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98章 雁城春(二)

  刘元乔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起初,梦中有礼乐笙歌,有十里红妆,有绢扇覆面下的忐忑不安,也有敛袖转身时的毅然决然。

  后来,梦境变了,巍巍广厦被万里关山所取代,中原一年四季始终如一的花团锦簇化为三月薄寒的雪,七月炽热的风,还有苍穹上变化多端的云彩,琼楼玉宇中的安富尊荣不再,暗处的眼睛,明处的刀剑,流水汤汤旁的手起刀落,寂静深夜中的狼群围杀,异域城池中的流言蜚语,两军对峙时的剑拔弩张轮番不休地上演。

  再然后梦中只剩下了断崖下凛冽的风,和风中护着她的臂弯。

  最后,梦境被大雾笼罩,她置身旷野迷惘不前,当浓雾散去,天光泻下,是梦醒时分。

  “阿乔?”

  “阿乔?”

  “阿乔……”

  熟悉又旷别了许久的声音由远及近,在一声声“阿乔”的呼唤中,刘元乔缓缓睁开双眸。

  雕梁画栋的屋顶,温暖如春的室内,清新凝神的焚香……不同于图勒风格的陈设无不在向她昭示,这不是承平侯的后帐,这是她往昔生活了十六年的西泠台。

  “王上,翁主醒了!”

  刘元乔循着声音转头,是秋芃。

  “是,本王看见了,阿乔醒了!醒了就好!醒了就好!”荥阳王激动又小心翼翼地将刘元乔扶起,关切地问,“阿乔感觉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刘元乔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父王,此去不足一年,父王的两鬓已经生了华发。

  荥阳王抬手在刘元乔眼前晃了晃,“阿乔?”

  刘元乔醒过神,张了张口,唤道,“父王。”

  声音沙哑,不知是因为刚醒,还是心中酸涩的缘故。

  “哎。”荥阳王重重地应了,上前一步将刘元乔抱住,像刘元乔儿时那般在她的背上轻轻拍了拍,“好孩子,你受苦了。”

  刘元乔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屋内逡巡一圈,问道,“父王,阿娘呢?”

  荥阳王松开刘元乔,“今日倒是不巧,国相的夫人过寿,给你阿娘下了请帖,你阿娘现下正在国相府邸,无缘得见你回来。”

  说起回来,刘元乔又问,“父王,阿乔是同吉翁一起回来的,吉翁呢?”

  “你放心,吉翁是同你一块到的王府,”荥阳王安抚道,“将你送到王府后他便告辞离开了。”

  “离开?”刘元乔想了想,“父王,阿乔此番能够回来,吉翁功劳不小,父王怎的就这么放人离开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荥阳王说,“父王会另寻他法好好谢谢吉翁一家的。”

  “另寻他法?”刘元乔不甚明白。

  荥阳王解释道,“若赏赐过于直白醒目,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所以只能暗赏。”

  刘元乔点了点头,“还是父王思略周全。”

  荥阳王瞧着刘元乔消瘦的脸颊,心疼不已,“你好好休息吧,太子殿下东宫的臣属还在等着,父王还需去处理一些善后的事宜。”

  “等等,”刘元乔叫住了荥阳王,“父王,阿乔想先出府一趟。”

  因着冬日天冷,荥阳国相夫人的寿诞便在国相府的宴高台举办。

  寿诞是小寿诞,但是国相夫妇二人着实花费了一番心思,从寿宴菜式到台中摆设乃至宴中游乐歌舞,无不是依照荥阳王妃的喜好来的。

  自从刘元嘉和亲图勒后,荥阳王妃一直深居简出,即便出现也是神色恹恹的,国相夫妇这才决定借着寿宴的由头将王妃请出来散散心。

  可似乎不大有用,荥阳王妃失神地盯着正中载歌载舞的舞女,并未表现出有多少兴趣。国相夫人暗叹一口气,执起酒樽微微转身,“王妃,妾再敬王妃,将近年关,妾便提早祝王妃安康长乐。”

  荥阳王妃略点了点头,“你有心了。”

  眼见气氛就要冷下来,国相夫人暗中朝底下使了个眼色,底下的各夫人纷纷开始搭话。

  “是啊,快到年关了,一年到头的也就一次,不知今岁咱们荥阳有什么新的章程?去岁世子绘的大花灯可让妾身们大开眼界,只是世子去了图勒,恐怕今岁妾身们便无法一饱眼福了?”

  “世子”二字触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神经,众人大惊,谁都没有想到今日竟会有人当着王妃的面说出这种话。

  国相夫人急忙岔开这话,“哎,说到花灯,妾记得翁主的画工亦是精湛,翁主去观中修行,想来近日也该从观中回来了吧?”

  荥阳王府对外一直称刘元乔在城郊道观替兄长祈福,数月以来不曾在众人面前露过一面,这些许久不曾见到她的夫人们不免有些好奇她的近况。

  说起刘元乔,荥阳王妃心中便格外紧张,然而她面上不显,看向挑起这个话头的人,果不其然,是五官掾的夫人。

  荥阳国自国相往下的大部分官吏都是先帝亲自为荥阳王挑选的开府之才,唯独主祭祀、劝农桑的五官掾乃乾武帝所任命,是乾武帝放在荥阳的明面上的耳目。

  荥阳王妃稳住心神,“陈夫人如此关心阿乔,待阿乔归来,定会让阿乔亲自为陈夫人绘一盏灯以表感念。”

  陈夫人泰然自若地笑道,“怎敢劳烦翁主为妾绘彩灯,不过妾的确许久未见翁主了,也不知翁主何时回来,待翁主回来后,妾定带小女登府,小女阿娇昨日还闹着要找翁主阿姊去城郊赏梅呢!”

  陈夫人说了这许多,其余的夫人都不敢接她这话,显而易见,王妃不喜五官掾询问府事,已有些不悦。

  国相夫人心下一沉,早知五官掾会令自己的家眷今日来砸场,便不该为着面上过得去给他家下请柬,如今骑虎难下,王妃怕是不好受。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有人高唱,“莱阳公主到!”

  在座众位夫人先是一愣,继而陆续起身以候。

  荥阳王妃以为自己听岔了,待看见刘元乔环佩叮咚地出现时,不禁露出错愕的神色。

  “王妃,翁主来了。”国相夫人提醒道。

  刘元乔一身广袖曲裾,步履款款地自众夫人面前走过,行至荥阳王妃面前,“请母妃安,”随即又转向国相夫人,略略颔首,“夫人大喜,请夫人勿怪阿乔来迟,阿乔略备薄礼,贺夫人福寿双全,”她拍了拍手,秋芃便带着八位侍女鱼贯而入,每人手中都捧了一方漆盒。

  侍女在刘元乔身后站了两排,秋芃一一打开漆盒的盖子,将礼物展现在众人面前。

  眼力好的已经发现了这些礼物的不寻常之处,“翁主,请恕妾眼拙,这些是?看着不大像大魏的东西。”

  “夫人好眼力,”刘元乔解释说,“阿乔本来另备了礼物,可是今晨回到王府时,正巧碰上太子殿下的人来送东西,那人说,这是阿兄托人送回荥阳的物产,阿乔想着国相夫人不缺什么,倒是图勒的物产能让夫人看个新鲜,便带来了一份。”

  国相夫人惊喜地起身将东西一一翻看过去,欣慰地朝荥阳王妃说道,“这些物产都是上好的,世子向荥阳送出这些东西,想来在图勒也备受优待,王妃尽可放心了。”

  刘元乔像从前在家中一般,上前抱住荥阳王妃的胳膊晃了晃,“阿娘,阿兄还给我们送来了家书呢,父王看了,说阿兄过得不错,等阿娘回府就能亲眼看到了。”

  荥阳王妃颤抖着覆上刘元乔的手背,低头掩盖住了眼中一闪而过的水光,“嗯,如此阿娘也就放心了。”

  “哎呦,陈夫人这嘴难道有言灵不成,刚才还提到翁主何时回来,这不就来了!”

  “托国相夫人的福,妾们也能见一见图勒新奇的玩意了。”

  ……

  宴高台中又恢复了热闹,国相夫人悄悄舒了口气,原以为今日竟会不欢而散,没想到峰回路转,翁主的出现带来了世子的消息,令王妃难得露出了笑脸。

  南北图勒一统已是不可扭转的大势所趋,远近诸邦都在盯着皓城的动静,他们都在好奇,燕祁会如何划分图勒一统后的疆域。

  在图勒没有分裂之前,以日曜城所在的中央区域为王庭,东西南北分四境,由左右贤王和左右鹿林王辖制,但是之前燕祁已经在南图勒将四角军制变为六角军制,而北图勒的锡善生前也曾想要改变四角军制以制衡四方,虽然因时机不当、操之过急一味效仿而导致改制不成反而使五王汗并立,但是无论成还是不成,图勒都回不去四角军制的时代了。

  图勒一统后,燕祁手中的疆域足足扩大了一倍,如何快速地安定图勒内部,让图勒从战争中重新恢复过来,就成了她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而安定内部,重新划分势力疆域首当其冲,稍有不当,便会步锡善后尘。

  燕祁对此早有构想,但是构想也要随着实际情形而做出调整。

  在深思熟虑之后,燕祁终于做出了决定。

  巨大的沙盘上被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石子和旗帜分割成了六十一块不规则的圈,这是燕祁将图勒划分成的六十一个盟,而这六十一个地域的中间又被燕祁画上了不同的图案。最中间的一块地方是最大的一个盟,以日曜纹与其它的相区分,是王庭所在,围绕着王庭六十片区域被十二个图案分成了十二片辖境,一片辖境之下各有六个盟。

  六十一盟十三区,是燕祁对图勒疆域新的划分。她的确不会沿用四角军制,她甚至连六角军制都不打算沿用,南北图勒一统,六角被扩成了十二角。

  燕祁画完最后一个图案,将树枝往边上随意一插,问道,“如何?”

  巴彦第一个开口,“我对王汗的安排没什么意见啊,就是有一个问题,”他指了指东南方没有被圈进去的一小块地方问道,“这里为何空着?”

  燕祁瞥了一眼,“这里不在十三区之内,本王另有打算。”

  “哦,”巴彦也不多问,点头道,“那我没什么想问的了。”

  燕祁看向左谷罕,“左谷罕意下如何?”

  “臣也只有一个问题,”左谷罕点了点日曜纹,“王汗打算何时迁都?”

  “自然越早越好,”燕祁回答,“越早迁都,才能越早将十三区之制定下,所以,我们得尽快先回一趟雁城。”

  “王汗。”营帐外有士兵请见。

  “进来。”燕祁说。

  士兵进帐以后目不斜视,双手向燕祁呈上一物,“奉王汗令,东西已经取回。”

  燕祁拿起羊皮袋打开,从中取出两颗珍珠,“嗯,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王汗,这是什么?”巴彦不觉得他们图勒会有这么大颗的珍珠。

  “在聚原落时,君侯用它向那里的祭司换了些东西,本王想着君侯所用都是皇家之物,流落在外不好,便命人用财帛将其换回。”燕祁将珍珠收回羊皮袋,吩咐道,“我们在皓城待的够久了,传令下去,后日拔营回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