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8章 曲有误(七)

  刘元乔不觉得自己这位阿兄能想出什么有用的法子,她猜得也没错,刘元嘉所谓“此事我会处理,绝不牵连你们”的办法,就是“入道”。

  为表明自己入道的决心,刘元嘉请了荥州城第一大观鹤龄观的掌教入荥阳王府为他主持入道仪式,他还生怕别人不知道,特意遣了世子的仪仗去鹤龄观接人,一路敲锣打鼓,声势浩大,从鹤龄观到荥阳王府的路才走了一半,全荥州的人便知晓了他们王上生的那个不着调的小世子,如今迷上了修仙一道,吵着要超脱红尘呢!

  刘元嘉纨绔之名全荥州都知道,对于他所做过的荒唐事也早就见怪不怪了,如今刘元嘉不过又在他的“战簿”上多添了一笔,算不得什么,荥州人最关心的还是荥阳王的反应。

  毕竟入了道就不能承爵了啊,荥阳王又只有这一个儿子,也不知道王上是会选择打断世子的腿以阻止他入道呢,还是会选择再生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

  不过这热闹荥州人没能看得成,因为长安给他们荥州送来了一个更大的热闹,一个简直亘古未闻甚至可以名留青史的热闹。

  刘元嘉嚷着要入道,将王府闹得乌烟瘴气,偏偏荥阳王和王妃两个,一个待在酿闲堂闭堂不出,一个待在醒月楼闭楼不出,偌大的王府,竟无人能主事。

  刘元乔是个一心一意靠封地税收混吃等死的咸鱼,从不过问府中大小事务,可当身边的人比她更咸鱼的时候,她这个咸鱼便不得不翻一回身,临时被架到台前,主持大局。

  “啊!”刘元乔趴在案几上生无可恋,哪怕夏芷已经帮她分担了大部分的繁杂庶务,她还是觉得自己力有不逮。

  每天睁眼闭眼全是事儿,闹得她精疲力竭,恨不能跟着刘元嘉一起入道去。

  正愁着,秋芃突然步履匆匆神色慌张地跑进了西泠台。

  “嗯?”刘元乔听到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眯着眼睛强行打起精神抬头,“你怎么回来了?”她看账目看得前胸贴后背,便让秋芃去厨房取些吃得,结果秋芃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刘元乔一脸地难以置信,“咱们王府都乱成这样了?连一点饼饵都没有备下?现做也不成?”

  “不是,”秋芃连连摆手,“婢子走到一半又折回来的,翁主,您快去前庭看看吧,京中来人了!”

  “什么!”刘元乔大惊失色,撑着案几从鹿皮制成的席子上慌忙起身,“京中来人了?来的什么人?来人是做什么的?可有要事?去禀告父王和母妃了吗?”

  刘元乔一连串的问题将秋芃砸得两眼发懵,“翁主,婢子只知道京中来人,并不知来人是做什么的,回来的路上遇见了王妃身边的夏芷姐姐,她已经去请王上和王妃了。”

  “翁主!不好了翁主!”夏芷急急忙忙地跑进来,进来的时候差点被门槛绊倒。

  “又怎么了?”刘元乔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王妃又要上吊了!”夏芷气喘吁吁地说道。

  “什么?那父王呢?”刘元乔在屋内急得团团转,“他不会还在酿闲堂不出来吧?!”

  “王上倒是没有再闭堂不出,不过……”

  夏芷支支吾吾的,刘元乔急切地催促道,“不过什么?快说啊?”

  “不过王上提了剑去了东漱台,说世子见天儿的惹是生非,还不如一剑斩了。”

  刘元乔扶额,“派人拦着了吗?”

  夏芷用力地点点头,“拦了拦了,王妃已经救下了,王上那边府卫也给拦在东漱台外了。”

  “那京中来人那边,现在无人在接?”刘元乔大冬天急出了一头汗,用右手不停地给自己扇风。

  “翁主!翁主!京中来旨!国相请翁主前往前庭接诏!”来人是个陌生面孔,西泠台的侍卫不放他进来,便只能在外面大声奏报。

  刘元乔听见这声音,就知道她没有退路了。

  赶鸭子上架,看来国相是别无他法了。船到桥头,不直也只能直,刘元乔稍微整理了一番衣裳,深吸一口气,吩咐道,“前头引路吧。”

  前往前庭的路上,刘元乔对京中来使的目的进行了一番揣测,最后觉得,十有八九还是和图勒议和一事脱不了干系。

  王府前庭。

  国相赵意恒不停地给来使赔笑脸,默默祈求小翁主的脚程能快些,不然他可就顶不住了。

  小翁主虽没主过事,但现下却是唯一能接诏的人。长安的来使说了,得要刘姓宗亲接诏才行,就算他想代劳,也没法子。

  “国相,这位便是长安的来使?”刘元乔的声音传入堂中,赵意恒差点喜极而泣,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一个十六岁小姑娘的声音也会令他感到安心。

  “翁主您可算来了,”国相将刘元乔引到来使身边,“这是长安来使,蒋丞相,丞相,这位便是王上幺女,豫昌郡主。”

  刘元乔心下惊骇,“蒋丞相”这三个字透露的信息不可谓不小。

  首先,大魏的丞相只有一个,她所知的那位是汤籍,而面前之人,若她没记错,应该是御史大夫才对,国相却称呼眼前这个人为丞相,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此人已经代替了汤籍,并且刚上任不久,所以荥阳才未收到消息。

  其次,丞相为百官之首,在前朝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让丞相亲自送来的诏书分量必定不小,极有可能就是和亲的诏书了!

  关键场合不能失了分寸和体面,刘元乔面上努力装出平静的神色,“蒋丞相,吾来迟了,还望丞相莫怪。”

  “无妨,本相来得突然,翁主需要准备准备也合情合理。”蒋名仕的目光在刘元乔身上停留了片刻,寒暄道,“翁主看着比之前长大了些,是个大姑娘了。”

  “丞相见笑,”刘元乔克制住自己尴尬,“不知丞相前来荥州,所为何事?”

  “哦,臣说笑了,”蒋名仕的脸色一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言归正传,臣是来宣诏的,豫昌翁主,请您代荥阳王府接诏吧。”

  听完诏书的刘元乔跪在久久回不过神。

  蒋名仕顾念到刘元乔年纪小,没经历过风浪,怕她受不住,宣完诏书后特意给了她点时间平复。

  刘元乔平复的有点久,蒋名仕忍不住提醒,“豫昌翁主,请您接诏。”

  这诏她不能接,接了她阿兄就真的完了。

  刘元乔侧头看向赵国相,期望国相能说点什么。

  然而国相比她还茫然。

  “翁主,木已成舟,请接诏,”蒋名仕好心又提醒了一句,“接完诏,便将世子的庚帖给臣,太卜寺那边还等着占卜送嫁吉时。”

  渐渐缓过神的刘元乔算是认识到了她这位皇伯父的真实面目。

  “封荥阳王世子为承平侯,和亲图勒,”将她阿兄送给一个男人,这样滑稽的事,他居然真的做出来了。

  “蒋丞相,”刘元乔直起身子,“请恕……”

  蒋名仕似乎早就料到她不会乖乖接诏,他将诏书阖上,双手捧到她面前,诚恳道,“翁主,事已至此,您还是接了吧,陛下乃天下君父,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无论从君纲还是从父纲,这诏书,荥阳王府都没有理由不接啊。”

  “可我阿兄……”

  “世子年轻气盛,一时好奇才沉迷修道,”蒋名仕将刘元乔所有的退路堵死,狡猾地笑道,“臣相信世子心怀天下,知道何为轻重,且不说这天下数万万人等着这一道诏书救命,就说荥阳王府上下百口的安稳,世子断然不会坐视不理吧?”

  诏书终究被放在了刘元乔的掌心上。

  蒋名仕临走前又特意重复了一句,“臣两日后来取世子的庚帖,翁主可别忘了。”

  “刘元乔你居然接诏了?!”刘元嘉紧紧盯着诏书,颤抖着指向刘元乔,“你没告诉他们我入道了吗?”

  刘元乔疲惫地仰躺在榻上,“蒋名仕步步紧逼,我扛不住。”

  “那,那……”刘元嘉的手搭在比山芋还烫手的诏书上,盘算着怎么制造一场事故将它毁了。

  刘元乔歪过头,刘元嘉努力想辙的模样尽数落入她眼中,她冷不丁开口说道,“你不会是想毁了它吧?”

  刘元嘉面色一滞,刘元乔知道自己猜对了,“我可提醒你,诏书都是记档的,跑得了道士跑不了观。”

  “我不管,”刘元嘉见心思被识破,干脆破罐破摔,“反正我不嫁!诏书是你接的,要嫁你自己嫁!”

  “我……”刘元乔指了指自己,“我去接诏还不是因为你们一个个都不去?!再说,燕祁王指明要你,就算我去了,也会被遣送回来吧!”

  刘元嘉甩甩袖子,“我明儿就跟掌教去道观!”

  蒋名仕怎么可能让刘元嘉离开荥阳王府一步,刘元嘉还没来得及跨出府门,就被丞相堵在前堂。

  能把汤籍这个三朝元老从百官之首的位置上拉下来,蒋名仕可不是只会溜须拍马的那种人。

  “世子想去哪儿?道观?”蒋名仕双手叉腰在,看样子在前庭等候多时。

  刘元嘉转身就走。

  蒋名仕哈哈一笑,“世子怕是不知道,昨日臣拜访掌教与掌教论道,发觉掌教确为得道高人,于是将他引荐到了太卜寺,鹤龄观昨日便举观迁往长安了。”

  刘元嘉脚下一顿,随即改走为跑,跑回了东漱台。

  荥阳王和荥阳王妃因明诏已下再无转圜,一时接受不了双双晕了过去,刘元乔一夜未眠,来回照顾两个,正顶着个黑眼圈打哈欠,只见秋芃悄悄溜了进来。

  “怎么了?”

  “翁主,世子服毒了。”

  刚刚才睁开眼睛的王妃听到这个消息又晕了过去。

  --------------------

  注释: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汤显祖《还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