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13章 曲有误(十二)

  燕祁得了王庭急报后,日夜兼程往回赶,依照正常的速度,从云朔到雁城单程需要五日,而燕祁只用了三日就赶回了王庭。

  回到王庭后,燕祁传召左贤王阿鲁亥,命他立即前往云朔等候大魏和亲的队伍,而后才关心起西北战局。

  南图勒实行“四角”军制,东面是左贤王的驻地,西面为右贤王辖境,北面由左鹿林王戍守,南面驻扎着右鹿林王的军部,“四角”之制拱卫位于中央的王庭。

  这“四角”军制是南北还未分裂的时候图勒先王设立的,那时东西南北四角的辖境远比如今大得多,拱卫的王庭也不在如今的雁城,而在雁城东北的日曜城。不过图勒分裂成南北两个以后,日曜城就不再位居图勒中央,而成了南北图勒分界线上的一座城池。

  为了延续“四角”军制,济曼王将王庭从日曜城迁移到了现在的地方,并以“雁城”命名,意思是他终有一天会如大雁回归一般,重新一统图勒,回到日曜城,而后重新划分了“四角”辖境。

  济曼想得不赖,但是终究没能如愿以偿,在他有生之年重返日曜城,而他分封的右贤王则在他死后为王族的叛徒打开边境之门,助其南下入侵雁城王庭。

  “可有最新的战报?”燕祁解开狼裘披风随手扔向王座上,将腰间的日曜剑安置到王座旁边的剑架上,转身扫了一眼座下候立的几名武将,问道,“呼图赫特打到哪儿了?”

  “王汗,呼图赫特已至右贤王王城,其座下左大将昨日与左鹿林王在西、北两境交接的查函城交兵。”说这话的是王庭左大将巴彦。

  巴彦的阿爷曾是苏莱曼王座下大将,王庭内乱当夜为了保护苏莱曼王同济曼的军队浴血奋战,重伤而亡,阿爷死后,巴彦一家被济曼流放北部边境。燕祁刚回到南图勒不久便被呼图赫特排挤到北境驻扎,她就是在那时认识了巴彦,继位以后,她将巴彦一家赦免召回,巴彦效忠于她,被她任命为王庭左大将。

  同孤臣一样,巴彦是患难之交,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

  “战况如何?”燕祁问。

  巴彦答,“左鹿林王全身而退。”

  倒是同她猜测得差不多。呼图赫特虽一心杀回王庭,但也不敢贸进攻,只会派座下军将奔袭王庭,她正是料到了这一点,才在离开雁城前暗中传信给左鹿林王,让他随时关注西境动向,若右贤王放呼图赫特入境,不必驰援王庭,只需不断骚扰右贤王的边境,拖住呼图赫特座下大将,为她回王庭争取时间即可。

  “王汗,我们何时出兵?”自打呼图赫特入了境,巴彦就一直想领军去跟对方干一仗,但是燕祁临走前叮嘱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轻举妄动,他这才将率军出征的冲动压制回去,现下燕祁回来了,巴彦又开始跃跃欲试,言语之间颇有些激动,“等了这许久,终于能好好打一架了!”

  燕祁的目光轻飘飘地从巴彦脸上划过去,巴彦雀跃的神色骤然凝固在脸上,“王……王汗……不……不打算出兵吗?”

  燕祁挑眉,“再等等。”

  “啊?还要等?等到什么时候?”巴彦左手不由自主地按上了腰间的配刀,一脸颓丧,他还以为很快就能用上阿爷留下来的配刀呢。

  “等不及了?”燕祁抬手在王座的把手上敲了两下,“也行吧,给你找点事,免得你日思夜想。”

  巴彦一扫颓败,“王汗准我调军了?”

  燕祁竖起右手食指摇了摇,“本王是说,你既然闲得慌,不如去后面帮着筑帐。”

  “筑帐?”巴彦一头雾水,“筑什么帐?”

  燕祁笑而不语,起身径直从巴彦身边走过,掀开帷幕走出了穹庐大帐。

  右大将云布好心拍了拍巴彦的肩,“当然是后帐。”

  右贤王王城,罗城大帐。

  呼图赫特坐在上首,手中攥着一张羊皮小卷,疑惑地皱起眉头。

  右贤王都岗察言观色,慢条斯理地用匕首从面前的炙羊肉上细细切下一小片扔进口中,他知道,即便他不问,呼图赫特也会开口告诉他羊皮小卷里的内容。

  果然,呼图赫特对羊皮小卷上的内容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求助都岗,“右贤王请看。”

  侍从将羊皮卷转呈至都岗面前,都岗用桌上铺着的狼皮随意擦了擦手,起身先行了一礼,而后才恭恭敬敬地接过打开看,其中的内容出乎他的意料,“这?”

  “你说燕祁他在干什么?”呼图赫特单手从案几上抄起银器,大口灌了一杯驼峰酒,“大敌当前,他竟然还有心情筑什么后帐?”

  “或许,燕祁对即将到来的大魏承平侯很重视。”都岗猜不透,只能应付着回答。

  “是看中承平侯啊,还是看中和大魏的和亲啊?”呼图赫特直到现在依然想不明白燕祁为什么要荥阳王世子和亲,“莫非那荥阳王世子真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才让我这个弟弟回到图勒多年都念念不忘?”

  “王子,燕祁究竟看中什么,于我们而言并无干系,”都岗奉劝道,“王子只需要认准我们的目标即可。”

  “那是自然。”呼图赫特嫌银樽喝酒不过瘾,直接拎起酒坛痛饮,饮罢将酒坛扔在案几上,挥手召来了侍从,“你去,替本王子传令,让左右大将包袭雁城!管他燕祁在做什么妖,他不出兵,我就出兵抄了他老巢!”

  明明已经进了春,可和亲的队伍越往西北就越冷,刘元乔重新揣上了刚收起来没几日的手炉。

  “春芜,你去看看马车门窗关严实没?怎么这么冷?”刘元乔裹了一层披风,身下还垫了一层狐裘,可还是冷得直打哆嗦。

  春芜将披风狐裘给塞塞紧,起身去查看车窗,“君侯,关得严实着呢。”

  “堂兄,父王命元慎送来一壶热饮,北地寒冷,堂兄喝了大约会好受些。”刘元慎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春芜看向刘元乔,刘元乔点头。

  春芜起身打开马车门,一阵寒气侵入,冻得刘元乔直缩脖子。

  “堂兄可好?”刘元慎关切地往马车内瞧。

  春芜从刘元慎手中接过漆盘,“谢世子关心,君侯只是初到北地不太适应,过几日便好了,无甚大碍。”

  “那就好,如此元慎便不打扰了堂兄休息了。”目送刘元慎离开,春芜立即关上了马车门,将漆盘放在刘元乔手边的小木几上。

  “君侯可要饮一碗?”春芜右手搭在执壶的壶盖上试了下,“是热的,冰天雪地里冷得快,君侯还是趁热喝一碗吧。”

  酪浆被递到刘元乔手中,刘元乔凑近闻了闻,“怎么有一股花香?”

  春芜掀开壶盖嗅了嗅,“君侯,是桂花香,里面怕是加了干桂花。”

  “哦,”刘元乔就着碗口吸了一口,顿时觉得好多了,一整碗下腹,发白的面色都变得微红,最重要的是,小腹不疼了。

  这么有用?

  微微活过来的刘元乔将空碗伸到春芜面前,“再来一碗。”

  春芜便又给她倒了一碗,“君侯可还疼?”

  刘元乔一手拿碗,一手横亘在自己的小腹上,“好了不少,只盼到云朔之前能完,不然……”

  不然一身的血腥气,现下还能待在马车里糊弄过去,要是到了云朔见到来接她的图勒人,她未必就能遮掩了。

  阿娘说,图勒人茹毛饮血,应当对血腥气敏锐得很。

  哎,她真是不长脑子才会做出代嫁之事,出发的时候忘了自己每月会有一场大事,要不是春芜想得周到谎称自己来了月事,替她遮掩,她还不知如何是好。

  队伍走走停停两天,终于离开了关陇辖境,到了雁归关。

  刘元乔一连几天没下过马车,关陇王怕她在车上憋出病,亲自来请,“元嘉,过了雁归关就出塞了,你可要下来看看?”

  “王叔稍等。”刘元乔思忖,反正月事都结束了,自己也该露一回面,不然容易惹人怀疑。

  穿好披风戴好风帽,刘元乔用扇子遮了脸下车。

  在车旁站定,她倒吸一口凉气。哪怕隔着扇子,她也能看见天高地阔。

  “你们,都转过去!”关陇王一声令下,两旁的士兵齐刷刷转过去背对刘元乔。

  “王叔?”

  “元嘉没见过归雁关的风景吧,吾让他们都转过去了,你可拿下扇子瞧瞧,”关陇王冷面冷心,此刻说出的话却有些温和,“你的身后是大魏,前方是归雁关,过了归雁关,就是石涧城,孩子,你若想看,就看一眼。”

  说完,关陇王也背过身去。

  刘元乔眼中莫名开始酸涩,她缓缓拿下绢扇,归雁关前的风景便全部呈现在她眼前。

  身前不远是一座高高的关隘,上面气势磅礴地刻着“归雁关”三个字,她转过身向后看,苍山负雪,千里银白,在这重重山脉的后面,就是她的故土。

  群山万壑赴雁城。一去紫台连朔漠。【1】

  刘元乔从未像此刻这般深刻地认识到,她真的要离开故国远赴他乡了,而且她极有可能一生再也无法回家,最好的结果是能够骗过燕祁一生,她得以在图勒终老,但这大约不太可能,那么剩下的就是最坏的结果,燕祁发现了她的身份,大怒之下杀了她再引兵进犯大魏。

  不,不能这样。

  置身于皑皑白雪,舒朗天地中,冷风拂过刘元乔的额头,她的心境忽然开阔起来。

  既然走到山重水复的境地,接下来未必就不能柳暗花明。

  她得活。

  刘元乔面对着归雁关,默默下定了决心,她不能成为图勒和大魏交战的借口,她要活着,而且最好是活着回来。

  --------------------

  注释:

  【1】群山万壑赴雁城。一去紫台连朔漠:化自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原诗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四角军制:非原创,汉代匈奴曾实行四角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