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5章 曲有误(四)

  荥阳王府最近一段时日乱成了一锅粥。

  五日前的傍晚,王府的男主人,荥阳王刘纲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正门口。

  当值的门房差点没认出自家王上,不怪他眼拙,实在是刘纲的模样过于寒碜。不仅胡子拉碴面如菜色,看上去像是熬了几天几夜的,仿佛下一刻就能倒地不起,而且他身后一个侍从都没有,只有一个驱车的车夫有气无力地站着,车夫的脸色比刘纲好不了多少。

  要不是刘纲及时亮出了荥阳王的玉牌表明身份,门房几乎要将一脸憔悴满身落魄的主仆二人当成遭了匪祸的难民给赶走。

  待看清了玉牌上的字,门房大惊失色,一面差人去禀报王妃,一面将刘纲引入王府,同时心中疑窦丛生:王上不是在长安同陛下商讨和议之事吗,连正旦都没来得及回来,说是还要有一段时日,现下怎么回来得这般突然?都未差人提前回府禀报……

  门房的眼睛暗中在刘纲身上逡巡了一圈,怎么看他家王上都像是从长安逃回来的。

  嗯?不会真的是逃回来的吧?!

  门房心中顿时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在王上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门房,这五日里全府上下都在猜测,但都没猜出个所以然,连荥阳王妃都不知内情。

  那日荥阳王入府以后便直奔自己的书房酿闲堂,此后五日一直将自己锁在酿闲堂里,谁也不见。

  荥阳王妃心急如焚,召来车夫询问。

  可是车夫也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他只能告诉王妃,那日王上半夜接到陛下的御令进了一趟千秋宫,一直待到东方既白才出来,出来以后便命他回荥州王府,除此以外,他一概不知。

  荥阳王妃一听,觉着必是在千秋宫中发生了什么,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如睁眼瞎一般,根本猜不出来。

  荥阳王闭堂不出,王妃、世子、翁主轮流来敲门,可里面的人就跟消失了一样,任凭外面的人如何劝,里头从头到尾一丝动静也无。

  荥阳王妃甚至怀疑荥阳王已经晕在了里头,第五日,王妃终于等不下去,命人砸开了酿闲堂的门。

  荥阳王端端正正地跽坐在几子前,人是憔悴了些,但是好歹还活着,周围是撒了一地的碎渣。

  荥阳王妃用手沾了一点捻了捻,是糕饼的残渣。她舒了一口气,还知道用饼饵裹腹,看来还不算太糟糕。

  “王上自打回来便将自己关在这酿闲堂,人不见,饭食也不用,可是长安那边有事?”王妃拎着衣裙在几子旁跪坐,温声说道,“王上若是觉着遇到了为难的事,不妨说给妾身听一听,或许妾身能帮着王上想想法子。”

  “长安”这两个字不知触到了荥阳王的哪根神经,他忽然激动地指向酿闲堂外扒着门框偷听的刘元嘉和刘元乔两兄妹,“嘉儿!你进来!阿乔先回去!来人,将酿闲堂门给本王安上!”

  荥阳王一声令下,立时便有府中专司营造的仆役过来将酿闲堂的门重新安好,刘元嘉云里雾里地进了酿闲堂,刘元乔则是云里雾里地被请回了自己的西泠台。

  酿闲堂的门在一炷香后重新开启。

  世子刘元嘉是第一个从堂内出来,且是扶着门出来的。身形摇晃脚步踉跄,形容枯槁双目无光,面色比之刚回来那会儿的荥阳王还要再差上几分。

  第二个从堂内出来的是荥阳王妃。她也是扶着门出来的,许是王妃天生就肌肤赛雪的缘故,看不出脸色白不白,倒是两只杏眼又红又肿一看就哭过。

  被请回西泠台的刘元乔放心不下,命婢子秋芃暗中留意着酿闲堂这边的情形,所以荥阳王妃一出来,秋芃就将自己的所见回禀给了刘元乔。

  刘元乔托着个下巴,脸色愈发沉重。

  瞧瞧她阿爹,瞧瞧她阿娘,再瞧瞧她哥,瞧瞧他们这一副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莫不是被她猜准了吧?

  “不好啦!翁主!翁主,不好啦!”

  西泠台忽然闯入一个慌慌张张的身影,声音尽管因为奔跑和焦急而变了调破了音,但是秋芃还是一耳听出是王妃身边的女使夏芷。

  “翁主,是王妃身边的夏女使。”秋芃说道。

  夏芷如此慌张,必定是出了什么事。

  刘元乔急忙起身往屋外走,迎面撞上前来报信的夏芷,她扶了夏芷一把,询问道,“夏芷,可是我阿娘那边有事?”

  夏芷气喘吁吁地点头,“翁主……翁主,您快去看看王妃吧……王妃……王妃她……她要上吊!”

  “什么!”刘元乔顿时心惊肉跳,步履匆匆地往外走,“我阿娘要上吊?为何啊?”

  “婢子也不知具体缘由,”夏芷一边追赶刘元乔的脚步,一边解释道,“王妃从酿闲堂出来便一言不发,回到醒月楼后,方坐下不到一息,突然要婢子去司衣室取几匹白布来,还说要结实的那种,当时婢子并未多想,婢子将布取了来,王妃便说她想小憩一会儿,将婢子支出了屋子,奴是听到重物落地的动静才进去了,一进去就看到,看到……”

  听了秋芷的话,刘元乔加快了脚步,她心中的惊疑变得越来越大,究竟是什么让她的父王一回府就闭堂不出,还让她的阿娘闹着要上吊?

  燕祁来到云朔的第三天,云朔就落了雪。

  北方的冬日冷得很,下雪是常事,一场接着一场,鹅毛大的雪花砸下来,将北境埋了个干净。

  但是积雪再厚,也厚不过云朔城二十丈高的城墙。

  燕祁站在城墙上看下面的士兵用铁铲铲雪,铲起的雪几乎能砌成一道矮墙。她盯着矮墙,不知怎么的想起了长安城的冬天。

  长安城的冬天也冷,也会飘着鹅毛大的雪,每当下雪的时候,她就可以不用步行,而是乘着马车去太学。

  马车是魏帝赏的。

  济曼遣子入侍,名义上是让她去大魏读书识字,学魏人的文化,实际上她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舍弃的质子。

  不过就算是质子,在看得见的地方,也得按王子的规格来。

  所以甫入长安,魏帝就在长安的平湖坊里拨了个宅子给她独住,赏赐了不少东西,还派了一大堆名为照顾实为监视的奴仆洒扫宅院。

  马车就是那个时候跟着一起赏下来的。

  大魏贵族子弟四岁启蒙,魏帝让她跟着一起,她到长安半年后就入了太学。刚开始的时候她会乘坐马车去,后来,她选择每天早起一个时辰步行去太学,除非雨大雪深,实在步行不了。

  不为别的,就为她知道了遣子入侍的真相。有人提点她的,提点她的人还说,到了别人的地盘,就得夹着尾巴做人,切不可过于张扬,否则万一惹了主家不喜,谁都救不了她。

  她不是哈发塔都王后的孩子,也不是右夫人秦阿的孩子,她身后没有家族支撑,即使她死在长安,济曼也不会为了她大动干戈。

  她时刻谨记自己质子的身份,绝不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小心翼翼地活着。

  事实证明,她做的是对的。

  她活着走出了长安,回到了图勒。

  一想到此时此刻,远在长安千秋宫的魏帝也许正为她驻扎云朔而焦虑着,她就觉得十分有趣。

  孤臣一声不响地出现在燕祁的身后。

  燕祁头也不回,望着白茫茫的雪地开口道,“不是说了,以后别一声不响地出现。”

  “王汗,”孤臣也不管燕祁能不能看见,单手按肩行了个礼,“已经第八天了,长安还是没有消息,我们还需要继续等下去吗?”

  “等,”燕祁无比坚决,“十天之内,必有结果。”

  数九寒冬,天已经十分冷了,刘元乔出来的时候忘了穿披风,但是她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急出了一身汗。

  终于,她走到了醒月楼。

  醒月楼内噤若寒蝉,婢女奴仆跪了一地。

  刘元乔朝内看去,榻上直挺挺地躺着个人,还时不时发出几声抽噎。

  “阿娘,您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刘元乔刚走到榻边,话还没说完,就被荥阳王妃一把扯住了袖子。

  “阿乔,他们都不让我死,他们为什么要救我?”王妃的抽噎变成了毫不顾忌形象的痛哭,刘元乔用另一只没被拽住的胳膊挥了挥,跪在屋内的人立刻全部退了出去。

  等人全部出去以后,刘元乔在榻边坐下,掏出手绢替王妃擦了擦眼泪,“阿娘,有什么事您跟我说嘛,寻死觅活的做什么?”

  “你不懂,你不知道,”荥阳王妃放空了目光,喃喃道。

  “您不告诉我,我当然不知道。”刘元乔心说,我又不是神,可不会读心术。

  “可,可我要怎么跟你说。”刚停了没几息,荥阳王妃又“嘤嘤”地哭出了声。

  “阿娘,”刘元乔顿了顿,试探道,“是不是陛下跟阿爹说了些什么?”

  荥阳王妃的目光倏忽聚焦,停在刘元乔的脸上。

  看样子猜对了,刘元乔又问,“是和图勒和议之事有关?”

  荥阳王妃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惊讶。

  看样子又猜对了,刘元乔的心不断下沉,继续道,“难道图勒提出了,和亲?”

  荥阳王妃的目光已经不止是惊讶,而是震惊了,“你怎么会猜到?”

  刘元乔的心顷刻间跌落谷底,但是有个刚寻死没成功的娘在眼前,她不好再表现出悲痛,只好努力克制,故作淡然,“不难猜啊,和阿爹一样被陛下召回京那些宗室王叔们,都是膝下有女儿的。”

  荥阳王妃面色一顿,“和女儿有什么关系,”随即再度悲从中来,“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啊?”刘元乔不明白了,什么叫和女儿没关系,“难道不是图勒要大魏宗室女和亲吗?”

  “是和亲没错,但是,”荥阳王妃仰躺着,双手盖住自己的脸,声音听起来“嗡嗡”的,“但是不是要宗室女和亲,而是要宗室子和亲!”

  刘元乔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啊?谁和亲?”

  “男的,”话都说到这份上,荥阳王妃将手放下,心一横,索性什么都告诉刘元乔,“那新继位的燕祁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毛病,居然要男子去和亲,而且指明了要荥阳王世子!准确地说,就是要你阿兄,刘元嘉,要他去和亲!”

  “燕……燕祁王?”刘元乔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可他,不是个男的吗?”

  --------------------