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38章 关山月(三)

  刘元嘉忽略二人的眼神,问道,“二位原是哪里人?”

  二人并不答话。

  刘元嘉的目光在明显是主子的那人身上停留一瞬,清了清嗓子,“我观这位女娘所穿的衣裳为尚锦所制,尚锦出自邕州,为天下四锦之首,非寻常人家能穿得起,只怕这位女娘并非普通人家的的女娘吧。”

  二人闻言色变,不过刘元嘉口中的女娘很快便镇定下来,用一双凤眼打量着刘元嘉,“穿了一身粗布麻衣,却能识得尚锦,不知你我究竟是谁更不普通些。”

  刘元嘉说出那样一番话,本就是试探,他见此人反应灵敏,心中便打定了主意。

  她们同贼匪不是一伙的,既不是一伙的,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他凑近了几分,指了指院外,“方才我进来时,瞧见了十几名守卫,这还是看见的,看不见的不知会有多少,此处逃出去不易。”

  女娘脸上的戒备加重几分。

  “我见二位的神色,是友非敌,既然我们想法一致,何不合作一番?”

  山谷深处绿草如茵,野花遍地,两边的高山上更有一簇一簇时大时小的雪白棉花团,那是移动的羊群。

  刘元乔却无心欣赏与世隔绝的好景色,她正全心全意地操控自己的坐骑。

  乌山看着比燕祁的马,那只名叫踏燕的矮了一头,可跑起来的速度却并不慢。对刘元乔而言,难驾驭得很,若不是她抱得紧,好几次差点被狂奔起来的乌云给甩下去,每次差一点就要掉下马背时,刘元乔就忍不住想,到底是她跑马,还是马跑她。

  乌山追着踏燕的步伐,翻过错落的山丘,跨过浅浅的水溪,最后停在山丘中间的一处小盆地内。

  盆地里开满了黄色的小花。

  乌山低头咬了一口小花,嚼吧嚼吧,又吐了出来。

  刘元乔惨白着一张脸伏在马背上,哀叹着抱怨道,“吾五脏六腑差点被你颠簸出来,你竟还有心情食花吃草?”

  燕祁骑着踏燕走来,“本王看君侯的心情也不错,还能跟一头牲畜骂架。”

  眼不见为净,刘元乔换了个方向继续趴着。

  “君侯不下马走一走?”燕祁问道。

  “不了。”刘元乔此刻双腿发软,内侧火辣辣地疼,她怕自己下了乌山就爬不上来了。

  “君侯随意。”燕祁翻身下马,巴彦和孤臣跟在她身后,三人一起往盆地深处走,身影越来越小。

  刘元乔不敢下马,又不敢骑着乌山去别的地方遛弯,只能待在原地等他们。她维持着伏在马背上的姿势,摸了摸乌山的鬃发,“你说,吾为何要自讨苦吃?”

  看着群山叠翠,她想起了远在山那头的荥阳王府。

  也不知道父王母妃现下如何了?她下药的时候把握着量呢,应该在她走后不久,人就能醒过来。

  他们醒过来以后发现自己自作主张代兄出嫁,又会是怎样的反应,怎样的神色?

  还有她阿兄刘元嘉,她替了他的身份出来,那么留在王府的他就只能用她的身份活下去了。阿娘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一定会将阿兄禁足在府内,这对她那个三天不出门惹事就浑身难受的阿兄而言,恐怕是生不如死。

  哎,她又比他好多少。她自己的处境还不如阿兄呢!

  至少阿兄在府内用不着受她现下所受的苦。

  好疼啊。

  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剧烈疼痛感从身体深处阵阵浮现。

  怎么会这么疼……

  意识模糊间,她感到有人靠近,那人的手贴近她的脸,她觉察出了对方的手指上戴了一截扳指。

  “王汗,吾困了。”她有气无力地抬起手挥了挥手,然后一手抱住马鞍,一手盖在自己的额头上遮挡日光,居然就以一个无比诡异的姿势睡了过去。

  再醒来时,人已经回到了马场。

  “君侯醒了?”燕祁缩回自己的双手,“既然醒了,就自己下马吧。”

  刘元乔恍恍惚惚地看着燕祁,她觉得自己失去了部分记忆,她不是在山谷里一边休息,一边等燕祁吗?怎么一睁开眼,就到马场了?

  她眼前闪过燕祁刚刚缩回去的双手,脑中警铃大作,急忙拽着身上的披风将自己裹紧,“吾怎么回来的?”

  “乌山将君侯驮回来的。”燕祁单手叉腰站在马下,“君侯还能自己下马吗?”

  “哦。”刘元乔踩着马镫颤巍巍地从马上爬下来,燕祁几次想要相助,都被她躲开了。

  踉跄了几步,终于站定,刘元乔状似无意地问道,“吾记得自己伏在马上休息,王汗回来时怎么不叫醒吾?”

  燕祁盯着刘元乔看,一眼,两眼,只看了两眼,然后转头进帐去了。

  这算什么?

  燕祁高冷的背影让刘元乔直皱眉。

  巴彦走过来偷偷问刘元乔,“君侯难道不记得王汗唤你时,你说了什么吗?”

  “王汗唤过我?”刘元乔一丁点印象都没有。

  “当然,王汗还以为君侯哪里不舒服,正想查探,就被抬手打在了额角,君侯还说,‘王汗,吾困了’。”巴彦学着刘元乔的神态语气给她还原了一遍当时发生的事,“然后君侯就睡过去啦,王汗只好牵着乌山,将君侯带回来。原本我们跑马的话,半个时辰就能跑回来,可因为君侯睡着,无法跑马,便只能走回来。”

  巴彦对不能跑马回来颇有微词。

  刘元乔:“……”

  她一掌拍在了燕祁的额角?!

  “那什么,”刘元乔左手按着右肩,转了转胳膊,“今日阳光明媚,吾又睡了一觉,哎呀,这个肩骨怪僵硬的,吾就不进帐了,吾去晒晒太阳,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哎君侯你去哪儿?”巴彦在身后问道。

  “放心,吾哪儿也不去,就在前头。”

  燕祁的脸色不太对劲,她还是离远些好。

  乾武帝赐婚的旨意下到梁府后,梁昭仪专程出了一趟宫。

  梁少姬早知姑母会来,一早便在自己的屋中等候。

  梁昭仪走到门口,一阵春茶的清冽香气悠悠从屋内飘出。

  “少姬好兴致,一早便在煮茶?”梁昭仪抬手挥退女婢,独自一人跨入屋中。

  梁少姬起身见礼,“是姑母最爱的‘三月雪’,来尝尝少姬煮茶的手艺?”

  “‘三月雪’,”梁昭仪在长案对面跽坐,“是有些日子未曾喝过了。”

  细陶制成的煮壶未曾修饰花纹,壶口正往外散着热气。

  梁少姬手执长柄勺器,浅浅舀了一勺茶汤,缓缓注入梁昭仪面前的陶杯中,梁昭仪低头用手轻轻在杯口上方扇了扇,茶香愈加浓烈。

  “气清,不错。”梁昭仪拿起陶杯细细饮了一小口,诧异地看向梁少姬。

  “姑母觉着,少姬煮的茶可还能入口?”

  陶杯碰到榆木的长案,发出一声钝响。

  “你学得很好,”袅袅水雾背后,梁昭仪敛起沉沉眸光,“只是有一处瑕疵,若不解决,便如白绢点墨,终是美中不足。”

  梁少姬虚心俯首,“请姑母赐教。”

  “你烹茶用的水,时辰,茶器乃至手法,都无可挑剔,唯有一点,你这‘三月雪’,非渝州的‘三月雪’,不过,”梁昭仪话锋一转,“这渝州三月雪难得,每岁就那么点量,绝大部分都入了宫,外头极难寻见,因而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少姬确未曾见过渝州的‘三月雪’,让姑母见笑。”梁少姬眉宇之间并不见赧然。

  梁昭仪握着细陶杯,指腹在杯沿来回摩挲,目光在梁少姬的身上停留许久,而梁少姬垂首跽坐,泰然自若地烹她的茶。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你这样就很好。”梁昭仪算是对梁少姬的反应满意了,面色柔和不少,“等嫁入同昌王府,你需得也如此行事。”

  “谨遵姑母教诲。”梁少姬重新为梁昭仪注了一杯茶。

  “少姬未曾见过渝州的‘三月雪’,放在以前倒是无妨,但你不日就将嫁与同昌王,王妃有王妃的当法,这渝州的‘三月雪’,吾会命人送来府上,以弥补少姬茶中的那一点瑕疵。”梁昭仪将第一滚的最后一杯茶饮尽,终于肯说出此行的目的,“少姬,出嫁之前,你有没有话想问吾?”

  梁少姬摇头,“并无,姑母费心为梁家,为少姬筹谋,阿爹与少姬心中都明白,亦不敢辜负姑母的谋划。”

  梁昭仪止住梁少姬的话,“你阿爹那个脑子,断然是想不清楚其中关窍的,你也不必往他脸上贴金,吾知是你从旁点拨。”

  梁少姬垂头不语。姑母是阿爹的妹妹,自是可以背后议论,但她为人女,断不能背后诋毁父亲。

  “少姬,吾知你聪慧更甚于梁家的任何一人,不然吾也不会挑你进宫探望,那日吾故意让兰茗引你去仪正殿,你路遇同昌王,吾想你那时就猜到了吾的意图,你嫁入同昌王府,吾相信你能自处得宜,吾今日来是有另一句话想要叮嘱你。”梁昭仪拉上梁少姬的手,“你可愿意再听吾一言?”

  “请姑母不吝赐教。”

  “嫁入皇家,聪慧固然重要,但还需得识时务,不该聪慧的地方,迟钝一些也无妨。”梁昭仪抬起右手在侄女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梁少姬困惑地抬起头,实话说道,“姑母,少姬不明白。”

  “此刻不明白也没关系,”梁昭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等到那个时候,吾希望你能记得吾的话。”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