太子一向仁善,无论是谁,他都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阿媞是他的妻,请陛下明鉴!”

  刘遂咬牙隐忍,似乎正在承受极大的委屈。

  乾武帝捏了捏眉心,事已至此,他倒是只能庆幸今日图勒的燕祁王在狩猎时被罴拍伤了胳膊提早离席,否则他们大魏皇室的脸岂不是要在外邦面前丢得干干净净!

  蒋名仕来得快,去得也快,碧波殿侍奉的宫人全部被羽林卫押到场,将偏殿堵得更加拥挤。

  乾武帝认得最前面那个是傅夫人的心腹婢女,“你说,今日你们夫人为何一日都没有出现?又为何你们不在身边侍奉?!”

  婢女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陛下,夫人未时出的门,不让婢子们跟着。”

  “她有没有说她去哪儿了?”乾武帝又问。

  “夫人……”婢女犹豫片刻,乾武帝看得心头火盛,“还不实话实说!朕面前你也敢往花样?!”

  “婢子不敢,婢子不敢,”婢女接二连三磕头,“是,是夫人说,说有一件事想去求证,婢子依稀听见,听见夫人说,说侧王妃……还有,”婢女缩瑟地看了刘遂一眼,“还有太子什么的。”

  “侧王妃?”乾武帝似乎记不起这号人。

  “就是傅侧妃。”婢女提醒。

  乾武帝想起来了,傅婵湘孕中暴毙,南阳傅氏质疑傅婵湘死得有蹊跷,执意请旨彻查,还是同昌王出面劝阻了此事,后来傅夫人在宫中自省,他为了安抚傅氏,也为了同昌王的颜面,将傅婵湘追封同昌王侧妃。

  刘元乔心道不好。

  果然,乾武帝看向刘遂的目光变得微妙起来,再加之刘伉震惊又难以置信的眼神,刘遂恐怕无法轻易脱身了。

  就在这时,太医忽然来报,“陛下,太子妃殿下脉象出来了。”

  “如何?”乾武帝问。

  “是,是喜脉,”太医虽对乾武帝的心思了然,但是诸臣在此,该说的还是得说,“臣恭贺陛下,恭贺太子。”

  乾武帝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就连王皇后以及刘遂本人也是一愣,倒是刘元乔激动地一拍掌,“恭贺阿兄,今夜可算有惊无险!”

  殿中、廊下的恭贺声陆陆续续响起,蒋名仕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出声劝道,“陛下,这天都快亮了,陛下熬得住,臣下们也实在累得很,不如让大家先回去休息?”

  “那刺客?”

  “陛下放心,臣同廷尉定会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